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渴望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战争始终蔓延不断,并构成人类历史的一个独特的篇章。据统计,从地球上出现文明以来的5000多年中,人类先后发生了15000多次战争,有几十亿人在战争中丧生,在这5000多年中,人类共有300年是生活在和平环境中。即,每100年中,人类最少有90年是生活在战争状态中。文学常识 迷惘的一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
意指由于迷失了前进的方向而不知该怎么办的一代。海明威把这句话作为他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的一句题辞,于是“迷惘的一代”成了一个文学流派的名称。作者、作品(1899-1961)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
《永别了,武器》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
30、40年代,转而塑造反法西斯战士形象
剧本《第五纵队》,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
50年代后,“硬汉性格”中篇小说《老人与海》
获诺贝尔文学奖“But a man is not made for defeat.
A man can be destroyed but not defeated.”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
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海明威老狮子刚毅、勇敢和坚韧桥边的老人海明威老 人
我桥 边动 物老 人
我小说格局主人公?……的老人通过 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小说主题对话 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上。他认为应该把思想、情感乃至语言与动作等八分之七的内涵隐藏起来,不要袒露出来。
冰山理论叙述减法(简洁) “你从哪儿来?”我问他。
“从圣卡洛斯来,”他说着,露出笑容。
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
“那时我在看管动物,”他对我解释。
“噢,”我说,并没有完全听懂。
“唔,”他又说,“你知道,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叙述减法(一)笑容、微笑: 老人暂时忘却身处艰难凶险却微笑是因为谈起了故乡,因为热爱故乡,因为故乡有他温暖的回忆,包括这些有关动物的回忆。最后一个离开: 老人因为战争,不得不离开,最后才离开时因为实在不舍,但是让自己心爱的动物留下遭受炮火的摧残又是多么无奈和悲哀。 在老人的回忆中,为何故乡里只剩下动物的影子?从何处我们可以窥见老人对动物的关爱之情?“没家”,老人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唉,只得把它们撇下了。
两只山羊,一只猫,还有四对鸽子。
猫,当然不要紧。猫回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
……没家,意味着战争年代,老人的命运是怎样的?文中还有哪些与老人命运相关的句子?“你没家?”我问,……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谢谢你,”他说着撑起来,……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叙述减法(二)“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
“猫是不要紧的,我拿得稳。不用为它担心。可是,另外几只呢,你说它们会怎么样?”
“可是在炮火下它们怎么办呢?”
“嗯,当然会飞。可是山羊呢?唉,不想也罢。”
反复疑问 老人对动物发自内心的牵挂
和对其安危的担忧。讨论:明知此处即将成为战场,“我”几次劝老人离开?老人为什么不走?
(1)“我七十六岁了。我已经走了十二公里,我想我现在再也走不动了。”
老人因为体力不支,疲惫不堪。
(2)“那边我没有熟人”。
对家园的留恋,对未来的茫然,也因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和希望,而使求生的欲望减退了“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讨论:这个句子中老人强调的是哪个词?隐含了怎样的意思?
“只是”意味深长。这里交织着一种“怨”与“冤”的情感,表明老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隐藏着的是对战争的控诉。
叙述减法(三)叙述减法(四) 那天是复活节的礼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罗挺进。可是天色阴沉,乌云密布,法西斯飞机没能起飞。这一点,再加上猫会照顾自己,或许就是这位老人仅有的幸运吧。复活节:法西斯挺进:象征重生、拯救和希望战情危急,预示结局死亡与重生并置
揭示战争残酷性仅有的幸运:飞机没起飞;猫会照顾自己弱者的辛酸、“我”对受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老人”
不懂战争,充满爱心。其形象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与践踏人类生命的残酷战争形成鲜明的对比。
……的“我”我是谁?叙述人——线索人物叙述人称:第一人称侦察兵或战地记者(1)真实、亲切
(2) “现在进行时”,紧抓读者的心
(3)有限视角,难以呈现故事的全部内容有限视角:
隐藏环节,读者需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想象力
全知视角:
叙事人对情节了如指掌 虽然“我”只是充当故事中的一个人物、一个观察者,并没有发表议论和流露感情。但我们却可以从字里行间读懂“我”对老人以及战争的态度是如何的
对老人同情的,
对战争厌恶的。
主题思考 冷静而逼真地揭示出了战争的残忍、罪恶。显示出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人性的善良--对生命的尊重与对和平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