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5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24 22:16: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注释,概括文本内容,梳理行文思路。
2.理清两小儿争辩的观点与事实,提炼人物形象,推断文章寓意。
教学重点:结合注释,概括文本内容,梳理行文思路。
教学难点:理清两小儿争辩的观点与事实,提炼人物形象,推断文章寓意。
教学环节:
环节 知识 教师活动预设 问题 学生活动预设 评价 设计意图
一 了解作家作品 指导学生结合文后注释以及预习单内容了解作家、作品(文学常识) 指导学生围绕标题提炼信息、提出核心问题。 对《列子·汤问》、主人公孔子,有什么了解吗? 结合文章标题,我们能够捕捉哪些有效信息呢? 结合文后注释和预习单内容梳理作家作品。 朗读标题,根据文章标题提炼信息,提出核心问题。 能够了解掌握文学常识;正确提炼核心问题。 了解文学常识;破题质疑,提出本文问题链,明确核心问题。
二 划分层次,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指导学生结合注释,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借助填空题,划分层次。 指导学生圈画两小儿争辩的主要内容,区分观点和事实,梳理争辩的内容。 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自由散读课文,结合文后注释来梳理文本内容。 请一位同学来示范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尝试按故事发展的起因、经过、结果,将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那么两小儿到底争辩的是什么呢?他们分别有着怎样的观点和依据理由呢? 学生自主阅读,结合注释翻译全文。 学生示范朗读,其余学生边听边圈画,划分文章层次,完成任务1。 学生自读2-5段,用“ ”画出观点,用“ ”圈画支撑观点的理由。完成任务2.1。 能够依据起因、经过、结果来划分层次,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梳理文章内容。能够正确区分观点与事实。 梳理文章内容,划分文章层次,区分观点与材料,明确两小儿争辩的内容。
三 关注人物表现,提炼人物形象 1.指导学生关注人物的语言,从对话的内容和朗读的语气语调,分析人物形象。 那么从两人辩斗的具体表现中,我们能读出怎样的孩童形象呢? 从孔子的表现中又能体会孔子怎样的人物形象呢? 学生结合任务2及对两小儿语言的朗读,体会分析两小儿人物形象。 学生阅读最后一段,结合孔子的表现来分析孔子的人物形象。 能够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用恰切、精准的词语提炼两者的人物形象。 通过人物言行表现来提炼人物形象。
四 从人物言行及故事内容,推断寓言故事寓意 指导学生结合两小儿、孔子的人物形象来思考本文的写作意图;同时也关注故事本身所带来的思考启示。 1.本文的寓意是什么? 1.小组交流,学生结合故事情节以及人物表现、人物形象,自主归纳推断故事寓意,完成任务3。 能够用简洁的寓言归纳提炼本文的寓意。 通过小组讨论,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两个角度来推断寓意。
五 回顾梳理学习路径 指导学生根据板书内容梳理回顾本文学习路径。 1.请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本文的学习路径。 1.学生提炼梳理学习路径。 能够准确梳理阅读路径。 回顾行文思路,提炼阅读路径。
六 作业布置 完成《义务教育教科书 语文练习部分》第16课第1-7题。 完成《学典》第16课。
(附实录)教学过程:
了解作品,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则古代寓言故事《两小儿辩日》,这则故事出自《列子·汤问》。
1.我们首先来了解《列子》这本书。
明确:《列子》,旧题为列御寇著。据后人考证,可能是晋代人的作品。今本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列御寇,相传是战国时的道家人物,郑国人。
这则故事中出现了一位重要的人物,孔子。孔子是谁呢?
明确: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其思想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结合文章标题,我们能够捕捉哪些有效信息呢?
明确:主人公:两小儿,他们在做的事:辩日。
追问:那么他们在争辩太阳的什么呢?文章中还出现了一个主要人物孔子,他又在故事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呢?作者借这篇寓言故事又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深入解读这篇文本。
【设计意图】了解文学常识;破题质疑,提出本文问题链,明确核心问题。
梳理思路,整体感知
阅读一篇文章,我们首先要明白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自由散读课文,结合文后注释来梳理文本内容。
明确:
请一位同学来示范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尝试按故事发展的起因、经过、结果,将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明确:起因①::孔子向东游历,途中见到两个小儿在争辩,于是上前询问他们争辩的缘由。
经过②-⑤:“两小儿辩日”的具体内容。
结果⑥⑦:孔子无法判断两个小儿谁对谁错,两个小儿于是笑道,谁说你多智慧呢?
3.那么两小儿到底争辩的是什么呢?他们分别有着怎样的观点和依据理由呢?
请同学们自读2-5段,用“ ”画出观点,用“ ”圈画支撑观点的理由。完成任务2.1。
明确:
追问:请尝试用关联词将观点与理由整合起来,梳理两小儿争辩的主要内容。
明确:小儿甲:因为远者小而近者大,又因为“日初出大如车盖,即日中则如盘盂”,所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小儿乙:因为“近者热而远者凉”,又因为“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所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小结:我们发现两个小儿采用相同的说理思路,提出相反的观点,旗鼓相当,互不相让。
【设计意图】梳理文章内容,划分文章层次,区分观点与材料,明确两小儿争辩的内容。
细读文本,探究人物形象
那么从两人辩斗的具体表现中,我们能读出怎样的孩童形象呢?
(1)人物形象总要建立在具体的行为表现上。请大家尝试从两人辩论的话题、提出的观点、提供的理由和说理的思路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明确:①两个孩子,凭着原初的天真好奇,从平常中发现不平常的问题——“善疑”。
②两个小儿从疑问出发,依据常理和现象形成观点,既善于观察生活,又善于总结经验。——“善思”。
③争辩中条理分明,有凭有据,既让对方较难反驳,又让孔子一时不能决断,可见其说服力——“善辩”。
两个小儿又是怎样“辩斗”的?我们可以由两人的语言中推断他们说话时的情态,自己试着读一读,感受两小儿在说话争辩时的语气,感受他们的性格特点。
明确:
①“也”表判断,读出肯定、坚定的语气,说明两个小儿说话的确信无疑,读出了两个孩子自信活泼、互不相让的可爱形象。
②谈及生活常理,两小儿都转而采用反问,语气由沉稳到略显激动,“斗”的意味自隐到显,两人争辩趋白热化。朗读时能够感受到两个小儿针锋相对、谁也不服谁的口吻态度。
再来看两小儿在结尾部分的表现,从中可以体现出他们是怎样的人?
明确:先看人称。在古代,“汝”多用于平辈之间彼此称呼,或长辈称小辈。两小儿称孔子为“汝”,似乎稍有不逊,但也可见孩童不拘礼俗的任性。
再看句式。此处用反问,好像在说“你也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有智慧”。可以想见,两小儿此时的笑,除调侃之外,大概还含有几分自得。(天真任性)
那么故事中,孔子又是个怎样的人呢?
明确:“孔子不能决也”——谦逊可爱
【设计意图】通过人物言行表现来提炼人物形象。
探究文章主旨,解决核心问题
最后我们来思考本文的寓意是什么呢?大家可以结合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来讨论交流一下。
明确:人的知识是有限的,学无止境,我们应当不断探索。
从两小儿的角度出发:善于观察、大胆质疑、勤于思考,即使是孩子也能有独到的发现。
从孔子的角度出发:做学问要实事求是。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两个角度来推断寓意。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寓言故事《两小儿辩日》,下面我们来分析今天的学习过程,我们首先从故事的主要内容入手,梳理了两小儿辩斗的具体过程和主要思路,然后抓住人物的语言和神态,分别分析了两小儿孔子的人物形象,读出两小儿的勤学善辩、任情天真,也读出了孔子不知为不知的谦逊宽厚,最后我们立足全篇,将不同人物的表现形象联系起来思考故事的寓意,懂得了学无止境、天地至大的道理,又分别从不同人物的角度出发,尝试多角度地理解这个故事,看到了善于观察、独立思考的价值,明白了虚怀若谷、实事求是的可贵等等。
【设计意图】回顾行文思路,提炼阅读路径。
作业布置
完成《义务教育教科书 语文练习部分》第16课第1-7题。
完成《学典》第16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