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 《石钟山记》
教 学 目 标 教学重点 1.掌握文言知识,积累文言词汇,掌握一些特殊文言现象。 2.学习多角度写景的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主旨内涵
教学方法 讲解法、指名朗读法、集体朗读法、示范诵读法、视频观影法。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二次备课
老师引导学生探究文本内容 导入 兄贬官贬官再贬官南南北北, 弟捞哥捞哥再捞哥永不言弃。 题解(读序明理) 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石钟山 石钟山,在今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石钟山海拔61.8米,相对高度40米左右,面积0.2平方千米。石钟山,实际上不是一座山,而是两座山,都由石灰岩构成,下部均有洞穴,形如覆钟,面临深潭。两山分据南北,相隔不到1000米。南面一座濒临鄱阳湖,称上钟山;北面一座濒临长江,称下钟山,两山合称“双钟山”。 说: 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可记人记事、记山川名胜、记器物建筑等,又称“杂记”。 本文是一篇游记,记叙游览经历的文章。游记有带议论色彩的,如《岳阳楼记》《游褒禅山记》;有带科学色彩的,如郦道元的《三峡》;有带抒彩的,如《小石潭记》《醉翁亭记》。 三、探究文本 1.文言常识+翻译 《水经》云:“彭蠡lǐ之口有石钟山焉①。”郦lì元以为②下临③深潭,微风鼓④浪,水石相搏⑤,声如洪⑥钟。 焉①:兼词,于此。 以为②:认为。 临③:靠近。 鼓④:激荡,掀动。 搏⑤:撞击,拍。 洪⑥:大。 翻译:《水经》上记载:“鄱阳湖的出口处有座石钟山。”郦道元认为(这座山)的下面紧挨着深水潭,微风鼓动波浪,使水和石头互相撞击,发出的声音像大钟一样。 是①说也,人常疑之。今以②钟磬qìng置③水中,虽④大风浪不能鸣⑤也,而况石乎! 是①:指示代词,这。 以②:介词,把。 置③:放。 虽④:即使。 鸣⑤:使……发出声音。 翻译: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现在把钟和磬放在水里,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 至唐李渤始①访②其遗踪③,得④双石于⑤潭上,扣⑥而⑦聆líng⑧之,南声函hán胡hu⑨,北音清越⑩,桴fú 止响腾 ,余韵徐歇 。 始①:才。 访②:寻访。 遗踪③:旧址,陈迹,这里指所在。 得④:找到。 于⑤:介词,在。 扣⑥:敲打。 而⑦:连词,表承接。聆⑧:仔细听。 函胡⑨:同“含糊”。 清越⑩:清脆悠扬。 桴 :鼓槌。 腾 :传播。 余韵徐歇 :余音慢慢消失。韵:声音。徐:慢。 翻译:到了唐朝李渤才开始寻访它的旧址,在水潭边上找到两块山石,敲击石头仔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的那块山石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的那块山石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继续)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 自以为得之①矣。然是②说也,余尤③疑之。石之④铿kēnɡ然⑤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⑥钟名⑦,何哉? 之①: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 是②:指示代词,这。 尤③:更加。 之④: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铿然⑤:形容敲击金石发出的响亮的声音。 以⑥:介词,用。 名⑦:命名。 翻译:李渤自认为找到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了。但是(对)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它。能敲打发出铿锵声音的石头,到处都是。可是惟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①齐安舟②行适③临汝,而长子迈将赴④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⑤观所谓石钟者。 自①:从。 舟②:名作状,乘船。 适③:到……去。 赴④:赴任、就职。 因得⑤:因而能够。 翻译: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日,我从齐安乘船出发到临汝去,(我的)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府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县,因而能够看一看人们所说的(名叫)石钟的山。 寺僧使①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②一二扣之,硿硿kōng焉③。余固④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⑤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使①:派。 其②:其中的。 硿硿焉③:硿硿地响。焉:形容词词尾,同“然”。 固④:仍旧,还是。 独⑤:单独。 翻译:寺院里的和尚叫一个小孩拿着斧头,在杂乱的石头中间选择其中一两处敲击它,发出硿硿的声音,我仍旧笑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独自和苏迈乘着小船,划到陡峭的山崖下面。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①欲搏②人;而山上栖qī鹘hú③,闻人声亦惊起,磔磔zhé④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⑤曰此鹳guàn鹤也。 森然①:阴森、恐怖的样子。 搏②:抓、扑。 栖鹘③:宿巢的老鹰。 磔磔④:鸟鸣声。 或⑤:不定代词,有的人。 翻译:巨大的石头在旁边耸立着,高达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想要向人猛扑过来(似)的;而山上栖息的老鹰,听到人的声音也受惊飞起来,喋喋地在高空中鸣叫;还有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似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鸟。 余方①心动②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chēnɡ吰hónɡ③如钟鼓不绝④。舟人⑤大恐。徐⑥而察之⑦,则⑧山下皆石穴罅xià⑨,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⑩,涵澹澎湃 而为此 也。 方①:正要。 心动②:内心惊恐。 噌吰③:形容钟鼓的声音。 绝④:停止。 舟人⑤:船夫。 徐⑥:慢慢地。 察之⑦:察:细看。之:代发声之处。 “曷则⑧:同“乃”,原来是。 罅⑨:裂缝。 焉⑩:兼词“于此”,在这里。 涵澹澎湃 :(波浪)激荡冲击。涵澹,水波动荡。澎湃,波浪相激。 为此 :为:形成。此:指噌吰之声。 翻译:我正心惊害怕想要回去(的时候),却(听到)巨大的声音从水面上传来,声音洪亮像(击)钟(敲)鼓一样连续不断。船夫非常害怕。(我)慢慢地观察它,原来山下面都是石洞和裂缝,不知道它们有多深,细小的波浪涌进洞穴和裂缝,波浪激荡便产生这种声音。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①,有大石当②中流③,可坐百人,空中④而多窍⑤,与风水相吞吐,有窾kuǎn坎kǎn镗tānɡ鞳⑥tà之声,与向之噌chēnɡ吰hónɡ者相应,如乐yuè作⑦焉。 港口①:支流入口处。 当②:处在。 中流③:江河水流中央。 空中④:中间是空的。 窍⑤:窟窿。 窾坎镗鞳⑥:窾坎:击物声。镗鞳:钟鼓声。 作⑦:起,翻译为演奏。 翻译:小船绕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一块大石头挡在水流的中心,(上面大约)能坐一百来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的噌吰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一样。 因①笑谓迈曰:“汝识zhì②之③乎?噌chēnɡ吰hónɡ者,周景王之无wú射yì④也;窾kuǎn坎kǎn镗tān鞳tà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⑤也!” 因①:于是。 识②:知道。 之③:代下文典故。 无射④:钟名。 不余欺⑤:不欺余。宾语前置。 翻译: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记得这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声音,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时的人(称这座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 事不目①见耳②闻,而臆yì断③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④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⑤终⑥不肯以小舟夜泊⑦绝壁之下,故莫⑧能知;而渔工⑨水师虽知而不能言⑩。此世所以 不传也。 目①:名作状,亲眼。 耳②:名作状,亲耳。 臆断③:凭主观推测而断定。 殆④:大概。 士大夫⑤:有官职的人。 终⑥:终究。 泊⑦:停船。 莫⑧:没有谁。 渔工⑨:渔人和船工。 言⑩:用文字表述、记载。 所以 :……的原因。 翻译:凡事不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凭主观猜测来判断的存在或不存在,可以吗 郦道元看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说得不够详细;(那些)读书做官的人终究不愿驾小船在夜晚停泊在陡峭的山崖下面,所以没有人能够了解(石钟山得名的真正原因)。 而陋者①乃②以③斧斤④考⑤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⑥。余是以⑦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陋者①:浅陋的人。 乃②:副词。却,竟然。 以③:介词,用。 斧斤④:斧头。 考⑤:敲击。 其实⑥:其,那,指示代词。实,指事情的真相。 是以⑦:因此。 翻译:可是(那些)知识浅薄的人,竟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还)自以为弄清了事情的真相。我因此记下这件事,慨叹郦道元(说法)的简略,并且嘲笑李渤(见识)的浅陋啊。 2.在作者看来,世人为什么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的由来?作者对前人不同做法各持什么态度? 叹 (郦道元)言之不详,人常疑之 ——缺乏对考察结论的具体阐发 讽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缺乏去实地考察的决心勇气 惜 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缺乏阐明真相的文化素养 笑 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缺乏对表象的深入探究 3.最后写作者对苏迈的谈话。“因笑谓迈曰”的“笑”与前面“笑而不信”的“笑”有什么不同? 前者是表示怀疑和否定的笑(讥笑),这里是释疑后轻松愉快的笑,表现了作者探明真相后的得意、兴奋。作者在谈话中将两种声音与“周景王之无射”和“魏庄子之歌钟”相联系,肯定自己的考察结果,点出以钟名山命名的缘由。又以“古之人不余欺也”肯定郦道元的说法,言语之间生动地显现了作者的确信和欣喜。 在这一段,作者以自己的目见耳闻,证实并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进一步否定了李渤的说法,为末段的议论提供了事实依据。 4.作者对石钟山月夜绝壁之景有着精彩的描写,这些景物有何特点?作者为什么要着力描写绝壁之景?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鹳鹤: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 ①描绘了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色,十分逼真,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引人入胜。 ②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亲身寻访的不易,暗含石钟山得名的奥秘,长期未能弄清楚,就是因为环境艰险,如不亲历险境,就难得奇绝。 ③正是这样寂静幽深的环境,为下文写听到石钟山的声音做了铺垫。也为后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埋下伏笔。 5.请找出文中描写月夜绝壁之景的句子,分析这些景物都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要着力描写绝壁之景? 作者看见的是“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听到的是“云霄间”鹘鸟的“磔磔”的惊叫声,以及“山谷中”鹳鹤像老人边咳边笑的怪叫声,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逼真。 这段描写既使议论不显乏味,引人入胜,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又说明了石钟山得名的原因长期未被弄清楚,就是因为环境艰险;还营造了阴森可怖的气氛,和下文“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相呼应。 6.夜游石钟山,作者是怎样描写月夜绝壁下的情景的?这段描写与下一段的哪句话照应?有什么作用? 大石――比喻绘形 栖鹘――直接绘声 ﹥阴森可怖-→烘托亲身探访的不易 鹳鹤――比喻拟声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7.作者在探明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后,悟出什么道理?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点明主旨:强调“目见耳闻”进行实地考察的重要,反对主观臆断,草率盲从。 8.结合古人今人对石钟山命名的分析,你如何评价苏轼对石钟山的探究? 不避艰险,亲身探访,难能可贵。虽然结论不完全正确,但这种精神可嘉。 虽然后人有了新的看法,认为石钟山是因山形像覆钟而得名的,今人经考察又认为石钟山是因“形”和“声”两方面而得名的。苏轼的说法是否正确,但并不影响其实践精神。 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过程,而且后人对苏轼说法的质疑、解疑、去疑,正是和苏轼的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自愿亲身实地观察的求实精神是一致的。 1. 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 ——王国维《文学小言》 写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今属河南)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今属江西)任县尉,途经湖口县时,游览了石钟山后,写了这篇文章。 3.《水经》上记载:“鄱阳湖的出口处有座石钟山。”郦道元认为(这座山)的下面紧挨着深水潭,微风鼓动波浪,使水和石头互相撞击,发出的声音像大钟一样。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现在把钟和磬放在水里,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朝李渤才开始寻访它的旧址,在水潭边上找到两块山石,敲击石头仔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的那块山石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的那块山石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继续)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李渤自认为找到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了。但是(对)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它。能敲打发出铿锵声音的石头,到处都是。可是惟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余固笑而不信也”苏轼不信的内容是什么? 是他在白天考察石钟山的经历:“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这一句如何能体现苏轼的不信? “乱石”“一二”反映了这一行为的随意主观性;而“硿硿”是一个拟声词,是击打时发出的声音,寺僧让小童展示给苏轼看的行为和第1段李渤“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的行为,非常相似,因为苏轼对李渤的观点心存质疑,所以面对这一相似情景,自然会笑而不信了。此笑表明了作者敢于怀疑、善于探索的科学求实态度,是怀疑与否定的笑,这笑也为下文立下了要批驳的靶子。 4.文中苏轼有“三笑”,意味悠长,请找出来。 “笑”可以具化为三种表情包:哈哈、 哼哼、呵呵。结合文本具体内容,为苏轼的“三笑”绘制表情包并说明原因。 李渤真的可笑吗? 一是主声派,认为此处水石相击,声似洪钟。《水经注》作者郦道元认为:山名由来是因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唐人李渤在《辨石钟山》中认为:石钟山的石头可以发出类似铜铁的声音,因此山乃以声得名。宋人苏轼经过实地考察,“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他认为:声似钟声的不是简单的水石相搏,更不是潭上的扣石之声,而是山下石穴罅中微波出入发出的“涵澹澎湃”之声以及“空中而多窍”的水中巨石与风水吞吐发出的声音。 二是主形派,认为山形似钟,故以形命山名。这派的代表是清人曾国藩与俞樾,其观点是: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 第三派是主张形声结合的。清人郭庆蕃即持此说,其《舟中望石钟山》诗云:“洪钟旧待洪钟铸,不及兹山造化功;风入水中波激荡,声穿江上石玲珑。”指出山形如洪钟,波涛与玲珑的山石激荡又发出类似钟磬之声。 6.艺术特色 (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2)中心明确,脉络清晰,结构紧凑。 (3)行文波澜起伏,有缓有急。 “朝闻道,夕死可也。”苏轼在《石钟山记》中传达出来的,就是这样一种敢于质疑、追求真理、求真务实、坚韧不拔的学问精神。在真理面前,每一个求学者都应该保持最基本的谦卑、敬畏和向往。
巩固练习 1.《石钟山记》中,苏轼对郦道元关于石钟山得名的理由持怀疑态度,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何况是石头呢? 2.《石钟山记》中,苏轼对李渤看法更加怀疑,他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石钟山记》中用反诘句提出全文的中心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课堂小结 《石钟山记》真正的意义从不是“石钟山”名字来由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而是苏轼从一件小事向我们展现质疑与探索真相的巨大魅力。 而事实上,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便是“勇于质疑”与“敢于探索”这两种优秀的品质。
作业布置 独立翻译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