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第3单元第9课《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课件+同步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3单元第9课《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课件+同步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2.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7-13 18:20: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9课 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同步练习(含解析)
一、单选题
1. 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法国经历了君主立宪、共和国、帝国、波旁王朝复辟等政体,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近代法国政体多次变动所反映实质的问题是
A.工业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较量
B.天主教与新教的较量
C.帝制与共和的较量
D.历史与传统的较量
2. 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社会持续动荡……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这说明作者 www-2-1-cnjy-com
A.否定法国大革命的作用
B.强调兴民权的重要性
C.强调政治协商的重要性
D.反对大规模社会变革
3. 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由国民议会两院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拥有统率军队、任命内阁各部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解散众议院等权力。总统的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副署。国民议会由参众两院组成。内阁向议会负责,内阁总理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议员可以兼任内阁官职。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A.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
B.政体与美国联邦共和制相同
C.政体具有总统制和议会制双重特色
D.实行总统、议会、内阁三权分立制衡
4. 有人把“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称为“不光彩的、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甚至预言会很快夭折。但法兰西共和国在历史上存在了70年,成为法国“长寿”的共和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长寿”的主要原因是   21*cnjy*com
A.人民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B.资本主义获得了较大发展
C.资产阶级内部各种政治力量长期斗争
D.资产阶级共和体制具有决定性优势
5. 下列明确堵塞了法国君主派复辟之路的法律条文是
A.“资产阶级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立法权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两院行使”
C.“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
D.“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6. 宪法通过后,共和派在众议院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1877年支持君主制的法国总统麦克马洪迫使亲共和的内阁辞职,并解散众议院。共和派在重选中获胜,麦克马洪遭到彻底失败后承认:“不能将行使解散众议院之权树立为治国的体制。”该事件对法国政治产生的影响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维护了“议会至上”的原则
B.君主派顺应历史潮流主动退出历史舞台
C.形成了内阁向总统负责的传统
D.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
7. “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法国1875年宪法的这一条款仅以一票之多获得通过;1877年,共和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法国共和政体最终确立。当年君主派的一家报纸仍叫嚣:“我们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连狗都不吃的烂泥浆。”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www.21-cn-jy.com
A.共和制将要被君主制推翻
B.法国共和制的确立非常艰难
C.恢复君主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D.共和制的确立不适合法国国情
8. 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普鲁士虽然有能力否决不利于它的议案,但其他中小邦也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制服普鲁士,确保自己的权利不受侵犯,甚至只要巴伐利亚、萨克森和符滕堡三个邦联合起来就可以否决对其不利的议案。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
A.分裂割据的局面未完全消除
B.组织形式呈现联邦主义性质
C.由各邦分享军事、外交大权
D.体现普鲁士的专制主义传统
9.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德两国是交战双方的主要成员,萨拉热窝事件之后,德国首先向法国宣战,其后法国也对德宣战。请思考,在宣战之前,双方政府要经过哪些程序
A.德国首相经过议会同意宣战;法国总统直接宣战
B.德国议会直接宣战;法国议会直接宣战
C.德国皇帝直接宣战;法国总统提出法案,国防部长副署,议会同意后总统宣战
D.德国皇帝提出法案,议会同意后宣战;法国总统直接宣战
10. 1882年,伊藤博文率“宪法考察团”赴欧洲考察。柏林大学某教授向他们建议:“在欧洲各国中,德国情况与日本最为相似。德国虽设议院,但贤明皇帝在上,议院之权薄弱。如今日本开设议院,亦不可以议院之多数决定事项。”这说明当时德国21教育网
①实行君主立宪制????②建立起完善的代议制????③皇帝掌握国家实权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11. 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相比,德意志的君主立宪制则更多的反映出
A.共和主义色彩
B.自由平等色彩
C.专制主义色彩
D.民主主义色彩
12. 拿破仑三世形容说:德意志无非是一架拆散了的蒸汽机,散作一团。然而,这千千万万的零部件突然被一只巨手安装在一起,就爆发出冲天巨吼,震动了世界。这只“巨手”把“千千万万的零部件安装在一起”是通过 ①发动王朝战争??②削弱容克贵族势力??③建立联邦制国家??④确立君主立宪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 有人说,德意志帝国虽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下列引用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条文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21cnjy.com
A.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B.“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C.“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D.“皇帝是国家元首”
14. 下列有关德国1871年宪法和法国1875年宪法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B.国家元首有权任命内阁成员
C.内阁对国家元首负责
D.国家元首有权解散两会
15. 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
A.“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
B.“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
C.“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
D.“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
二、非选择题
16.在漫长历史进程中,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不断走向完善和成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虽然雅典民主制不得不以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而告结束,但其民主传统却得以遗赠后世,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和《雅典政制》……这些著作流传下来,经中世纪而到近代……近代的英国两院议会制、法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议会制与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及法国三级会议,乃至古代希腊民主传统有着历史渊源。 ——摘自《浅析欧洲民主的渊源》 材料2: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 材料3: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钱乘旦 (1)据材料1指出雅典民主传统遗赠后世的主要途径。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雅典为后世创造了哪些民主运作方式?21·cn·jy·com
(2)根据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前,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2·1·c·n·j·y
(3)材料3中“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是指什么?这种“错位”给德国政体和世界分别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
17.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材料一? 德国总统由全体德意志人民选举之,任期为七年,可连选连任。德国总统掌握德国全部武装力量之最高统帅权。如某一邦不履行其依照德国宪法或德国法律所规定之义务时,德国总统得使用武力强制之。如德国境内之公共安宁和秩序受到严重扰乱或危害时,德国总统得采取必要之措施,需要时并得使用武力。德国总理和各部部长为行使其职责,应取得德国国会之信任,当国会以明显之决议对其中之一员撤销其信任时,该员应即退职。 ——摘编自德国“魏玛共和国宪法”(1919年) 材料二? 联邦总统由联邦大会不经讨论而选举产生,任期5年,只能连任一次。联邦政府由联邦总理和联邦各部部长组成。联邦总理根据联邦总统提名,由联邦议院不经讨论而选举产生,获得联邦议院过半数票者当选为联邦总理。外交事务、联邦财政等由联邦行政和下属行政机构予以管理。联邦国防部长对武装部队拥有命令权和指挥权。 ——摘编自《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1948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以来德国三部宪法中有关行政权规定的演变及其趋势。21·世纪*教育网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联邦德国基本法关于行政权的规定发生变化的原因。

第9课 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同步练习(解析)
1.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君主立宪、共和国、帝国、波旁王朝、第三共和国”可归纳为两类,有君主的帝制、没有君主的共和制。 2.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项明显与材料内容不符合,所以排除A项。B项在材料内容无法体现,D项与材料意图不符合,法国大革命本身就是大规模的社会变革,所以答案选择C项。 3.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法国的政治体制。从材料“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由国民议会两院依绝对多数票选出”可以看出总统不是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故排除A;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联邦制,故排除B;材料“总统的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副署”“内阁向议会负责,内阁总理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议员可以兼任内阁官职”可以看出D项不符合材料要求。所以答案选C。 4.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依据所学知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之所以会长久,说明民主政治已经深得民心,得到人民的拥护,正因为民主共和顺应了民心所以才会长久存在,所以选A 5.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法国共和制的确立。根据所学知识,统治法国的家族是维护君主专制的政治力量,法律条文明确规定则堵塞了法国君主派的复辟,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共和制。所以答案选D。 6.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不能将行使解散众议院之权树立为治国的体制”可以得出在法国政治体制中,维护“议会至上”的原则。所以答案选A。B、C、D不符合题干要求。 7.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关键信息是,“法国1875年宪法的这一条款仅以一票之多获得通过”;“我们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连狗都不吃的烂泥浆。”材料反映的主要信息是法国保守势力的强大和共和制政体确立的艰难历程。所以答案选B。 8.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德意志帝国的国家结构的特点。材料中提到“普鲁士虽然有能力否决不利于它的议案,但其他中小邦也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制服普鲁士,确保自己的权力不受侵犯”,这就可以看出德意志帝国的各个邦之间的组织形式呈现着联邦主义的性质。故本题选B。AC史实错误,D不符合题意,排除。 2-1-c-n-j-y
9.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意志皇帝是国家的元首,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率军队、决定帝国对外政策以及主宰议会等大权。因此德国皇帝可以直接宣战;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5年宪法规定,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内阁由总统任命,但对议会负责,总统的命令须经各部部长副署。因此法国总统提出法案,国防部长副署,议会同意后总统宣战。 10.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标志着德国确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制,但宪法赋予了皇帝以至高无上的权力,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还不够完善,所以选B 11.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标志着德国确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制,但宪法赋予了皇帝以至高无上的权力,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所以选C。 12.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德意志通过三次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于1871年颁布宪法,宪法中规定实行联邦制和君主立宪制。所以本题选C,A、B、D三项中的②说法不符合史实,德意志是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所以这三项不选。 13.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德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后,皇帝权力并没有受到宪法的制约。1871年宪法规定了皇帝又创制法律之权;有召集和解散议会的权力;有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的权力。因此ABC均符合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规定。D项不能看出皇帝的权力是实还是虚。所以答案选D。 14.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常识的运用能力,依据所学可知判断出德国1871年宪法和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都规定国家元首有权任命内阁成员,即德意志帝国皇帝任命宰相组建内阁,法国总统提名总理组建内阁,所以B项是二者的共同点,A项只符合法国宪法的特征,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议会通过的法案须经皇帝审核同意,皇帝可以直接否定议会提交的法案,C项法国总理对议会而非总统负责额,D同时法国总统解散众议院时须经参议院同意。 15.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德国的政体。依据所学可知,A是对英国政治体制的评述;B是对法国政体的评价;C是对德国政治体制的评述,“君权仍重”是德国政治体制的显著特点;D是对美国政体的评述。所以应选C。 16. (1)途径:通过思想家的著作流传。 方式: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 (2)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制内阁,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力。 (3)错位:容克地主贵族掌握了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权。这种“错位”分别带来的影响:德国皇帝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使德国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之一。 (4)国情决定民主政治模式;民主政治需要不断完善;民主政治的建设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1相关信息“但其民主传统却得以遗赠后世,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和《雅典政制》……这些著作流传下来”等,可概括出雅典民主传统遗赠后世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思想家的著作流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为后世创造的民主运作方式主要体现在: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 (2)根据所学知识,1688年“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前,英国以其独特、微妙的方式,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进程。具体体现在:?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制内阁,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力。 (3)根据材料3关键信息“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可知,“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是指容克地主贵族掌握了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权。结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这种“错位”给德国和世界,分别带来的影响是:德国皇帝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使德国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之一。 (4)关于民主政治建设建设,可以吸收他国经验,借鉴他国模式,但不能够全盘吸收和完全照搬,因为每个国家的具体国情不一样。即便在同一个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其具体国情还不一样。因此,国家在发展、健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务必立足本国国情,适当借鉴和吸收他国经验及模式,与时俱进,做到适当创新和发展。 17. (1)演变:最高行政权由皇帝转到民选总统,内阁由向皇帝负责转为对议会负责;总统行政权由联邦大会授予,权力缩小,任期缩短;内阁权力增大。(6分)趋势:行政权归属由国家元首向内阁转移,由集权到民主。(2分) (2)原因:鉴于纳粹上台执政的教训,防止独裁,避免民主被滥用。(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