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教材分析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度,其古代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治制度较早地就开始了完备化、成熟化的过程。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产生于夏朝。此后历经近四千年的演变,直到鸦片战争爆发前夕的清朝,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一直存在着两对主要矛盾,一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一是君权和相权的矛盾。本单元中,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讲的是古代中国早期阶段的政治制度,主要叙述国王“家天下”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第2课至第4课,讲的是古代中国发展阶段的政治制度,着重叙述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作为本单元第4课,主要阐述了中国古代各个朝代解决中央与地方矛盾和君权与相权矛盾的措施,从而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汉朝、宋朝加强中央集权和明清时期加强皇权的措施;理解专制集权加强的影响;并探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中国古代专制集权加强的措施,总结专制集权加强的影响,归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专制集权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家的巩固,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认识到中国皇权的高度集中是抵住阶级政治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封建社会步入晚期最后“辉煌”的折射。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2、难点: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四、教学设计
导课:自从秦朝确立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后,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古代历代王朝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一直存在着两对矛盾,专制主义包含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集权包含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各个王朝是如何解决这两对矛盾的。
新课:
一、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一)西汉
教师简要介绍西汉建立的过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引导学生观察下图,分析西汉初期的地方制度,并结合西周分封制,引导学生思考郡县制在实行过程中容易的产生的问题,由此引出汉景帝时期平定“七国之乱”,作为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
材料:(主父偃)说上曰:“今诸侯或连城 ( http: / / www.21cnjy.com )数十,地方千里……以法割削,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业。……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施德,实分其国,必稍自削弱矣。” ---《汉书主父偃传》
设问一:分析以上材料,分析主父偃的主要建议是什么?
提示:武帝时期实行推恩令,教师结合材料介绍推恩令实行的具体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推恩令的作用:强干弱枝,监察地方,加强中央集权。
(二)宋朝
教师介绍经过魏晋南北朝的混乱时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隋唐暂时统一了中国,唐朝后期又发生了“安史之乱”,平定叛乱后,唐朝在地方设立节度使,不但没有起到安定地方的作用,反而在各地形成了藩镇割据势力,中央集权的削弱造成了五代十国战乱局面的出现,直到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才缓和了这一局面。宋太祖自武将出身,为了防止重蹈前代的覆辙,他在朝中重武轻文、分化事权。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宋朝从哪几个方面加强中央集权,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分析这些措施有什么影响。
提示: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主要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兵”、“权”、“钱”三个方面叙述,影响中强调,自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后,地方对中央的威胁基本消失,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其影响主要概括为“三冗”,即“冗兵”,“冗官”,“冗费”。
设问二:结合以上所学,分析中国古代中央和地方权利变化的基本趋势?
提示:中央权力不断扩大,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二、皇权和相权的矛盾
(一)明朝
1、明太祖
情境创设: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明太祖
设问三:结合以上材料,分析明太祖对丞相的态度以及采取的措施?
教师简单介绍明太祖时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胡惟庸”案,帮助学生理解明初废丞相的背景,以此引出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的史实,简单介绍殿阁大学士的机构和职责,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殿阁大学士的特点,使学生明确为什么殿阁大学士的设立能够加强君主专制。
2、明成祖
学生阅读教材,找出明成祖时期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即设立内阁。教师介绍“票拟”和“批红”的工作流程,并出示明朝中央权力机构图:
学生阅读教材归纳,从殿阁大学士到内阁权力的变化?
提示:教师强调阁臣的权利在不断变大。
(二)清朝
教师简要介绍清朝的八旗制度和议政王大臣会议建立的过程,展示清朝自顺治到雍正中央最高权力机构变化图:
顺治 康熙 雍正
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 议政王大臣会议(起草、奉旨转发)内阁南书房 议政王大臣会议(失去决策功能)内阁(跪奏笔录)军机处
皇权受限 皇权得以加强 皇权高度发展
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军机处建立的时间、职能的变化及其特点和作用。
设问四:根据以上所学,归纳中国古代君权和相权的变化趋势?
提示: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五、板书设计
一、中央与地方的斗争
(一)西汉 1、高祖:郡国并行制
2、景帝:平定“七国之乱“
3、武帝 推恩令:作用
酎金夺爵
(二)宋朝 1、原因:唐末五代割据战乱
2、措施
3、评价
二、君权和相权的斗争
(一)明朝 1、明太祖 (1)措施
(2)影响
2、明成祖: 设立内阁
(二)清朝:军机处 1、背景
2、时间
3、特点
4、影响
皇帝
吏部
刑部
工部
兵部
礼部
户部
殿阁大学士
内阁
基本趋势:
中央权力不断加强,
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基本趋势:
君权不断加强,
相权不断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