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碳排放与环境安全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碳汇是指通过多种措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等,降低温室气体浓度的过程或机制。农田生态系统既是碳排放源,也是重要的碳汇系统,在全球碳循环和碳平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图为农田碳循环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农田碳循环系统中( )
A.农作物通过呼吸作用实现碳汇功能 B.农作物转化为饲料,可减少碳排放
C.土壤中根系越发达,固碳效果越差 D.秸秆还田,土壤的有机碳含量增加
2.提高农田碳汇的措施是( )
①增施化肥②推广生物质能源③采用地膜覆盖技术 ④实施轮作休耕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近年来,交通运输业,特别是运量大、运距长的交通运输成为我国碳排放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2022年交通运输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0%,预计今后碳排放占比会持续增加。与其他产业领域相比,短期内我国交通运输业碳减排压力较大。下图示意我国四大交通运输方或客货周转量及碳排放量占比。完成下面小题。
3.我国四大交通运输方式中( )
A.我国民航运输主要承担货物周转 B.公路是我国覆盖最广的运输方式
C.单位周转量下水运碳排放量最大 D.铁路运行里程长,碳排放量较大
4.我国交通运输业碳减排压力较大,主要原因是( )
A.环保政策日趋严格 B.碳排放量占比最大
C.森林面积不断减少 D.运输需求不断增加
5.针对我国交通运输业碳排放量现状,我国应优先考虑( )
A.提高铁路与水运运量 B.提高民航货物周转量
C.大力发展新能源交通 D.减少公路的运行里程
观测数据表明,近年来大气CO 快速溶解进入加拿大海盆区的海水系统,使该海域海水表层pCO (CO 分压)快速增长,成为西北冰洋海表pCO 增长最快的区域,碳汇效应显著。该地海表pCO 的变化与海冰面积、海—气交换作用、表层海水生物的初级生产等因素相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从全球范围看,近年来加拿大海盆区海表pCO 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水土流失加剧 B.燃烧化石燃料 C.大量砍伐森林 D.海洋生物死亡
7.夏季,该海域表层海水生物的初级生产会( )
A.降低海表的pCO ,增加海水的碳汇 B.降低海表的pCO ,减少海水的碳汇
C.增加海表的pCO ,增加海水的碳汇 D.增加海表的pCO ,减少海水的碳汇
8.研究表明,海表pCO 过大会导致海洋酸化(海洋水变酸)。海洋酸化直接导致( )
A.沿海陆地酸雨加重 B.近岸海洋污染减轻 C.极地海冰大量融化 D.贝类生物数量减少
碳生态承载系数表示某一地区碳吸收量占全区比例与该区域碳排放量占全区比例的商。下图是以耕地和建设用地为主要碳源,林地、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为碳吸收载体,研究得出的2020年重庆市碳生态承载系数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9.最需要承担碳排放补偿责任的地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0.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缓解重庆碳收支空间分布不平衡现象,应( )
①扩大中小城镇建设用地②发挥中心城区人才优势发展技术密集产业
③提高绿色清洁能源占比④保护东部碳汇资源,减少生态产品的开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土壤呼吸是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与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中CO2含量总体上呈现白天上升、夜间下降的变化规律。某研究小组对欧洲南部阿尔卑斯山和亚得里亚海之间的典型岩溶草地土壤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CO2含量受土温、土壤水分影响。土壤中CO2可以随雨水下渗参与岩溶溶蚀。研究区2021年6月14-30日为无雨期,6月30日—7月20日为降雨期。下图示意研究区距地表20cm深度处6月14日和7月15日土壤中CO2含量与土壤温度的昼夜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与6月14日相比,7月15日夜间土壤CO2浓度下降缓慢,可能是因为该日( )
A.土壤中空气含量高 B.土壤CO2扩散慢
C.土壤温度下降慢 D.土壤孔隙度较小
12.据图推测,6月14~30日该地土壤CO2含量随土壤温度的动态变化是( )
A.螺旋下降 B.波动下降 C.波动上升 D.跳跃上升
13.从碳循环的角度并结合当地的气候判断,该地土壤向大气碳释放量最少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碳汇是指清除或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过程及机制,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人工地质碳汇技术将二氧化碳注入地下枯竭油气田中,在封存二氧化碳的同时,也能提高采油率,我国已通过运用此技术实现了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图示意二氧化碳的驱油过程。完成下面小题。
14.在自然状态下,我国下列区域中碳汇能力最强的是( )
A.内蒙古高原 B.东北平原 C.西南山区 D.东南丘陵
15.常规油气田地区运用人工地质碳汇技术对二氧化碳进行封存的必备条件为( )
A.向斜构造广泛分布 B.盖层岩石孔隙度较小
C.地表断裂发育较好 D.前期勘探开发程度低
16.人工地质碳汇技术能提高采油率主要是因为二氧化碳注入后可导致储集层中的原油( )
①黏度降低②黏度提高③流动性减弱④流动性增强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碳排放影响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涉及多个研究层面,与经济特征、能源消费方式、地理位置等内外部环境因素有关,其空间、时间具有高度复杂性。碳排放对全球的碳循环、气候变化产生影响,从而影响社会经济、人类生产和生活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图为影响碳排放的因素统计图。
(1)指出经济因素影响碳排放量的主要表现。
(2)从能源利用角度,为减少碳排放提出合理化建议。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漠河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大兴安岭北麓的山中峡谷地带,是中国最北、纬度最高的县级市。这里气候寒冷,夏季多雾,兴安落叶松茂密,沼泽湿地面积广大,多年冻土层广泛分布。研究表明,与100年前相比,东北地区多年冻土南界已北移20~30km,漠河地区多年冻土持续退化,在山体斜坡和相对较高地区,冻土的融深加大、原始湿地萎缩;大量融水向低洼地区聚集,新生湿地扩张,破坏了植被的生长环境,大片兴安落叶松倾倒、死亡。
材料二 湿地植物从大气中获取二氧化碳,并通过分解和呼吸作用,以二氧化碳的形式排放到大气中,影响了全球碳循环过程。
材料三 图示意漠河市位置、河流与湿地分布和额木尔河某河段景观。
(1)分析漠河市夏季多雾的原因。
(2)判断近百年来漠河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并分析气候变化对该地土壤和植被的影响。
(3)分析漠河湿地的变化对碳循环的影响。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碳强度是指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图1为天津市及附近区域略图,图2为2002-2017年天津市GDP及三次产业碳排放统计图。下表为天津市2002-2017年三次产业结构统计表。
年份 三次产业结构
2002 4.1:48.4:47.5
2005 3:56:41
2010 1.6:53:45.3
2015 1.3:46.7:52
2017 1.2:40.8:58
材料二 碳市场包括碳汇交易、碳排放交易,2020年天津市碳市场交易量居全国第二。2022年天津市津南区生态屏障内第一批2.7万亩人工储备林已完成碳汇核证,预计可形成约25万吨碳汇量,产生500万元碳汇收入。为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天津市提出《天津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要求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协调各功能区发展关系。
(1)从产业角度,分析天津市碳排放强度的变化。
(2)天津市推进碳汇、碳排放交易,分析该措施对助力碳中和的作用。
(3)从城市空间结构角度,简述天津市实现碳达峰的具体路径。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碳排放影响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涉及多个研究层面,与经济特征、能源消费方式、地理位置等内外部环境因素有关,其空间、时间具有高度复杂性。碳排放对全球的碳循环、气候变化产生影响,从而影响社会经济、人类生产和生活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图为影响碳排放的因素统计图。
(1)指出经济因素影响碳排放量的主要表现。
(2)简述全球碳排放量增加对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3)从能源利用角度,为减少碳排放提出合理化建议。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D 2.D
【解析】1.农作物通过呼吸作用排放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碳汇功能,A错误。农作物成为动物饲料,最终以能源耗散的形式流向大气,没有减轻碳排放,B错误。土壤中根系越发达,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越多,固碳的效果越好,C错误。动植物残体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过长时间作用,最终变为有机碳的形式储存在土壤中,即实施秸秆还使土壤中有机碳增加,D正确。故选D。
2.大力增施化肥会导致土壤污染且不能提高碳汇;增加生物质能源的使用,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①②错误。使用地膜覆盖,减少了根系所在土壤与外界空气的交换,可以减少呼吸作用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轮作、休耕等保护性耕作也可以减少农作物呼吸作用排放二氧化碳,③④正确,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提高农田固碳功能的措施:1.增加秸秆还田,增加有机肥使用;2.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提高土壤中有机碳含量,增强农田土壤固碳能力。3.提高化肥、农药、薄膜的利用率,从而降低土壤呼吸和肥料使用中的温室气体排放;4.改变灌溉方式,发展节水灌溉;采用轮作、套种减少资源浪费。
3.B 4.D 5.A
【解析】3.水运和公路是我国货物周转的主要运输方式,民航主要承担旅客周转,A错误;公路相较于铁路,受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限制小,修筑成本低,与航空和水运相比,运输灵活,故公路是我国覆盖最广的运输方式,B正确;由图可知,单位周转量下公路碳排放量最大,C错误;我国铁路运输里程较长,但碳排放量最低,D错误。故选B。
4.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快递、旅游等快速发展,运输需求不断增加,导致我国交通运输业碳减排压力较大,D正确;环保政策日趋严格,有利于我国实施碳减排,A错误;由材料可知,我国交通运输碳排放占比较低,B错误;森林面积增减与交通运输业碳减排关系较小,且我国森林面积近年来呈增加趋势,C错误。故选D。
5.交通运输方式中公路碳排放量最大,而铁路和水运分别是我国客、货周转量最大的交通运输方式,故目前应完善铁路站点、水运港口等基础设施,提高水运、铁路可达性,提高铁路与水运的运输能力,分担部分公路运输,减少交通运输业碳排放,民航一般用于客运,A正确,BD错误;目前我国新能源交通无法承担重型货物、长距离运输任务,短时间内对交通运输业碳排放量影响较小,C错误。故选A。
【点睛】交通运输业的碳减排:推广低碳交通方式,加强能源管理,政策引导与财政激励,技术创新与应用,监管与合作。
6.B 7.A 8.D
【解析】6.近年来,加拿大海盆区海表pCO2(CO2分压)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全球燃烧化石燃料数量增加,导致二氧化碳增加,海冰消融,裸露海域面积增大,促使更多CO2通过海一气界面交换过程溶解进入海水系统,B正确;水土流失加剧不会导致pCO 快速增长,A错误;大量砍伐森林,碳汇作用减弱,对于全球海域的影响基本相同,C错误;近年来全球海洋生物没有大量死亡,D错误。故选B。
7.夏季,光合作用较强,较强的生物初级生产活动吸收大量CO2,使海表pCO2降低,碳汇作用增强,A正确,BCD错误,故选A。
8.海水酸性的增加将改变海水化学的多种平衡,使依赖于化学环境稳定性的多种海洋生物乃至生态系统面临巨大威胁。因此海洋酸化的直接影响是会减少海洋生物的钙化量,贝类生物的甲壳生长受到影响,严重影响其幼体的发育,使得数量减少,D正确;酸雨与工业生产排放的酸性气体有关,海冰消融与气温、水温有关,海洋污染与污染物和海水自净能力有关,均与海洋酸化关系不大,ABC错误。故选D。
【点睛】海藻等海洋初级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海水CO2,增加海洋碳汇,促进并加速大气CO2向海水扩散,在增加海洋碳汇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作用。
9.C 10.B
【解析】9.碳生态承载系数表示某一地区碳吸收量占全区比例与该区域碳排放量占全区比例的商,因此,碳生态承载系数小于1,表明碳排放量大于碳吸收量,大于1说明碳排放量小于碳吸收量。因此最需要承担碳排放补偿责任的地区是碳生态承载系数小于1的地区,读图可知,四区域中,只有丙的碳生态承载系数小于1,因此最需要承担碳排放补偿责任的地区是丙,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0.扩大中小城镇建设用地会增加碳源,不利实现碳中和,①错误;技术密集产业的碳排放较少,因此发挥中心城区人才优势发展技术密集产业可以减少碳排放,②正确;提高绿色清洁能源占比可以减少碳排放,③正确;重庆碳收支空间分布不平衡现象表现在东部收大于支而西部收小于支,因此应重点保护西部碳汇资源,减少生态产品的开发,④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碳中和是节能减排术语。一般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11.B 12.A 13.D
【解析】11.结合材料可知,土壤中CO2含量受土温、土壤水分影响,土壤中空气含量和孔隙度对土壤中CO2浓度影响小,AD错误;7月15日昼夜温差大于6月14日,因此该日土壤温度下降快,C错误;土壤中CO2可以随雨水下渗参与岩溶溶蚀,6月14日处于无雨区,利于土壤CO2扩散,而7月15日处于降雨期,土壤中CO2可以随雨水下渗参与岩溶溶蚀,土壤中的CO2含量较少,不利与在土壤中扩散,B正确。故选B。
12.结合材料可知,土壤中CO2含量受土温、土壤水分影响,6月14~30日处于无雨期,因此土壤中CO2含量主要受土温影响。对比图中信息可知,7月15日土壤CO2含量较6月14日低,因此是呈下降趋势,CD错误;图中显示6月14土壤CO2含量呈螺旋转变化,A正确,B错误。综上所述,故选A。
13.土壤中CO2含量总体上呈现白天上升、夜间下降,因此温度高土壤中CO2含量多,向大气碳释放的量也多。温度低土壤中CO2含量少,向大气碳释放的量也少。该地位于欧洲南部,冬季四一年中温度最低的季节,依次该地土壤向大气碳释放量最少的季节是冬季,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地球上的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及大气圈中交换,并随地球的运动循环不止的现象。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在水的参与下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释放出氧气,有机体再利用葡萄糖合成其他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经食物链传递,又成为动物和细菌等其他生物体的一部分。生物体内的碳水化合物一部分作为有机体代谢的能源经呼吸作用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其中储存的能量。
14.C 15.B 16.D
【解析】14.在自然状态下,陆地上以植被碳汇为主。森林的碳汇能力高于草原与耕地,且天然林高于人工林。内蒙古高原以草原为主,东北平原以耕地为主,西南山区分布有广泛的天然林,植被覆盖率更高,东南丘陵地区以人工林为主,因此西南山区的碳汇能力最强,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5.常规油气田形成于背斜构造,A错误。地质构造稳定以及盖层(拓展:是指储集层之上能够封隔储集层、使其中的油气免于向上逸散的保护层)岩石孔隙度较小有利于阻止油气向上运移,从而适宜二氧化碳的地质封存,B正确。断裂的存在会造成油气逸散,C错误。在油气田的勘探和开发初期,如果没有进行充分的勘探和评估,或者没有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可能会错估地下储集层中二氧化碳的储量和压力,从而增加泄漏的风险,D错误。故选B。
16.枯竭油气田中的原油剩余量小、黏度高、流动性差,不利于开采。注入二氧化碳后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使原油体积膨胀、黏度下降,从而增强原油的流动性,②③错误,①④正确。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手段:大力调整能源结构;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转型;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加速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健全低碳发展体制机制;努力增加生态碳汇。
17.(1)人均生产总值增多,增加碳排放量;人均生产总值增长越快,碳排放量增加越快;传统产业结构增加了碳排放量;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越高,碳排放量越少。
(2)优化产业结构,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量;开发利用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减轻传统能源的开发强度。
【分析】本题以碳排放为材料,设置2小问,涉及碳排放、减少碳排放措施等知识点,考查学生材料解读、信息获取能力,体现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详解】(1)由材料可知,经济因素包含人均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增长率和产业结构等表现,所以经济因素影响碳排放的表现包含人均生产总值增多,导致碳排放的量增加,人均生产总值增长越快,碳排放的量增长也会越快。在产业结构上,高耗能高污染等一些传统产业会增加碳排放的量,而高新技术产业的碳排放量较少,所以产业结构中三产占比越高,碳排放量越少。
(2)在能源利用方面,结合材料分析,可以从能源消费量、传统能源强度、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消费结构方面提出建议。在能源消耗方面,可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少能源消耗;能源效率方面,加大技术投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量;能源结构上,可以开发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费,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碳排放量。
18.(1)夏季气温较高,蒸发量大;临河,湿地面积广大,水汽充足;地处谷地,水汽不易扩散;地形阻挡夏季风,风力小;地处内陆,昼夜温差较大,夜间气温降低。
(2)气候变化特征:气候变暖。
对土壤影响:气候变暖引起多年冻土融化;土壤水分蒸发和下渗加剧,土壤变干;对植物影响:原始湿地萎缩,植被死亡,生物多样性减少;融水向低洼区汇集,形成新生湿地,出现新植被;多年冻土融化(新生湿地土质松软),造成林木倾倒、死亡。
(3)原始湿地萎缩,植被减少,固碳作用减弱;原始湿地萎缩,土壤变干,加剧土壤中有机质分解,向大气释放更多的二氧化碳;新生湿地土壤水分增加,固碳作用增强;新生湿地植被增加,固碳作用增强。
【分析】本题以黑龙江漠河为背景材料,涉及雾的形成,气候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碳循环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雾是近地面水汽凝结。可从水汽、凝结过程、风力较弱等角度分析。夏季气温较高,蒸发量大,临河,“九曲十八湾”等湿地面积广大,水汽充足;受夏季风影响,当地夏季降水较多,空气湿度较大;由材料“大兴安岭北麓的山中峡谷地带”可知,漠河市地处谷地,水汽不易扩散;南部是山地,地形可阻挡夏季风,加上位于谷地,风力小;漠河市地处内陆,受陆地热力性质影响,昼夜温差较大,夜间气温降低;峡谷地形,夜间多山风,较冷的空气沿着山坡下滑至谷地,使得河谷附近的水汽遇冷凝结成雾。
(2)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近百年来漠河地区气候变化特征是气候变暖。气候变暖使得地温升高,冻土分布的最南界北移;气温升高,多年冻土融化加速山体斜坡和相对较高地区表层土壤水分蒸发和下渗,使土壤变干,导致湿地面积萎缩,植被缺少地表水补给而死亡;气温升高,使得原有的冻土融化,水分在地势低洼处汇集,形成新的湿地,新生湿地扩张;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纬度高,气温低,为多年冻土分布地区,因冻土融化,表层土壤缺少冻土的支撑,土质松软,导致林木倾倒、死亡;而在新生湿地中,由于水分增加,土质变得松软,也易造成林木倾倒、死亡。
(3) 漠河湿地的变化对碳循环的影响主要从碳源和碳汇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从释放二氧化碳的角度来说,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漠河原始湿地面积萎缩,说明该地区土壤变干,土壤变干后,植被减少,固碳作用减弱;同时,土壤变干后,透气性加强,会加剧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使有机质分解,从而向大气当中释放更多的二氧化碳。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漠河新生湿地土壤水分增加,水体固碳作用增强;新生湿地植被增加,植被固碳作用增强。
19.(1)碳排放强度下降;产业整体发展,GDP上升速度快于碳排放总量;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第二产业结构调整(高耗能工业转移),第二产业技术革新。
(2)获取碳汇收益(资金),推动湿地、绿地恢复和保护;增加区域碳汇;限定碳排放配额,推动产业技术革新;降低区域碳排放总量,有利于碳中和的实现。
(3)控制城市规模,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推动多核心、组团式发展;完善交通路网;提高绿地、湿地比例。
【分析】本题以“碳中和”为材料设置问题,涉及碳循环、产业角度的碳排放分析、碳汇和碳排放交易和城市空间结构与碳排放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 依据材料中的图表分析,从产业角度来看,天津市碳排放强度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是指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同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发生变化,导致碳排放强度随之改变。依据图2中给出的信息可知,从2002年到 2017年,碳排放总体强度下降;对比图2可知,三大产业整体发展,GDP上升速度快于碳排放总量;第三产业(服务业)的碳排放强度逐渐增加,表明天津市在这一时期内产业整体发展迅速;第二产业的碳排放强度先增加后降低,说明天津市在工业领域经历了结构调整,高耗能工业转移,技术革新等之后,从高碳排放向低碳排放的转变。
(2)天津市推进碳汇、碳排放交易,可以为天津市带来碳汇收益(资金),碳汇、碳排放交易可以为天津市提供一种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些资金可以用于推动湿地、绿地恢复和保护,增加区域碳汇,进一步降低碳排放,碳汇交易可以促进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增加碳汇量,从而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同时,通过碳排放交易,可以增加区域碳汇,限定碳排放配额,这将推动产业技术革新,降低碳排放总量,碳排放交易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激励企业减少碳排放,从而降低整个城市的碳排放强度,这些措施都有利于碳中和的实现。
(3)从城市空间结构角度来看,天津市实现碳达峰的具体路径包括:首先,控制城市规模,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协调各功能区发展关系,将高碳排放产业集中在特定的区域,避免过度集聚导致的碳排放增加。其次,推动多核心、组团式发展,优化城市形态,促进城市能源转型,增加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从而降低能源领域的碳排放。再次,加强城市交通规划,完善交通路网,鼓励公共交通和自行车出行,减少私家车的使用,从而降低交通领域的碳排放。最后,提高绿地、湿地比例,增加城市绿化面积,这有助于吸收二氧化碳,减少碳排放。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碳排放,提高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20.(1)人均生产总值增多,增加碳排放量;人均生产总值增长越快,碳排放量增加越快;传统产业结构增加了碳排放量;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越高,碳排放量越少。(答出三点)
(2)碳排放量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和城市;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增加,影响工农业生产,威胁国家稳定;生态环境恶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通过多种途径威胁人体健康。(答出三点)
(3)优化产业结构,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量;开发利用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减轻传统能源的开发强度。
【分析】本题以碳排放为材料设置三小问,涉及碳排放的影响,减少碳排放措施等知识点,考查学生材料解读、信息获取能力,体现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详解】(1)由材料可知,经济因素包含人均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增长率和产业结构等表现,所以经济因素影响碳排放的表现包含人均生产总值增多,导致碳排放的量增加,人均生产总值增长越快,碳排放的量增长也会越快。在产业结构上,高耗能高污染等一些传统产业会增加碳排放的量,而高新技术产业的碳排放量较少,所以产业结构中三产占比越高,碳排放量越少。
(2)碳排放量增加会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会增强大气的保温作用,加速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淹没沿海低地。还会诱发一些极端天气,导致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增加,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甚至影响人体的健康。在自然环境方面,碳排放量的增加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3)在能源利用方面,结合材料分析,可以从能源消耗、能源强度、能源效率和能源结构方面提出建议。在能源消耗方面,可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少能源消耗;能源效率方面,加大技术投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量;能源结构上,可以开发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费,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碳排放量。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