6.《陶罐和铁罐》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陶罐和铁罐》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24 19:36: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生字,重点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句子的意思,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并联系生活实际谈理解。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谈理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寓言故事,故事中讲到两个很有特点的物体——陶罐和铁罐。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陶罐和两个盒子,请同学们看清楚,这两个陶罐和盒子有什么不同?(形状不同)是的,形状不同,但你们知道吗?它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还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呢!(板书课题)
1. 齐读课题
2. 读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 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纠正字音、停顿等方面的错误。
3.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什么事?
4. 交流汇报。教师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通过陶罐和铁罐的互相碰撞、比较,我们明白了它们的特点和各自的长处。那么,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等会我们交流。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内容。
1. 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事?用笔画出有关的语句。
我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找出相关的句子,用笔画出来。学生很快就找到了以下的句子:“你敢碰我吗?陶罐子!”“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陶罐子和铁罐都被埋在地下许多年代了。”
2. 交流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的神态和语言体会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
当学生交流到陶罐子的神态时,我用“ ”把这些词语划了出来,当交流到铁罐的语言时,我用 “ ”把这些句子划了出来。让学生体会陶罐子的谦虚和铁罐的傲慢无礼。
3. 抓住“奚落”一词,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奚落是什么意思?课文中的哪些词语可以说明铁罐在讥笑陶罐?让学生通过找重点词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 分角色朗读课文。
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5. 再次深入思考:经过许多年代后,陶罐和铁罐的结果怎样?说明了什么?
经过许多年代后,陶罐依然亮丽如新,而铁罐却生锈了。说明了什么?学生经过思考,明白了: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这是本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6. 交流汇报。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并相互说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意思。
我让学生相互说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意思,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
7. 引导:你们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对,所以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不要骄傲自满,看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就如我们班的同学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我们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别人的长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老师希望你们长大以后都能成为有用的人。
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老师也想告诉你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管是谁,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不要嘲笑别人的短处,要看到自己的短处,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进步!
8. 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联系生活实际谈)同学们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了自己的感受,说得非常好!
四、拓展延伸。
以“陶罐和铁罐”为话题,说说它们后来会发生什么事?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说说陶罐和铁罐后来会发生的事。
五、总结全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 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老师相信你们以后一定会做得更好的!同学们谈了自己的收获之后,老师相信你们今后一定会做得更好的!同学们再见!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个非常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希望你们能把这个故事告诉你们的家人和朋友们,让他们也从中受到教育!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生字,能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陶罐和铁罐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正确看待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取长补短,和睦相处。
教学重点:
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和故事的描述感悟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用陶罐和铁罐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生字词。
出示课后“我会读”的词语,指名学生读,并全班齐读。这些词语都藏在课文里,相信同学们都读熟了。词语读好了,课文也会读得更好。现在请同学们试着背一背课文,看谁背得又快又好。
二、复习引入,揭示课题。
1. 回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 引导学生说出:讲了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事。
* 继续引导:陶罐和铁罐它们之间各自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傲慢 无礼 谦虚 争辩 友善 奚落 傲慢--谦虚)
* 老师小结:傲慢、无礼的是陶罐,谦虚、争辩的是铁罐,最后奚落陶罐,陶罐不再理会铁罐,最后离开了。
* 过渡:同学们讲得非常好,现在让我们随着课文去体验一下当时是怎样的情况?请同学们轻轻地翻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自己读,可以跟同桌一起读,还可以找合作伙伴一起读。
同学们读课文时非常投入,老师从你们专注的表情中感受到了你们对这篇课文的喜爱。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老师发现许多同学都注意到了陶罐和铁罐的不同性格特点,真棒!现在让我们深入到课文中,去感受作者用陶罐和铁罐的故事到底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三、细读课文,体验情感
1. 学生自读课文。
学生在自己的阅读过程中,将陶罐和铁罐的对话进行标注,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情感和态度。
2. 交流:陶罐和铁罐当时是怎样的心情?
学生根据学生的回答,将陶罐感到谦虚、铁罐感到傲慢等句子出示在黑板上。
3. 体验“神态”和“心情”的联系
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轻蔑”“争辩”“傲慢”等词,并认识到这些词语表现了陶罐的心情和态度。
4. 分角色朗读课文
男同学扮演陶罐,女同学扮演铁罐。同学们之间互相评议,纠正读错的地方,提高朗读水平。
5. 陶罐和铁罐是怎样对待对方的?从哪里可以体会到他们的态度?
学生指名学生说一说,并谈体会。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语气、语调、表情等体会角色的性格特点。例如:“你敢碰我吗?陶罐子!”这是一个奚落的铁罐说的话,“陶罐又是怎样说的?”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并进行评议。
6. 体验课文最后一段的内涵
为什么过了很多年,人们发现陶罐是文物?教师适时板书:陶罐--文物 铁罐--泥土不复存在,引导学生认识到世界上所有的一切事物都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的。指导学生读好这一段,强调语气要表现出惊喜和感慨。
7. 拓展阅读,深化理解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中的其他段落,体会作者通过陶罐和铁罐的故事所要表达的道理和内涵。师生之间互相交流阅读感受,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通过细读课文,体验情感,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陶罐和铁罐的形象特点,体会到故事所要表达的深刻道理,并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和表达能力。
四、拓展延伸,加深理解。
1.在学完了这篇课文之后,同学们都有了很多的感受和想法。那么,现在请大家来说一说,陶罐和铁罐的故事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有的同学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能只看别人的缺点,不看别人的优点。” 有的同学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不要嘲笑别人。” 同学们的回答都非常深刻和有意义。
2.总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正确看待别人的长处,要正确看待自己的短处,相互取长补短,和睦相处。这是我们应有的美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进步,才能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正如名言所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个道理非常重要,需要我们牢记在心。
3.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将这个道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有的同学说:“我要向陶罐学习,谦虚谨慎,不断学习别人的优点。” 有的同学说:“我要向铁罐学习,不要傲慢,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这样的思考和讨论,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课文中所蕴含的道理,也让我们更加明确了自己应该如何去做。
这样的拓展延伸环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我相信,这些思考和讨论一定会对他们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通过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我们理解了课文所要传达的道理,即要善于正确看待别人的长处,要正确看待自己的短处,相互取长补短,和睦相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进步,才能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同学们都明白了这个道理的重要性,并齐声朗读了这句话。
在欣赏了一首歌曲《谦虚谨慎》后,我们更加明白了谦虚谨慎的重要性。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应该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尊重他人,谦虚待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取长补短,不断进步。
六、布置作业
为了巩固本课所学知识,并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我们布置了以下作业:
1. 完成一篇《陶罐和铁罐》的故事续写,把故事讲给别人听,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 预习下一课,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板书设计:
傲慢 无礼→奚落→傲慢--谦虚→陶罐--文物 铁罐--泥土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