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比例的基本性质 3(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比例的基本性质 3(苏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9-07-04 13:4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比例的基本性质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5页的例5以及相应的 “试一试”,完成随后的“练一练”,练习十的第5~8题和思考题。 课型 新授
本单元教时数: 本教时为第 4 教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2.在解比例的过程中,理解解比例与解方程的联系与区别,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 学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教学难点 学会解比例,理解解比例与解方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复习引新 1.提问:什么叫比例的基本性质?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下面的比例改写成积相等的式子。4 :3=2 :1.5 1.2 :6=3:15X : 4=1 :2提问:根据积相等的式子,你能求出最后一道题里的x吗?3.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比例的基本性质。 学生口答。学生解答。
二、教学新课 1.出示例5。提问:题中“按比例放大”是什么意思?使学生明白了所谓把照片“按比例放大”,就是把图形中的各部门线段都按相同的比放大。也就是说,放大前后的相关线段的厘米数是可以组成不同比例。请同学们试试看,可以组成哪些比例?放大后的宽不知道,我们可以用什么表示?(x)请同学们列出含有未知数的比例式。你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求出比例中的未知项吗?让学生尝试解答,提醒列比例前要先写设语。解答后教师说明:像上面这样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2.教学“试一试”。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追问学生解题时的思考过程。 学生回答。学生尝试解答。学生独立解答。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适当思考的过程,突出比例基本性质在解比例过程中的作用。 2.做练习十第5题。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选择一两题让学生说说解比例的过程和依据。3.做练习十第6,7题。可以先让学生尝试解答,再通过组织交流,让学生说一说,列出了怎样的比例,是根据什么比例列的,解比例的依据是什么。4.做练习十第8题。第(1)小题可以先让学生按要求写出两个比,再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它们能否组成比例。第(2)小题可以让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再让学生试着列出比例式,并进行解答。交流时要让学生说说列比例与解比例的想法。5.做“思考题”。先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然后重点引导学生弄清“两个外项正好互为倒数”的含义,使学生明白:所谓“两个外项正好互为倒数”,就是说“积也是1”。而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推知“两个内项的积也是1”。所以另一个内项应该是不是16:3的倒数3:16。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学生先独立完成,再说说你是怎样解的。学生尝试解答,再组织交流。学生独立解答,再交流,说说列比例与解比例的想法。学生先小组讨论,再交流做法。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学习的什么内容?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怎样解比例? 指名学生说说。
板书 解比例解:设放大后照片的宽是x厘米。13.5 : 6 = x : 4 6x=13.5×4 6x=54 X=9答:像上面这样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课后感受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