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苏武传》
教学目标 1.了解班固以及《汉书》的相关知识,了解本文的历史背景。 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3.分析文章按时间顺序叙事的脉络,体会对比手法、典型语言对塑造人物的作用。 4.学习苏武忠贞不屈的气节,学习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品格。
教学重点 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2、分析文章按时间顺序叙事的脉络,体会对比手法、典型语言对塑造人物的作用。 3、学习苏武忠贞不屈的气节,学习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品格。
教学难点 学习苏武忠贞不屈的气节,学习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品格。
一、导入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这是一个妇孺皆知的历史故事——苏武牧羊。 唐代的温庭筠曾写过一首《苏武庙》: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该诗颂扬了富有民族气节、忠贞不屈、心向故国的苏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苏武传》,看看苏武身上有哪一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二、了解作者及《汉书》 1、作者 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出身儒学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为当时著名学者。在父祖的熏陶下,班固九岁即能属文,诵诗赋,十六岁入太学,博览群书,于儒家经典及历史无不精通。 主要作品有《汉书》《两都赋》《白虎通义》《咏史》等。后任兰台令,经过20多年的努力,写成《汉书》。和帝永元元年初。班固随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为中护军。后来,班固因窦宪专权受到株连,死于狱中。其作品《汉书》由其妹班昭和同乡马续完成。 除《汉书》外,班固还是一个出色的赋作家,他的创作活动主要表现在他身体力行地提倡散体大赋上,其代表作《两都赋》,是以两都(长安、洛阳)为题材的作品中规模宏大、别具特色、成就突出、影响最大的一篇,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直接影响了后世的创作,被《文选》列为第一篇。苏武出使匈奴,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发生的。 《汉书》 (见PPT)
三、课文研读 (一)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理清本文的脉络。 文章按时间顺序写来,脉络清晰。文章的情节可概括为: 奉命出使——因变被扣——自杀殉汉——卫律劝降——幽置大窖——苦守北海——李陵劝降——获释归汉 (二)疏通文意 第1段: 1、翻译重点句子 2、概括:第一部分,介绍了苏武的家世、出使的背景及原因。 3、思考:苏武出使匈奴的背景怎样?出使的任务是什么?(用原文回答)这样的背景暗示了什么? 背景:“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知识链接】 匈奴,是以游牧为主擅长骑射的民族。秦末汉初以来,匈奴首领以其控弦之士30余万,东败东胡,西逐月氏,北服丁灵,使“诸引问弓之民,并为一家”,不断南下袭扰。汉高祖刘邦曾亲征匈奴,却被围于白登山,只能屈辱和亲。后经过六十多年,尤其是“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后,至武帝时,国力空前强盛,汉朝开始了对匈奴的几次大规模用兵,至武帝末年,匈奴力量被明显削弱,汉朝北方的威胁基本解除。汉武帝后期,战争虽时有发生,但规模已远不如以前。汉朝的政策也由强硬的武力变为恩威并举,双方遂有互派使者以示亲善的举动。但双方在表面和好的背后,也在窥探着对方的虚实。苏武出使匈奴,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发生的。 任务:“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表明苏武出使时的严酷历史环境,同时交代了匈奴尽管“尽归汉使路充国等”却只是因为“单于初立,恐汉袭之”的缓兵之计,并非真心和好。所以当汉武帝派苏武护送扣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还朝,并“厚赂单于”时,“单于益骄”,这也是后来单于敢扣留苏武一行的原因。 第2段: 1、翻译重点句子 2、概括:交待苏武的副使张胜参与了谋反行动。 第3段: 1、翻译重点句子 2、概括:匈奴缑王谋反失败,殃及汉使。 3、思考:简述缑王、虞常谋反的经过。 勾结卫律的部属——私候张胜,得到张胜的支持——趁单于出猎准备起事——被人告发,起事失败 第4段: 1、概括:苏武被单于审问,屈节辱命以死明志。 2、思考: (1)苏武的形象在这两段中是通过两次自杀表现出来的,自杀的情节,在文中是哪几句话?分析其自杀的原因和产生的反响?(用原文的话) 自杀情节自杀原因自杀反响预自杀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卫律惊;惠等哭;单于壮其节。引佩刀自刺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2)此时遇到意外的变故,他为什么说是“负国”呢?由此可看出苏武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手下人勾结匈奴叛乱。 作为汉使,任务未完成,有愧于国家。(苏武作为代表团的正使,副使出现问题了,这是他严重失职。) 处理不好会引发两国的矛盾。(很有可能汉匈的战争就会因此而起。) 性格特征:忠贞不渝、刚烈难犯、义不受辱、国家利益至上 第5段: 1、概括:单于派卫律劝降,苏武宁死不屈。 2、思考: (1)匈奴派卫律招降苏武,招降的说辞是什么?从中可见卫律是怎样的人?对卫律的劝降,苏武的回答在措辞和态度上是怎样的? “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 “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 ——威逼利诱、软硬兼施 卫律:气焰嚣张、傲慢自大、阴险狡诈,卖国求荣 苏武:“不动”、“不应”、“骂律”——以强硬的姿态抵抗 立场坚定、大义凛然 分析对比映衬效果在人物刻画上的运用,试分析其效果。 张胜与苏武:张胜糊涂地帮助了缑王的谋反,事情败露后又经受不住考验,叛变投降。而苏武清醒地认识到使节行为不当会引起两国纷争,欲以死息祸;面对匈奴的劝降始终保持着可贵的民族气节。 卫律与苏武:卫律卖国求荣,阴险狡诈,气焰嚣张,不可一世,而苏武为国效命,忠贞不二,不卑不亢 一身正气,光明磊落。 第6段: 概括:威胁、贫贱不能动摇苏武对大汉的忠心。 2、赏析歌曲《苏武牧羊》 第7-8段: 1、概括:李陵劝降,苏武大义凛然,绝不动摇。面对苏武一片忠心,李陵愧疚万分。 【知识链接】 李陵 李陵,名将李广之孙,曾率军与匈奴作战,经过数日的战斗,斩杀了一万多匈奴士兵,由于得不到主力部队的支援,矢尽粮绝,不幸被俘,然后投降。汉武帝误信传言灭李陵三族致使其彻底与汉朝断绝关系。汉昭帝即位后,霍光、上官桀当政,派人劝其归汉,李陵恐再受辱,拒绝归汉,于公元前74年老死于匈奴。 李陵虽然留在匈奴,但内心一直饱受折磨。李陵在得知苏武可以归汉后,安排酒筵向他祝贺,说:“我虽然无能胆怯,假如汉朝姑且宽恕我的罪过,不杀我的老母,使我能实现在奇耻大辱下积蓄已久的志愿,做出类似曹沫在柯邑订盟时的行为,这是以前一直不能忘记的!逮捕杀戮我的全家,成为当世的奇耻大辱,我还顾念什么呢 算了吧,让你了解我的心罢了!我已成异国之人,这一别就永远隔绝了!”李陵起舞,唱道:“走过万里行程啊穿过了沙漠,为君王带兵啊奋战匈奴。归路断绝啊刀箭毁坏,兵士们全部死亡啊我的名声已败坏。老母已死,虽想报恩何处归!”李陵泪下纵横,于是同苏武永别。 2、思考:匈奴派卫律和李陵招降苏武,招降的情形和说辞有什么不同?从中可见他们是怎样的人? 李陵和卫律不一样,他不是彻底的卖国之人。他对汉朝还有感情,对自己叛国的行为也深感羞愧,但他意靠匈奴,而后又志不够坚定,对国家不够忠诚,一己因为之私背叛祖国而投后悔不已,说明这个人物的懦弱和意志的不坚定。 第9-10段: 思考:苏武“留匈凡十九岁”,靠的是什么?“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信念与意志。崇高的民族气节、强烈的爱国意识、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 感叹、敬佩之情溢于言表:一生大好时光都在煎熬中过去;坚守信念,维护了国家尊严,保持了民族气节。 欣慰之感也显而易见:历尽磨难,终于完成了使者的任务,荣归故里。 小结: 《苏武传》集中写了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期间的事迹,颂扬了他在敌人面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饥寒压不倒,私情无所动的浩然正气,充分肯定了他坚毅忠贞、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
(三)任务二 赏析艺术特色 1、作者如何刻画苏武这个形象的? (1)详略得当 课文在写人时,有详有略。本文主人公是谁?哪几个人物写得详细?哪些人物写得简略? 主人公:苏武 主要人物:张胜、卫律、李陵 次要人物:单于、汉使者…… 以上是人物安排上的详略处理,其实本文在叙事上也做到了详略得当。哪些事详写了?哪些事略写了? 详:苏武宁死不降(卫李劝降)、卧雪牧羊…… 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是最能表现苏武的气节的,所谓“真金不怕火炼”,面对威逼利诱,面对死亡威胁,多少所谓的英雄好汉都经受不住考验而变节投降,唯有苏武始终信念如磐石般坚定,宁死不屈,忠贞不渝。 略:苏武为於革干王赏识及牛羊被盗…… 作用:突出主题,苏武的崇高的民族气节、强烈的爱国意识、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 (2)语言、细节描写 本文关于苏武的语言和细节描写体现在什么地方?表现了苏武什么样的形象特征? 语言描写:如:将要受审讯时:“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细节描写:如:苏武自刺一节,被置于地坎温火之上,“蹈背出血,气绝复苏”,充满悲壮色彩。而周围人的反应是“卫律惊,自抱持武”“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这一惊、一哭、一壮的细节描写充分衬托出苏武的铮铮铁骨及高尚情操。 忠君爱国、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忠贞不渝、坚韧不拔…… 对比反衬 哪些人物对苏武性格起到了对比反衬的作用?试作简要分析。 三种对照: 在出使匈奴之初,与副使张胜的对照。 在威逼利诱之时,与叛徒卫律的对照。 在以情相劝之时,与降将李陵的对照。 张胜的贪生怕死:糊涂地帮助了缑王的谋反,事情败露后又经受不住考验,叛变投降。 苏武的大义凛然:清醒地认识到使节行为不当会引起两国纷争,欲以死息祸;面对匈奴的劝降始终保持着可贵的民族气节。 卫律的卖国求荣:卖国求荣,阴险狡诈,气焰嚣张,不可一世。 苏武的高风亮节:为国效命,忠贞不二,不卑不亢 一身正气,光明磊落。 李陵的计较个人:为一己之私而叛国,懦弱,意志不坚,矛盾,痛苦。 苏武的忠君报国:以国家的利益为先,忠贞不渝,坚韧不拔,无怨无悔。 小结: 在各种人物的对比反衬下,我们看到了一个丰满立体的苏武,他有清醒的外交意识,待人接物不卑不亢,面对威逼利诱坚贞不二,长达十九年守节的坚韧不拔。苏武的这些性格在那些或屈或降的人物的对比下,更加具有勾魂摄魄的人格魅力,千古流芳! 苏武入胡遭遇变故曾两度欲引刀自决,后来被困地窑、牧羊北海时却又千方百计要活下去。这前后不一的做法是否矛盾?会不会影响他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呢? 不会。引刀自绝是表示坚决不投降的决心,维护尊严。坚强地活下去是打消匈奴摧毁其肉体、征服其意志的念头,同样是在维护尊严。但活的前提与支柱依然是汉朝使者的身份,所以他“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 什么是忠诚?忠诚是忠诚于国家、人民,而非忠诚于君主。换句话说,就是要忠诚于明君(因为明君善治国),而非昏君。而那些不分黑白、一味盲目服从君主、为君主做无谓牺牲的行为,我们称之为“愚忠”。那么你认为苏武的忠诚是愚忠吗? 【观点一】 苏武的忠诚里有一些愚忠的成分。比如:李陵劝降时曾经提到苏武的两个兄弟尽心为国却枉死,但苏武却一味坚持汉武帝对他们父子有莫大的提拔之恩,因此愿意为皇帝肝脑涂地。皇帝的知遇之恩固然应该感激报答,但兄弟的枉死也不应该回避,皇帝的恩情不能抵消对其亲人的伤害之过,该报的恩要报,该争取的权利也要争取。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权利与义务的问题。 【观点二】 如果我们从国家利益的角度看,苏武的忠诚不能说是愚忠。他忠诚的对象是国家,是人民。身为汉使,当被卷入匈奴的政变时,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汉使身份,不能引起汉匈两方的不必要的误会和纷争,他甚至愿意以性命来平息祸端。他是把国家的和平、利益放在第一位的。 (四)精神解读 苏武面对“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的诱惑,他心志不乱;面对“绝不饮食”的苦难的磨砺,他十九年如一日地“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这是一种坚持,这坚持叫力量,这力量叫精神! 这更是一种气节!宁折不弯!我们的民族自古便有这样“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仁人志士,共同凝聚为一座精神的长城,护卫起我们民族的一片天。 岳飞抗金;文天祥面对元朝的威逼利诱,坚决不屈服壮烈殉国,“留取丹心照汗青”。杨靖宇在东北寒天雪地中坚持抗日…… 民族精神在各个国家的体现,民族精神对一个国家的作用:抗战八年,爱国的精神不倒,终于赶走侵略者。 (五)技法迁移 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 《苏武传》中作者通过一系列细节描写,表现了苏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如写苏武的两次自杀,第一次被“胜、惠共止之”;第二次又被救活。又如写苏武被幽禁在大窖中,“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流放北海,“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等。这些细节描写,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丰满、动人、高大的英雄形象,充分表现了苏武的铮铮铁骨及高尚的爱国情操。 成功地运用细节描写,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选用典型细节。 细节描写在文章中不是越多越好,细节描写要能抓住典型细节。选择具有代表性、概括性、能反映深刻主题的事,这样才更具有典型性,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从而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细致观察事物。 要使得描写生动形象,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我们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对事物做非常细致的观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特征,所以每个人说话、做事都会以不同的方式体现出自己的性格。我们要做的,就是认真地去观察,然后把它积累下来,作为写作的素材。细节描写用于写景、状物时,则要把握住景物的特征和变化。 细节描写必须真实典型。 所谓真实,是指细节描写能够精确而又惟妙惟肖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的特征。所谓典型,是指描写的细节,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能够通过个别的、细小的事物,反映一般与全貌,由现象揭示本质。 精心锤炼词语。 在细节描写中,我们要选择恰当的词语,以期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 巧妙运用修辞。 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