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始皇帝”的来历、皇 ( http: / / www.21cnjy.com )帝制的内容和特征,理解中央官制的内容和运行机制,了解郡县制全面推广的史实,认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多角度探究从诸侯割据到秦朝 ( http: / / www.21cnjy.com )统一的历史原因;从目的、内容、机制、实质和影响等角度,探究皇帝制、中央官制、郡县制的具体内容;抓住主要问题比较分封制和郡县制。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统一中国和创立中央 ( http: / / www.21cnjy.com )集权制度的影响等角度,认识秦始皇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的贡献;通过理解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体会中国古代政治的特点和古代国情。
【重难点】
重点:皇帝制和“始皇帝”的来历;中央官制;郡县制的推行;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难点:理解君主专制制度的基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特征;秦朝中央官制和郡县制的实行,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加强了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对这一体系的把握及其影响的理解是难点。
【知识梳理】
知识梳理 问题思考
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1)诸侯争 ( http: / / www.21cnjy.com )霸:①春秋时期,周天子大权 ( http: / / www.21cnjy.com )旁落,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诸侯争霸战争不断。②战国时期,一些强大诸侯纷纷改称“王”;一些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进行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改革或变法,力图通过兼并战争统一天下。(2)秦朝统一:①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②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1.议一议:秦朝统一的条件有哪些?提示:①争霸兼并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出现局部统一。②人民渴望统一。③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增强。④秦王嬴政的个人因素。
二、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1)皇帝制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①确定最高统治者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称谓为“皇帝”,自称“始皇帝”,希望皇位世代传承,永掌皇权。②秦始皇总揽全国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中央和地方主要官员由皇帝任免。③特征:皇位世袭,权力不可转移;皇权至上,地位不可僭越。(2)中央官制:①中央高官: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②丞相之下还有诸卿,分别掌管着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2.想一想:秦朝政治制度具有权力高度集中的特征,你对此怎样认识?提示:①皇位世袭、皇权至上。②皇帝总揽全国政治、经济、军事大权。③中央政权组织以皇权为中心,朝中高官互相牵制,互不统属。
三、郡县制的全面推行(1 ( http: / / www.21cnjy.com ))郡县制推行: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把全国分为36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郡下设县。(2)地方官僚机构:郡的最高行政长官是郡守,上承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 和兵役。郡县长官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3.议一议:郡县制的推行有何影响?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有着怎样的历史影响?提示:①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②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为历代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四、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⑴积极:①结束长期的诸侯 ( http: / / www.21cnjy.com )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②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格局,对于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③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提供了政治前提。④符合人民的愿望,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⑵消极方面:皇帝权威的加强,大大加强了统治人民的力量,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 4. 巧妙设问把学生的思绪引到两千多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前的历史情境中:“假如你是秦始皇,你会采取哪些措施巩固政权?统一文字、度量衡及货币,销毁兵器,广修驰道以及“焚书坑儒”,制定法律等等提示:
【课后研讨】
1975年,湖北云梦秦墓发掘一批竹简,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中记载的《秦律·田律》规定:“春二月,毋敢伐树木山林及雍堤水,不复月,毋敢业草为灰,取生荔,麛(卵)榖,毋……毒鱼鳖,置肼罔,到七月而纵之。……邑之近皂及它禁苑者,麛时毋敢将犬以田。”你能明白这段话的意思吗?这说明了在当时的秦朝已经开始注重什么问题?
【本课小结】
战国时期,各国通过变法,扫荡了旧奴 ( http: / / www.21cnjy.com )隶主贵族势力,完成了向封建制国家的过渡,加强了君主集权,确立起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继承了商鞅变法的成果和实践了韩非子的理论,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即皇帝制、中央官制和郡县制,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秦始皇首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为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选择了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不管后来的封建王朝作了多少改革,其基本原则没有发生根本变化。西汉王朝建立后,刘邦承袭了秦始皇所开创的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课堂精练】
1. (2006·上海A组)在历史的长河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总有一些史实历经时间的考验,具有恒久的意义,并成为指引历史发展方向的标志。以下最能够体现上述含义的是(A)
A.秦统一六国 B.光武中兴 C.西晋统一 D.开元盛世
解析:秦的统一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所列各项中,A最能符合题意。
2. 秦统一之初,李斯官任廷尉,后来被秦始皇拜为丞相,对这一变化的正确表述有(C)
①由地方微吏到中央高官 ②由九卿要职到三公显位 ③由负责司法和首都警卫到“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④由负责司法到监察百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结合三公九卿制的基本内容回答。可确定①或④不合史实,这样包含有这两个题支的选项不合题意。
3. 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上述材料说明秦始皇(C)
A.赞同分封制 B.赞同郡县制 C.反对分封制 D.反对郡县制
解析:解答材料型选择题,要注意准确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题干材料,本题首先要理解秦始皇的主张,虽然秦始皇赞同郡县制,但材料中却没有体现这一信息,所以不能选择B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