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共5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共5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24 16:59:5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58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单元复习
第三单元
文常字词练
核心考点练
桃花源记
【文常字词练】
一、文常及默写
1.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桃花源记》的作者________,名潜,字元亮,别号“___________”,世称靖节先生。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
陶渊明  五柳先生
2.默写。
(1)忽逢桃花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复行数十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屋舍俨然。
(3)其中往来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小孩自得其乐、生活幸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夹岸数百步  中无杂树 
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 
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文常字词练】
二、重点字词
1.通假字
便要还家
______同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
2.古今异义
(1)缘溪行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缘故,缘分
(2)芳草鲜美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食物味道好
要  邀  邀请
沿着,顺着
新鲜美好
【文常字词练】
(3)屋舍俨然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形容庄严
(4)阡陌交通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各种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对已婚男子的配偶的称呼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指没有出路的境地
(6)无论魏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连词,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
整齐的样子
交错相通 
妻子儿女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不要说,更不必说
【文常字词练】
3.词类活用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渔人甚异之 异:________________
(2)名词作动词
处处志之 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感到惊异 
做记号
【文常字词练】
4.一词多义
(1)舍
①便舍船,从口入 __________________
②屋舍俨然   __________________        
(2)闻
①鸡犬相闻 __________________
②村中闻有此人 __________________
舍弃 
房舍
(3)出
①不复出焉 __________________
②皆出酒食 __________________
(4)寻
①寻向所志 __________________
②寻病终 __________________
听到 
听说
出去 
拿出
寻找
随即,不久
【文常字词练】
5.重点实词
(1)落英缤纷 落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缤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欲穷其林 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佛若有光 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才通人 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豁然开朗 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 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阡陌交通 阡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繁多的样子
尽 
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
仅仅、只 
敞亮 

田间小路
【文常字词练】
(8)黄发垂髫 黄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垂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具答之 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咸来问讯 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便扶向路 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及郡下,诣太守 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旧说是长寿的特征,用来指老人
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详细 
全,都
不值得,不必 
沿着、顺着 
先前的 
到 
拜访 
(14)欣然规往 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后遂无问津者 问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打算,计划 
询问渡口。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
【文常字词练】
6.重点虚词
(1)为
①武陵人捕鱼为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不足为外人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词,作为 
介词,对、向 
介词,对、向
(2)其
①欲穷其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既出,得其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词,那片 
代词,代指桃花源人,自己
代词,他的,指渔人的 
代词,他,指渔人
【文常字词练】
三、句子翻译
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向(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出,他们都很感叹惋惜。
【文常字词练】
【核心考点练】
1.《桃花源记》一文中,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请你仔细阅读文章,说说文中的“世外桃源”都描绘了哪些景象?(用文中的话作答)
【答案】示例:①芳草鲜美,落英缤纷;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③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④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考点一:《桃花源记》世外桃源
【核心考点练】
2.学完本课后,同学们纷纷对文章末尾“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中的“如此”一词展开了讨论,假如你是渔人,你会怎样对太守形容此地?
【答案】示例:那是一个人人都向往的地方,僻静的小路两旁,有一丛丛翠竹迎风摇曳,一排排桑树也伸展出绿油油的枝叶,仿佛在向行人打招呼。再往前走,那平坦宽广的田地,纵横交错的小径,一直蔓延到黛绿的山下。看看远处,是排列整齐的房屋。上空炊烟缭绕,白云悠悠地飘着,又听到一阵阵孩童的嬉闹声……那些事物,无一不让人感受到美好、宁静、温暖,那大概就是每个人心中理想的家园吧。
【核心考点练】
3.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让人向往,这是为什么呢?
【解析】从对桃花林自然环境的描写可以看出那里自然环境优美;从对桃花源中景象的描写可以看出那里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快乐、社会环境安定和谐;从桃花源中人款待渔人可知那里民风淳朴,而人们向往桃花源,其实就反映了现实中人民对这样美好的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向往。
【答案】①自然环境优美;②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社会环境安定和平;③人民生活幸福快乐;④社会风尚淳朴;⑤反映了广大人民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小石潭记
【文常字词练】
1.文学常识。
(1)《小石潭记》的作者是________,字______,他是河东人,故又
称“________”。
柳宗元
子厚
柳河东
(2)本文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初中阶段我们学过不少“唐宋
八大家”的作品,如______的《晚春》,______的《记承天寺夜游》
,________的《卖油翁》,王安石的《__________》。除了以上五位,
还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韩愈
苏轼
欧阳修
登飞来峰
苏洵
苏辙
曾巩
2.重点实词。
(1)卷石底以出 ______
(2)影布石上__________
(3)凄神寒骨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悄怆幽邃____
(5)乃记之而去______
翻卷
映,显现
使动用法,使……凄凉

离开
【文常字词练】
【文常字词练】
3.一词多义。
(1)潭中鱼可百许头 ____________
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
(2)水尤清冽 ______________
以其境过清 ______________
(3)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______________
隶而从者 ____________
副词,大约
动词,可以
形容词,清澈
形容词,凄清
介词,由,自
动词,跟随
【文常字词练】
(4)全石以为底 __________________
为坻,为屿 ____________
动词,作为,当作
动词,成为
(5)全石以为底 ______________
卷石底以出 __________________
以其境过清 ____________
介词,用,把
连词,相当于“而”
介词,因为
(6)潭西南而望 ______________
乃记之而去 ______________
连词,表修饰
连词,表顺承
【文常字词练】
4.词类活用。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__________________
(2)心乐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见小潭 __________________
(4)皆若空游无所依 ____________________
(5)日光下澈 __________________
(6)潭西南而望 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作状语,向西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名词作状语,向下
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名词作状语,向下
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文常字词练】
(7)斗折蛇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8)其岸势犬牙差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凄神寒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蛇,名词作状语,
像蛇那样
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寒,形容词的
使动用法,使……寒冷
【文常字词练】
5.默写。
(1)潭西南而望,__________,明灭可见。
(2)佁然不动,__________,__________,似与游者相乐。
(3)________________,不可知其源。
斗折蛇行
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其岸势犬牙差互
(4)柳宗元的《小石潭记》直接把镜头对准潭中的鱼,描写其动静状态,
间接凸显潭水的清澈透明,着重表现一种游赏的乐趣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
【文常字词练】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关键词:蒙、络、缀)
(2)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往来轻快迅疾。(关键词:俶尔、翕忽)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题字离开了。(关键词:以、清、居、乃、去)
【核心考点练】
1. 学完本文,小华为了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自己制作了游览图,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答案】①潭中景物 ②清澈 ③斗折蛇行 ④犬牙差互 ⑤潭边氛围
考点二:《小石潭记》山水游记、情感变化
【核心考点练】
2.简要分析文章第②段是如何特写游鱼的。
【答案】
第②段开头“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两句写出了游鱼的数量之多和自由自在;后几句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写了水中游鱼静态与动态的迅速更替,呈现出鱼儿的生动活泼,体现出人与自然达到了浑然一体的境界。
【核心考点练】
3.读完本文后,你能判断《小石潭记》中小石潭水的流向是怎样的吗?并说明理由。
【答案】自西南向东北。溪水大都是从高处往低处流,然后积水成潭的,由“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不可知其源”可知作者是站在小石潭向西南方向观察溪水源头的。因此,水是由西南流向东北的。
【核心考点练】
4.作者在游览小石潭的水、石、树、鱼的过程中,他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由“隔篁竹”听到淙淙作响的水声引起内心之“乐”,到看到清潭中的游鱼自由自在,无忧无虑,感到鱼儿“似与游者相乐”,此时物与我融为一体,作者从自然界中得到充分的慰藉;再向四周观察,“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把周围环境与个人的感受结合起来,含蓄地反映了自己孤寂、凄凉、哀怨的心境,进而让自己感觉“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核心考点练】
5.阅读全文,赏析下列句子并谈谈其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答案】本句采用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出作者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其中“隔、闻、伐、取、见”等词体现了作者急切向前探索的心情,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并体现了作者发现小石潭的喜悦之情。
【核心考点练】
【答案】本句情景交融,既高度概括了小石潭周围环境的凄清冷幽,同时联系作者自身,写出了作者被贬后凄苦孤寂的心境。“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是全文的点睛之笔,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2)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核舟记
【文常字词练】
1.根据提示,填写知识卡片。
《核舟记》知识卡片
《核舟记》文学常识 作者:____(朝代)________(人名)
出处:《__________》,该书是____(朝代)
______(人名)所编
核舟所刻人物的信息 苏轼,号__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代
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鲁直是苏轼的朋友,他的名字是________
佛印是苏轼的朋友,他的身份是______

魏学洢
虞初新志

张潮
东坡居士
北宋
记承天寺夜游(其他正确亦可)
黄庭坚
僧人
【文常字词练】
2.通假字
左手倚一衡木
______同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
衡  “横”  横着
【文常字词练】
3.一词多义
(1)奇
①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
①高可二黍许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珠可历历数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
(手艺)奇妙 
零数、余数
(3)端
①东坡右手执卷端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人视端容寂 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约
可以
右端 
端正
【文常字词练】
4.重点实词
(1)能以径寸之木 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罔不因势象形 罔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尝贻余核舟一 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盖大苏泛赤壁云 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有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高可二黍许 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径 
无不、全都 
顺着、就着 
模拟
赠 
泛舟,乘船在水上游览 
有余,多一点儿 
表示约数
【文常字词练】
(7)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石青糁之 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峨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如有所语 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其两膝相比者 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佛印绝类弥勒 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矫首昂视 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神情与苏、黄不属 不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慢慢地 
起 
用颜料等涂上
高高的帽子 
两腮的胡子,也泛指胡须
说话 
靠近 

举 
不相类似
【文常字词练】
(15)诎右臂支船 诎:_________________
(16)珠可历历数 历历:_______________
(17)其船背稍夷 船背:_______________
夷:_________________
(18)钩画了了 了了:_______________
(19)其色丹 丹:_________________
(20)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曾:__________________
盈:_________________
(2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_________________
修狭:_______________
弯曲
分明的样子
船顶,一说指船底 
平 
清楚明白 
朱红 
竟然 

挑选 
长而窄
【文常字词练】
5.重点虚词
(1)之
①能以径寸之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箬篷覆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石青糁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左臂挂念珠倚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构助词,的 
代词,它,指船舱 
代词,指代刻着字的凹处 代词,指代佛印的左膝 代词,代指核舟
【文常字词练】
(2)以
①能以径寸之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以至鸟兽、木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介词,用(来)、拿(来)
连词,表时间、方位的界限或范围 
(3)为
①为宫室、器皿、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中轩敞者为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词,做。这里指雕刻 
动词,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 
动词,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
动词,做(雕刻)
动词,做(雕刻)
【文常字词练】
(4)而
①启窗而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顺承,不译 
表转折,相当于“却”“但是” 
表并列,可译为“又”“且”“和”
【文常字词练】
二、句子翻译
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2.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3.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小船从头到尾长约八分多一点儿,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
那个人的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不满一寸。
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刻成的。
【核心考点练】
考点三:《核舟记》工匠精神
1.本文是如何通过一枚小小的桃核表现王叔远的“奇巧”的?请简要概括。
【答案】①善于在小中寓大,展现“尺幅千里”的雕刻技术;②善于将静态的人物动态化,表现出舟中不同人物的个性特征;③于精细微小处绝不马虎了事,展现刀笔之神与“象”外之韵。
【核心考点练】
2.文章为什么要详细描写核舟上的苏轼、佛印、黄庭坚?请简要说明。
【答案】王叔远将苏轼及其好友佛印和黄庭坚的外形特征刻画得惟妙惟肖,以“苏、黄共阅一手卷”表现二人的闲适心情,以佛印的洒脱神态作为衬托,又将三人置于船头的显著地位,突出画面的主体,同时也突出了雕刻家高超的技艺。
【核心考点练】
3.本文通过介绍核舟,表现了我国古代工艺作品的精巧,展现了中华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应该怎样来保护或传承我国的传统工艺呢?
【答案】示例:开展工艺表演进校园活动;成立传统工艺课外兴趣小组;组建传统工艺社团等。
【核心考点练】
4.王叔远能在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上雕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其技法精湛至极。请谈谈这对现在的我们有何启示?
【答案】现在的我们在享受高科技带来的便捷生活的同时,一定不能忘记我国的传统工艺,更不能忘记我们的传统文化和工匠精神,另外,我们在做事情时,也要学习古人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精神。
《诗经》二首
【文常字词练】
1.结合课本注释,完成《诗经》名片的设计。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收录了从______到______时期的
诗歌305篇,按所配乐曲性质分为“____”“____”“____”三类。
《诗经》中的主要表现手法是____、____、____。
《诗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为“五
经”。
诗歌总集
西周
春秋






尚书
礼记
易经
春秋
【文常字词练】
2.默写。
《关雎》
(1)关关雎鸠,__________。窈窕淑女,__________。
(2)求之不得,__________。悠哉悠哉,__________。
(3)参差荇菜,左右采之。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左右芼之。窈窕淑女,__________。
(5)《关雎》开头“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了“比兴”的手法。
(6)吟诵《关雎》,我们可以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中,体味主
人公求而不得日夜思念的痛苦。
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寤寐思服
辗转反侧
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
钟鼓乐之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
【文常字词练】
《蒹葭》
(1)蒹葭苍苍,__________。
(2)__________,道阻且长。溯游从之,____________。
(3)蒹葭萋萋,__________。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4)溯洄从之, 道阻且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成语“秋水伊人”出自《蒹葭》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
白露为霜
溯洄从之
宛在水中央
白露未晞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沚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核心考点练】
考点三:《诗经》二首 艺术手法
1.《关雎》的前四句运用①________的手法,以雎鸠鸟相互应和引出对美丽贤淑女子的爱慕之情,中间八句写小伙子对意中人的思念、追求,“悠”字表现出主人公②___________________的忧思,最后八句是虚写,写小伙子想象与意中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整首诗叙事线索明晰、画面形象可见,表现了青年男子对女子的③____________________。
比兴 
夜长不寐时绵绵不断 
爱慕之情、相思之苦
【核心考点练】
2.《关雎》和《蒹葭》都是歌咏爱情的诗歌,二者在写法上有何不同?
【答案】
①《关雎》一诗着重叙事,我们在诗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小伙子从爱上“窈窕淑女”到“求之不得”的过程。《蒹葭》中却没有明确的故事,而是反复咏叹,突出追寻之路的艰险和漫长。相比之下,《蒹葭》的情感韵味更为浓郁;②在表现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白露”“水”和“伊人”交相辉映,浑然一体,从侧面显示出主人公心中“朦胧的爱”。“朦胧”和“距离”正是这首诗的动人之处。
【核心考点练】
3.《蒹葭》这首诗运用了____________的表现方式,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韵美,渲染了____________的气氛,强化了主人公求而不得的惆怅之情。
4.《关雎》中“窈窕淑女,寤寐求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几句中只换用了“求”“友”“乐”三个字。这样写有什么妙处?
重章叠句 
凄清朦胧
【答案】运用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对营造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等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有效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韵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让人体会到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
【核心考点练】
5.《蒹葭》一诗中反复吟咏“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有什么作用?
【答案】反复吟咏,渲染道路的遥远、艰险与曲折。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不变的追寻,以及可望不可得的惆怅之情。
6.重章叠句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蒹葭》这首诗中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
【答案】示例: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节奏鲜明,旋律优美,使诗歌有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美感,同时表现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深化了诗歌的意境。
【核心考点练】
7.“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这几句诗从音韵的角度看妙在哪里?
【答案】通过双声词如“参差”和叠韵词如“窈窕”,增强了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景物描写、人物刻画的生动性。
【核心考点练】
考点四:《诗经》二首 情感表达和景物描写
8.《关雎》一诗中“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中的两个“悠”字表现了男主人公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两个“悠”字形象地表现了男主人公长夜无眠,思绪万千的情状。“辗转反侧”突出表现了男主人公内心的不平静,以及对“窈窕淑女”的思慕之情。
9.阅读《蒹葭》这首诗,分析诗歌流露的思想情感。
【答案】《蒹葭》含蓄委婉地抒发了主人公对可望而不可即的“伊人”的无限情意,全诗充满难言的惆怅和伤感。
【核心考点练】
10.《蒹葭》这首诗歌的前两句点明时间、环境,描绘了一幅_________
___________,烘托了男主人公追寻伊人而不得的______之情。
11.《蒹葭》这首诗歌中有许多景物描写,请找出来并进行赏析。
萧瑟清冷
的秋景图  惆怅
【答案】示例:这首诗歌中的景物主要有芦苇、霜露、秋水等,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写,渲染出一种萧索凄迷的氛围,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特定的背景,更加烘托了主人公可望不可得的怅惘之情。(意思对即可)
【核心考点练】
【核心考点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