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面积》分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认识面积 学段学科 三年级数学下册 教材 版本 人教版
教材分析 《认识面积》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在学习本单元内容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知道了什么是周长,掌握周长计算方法。在这些经验的基础上,教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找、摸物体的表面,比较物体表面及平面图形的大小,理解面积的概念,为今后学习面积单位进率,探究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奠定基础。教材十分重视学生的认知特点,从直观的黑板、国旗、数学书表面到抽象的长方形、正方形等封闭图形,通过摸一摸物体的表面、说一说等活动,初步感知什么是面积,然后通过比较面积大小,拓展学生对面积的感性认识,丰富面积概念的表象,深入理解面积的意义,并在比较的过程中渗透“统一面积单位”的重要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一学段”中提出“结合实例认识面积。应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通过操作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从单元整体梳理来看,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周长基础上进行的,对后面学习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对于面积概念的理解至关重要,学生对于周长与面积的理解,记忆混淆,所以本节课设计了涂一涂、描一描、摸一摸、刷一刷等活动,让学生发现面积的本质。
学情分析 基于前测,我们可以将学生的学习起点确定为略闻面积之词,不解面积之意。学生已经建立了周长的概念,周长对于学生认识面积具有负迁移。在一维和二维之间混淆,学生在学习面积时,在潜意识中可能会受到周长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经历对具体的面的大小的感知活动,结合实例让学生形成对面积含义的体验。
设计方法、思想与策略 空间观念的学习贯穿于“图形与几何”学习的全过程,空间观念的培养,应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通过操作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本节课教学设计以素质教育精神和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围绕开展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要求,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中,深刻理解面积的含义,感悟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练习中注重层次设计,关注个体差。教学面积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初步掌握周长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又是学习和探索其他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重要基础。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认识了物体的面,真切感知面是什么。 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这样的平面图形。在这样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面积”这个抽象的概念,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三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新旧知识迁移的能力,这些能力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通过找一找、摸一摸、涂一涂等活动认识面积,通过拼一拼,比一比,数一数的方式理解面积单位产生的价值。
教学目标 结合实例初步了解面积的含义。 通过观察、比较、拼摆等数学活动,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理解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 培养简单的度量意识,体验度量图形面积的乐趣。
教学重点 结合实例初步了解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面积单位建立的必要性,理解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
教学类型 情境型、启发型、探究型、归纳型
教学过程
内 容 设计 意图
课堂导入 比一比,感知长度和面积。 老师和学生站在一起,比身高,再比手掌面的大小。问:比手掌的大小与比身高有什么不同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为本节课做铺垫。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师:众所周知,西游记中有座火焰山。火焰山一年四季都十分炎热,火焰山的东面有做城堡。这个城主十分怕热,于是下达了一个可怕的命令。 出示告示内容:请士兵想办法造出一片能完全遮盖在城堡上方的云,为期10日。如果到时造不出,或没有完全遮盖住城堡就把士兵们的家人关进大牢。(出示城堡平面图) 一个又一个士兵失败了,他们造的云都无法遮盖住整个城堡,在第9日的晚上,所有士兵跪在地上祈求老天可以降下一片符合城主要求的云。终于感动了天上的老神仙,一片大云从天而降,盖住了整个城堡。 探究新知,认识面积 1.提问:对比士兵造的云和老神仙造的云,不难看出来第二片云更大,那么请你想一想,到底是它的什么更大呢?是重量吗?还是厚度? 师:其实是第二片云的面积比第一片云大! 2.面积的定义 提问:我们生活中很多物体都有面,你见过哪些面?(出示长方形的面,正方形的面,三角形的面,圆形的面) 定义: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3.议一议,深理解。 请你摸一摸字典的封面和侧面,比一比,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小?这是字典的什么面?(底面)这是字典的什么面?(侧面)字典有几个侧面?(4个),字典上一共有几个面?(6个) 【设计意图: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不仅物体的上面、正面有面积,侧面也有面积,知道侧面的大小就是侧面的面积。】 ①比一比桔子的表面和苹果的表面,你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使学生知道曲面图形也有面积】 ②师:刚才我们会比较物体表面面积的大小,你们能比较出平面图形的大小吗?(先出示一组规则的平面图形)比较它们的大小。(接着出示一组由线段围成的不规则图形)这组图形呢?谁说一说它们的面积哪个大,哪个小?(最后再出示一组由曲线围成的图形)师:不管是规则的平面图形还是不规则的平面图形,它们都是有大小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平面图形的面积。(板书:平面图形的大小)谁来说说什么是三角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本环节我设计了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比较,包括线段图围成的图形和曲线围成的图形,目的是突出面积含义的本质,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面积含义。】 4、认识同一个物体摆放位置不同,面积大小不变。 老师现在把数学书的花外衣去掉,就变成了一个数学图形,(长方形)现在老师把这个长方形按不同位置摆放,谁来说一说长方形面面积的大小有变化吗?为什么?师:同一个物体或图形无论怎样摆放,面积的大小不变。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到,同一个物体无论怎样放,面积大小不变,以此发展学生的面积守恒观念。】 5、说一说,做一做,加深对面积的理解。 小游戏:“我来说,你来做”。听老师的叙述,做相应的动作。如果你觉得是周长的就用手指画一圈,觉得是面积的就用手掌摸一摸。 (1)小明绕着操场跑了一圈。 (2)爱劳动的同学把教室地面打扫得干干净净。 (3)老师买了一个相框,首先为它镶上了一条漂亮的花边,然后又为它镶上了一块玻璃。)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周长和面积有更深的理解。】 如何比较面积(度量) 1.比较这三个省(直辖市)的面积大小。 通过观察,我们不难发现: 四川省的面积>河南省的面积>北京市的面积 设计意图:将面积置身于度量之中,丰富学生对度量概念的感知,进一步体会面积的本质含义,体验建立标准的价值,同时也孕伏了面积就是面积单位的个数累加,为下节课做铺垫。 方法一:观察法 小贴士:观察法一般适用于面积大小有明显区别的图形。 提问:如果两个图形的面积看起来差不多大,可以怎么比较呢? 方法二:重叠法 通过重叠,我们发现这两个长方形,宽完全重合,第二个长方形的长更长,所以第二个长方形的面积更大。 提问:如果遇到长宽不等,或形状不规则的图形,无法使用重叠法进行比较,又该怎么办呢? 方法三:借助测量单位测量 师:我们可以借助自己学过的图形作为测量单位去测量,你会选择哪一种图形? A.用圆形作单位来测量 B.用三角形作单位来测量。 用正方形进行测量 提问:说一说,你更喜欢哪一种图形作为测量单位,为什么? 预设:正方形最合适,因为计算正方形的面积最方便计算(只要知道边长就可以很快地计算出来),在铺展时,正方形铺得最密(铺圆形和三角形时,四周总有缝隙铺不满)。 小结:1平方厘米得正方形通常用来做小物体面积的测量单位。 因此,我们还可以把要测量的图形移动到布满小正方形的方格纸上度量面积。 方法四:用方格纸测量 本课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1.面积的定义:物体表面的大小 2.面积的比较方法 ①观察法 ②重叠法 ③单位测量法④利用方格纸比较 小试身手 算一算下面每个图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再比一比哪个面积最大?哪个面积最小? (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平方厘米) 答案: 2.比一比,哪一个图形面积大?(每个小方格为1平方厘米) 答案:
课堂小结 这节课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大家可以将这节课学到的面积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