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专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登飞来峰》考点集训(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词专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登飞来峰》考点集训(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24 16:28: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飞来峰》考点集训1
一、名句默写
(一)识记型默写
1.______________,闻说鸡鸣见日升。
2.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4.飞来山上千寻塔,______________。
(二)理解型默写
1.《登飞来峰》中,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表现诗人立足点之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飞来峰》中,富含哲理,即景抒情,表达自己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登飞来峰》中,极言峰和塔的高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自己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以及大无畏的精神。
5.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揭示了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的哲理。
6.诗词中蕴含丰富深刻的哲理,启迪人的智慧。如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揭示了人生处世修身、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真谛。
7.人要站得高,看得远,像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不会被眼前的事物所蒙蔽而失去了正确的前进方向。
8.《登飞来峰》中表现出诗人远大理想以及大无畏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站在白云山之巅,看远山如黛,境界全出,真应了俗语所云“站得高,看得远”,让人想起了《登飞来峰》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及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极言飞来峰和塔之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表达了锐意进取的精神和高瞻远瞩的气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人生中,难免会受到不良风气的干扰,我们只要努力学习,提高认识能力,就不会为之所惑,正如王安石《登飞来峰》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反映诗人对当时保守势力的蔑视,表达自己身在高层的独特感受。
15.正如王安石《登飞来峰》诗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我们将眼光放得高远,操正义、铸伟业,就无所畏惧、不可战胜。
16.诗词中蕴含丰富深刻的哲理,启迪人的智慧。如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揭示了人生处世修身,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真谛。
二、古诗词赏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概括了峰和塔的高度,古代八尺为寻,“千寻塔”,极言塔的高峻。
B.第二句写在晨鸡报晓时分,便可以看到旭日东升,进一步渲染塔之高。
C.第三句用典来直抒胸臆,“浮云”在古代诗歌中,往往用来借代品德高尚的人。
D.这首诗是登高抒怀之作,诗人登上飞来峰,触景生情,抒发豪情壮志。
2.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与一般的登高诗不同,前两句虽然也是写景,但这仅仅作为后两句议论的铺垫。
B.“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C.“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D.本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了他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3.下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塔建在山上更显其高,故云“千寻”,极写诗人登临之高。
B.第二句实写诗人登上飞来峰顶的高塔,看到了旭日东升的景象。
C.第三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想变法革新的理想和抱负。
D.本诗将写景和抒怀紧密结合起来,有力地突出了诗的主题。
4.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句概括了峰和塔的高度。“千寻塔”极言塔的高峻。
B.第二句说,登飞来峰顶的高塔,在晨鸡报晓时分,便可以看到旭日东升。
C.第三句中“不畏”表现了诗人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D.诗作最后两句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
5.请选出下列句子中符合语境的一项( )
莎莉对中国的古诗词十分感兴趣,有一天,她和老师去爬山,到了山顶,她不禁感叹道:“站在高处果然看得更远更清晰啊!”老师回应道,“我也有同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正表达了我们此刻的心情。”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二)简答题。
1.任选角度赏析“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畏浮云遮望眼”一句中“不畏”如何理解?“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两句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从哲理的角度赏析“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望岳》中的“曾云”与《登飞来峰》中的“浮云”含义相同吗?请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诗歌创作的根基在于诗人的胸襟。请你说说《人登飞来峰》中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胸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结合诗歌后两句,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抒发自己志向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本诗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使诗人表达的情感更突出、更鲜明。请结合诗中的相关诗句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有人评价此诗有“哲理的诗化,诗化的哲理”之妙,请结合诗的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模拟演练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样是登高之作,《望岳》后两句和本诗后两句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异同?(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杜诗工巧,语不惊人死不休。《望岳》中“阴阳割昏晓”的“割”字,就体现了这一特点,试分析此字的用字之妙。(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高往往是言志抒情的契机。请你分析这两首诗中,作者言志抒情的相同之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一)1.飞来山上千寻塔
2.自缘身在最高层
3.不畏浮云遮望眼
4.闻说鸡鸣见日升
(二)1.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2.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3.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4.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5.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6.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7.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8.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9.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10.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11.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12.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13.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14.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15.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16.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二、(一)1.C 【解析】“浮云”在古代诗歌中,常用来指代奸邪小人。故选C。
2.D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主旨的理解掌握。这首诗作者借景抒怀明理,表达了诗人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励志革新的政治抱负,并没有归隐山野的意思。故选D。
3.B 【解析】第二句从“闻说”可知为虚写,“鸡鸣见日升”并不是诗人真实看到的景象。故选B项。
4.B 【解析】第二句从“闻说”可知为虚写,“鸡鸣见日升”并不是诗人真实看到的景象。故选B项。
5. B 【解析】A项表现了诗人身处逆境仍保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B项这两句诗符合题干语境,C项表达了在困境中坚持下去,终究会出现豁然开朗的境界,D项这两句诗写出了庐山千姿百态的风景。故选B项。
(二)1.示例一: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千寻”借写峰上的古塔之高,暗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示例二:虚实结合。“塔”是实写,“闻说”写传闻之景,即站在高塔上能看到旭日东升的灿烂景象,是虚写,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做铺垫。
示例三:正侧面描写相结合。“千寻”正面写峰高、塔高,“鸡鸣”即“见日升”,从侧面衬托出峰高、塔高。(任选角度作答,意思对即可)
2.①“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②这两句诗蕴含着“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深刻哲理;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或: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或: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或:任何时候都不要害怕困难、挫折)(意思对即可)
3.示例:①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②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表象迷惑;
③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4.当时的保守势力(或: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5.不同。①《望岳》中的“曾云”指的是层云,意思是层云升起,使心胸震荡,表达了诗人心情的激荡;②《登飞来峰》中的“浮云”指的是飘浮的云,这里借代奸邪小人,表达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意思对即可)
6.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线,因为我站在塔的最高处”。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表现诗人在政治上的高瞻远瞩以及拨云见日的豪迈气概。(意思对即可)
7.“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借用“浮云”代指奸佞小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险困难、自信向上的人生态度。
8.本诗中的“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千寻”表现出塔之高。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了自己的立足点之高,表现了诗人对前途充满信心。(意思对即可)
9.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10.①这句话的意思是把哲理蕴含在诗句中,诗句中的意象体现深刻的道理。②如这首诗通过写“千寻塔”等意象,形象地揭示“站得高,望得远”的道理(表现诗人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远大的抱负,以及大无畏的精神)。(答出对句子的理解,然后结合内容具体分析即可)
三、(一)1.示例一: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示例二: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意思对即可。2分)
2.①相同点:表达的情感相似,都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气概和远大抱负。
②不同点:蕴含的哲理不同,《望岳》后两句蕴含的哲理是不畏艰险、勇敢攀登,才能俯视一切;《登飞来峰》蕴含的哲理是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意思对即可。每点1分,共2分)
(二)1.“割”即分割,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雄伟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或化静为动,使静止的山峰充满活力,赋予静态的泰山以动感和力量),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高大形象,表达了诗人的赞叹之意。(意思对即可。2分)
2.两首诗的字里行间都有着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积极进取精神以及希望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抱负的雄心壮志。(意思对即可。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