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知识梳理】
问题一:对“人文主义”概念的理解
1.概念:在西文中,“人文精神”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词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一,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二,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三,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灵肉对立、用天国生活否定尘世生活。广义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2.西方的“人文主义”的演变和发展 起源- ( http: / / www.21cnjy.com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发展---14至17世纪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成熟17、18世纪启蒙运动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一)智者学派
问题一:对智者学派概念的把握
①概念:公元前5~前4世纪希腊的一批收徒取 ( http: / / www.21cnjy.com )酬的职业教师的统称。公元前五世纪,雅典成为人文荟萃的中心,人们崇尚公开的精神。在公开的讨论或辩论中,必须具有雄辩、修辞、哲学及数学等知识,于是“智者学派”应运而生。由于智者的观点与苏格拉底、柏拉图相对立,被后者贬称为诡辩家(历史纵横)。②研究主题:他们哲学研究的中心是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特别强调人的价值。③研究范围:他们以人的眼光去考察和认识问题,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范等。
1.智者学派出现的背景(公元前5世纪)
①古希腊工商业发展,奴隶制经济繁荣(在广大奴隶的劳动基础上,古希腊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为哲学的成长提供了物质条件)——根本原因
②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古希腊的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③人的地位的提高(民主政治制度和每个公民参与政治意识的加强,使人的中心地位日益突出)
④个人因素:古希腊先哲们勇于探索、善于思辨,注重传承和发展
例题1:古代希腊智者运动兴起的基本条件是
A.奴隶制民主政治的鼎盛 B.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
C.反教会斗争的初步兴起 D.反封建运动的广泛开展
2.研究主题:人和人类社会(智者学派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人在社会中的作用。)
3.代表人物 普罗泰格拉
4.主张: ①强调人的价值 ( http: / / www.21cnjy.com ),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含义: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评价:否定了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②反对迷信,强调人的自由
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道德判断标准。不应该强求一律。
例题2:普罗塔格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 如何理解这句名言?
5.对智者学派的评价:
积极作用:①这种思想强调人作为认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②对希腊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的起了积极作用。③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消极作用:①忽视道德,过分强调个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主观感受,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②忽视人们认识的共性,容易导致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
例题3: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对这句话的理解与评价不正确是( )
A.万物的存在与否全在于人的感觉
B.这一主张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C.它呼唤人类关注社会、政治与法律,教人们如何解决日常生活中发生的问题
D.人没有资格和力量,也没有权力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
例题4:普罗泰格拉说:“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的存在,也不知道他们不存在。”“事物的好坏优劣是什么 要以人的感觉为标准。一阵风吹来,你觉得冷,它就是冷的;我觉得热,它就是热的。风本身无所谓冷热。”这句话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二、“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 (公元前5世纪)
1、背景:①智者学派思想的局限;②社会道德沦丧
2、思想主张: ①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②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美德是知识存在的本质,而知识又是美德存在的条件)③善是人的内在灵魂;④教育可使人认识自己的美德,“知德合一”。
3、影响:
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 ( http: / / www.21cnjy.com )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②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3)其教育思想对于后世人们重视教育的作用,以及重视教育对于美德的培养,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问题二:结合所学知识思考:“美德即知识”主张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提出的?其目的是什么?
(1)背景 ①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道德。②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2)目的:希望重建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
例题5:与智者学派相比苏格拉底更重视
A.上天神意的安排 B.人类的伦理道德C.自然界的现象 D.法律规范和习俗
例题6:下列对苏格拉底的评价正确的是( )
A.他不像智者学派那样重视人的伦理道德
B.他的思想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重点关注人的法律关系
C.他的伦理思想是“知德合一”
D.他的学生完全继承了他的思想
例题7:结合以下材料归纳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
苏格拉底的演讲:“雅典人啊!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尊敬你们,热爱你们。我要教诲和劝勉我遇到的每一个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你们不能只追求荣誉和享乐,要知道,知识才是美德。……这就是我的教义。”
问题三:一则寓言故事:隐士和熊:“熊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隐士成了好朋友。熊看到有苍蝇来打扰隐士睡觉,很生气。它抱起一块大石头砸向落在隐士额角上的苍蝇。苍蝇飞跑了,隐士的脑袋也成了两半。”如果苏格拉底读到这个寓言,他会得出什么结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没有知识就无法做到道德,美德即知识)
例题8:苏氏名言 “最优秀的人就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你自己。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教育是把我们的内心勾引出来的工具和方法。”苏格拉底的这些言论反映了他的什么思想主张?
问题四: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的异同:
相同:以人为研究对象,肯定人的价值。
不同:智者学派否定一切对人的约束;强调个人自由,忽视社会道德;苏格拉底强调个人的要求必须符合一定的道德规范,强调美德对人的重要性。
问题五:孔子与苏格拉底(“希腊的孔子”)比较
(1)相似点:①出生时代:约公元前5世纪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②时代背景;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③重要主张:都强调“道德”的价值 ④主要方式:都重视教育的功能 ⑤精神品质:“忧道不忧贫”救世精神;“诲人不倦”的教育态度。
(2)不同点:孔子侧重在社会方面 苏格拉底侧重在个人方面
三、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
1.柏拉图:
①关注点:人类社会 ②代表作:《理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第一等级:“贤哲”,具有智慧的品德,国家的统治者;第二等级:武士,具有勇敢的品德,国家的捍卫者;第三等级:农民、手工业者,具有节制的品德,国家的劳动者和供养者)③观点:根据智慧品德进行明确分工,各司其责;鼓励人们独立思考④意义:鼓舞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⑤评价: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亚里士多德:
(1)关注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2)观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①强调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②真理高于一切。“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③以科学调查的方式研究自然界,创建了严密的逻辑论证系统(3)地位:古希腊最博学的人
问题六:归纳概括古希腊人文主义者的主张,并比较他们的异同:
重要主张
普罗泰格拉 强调人的价值,肯定人的感觉,否定神的意志,树立人的尊严。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反对迷信,强调自由,不强求道德一律。
苏格拉底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美德即知识”; 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
柏拉图 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理想国”学说)
亚里士多德 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相同:都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都否定神的意志,强调人的价值。
不同:智者学派:强调人的感性(自由),忽视道德。苏格拉底:强调人的理性(美德),重视教育。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上形态上的反映。古代雅典先哲们从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各方面不断强调人性,体现了人文精神。)
例题9: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的共同点是
A.关注人类社会或生活 B.研究自然和观察世界
C.支持斯巴达的寡头政治D.反对雅典民主政治
【高考练兵】
1.称古代希腊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发源地,主要是因为( )
A.希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实行民主政治制度 B.希腊涌现了众多的哲学大师
C.希腊先哲最早怀疑宗教神话,强调人的价值 D.希腊人最早研究自然哲学
2.下列观点不属于智者学派的是: ( )
A.正义、美德、真理等价值标准是由人制定的 B.否定神或命运等自然力量的作用
C.世间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和永恒的真理 D.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
3.下列观点属于智者学派的是 ( )
① 万物由水生成,又复归于水;②“人是万物的尺度”;③ 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④“知识就是道德”。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们把苏格拉底视为先驱和战友,是因为苏格拉底( )
A.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 B.发现了人类知识的有限性
C.发现了人类理性的力量和价值 D.是“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
5.智者学派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古代希腊封建民主政治的发展 B.人成为社会的中心
C.古代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发展 D.人们对社会现实和宗教的怀疑。
6.智者学派研究的主题是( )
A.自然界的各种现象 B.研究神的本质C.研究事物客观的本质D.研究人和人类社会
7.下列观点不属于智者学派的是(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要它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
C.神的力量高于一切 D.所有的人在教育、财产、种族方面都是平等的。
8.苏格拉底提倡“知识即美德”的政治目的是( )
A.鼓励人类追求自身幸福 B.追求民主政治
C.挽救衰落中的城邦制度 D.推动雅典的民主政治的废除
9.苏格拉底的伦理思想核心是( )
A.道德就是知识 B.提倡教化人民 C.主张改善人的灵魂 D.知识就是力量
10.“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雇用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远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苏格拉底的上述观点反映他( )
A.反对直接民主制度 B.要求哲学家管理国家
C.赞扬君主专制制度 D.用人要做到人尽其才
11.“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表明苏格拉底( )
A.探讨人类社会,开创希腊哲学的新方向 B.强调生命的伟大意义、决定作用
C.追求美德、教化人民、改善人类的灵魂 D.主张不断认识自我,追求生命真谛
12.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 ( http: / / www.21cnjy.com )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ial Age),“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和欧洲,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
A.百家争鸣和智者学派 B. 罢黜百家和智者学派
C.百家争鸣和启蒙运动 D. 百家争鸣和文艺复兴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学案答案
一、例题
1.A
2.积极意义是肯定人的价值,树立人的权威, ( http: / / www.21cnjy.com )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标准,体现了西方人文主义的本质。局限性是否定了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行为的约束力,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 。
3.D
4.否定神的意志作为衡量一切的尺度;人是万物的尺度。
5.B 6.C
7.(①“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②“美德即知识”)
8.(教育可以使人认识到灵魂内已有的美德)
9.A
二、 高考练兵
1.C 2.D 3.D 4.C 5.C 6.D 7.C 8.C 9.A 10.A 11.D 1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