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5课 古代非洲和美洲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中古时期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非洲与美洲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内容主要围绕古代非洲文明和古代美洲文明进行阐述。这两个文明历史上较少受到外界影响,相互之间也没有任何交往,但都发展出了独特的国家治理制度,各有特点,独具特色,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编排逻辑上,第 2 单元的第 3 课《中古时期的欧洲》、第 4 课《中古时期的亚洲》和本课是并列关系,共同揭示了中古时期世界不同文明的发展和变化,展现了中古时期各地区的文明多源发展、多元并存的状态。因此本课内容十分重要。
素养目标
时空观念:观察教材中的图片《古代非洲的国家》《美洲文明分布示意图》,知道古代非洲文明、美洲印第安人主要文明的形成时间和地域分布。 史料实证:通过大津巴布韦》《印加马丘比丘城遗址》等历史图片及相关文字材料等,总结古代非洲、美洲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地域分布特点和主要表现。 历史解释:理解地理环境对古代非洲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结合图片《中国瓷器》, 对古代世界的文明交流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 唯物史观:通过了解中古时期非洲与美洲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非洲、美洲文明发展的多元性和相互联系性。 家国情怀:认同世界文明是由各民族、各地区人民共同创造的,文明多元性和文明在交流中发展。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经过一学期的高中历史学习,学生已经基本习惯了高中历史学习,部分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学习思维。但由于古代非洲和美洲文明是高中新增内容,初中教材未有涉及,学生关于本课内容的多数学生对本课相关知识不熟悉不了解,知识基础主要来自于平时的积累。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一定的补充。 结合本课的知识内容和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帮助学生了解古代非洲文明和美洲文明基本特点和理解影响这些特点形成的时空条件,其次还需要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中古世界区域文明的多元性特征,再次是要引导学生理解各个不同的文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贡献,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古代非洲与美洲文明的成就。 2、难点:认识古代非洲与美洲文明的特点。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1、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 2、教学方法 主要以讲授法、讨论法、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为主。 采用问题方式,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阅读分析材料,每个环节问题解决,达成对知识的掌握。让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历史解释能力。 采用史料教学,提供文字史料、图片史料,对史料进行细致分析,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史料分析能力。引导学生根据学习与探究问题自行进行史料的搜集与鉴别,考察史料的可信度和使用价值;教会学生运用相关史料形成新的问题视野,构建自己的历史叙述。
单元预览 时空坐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调动学生 思考问题。 快问快答: 为什么说亚洲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学生通过读图以及已有的知识储备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答案:四大文明发源地有3个在亚洲亚洲是世界上几乎所有有影响的宗教的发源地
以思导学 阿拉伯帝国鼎盛时期帝国的盛况? 阿拉伯帝国在沟通世界贸易中有什么作用?分析阿拉伯人贸易的特点 阿拉伯帝国文化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分析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和德里苏丹国的政治体系的共性? 分析奥斯曼帝国对中世纪东西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和影响及幕府统治的特点? 1.带着思考问题进入新授课。 学生带着思考题进入新授课的学习,学习目标明确,便于学生把握重点和积极思考问题。
一、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文明 (一)阿拉伯帝国 (3)阿拉伯帝国的鼎盛时期 据教材P22、23概括阿拉伯帝国鼎盛时期帝国的盛况 思考:哈里发是神的使者还是世俗王? 思考点:阿拉伯帝国文化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思考:巴格达能够成为“殿堂之都”的原因? 阿拉伯帝国在沟通世界贸易中有什么作用?分析阿拉伯人贸易的特点 (二)奥斯曼帝国 1、建立过程 2、统治 通过讲授课程内容使学生掌握必备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2、带着问题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阿拉伯帝国经济繁荣,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迅速,成为东西方经济交流的桥梁 ①贸易范围:亚非欧地区的商品在此集散 ②贸易内容:奢侈品、生活用品和劳动力都有所体现 ③贸易方式:陆上和海上贸易商路齐备 政治稳定:形成了以哈里发为核心的政教合一统治体系。 经济繁荣:手工业和商业发达、贸易联系三大洲、巴格达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城市。 文化兴盛:融合东西方文化,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并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 宗教领袖+政治领袖 君权神授,政教合一 手工业和商业发达,外贸繁荣 帝国境内有很多城市,都城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 三、南亚与东亚的国家 思考:分析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和德里苏丹国的政治体系的共性? 2、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奥斯曼帝国对中世纪东西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一: 君士坦丁堡陷落后,奥斯曼土耳其人对君士坦丁堡进行劫掠:劫掠继续了三天,没有一个兵士不靠夺得的战利品致富的。经过三天,苏丹穆罕默德用重惩威吓的办法,禁止继续抢劫和仍然没有停止的屠杀。所有的人都服从了他的命令。 ——周一良、吴于廑总主编,郭守田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中古部分》 材料二:伊斯坦布尔地处东南欧与亚洲以及地中海与黑海之间,系东西方之间过境贸易的交汇点。……关税和贸易税的征收构成苏丹政府的重要财源。 ……奥斯曼帝国横跨亚非欧大陆的中央地带,扼守东西方之间传统贸易的十字路口。 分析和解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回答问题 思考1: ①君主专制,君权神授,中央集权; ②地方采用行省制; 政教合一,等级森严 思考2:军事扩张:奥斯曼帝国大规模的对外扩张,给被侵略国家人民带来了灾难 海外贸易:控制连接亚欧的商路,征收重税,阻碍东西方贸易,导致商业危机。但,客观上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文化传播:使伊斯兰教及其文化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和发展,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大化改新的内容和影响是重点 ‘ 朝鲜注意和中国的横向对比
1、南亚—中古时期的印度 (1)笈多帝国——印度人 ①政局稳定,经济繁荣 ②国王直接控制的地区主要为恒河中下游,其余大部分地区仍保留原来的藩王,政令不够统一 ③印度教逐渐发展为印度的主要宗教 (2)德里苏丹国——突厥人 ①以伊斯兰教为国教 ②中央:最高统治者称苏丹,握有最高行政、立法、司法和军事权力 地方:划分为行省,行省总督由苏丹任命,重要职位由穆斯林担任 2、东亚-中古时期的日本·善于学习的民族 (1)大化改新 ①背景:6—7世纪,日本出现严重社会危机 ②概况:646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 结果:日本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 (2)幕府统治 中央集权制瓦解,天皇仅是名义上的中央政府,幕府掌握实权。形成庄园。武士集团的重要性日益增强。 17世纪建立的德川幕府面对世界变局,意图以锁国加强统治,抵御外来影响。 2、东亚—中古时期的朝鲜·学习借鉴,推陈出新 梳理教材内容,归纳重要的知识要点
板书设计 根据知识框架,回忆内容。 掌握本节课基本框架和重点内容。
自我检测 类别西亚南亚东亚政治政教合一的专制统治受阿拉伯政制影响,实行政教合一的专制统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繁荣,对外贸易发达农业、手工业、商业繁荣,对外贸易发达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较快,对外贸易兴盛文化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外来伊斯兰教与本土印度教并存形成以中国儒学文化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
完成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