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利率-(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4-24 16:53: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利率-(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一、单选题
1.王方将5万元存人银行,银行利息为1.5%/年,请问2年后,这5万元的利息是多少?(  )
A.1500元 B.1510元 C.1511元 D.1521元
2.王叔叔2011年7月买了5000元五年期国债,年利率为6.15%,到期时王叔叔可以取回(  )元钱。
A.1537.5 B.5307.5 C.6537.5 D.7152.5
3.李伟将压岁钱2000元存入银行,存期三年,年利率是2.75%。到期后,银行支付的利息是(  )元。
A.55 B.165 C.2165
4.2016年7月,李婷把5000元存入银行,存期为3年,年利率为2.75%。到期支取时,李婷用利息购买下列那种商品最合适?(  )
A. 410元 B. 450元
C. 1300元 D. 5400元
5.小军把3000元压岁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两年。如果年利率按3.25%计算,到期的本金和利息算式是(  )
A.3000×3.25% B.3000×3.25%×2
C.3000×3.25%+3000 D.3000×3.25%×2+3000
二、判断题
6.把1000元钱存入银行,两年后,因为要缴纳利息税,所以取回的钱要变少。 (  )
7.利息=本金×利率。(

8.存款越多,利率就越高。(  )
9.小丽的妈妈在银行存了5万元三年期的教育储蓄(不缴利息税),年利率19.24%。到期后能拿到利息1620元。(  )
10.郑老师在2012年9月11日买了3000元的国债,定期五年,年利率是5.32%。到期他一共可以取出3798元。(

三、填空题
11.爸爸有2万元钱,购买银行1年期的理财产品,年收益率是4.5%,每年到期后连本带息继续购买下一年的理财产品。2年后,爸爸连本带息共有   元。
12.中国农业银行的定期存款一年期年利率为1.75%。小明妈妈将20000元按定期一年存入该银行,一年到期后可取得本金和利息一共   元。
13.小刘把10 000元存入银行,定期5年,年利率是5.15%。到期时小刘可获得利息一共是   元.
14.王大伯把6000元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两年,年利率按3.75%计算。到期时,王大伯一共可取出   元。
15.2022年元旦,妈妈存入银行30000元,整存整取一年期,年利率是2.25%。到期时,妈妈从银行可以取出   元。
四、解答题
16.2012年8月,张爷爷把8000元钱存入银行,存期5年,年利率是4.75%。到期支取时,张爷爷能取回多少钱?
17.小明家用5000元购买国债,定期3年,年利率是3.96%,到期后本金和利息共多少元?
18.王叔叔做生意,向银行贷款10万元,月利率是0.5115%,期限6个月。同一时段,某储户存入10万元,存期半年,年利率为1.98%。请你计算,银行通过这两次交易可赚多少元?
19.爸爸打算把6万元存入银行两年。有两种储蓄方式∶-种是存两年定期,年利率是2.5%。另一种是先存一年期的年利率是1.75%,第一年到期后把本金和利息取出来合在一起,再存入一年,哪种储蓄方式获得的利息更多?
20.根据题意列出综合算式。(不计算)
李阿姨将12000元钱存入银行,存期为3年,年利率为2.75%,到期去取时,李阿姨可得到多少利息?
列式: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2.【答案】C
3.【答案】B
4.【答案】A
5.【答案】D
6.【答案】错误
7.【答案】错误
8.【答案】错误
9.【答案】错误
10.【答案】正确
11.【答案】21840.5
12.【答案】20350
13.【答案】2575
14.【答案】6450
15.【答案】30675
16.【答案】解:8000×4.75%×5+8000
=1900+8000
=9900(元)
答:到期支取时,张爷爷能取回9900元。
17.【答案】解:5000×3.96%×3+5000
=594+5000
=5594(元)
答:到期后本金和利息共5594元。
18.【答案】解:100000×0.5115%×6
=511.5×6
= 3069(元)
100000× 1.98%×0.5
=1980×0.5
=990(元)
3069-990= 2079(元)
答:银行通过这两次交易可赚2079元。
19.【答案】解:第一种:
(元)
第二种:
(元)
(元)
(元)
(元)
3000>2118.375
答:第一种储蓄方式获得的利息更多。
20.【答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