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科学试题(含答案1-3章 )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科学试题(含答案1-3章 )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3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4-25 11:50: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学年第二学期初一年级科学期中测试卷
考生须知:
1.本卷共四大题,32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全卷分试卷和答题卷,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对应的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多选均不给分)
1.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以下认识或做法可取的是( ▲ )  
A.大力开采深层地下水 B.用淘米水浇花
C.工厂废水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 D.向东钱湖中乱扔垃圾
2.下列事例不能直接证明大气中含有水的是( ▲ )
A.初春清晨的花卉上凝结露珠 B.仲夏空调外机的排水管流出水
C.晚秋早晨草地上的白霜 D.寒冬河水结冰
3.目前,许多城市正在应用“雨水银行”新技术,即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非雨季将净化
后的雨水用于浇灌绿地。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主要影响的是水循环中的环节( ▲ )
(




)
A.① B.② C.③ D.④
4.下列关于自然景象的描述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  
A.雨笼山峦 B.雾绕群峰 C.霜打枝头 D.冰封谷底
5.以下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中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
A.食物腐败 B.铁制品锈蚀 C.生物体呼吸 D.蜡烛燃烧
6.绿肥植物是一种专门用作肥料的栽培植物,作物成熟以后,可以就地翻压,也可以异地施用。在农业上利用绿肥植物的目的是( ▲ )
A.增加土壤中的水分
B.增加土壤中腐殖质的含量
C.给植物提供食物
D.增加土壤中钾肥的含量
7.下列液体分别属于( ▲ )
①水中放入细沙;②酒精中加入碘;③水中滴入植物油
A.悬浊液 溶液 乳浊液 B.悬浊液 悬浊液 乳浊液
C.乳浊液 乳浊液 悬浊液 D.悬浊液 溶液 溶液
8.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NaCl)溶液,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
A. B. C. D.
9.下面几种说法中,不能证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
A.抽水机的抽水过程 B.中医“拔火罐”罐子吸附在皮肤上
C.钢笔吸墨水 D.医生给病人注射药液
10.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B.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
C.固态二氧化碳可用作人工降雨 D.二氧化碳难溶于水
11.下列叙述中属于氧气的化学性质,并叙述正确的是( ▲ )
A.银白色的铁丝在氧气中点燃生成黑色物质,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
B.氧气性质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例如氦气
C.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的气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淡蓝色火焰
(
(第
1
2
题图

)12.灶内的木材燃烧一段时间后火焰变小,某同学用长木棒挑开木材堆后,火焰重新变旺,这是因为( ▲ )
A.灶内的木材变更多 B.木材的着火点降低
C.木材接触更多空气 D.木材的导热性变强
1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
B.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C.氢氧化钠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
D.凡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14.用浓盐酸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视线仰视读数;量取水时,
视线俯视读数,则所配溶液的质量分数将( ▲ )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15.40℃时恒温蒸发一杯不饱和食盐水直至有晶体析出,此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 )
(
(第
1
6
题图

)A.溶剂的质量 B.溶质的质量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D.食盐的溶解度
16.右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实验前可以向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目的是增强溶液的导电性
②a、b两极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比为2:1
③此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
④b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其具有可燃性
(
(第
17题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7.右图所示装置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实验前红磷应过量
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C.实验结束后等装置完全冷却再打开弹簧夹
D.最终集气瓶内水的体积就是燃烧消耗掉的氧气体积
18.有一盆花卉,红色的花、绿色的叶、白色的花盆,放在遮光良好的暗室中,用与花色相
同的红光照明,看见的是( ▲ )
A.红花、绿叶、白花盆 B.红花、绿叶、红花盆
C.红花、黑叶、白花盆 D.红花、黑叶、红花盆
19.下图为白峰外峙盐场——宁波最后一块盐田。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模拟了制盐的过程,
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收集一定量的海水,并置于阳光下暴晒获得粗盐,乙图是盐溶液质量
分数随时间变化图。乙图中液体一定是饱和溶液是( ▲ )  
A.a点 B.b点 C.c点 D.无法判断
(

)20.M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甲所示。某科学兴趣小组用物质M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 )
(

)
A.物质M是硝酸钾
B.溶液①为不饱和溶液,溶液②和③为饱和溶液
C.溶液②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7.5%
D.溶液①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溶液③的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21.下图是某种物质的熔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物质属于 ▲ (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凝固点是 ▲ ℃。
(2)熔化过程中该物质的温度 ▲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该物质
可能为 ▲ (填物质名称)。
(
(第
21
题图

(第
22
题图

(第
23
题图

)
22.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
了不同颜色的光。
(1)AB范围内是阳光的 ▲ (填“红外线”、“可见光”或“紫外线”)部分。
(2)经三棱镜不能再色散的光叫做 ▲ 光。
(3)将温度计放到 ▲ (填“A”或“B”)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较快。
23.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 (填“>”、“=”或“<”)乙物质的溶解度。
(2)t2℃时,把50g乙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 g。
(3)有一份含有甲物质和食盐的混合溶液,若想提纯甲物质可采用的方法是 ▲ 。
(

)24.在实验室里可用以下两种方法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水。
(1)请将方法一中的步骤补充完整: ▲ 。
(2)方法一中,用天平称量食盐固体时出现如A图所示操作,其他操作均正确,会导致
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方法二中,用量筒量取15%的食盐水出现如B图所示操作,应纠正为 ▲ 。
(
(第
25
题图

)(4)改正错误正确配制后,将方法一和方法二配制的两份食盐水混合在一起,混合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之比为 ▲ 。
25.如图所示,集气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大烧杯中燃着两支高低不等的蜡烛。
(1)实验时,打开止水夹,移开玻璃片,可以观察到蜡烛 ▲ ,
说明二氧化碳 ▲ 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若烧杯中只留下一支燃着的蜡烛, ▲ (填“能”或“不能”)
得到上述结论。
26.我国拥有全球聚光面积最大的熔盐电站,该电站内1.2万多面“定日镜”环绕吸热塔,
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1)吸热塔外层颜色较深的原因是 ▲ 。
(2)高温熔盐流经蒸气发生器时放出热量使水变成高温高压的水蒸气带动发电机发电。
此过程,蒸气发生器中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
(3)该熔盐电站实现每年减排二氧化碳达35万吨,这能减缓哪种环境问题? ▲ 。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27.小华同学在实验室中发现A、B、C、D四种不同物质。
(1)为了鉴别A、B、C、D分别是什么物质,小华进行如下实验:
a.通过观察发现A是无色无味气体,B、C、D都是固体,且B为黑色;
b.B在A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并放出大量的热;
c.C在A中剧烈燃烧,发出 ▲ ,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D在A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并放出大量的热;
由此,小华得出结论:A是氧气,B是 ▲ ,C是硫,D是铁。
(2)小华在进行实验d前先在集气瓶底部铺一层细沙,目的是 ▲ ,请写出该反应
的文字表达式: ▲ 。
28.为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小科设计了如下实验:将等量的30℃的温水和80℃的热水分别倒入3个相同的锥形瓶中并塞紧瓶塞,接着将3张相同的含水湿巾(其中一张对折)贴在3个锥形瓶的外壁上,最后将它们分别放在电子秤上一段时间(外界环境相同)。实验前电子秤示数相等,实验结束时各电子秤示数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主要用到的科学方法是 ▲ 。
(2)若要验证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表面积有关,可比较实验结束时 ▲ (填序号)
电子秤的示数。
(3)本实验还能验证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请根据实验现象补全实验结论:其
他条件相同时, ▲ ,水蒸发越快。
29.某兴趣小组制作的小孔成像仪如图甲所示,蜡烛到小孔的距离为a,小孔到半透明膜的距离为b,且a>b,请回答下列问题:
(1)半透明膜上蜡烛的像是 ▲ (填“正立放大”、“正立缩小”、“倒立放大”
或“倒立缩小”)的像,像的形状是 ▲ (填序号)。
A.小孔的形状 B.烛焰的形状 C.半透明膜的形状 D.纸筒的形状
(2)若由于蜡烛高度不合适导致得到的像如图乙所示,则可通过向 ▲ 移动蜡烛使
像移到光屏中央。
甲 乙
30.某兴趣小组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设计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mL的针筒且润滑性良好的注射器组成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白磷所占体积、橡皮塞体积、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均忽略不计),请分析并作答:
【实验准备】实验前注射器活塞位于20mL刻度处,打开弹簧夹,将活塞推至15mL刻
度处,然后松开手。
(1)若活塞未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 ▲ 。
【实验过程】
(2)方法一: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并等到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
若观察到活塞停留在 ▲ 刻度处,则证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3)方法二: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活塞一开始向 ▲ (填“左”或
“右”)移;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若观察到活塞停留在 ▲ 刻度处,
则证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实验分析】
(4)在进行方法二中的实验时,发现活塞最终停留在12mL处,与预测结果相差较大,
则导致此现象的错误操作可能为 ▲ 。(写出一条即可)
(
(第
31
题图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1题4分,第32题6分,共10分)
31.如图为某咖啡品牌推出的茅台酒和咖啡新组合——“酱香拿铁”,其中茅台酒中酒精的质量分数约为53%,酱香拿铁中酒精的质量分数约为0.5%。
(1)酱香拿铁的配料主要包括浓缩咖啡、茅台酒、牛奶、冰块,可见酱香
拿铁属于 ▲ (填“溶液”或“浊液”)。
(2)现用200g茅台酒可以配制出多少克酱香拿铁?
32.硝酸钾是工业生产中一种重要原料,也是实验室里常见的一种药品。下表是60℃时,硝酸钾溶于水的实验数据。如图为其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M点表示在6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底部无固体残留。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序号 水的质量(g) 加入硝酸钾的质量(g) 溶液的质量(g)
① 10 4 14
② 10 8 18
③ 10 12 21
④ 20 25 m
(1)根据实验①②③,计算第④次实验中,溶液质量m= ▲ g。
(
60
4
0


(第
32
题图

)(2)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 g。
(3)当条件改变时,溶液新的状态在图中对应的点的
位置可能也随之变化。将M溶液升温20℃,请你
在图中坐标系上标出此时溶液浓度的对应点N。
2023学年第二学期初一科学期中测试参考答案
考生须知:
1.本卷共四大题,32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全卷分试卷和答题卷,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对应的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多选均不给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D C D B A B D D
序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C A D C D D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21.(1) 晶体 0(2)不变 冰/水
22.(1)可见光 (2)单色(3)A
23.(1)=(2) 80(3)降温结晶法/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24.(1) 溶解 (2) 偏小(3)视线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4)1:19
25.(1) 自下而上熄灭密度比空气大(2) 能
26.(1)深色物体容易吸热 (2) 汽化 (3) 温室效应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27.(1) 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木炭/碳
(2)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28.(1)控制变量法
(2) ②③
(3) 水温度越高
29.(1)倒立缩小 B
(2) 上
30.(1)装置漏气
(2) 12
(3) 右 8
(4) 装置未完全冷却至室温就读数/白磷不足量/装置漏气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1题4分,第32题6分,共10分)
31.(1)浊液 (2分)
(2)解:设可以配制出酱香拿铁的质量为x
200g×53%=x×0.5%
x=21200g (2分)
答:200g茅台酒可以配制出21200克的酱香拿铁。
或:m=200g×53%/0.5%=21200g
32.(1)42(2分)
(2)110(2分)
(3)
(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