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2张PPT。 第六单元 第3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1918年)第二次工业革命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加剧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积极扩军备战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重新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巴尔干半岛成为各种矛盾的焦点,被称为欧洲的“火药桶温故知新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就说过:“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最后引爆“火药桶”的“火星”是什么? 巴尔干半岛一战爆发的直接原因(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一、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 它不但没有解决民族矛盾,反而使急于发动战争的奥匈帝国和德国找到借口,成为战争的导火线。认识:暗杀行动不是解决国家和民族矛盾的正确途径。我们反对任何暗杀等恐怖活动,要维护世界和平。 1.萨拉热窝事件带来了什么后果呢?2.你如何看待普林西普的这次刺杀行动?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列举一战中的三条战线: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凡尔登战役形势图(1916.2.21~12.18) 1916年,德意志帝国决定把进攻重点再次转向西线,力图打败法国。德军统帅部选择法国东北部的凡尔登要塞作为进攻目标。凡尔登是通往巴黎的强固据点和法军阵线的枢纽。法国VS德国 凡尔登战役中一位战地记者写道:“整个树林
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
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
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读了
这段文字,你有何感想?凡尔登战役(1916年) 德、法双方共伤亡70多万人,被称为"凡尔登战役绞肉机“新式武器飞行员手抛有稳定尾翼的炸弹实施轰炸一战后期重型机枪成为
战机上的主要武器一战中的战斗侦察机战争中的装甲车一战的交战双方(4 国 :27国) 中国的参战意向和潜在的人力资源还是鼓舞了深陷战争泥潭、死伤惨重的协约国各方。法国福熙元帅甚至说,”华工是世界一流的劳动者,可以成为出色的士兵,在现代武器的炮火之下仍然能保持良好队形。” 扛着炮弹的中国劳工正在干活的中国劳工福煦车厢 福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的协约国联军总司令。 1918年11月11日,福煦代表协约国与德国代表在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雷道车站的福煦车厢里签订了停战协定,宣告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战争结束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它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大战进行了四年多,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亿人口卷入了战争。在战场上,双方不断使用新武器,造成了重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力伤亡。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2.性质: 四、简析一战爆发的原因和性质
原因: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义掠夺性战争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发展不平衡
小
结 第一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三国同盟三国协约人类的灾难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
国主义掠夺战争二、一战的过程(1914年7月——1918年11月)2、主要战场:东线
西线:
南线 3、扩大: 4、结束:1、战争爆发: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欧洲凡尔登战役(转折)1917年美国、中国等国加入协约国集团1918年德国投降,一战以同盟国战败告终。一、一战的原因1、导火线(直接原因):2、根本原因:1914年6月萨拉热窝事件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发展不平衡131页智能开发 有人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次偶然的灾难,假如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不打死奥匈帝国皇储夫妇,一战就不会爆发。
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结论:1、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发展不平衡是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2、帝国主义国家矛盾斗争的实质(目的)是争夺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1、下列有关一战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根源在于萨拉热窝事件
B.中国参加同盟国一方作战
C.正义的一方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D.战场上使用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新成果D巩固练习 2、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协约国对德奥作战,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协约国进行的战争具有一定的正义性。B 列强之间的关系以自身利益为转移。
C 意大利要帮助塞尔维亚实现民族独立。D 意大利的背信弃义导致了三国同盟的分裂。B3、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位战地记者写道:“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在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这位记者描写的战役是
A.斯大林格勒战役 B.偷袭珍珠港
C.日德兰海战 D.凡尔登战役D4、萨拉热窝事件造成的严重后果给我们留下的深刻教训是
A.民族独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B.恐怖活动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C.民族意识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D.暗杀是民族解放的对策B珍爱和平远离战争谢谢各位同学们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