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美国、巴西
单元复习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
认识区域的一般方法
在哪里?
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
经纬度位置
相对位置
海陆位置
有什么?
自然
环境
气候
地形 河流
人文
环境
生产、生活
为什么?
自然环境
人类活动
之间的关系
自然
人文
怎么办?
环境与发展
可持续发展
和谐
地
人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 在地图上指出美国、巴西的地理位置、首都,说出美国的领土组成。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美国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并简要分析各农业带形成的条件。
3.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巴西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并简要分析巴西工农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4.以美国为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5.根据资料,说出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6.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美国、巴西的种族和人口特征。
美国
学习任务(一) :结合书本74-81页,填写思维导图。
夏威夷
阿拉斯加
西
北
大西
太平
墨西哥
加拿大
北温
三
印第安
白
黑
黄
美利坚
快
民族大熔炉
科迪勒拉
中央
阿巴拉契亚
广阔
北温
递减
充足
密西西比
五大
农业
专业
机械
强
发达
东北部
高新技术
军事
尖端技术
旧金山
硅谷
支柱
就业
广
效率
巴西
学习任务(二):结合书本82-90页,填写巴西的思维导图。
拉丁美
多
混血种人
多元
足球
桑巴舞
狂欢节
热
湿热
平坦
热带
天然橡胶的故乡
咖啡王国
初级农矿
工业化
大
咖啡、甘蔗、柑橘
钢铁、汽车、飞机
东南沿海
资源
城市
交通
亚马孙
大
水源
水土
气候
空气
生物
木材、药材
开辟大型农场和牧场,采矿,办工厂,建城镇
03 巴西
学习任务(三)
小组探究:运用专题地图探讨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与美国的自然环境的关系,你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对我国的农业生产有何帮助?
科迪勒拉山系
落基山脉
大平原
中央平原
阿巴拉契亚山脉
地形特征
南北纵列分布
平原面积广大
西部的高原和山地,适合发展畜牧业。
中部的大平原,由于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发展种植业。
河流与湖泊
五大湖
密西西比河
灌溉水源充足
航运便利
五大湖,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
密西西比河,世界第四长河。
玉米带
A.这里是温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春夏气温较高,适合玉米生长。
乳畜带
B.这里位置偏北,气候冷湿,适合牧草生长。而且,这里是美国的制造业带,城市和人口分布密集,因此乳畜业非常发达。
畜牧和灌溉农业区
C.这里是高原山地,气温较低,降水较少,很多地方为荒漠,形成畜牧和灌溉农业区
亚热带作物带
D.这里属于亚热带,气温较高,降水丰沛,适宜发展亚热带作物
学习任务(四)
小组探究:下图为巴西矿产和工农业分布图,结合自然环境和资源等来分析其分布特点。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亚热带湿润气候
亚马孙平原
巴西高原
生产条件
气候湿热
地形平坦
自然环境影响农作物分布
(1)从图例可以看出,巴西主要的热带作物有咖啡、橡胶树、甘蔗等。它们的分布既有自然条件的影响,也带有早期殖民开发的色彩。例如,咖啡主要分布在南纬20°以南的低山和东部沿海地区。这里气候炎热、阳光充足,适合咖啡这种喜阳作物生长。再如,甘蔗主要分布在东北部沿海平原地区,这里气候更加湿热,早期欧洲殖民者从沿海登陆,带来了甘蔗种植技术。
(2)巴西北部是热带雨林气候,湿热的气候条件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但适合森林的生长,这里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巴西高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干、湿季分明。巴西东南部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适合亚热带经济作物生长。
工业发展
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海运便利
人口、城市密集
资源丰富
课堂检测
◆ 基础性作业
读“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美国农业的突出特点是( )
A.高度机械化 B.区域专业化 C.高度商品化 D.高度工业化
2.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下列不属于其农业发展优势条件的是( )
A.地形以平原为主、耕地广大、土壤肥沃
B.本土大部分地处北温带,气候温暖湿润
C.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为农业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
D.耕牛多、雇佣大量外籍工人
B
D
课堂检测
◆ 基础性作业
大豆是一种经济作物,目前,巴西是我国进口大豆的国家之一。下图是巴西大豆产区及相应气候类型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3.巴西大豆产区及气候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亚马孙平原——全年高温多雨 B.巴西高原——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C.亚马孙平原——全年温和湿润 D.巴西高原——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4.我国大豆采购人员在巴西见闻,可信的是( )
①巴西人口众多,其中混血人口数量最多
②巴西各大城市都有不少桑巴舞学校,民间还有桑巴舞协会
③在巴西,足球是人们最喜爱的运动
④每年2月下旬,巴西各地都要举行盛大的狂欢活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20世纪60年代开始,巴西农民通过破坏雨林,开辟农场,生产大豆。这样做带来的问题是( )
①生物多样性锐减 ②水土流失加剧 ③影响全球气候 ④诱发旱涝和寒潮灾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B
B
A
课堂检测
◆ 拓展性作业
两国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关于两国自然地理环境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濒临大西洋 B.河流均自西向东流
C.中部地势低平 D.热带雨林面积广大
7.关于两国人文地理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集中在本国北部 B.人口数量均为所在大洲之最
C.属于经济发达的国家 D.盛产咖啡、可可、天然橡胶
B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