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千人糕 第1课时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6 千人糕 第1课时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24 20:35: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千人糕》(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中国传统糕点源自商周,历史悠久。它的流派众多,其中不乏工艺特别繁琐讲究、外形十分精巧美观的。有时在不同节气,还要制作不同的糕点,以滋补强身,开胃健脾,令人叹为观止。但课文却选用了看似最平凡的米糕为主角、平凡的外形和味道,却有一个独特的名字-一千人糕,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看似平常的米糕,也需要很多人付出劳动才能做成,人们所吃、所穿、所用之物,都是来之不易的、紧扣单元主题“爱”,爱不仅体现在父母、朋友、师生之间,还体现在社会上每一个人的默默页献和付出上,正如千人糕背后很多人所付出的汗水和辛劳那样。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对文章的赏析能力,在阅读课文后,能顺利找出“千人糕”名字的由来。但这小小一块千人糕的背后,所透出的浓浓的传统文化的味道和传统美德的内涵,却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细细品读,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教学时,学生采取默读课文,读好父子对话,感知质疑的学习方法、借助连环画,了解千人糕制作过程,揭示课文主题、教师在教学时则要注意观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思考,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要对学生的阅读感受,进行适时地评价,以期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一)创设情境,集中识字,用图片和文字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会读本课15个生字,会写“能”“味”“头”3个生字。
(二)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读好父子之间的对话,知道什么是千人糕.
(三)借助连环画,大致了解干人糕制作过程,知道千人糕里包含着无数人的劳动,感受食物的来之不易。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一)运用第一课时积累的词语,梳理千人糕的制作过程。
(二)借助千人糕制作流程图进行解说。
难点:
(一)借助千人糕制作流程图进行解说。
(二)感受劳动成果来之不易,尊重劳动,尊重各行各业。
四、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二)学生准备:课前搜集中国传统糕点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展示精美传统糕点,质疑引出课题
1.请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中国传统糕点的名称。
2.教师陈述传统糕点背后的悠久历史,师生配合图片展示。
我国的糕点制作,起源于商周时期,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传统糕点不但品种繁多,而且还讲究节气时令。立要吃陈定饼,陈皮是夏季佳品,甘甜中带首橘香。谷雨吃春芽酥,雨前香椿嫩如丝。清明吃青团,糅合青麦汁,懦韧绵软。小暑吃绿豆糕,绿豆是消暑佳品。寒露吃花糕,临近重阳,取其意“步步高升”。传统糕点吃的不仅是关食,更是文化。
3.揭题:欣赏了这么多精美的传统糕点,我们仿佛也能闻到那软软精糯的甜香了。说起吃的,大家都一样迫不及待。今天带来的这块传统糕点,还有-一个别出心裁的名字-千人糕。
4.学生对课题质疑。(为什么叫个人糕?千人糕是什么样的······)走进课文,看看糕饼铺前人山人海,千人糕里是否真有千人?
(二)认真默读课文,在情境中集中识字
1.出示初读要求。
(1)认真默读课文,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边读边思考:什么是千人糕?用横线画出相关句了。
2.采用多种朗读方法,识记生字、
学生说说记字方法,易读错的字教师做重点指导。教学多音字“的”。
3.结合北京的老字号传统糕点店稻香村的糕点图片,读去掉拼音的生字。
4.把生字送问课文、分段朗读,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三)抓关键语句读懂课文,借助连环画了解千人糕的制作过程
1.抓关键字问、想、尝,知千人糕的外形味道。
如果你是这个孩子,现在有什么好方法,了解一下这下人糕?
(1)没看到下人糕之前:问、想
读好问句: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大,也许比桌子还大吧?(学生自由想象糕的大小) 请学生注意这里的标点符号:心里想,没说出来,用冒号。
(四)拓展升华,感受食物背后的传统美德
1.走进庙宇,僧人们正准备用餐,饭菜已经备妥,他们却不着急动筷子,双手合十,默默念诵经文、老和尚解释说,这是对食物的恭敬,更是对人们辛勤劳作的感谢。
2.出示诗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3.下节课再具体看看米糕的制作和之后的销售流程,感受一下食物的来之
不易。
(五)生字书写
1.观察“能”“味”“买”
展示千人糕图片。(外形普通)引导学生思考是否味道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2.回忆学过的书写提示。
(2)看到千人糕后:尝。急忙尝了尝,为什么笑了? 3.教师范写,学生书。
得出结论: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您给我买过。知道千人糕的外形和味道 4.评价学生的书写。一点儿也不特别,这时想对爸爸说什么?
(3)教师指导分角色朗读父子对话,感知文中孩子此时的心情,读出疑惑的语气。 2.大致了解千人糕制作过程。
(1)思考制作米糕到底需要什么?
(2)看连环画说说米糕制作的大致过程。
(3)学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4)学生边说,教师边渲染人们辛苦工作的样子。
(5)总结填空:千人糕是需要很多很多人(辛勤劳动)才能做成的糕。
3.引发思考:我们吃的米糕有无数人的劳动和汗水在里面,才叫“千人糕”。我们应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