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年小升初语文复习讲练测专题24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4年小升初语文复习讲练测专题24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25 11:10:45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39张PPT)
专题24 非连续性本文阅读-1
非连
考点1:
主要信息筛选
提问方式
1.概括材料的主要信息。
2.从上面材料中概括出主要特点。
解题方法
1.关注文章题目。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题目就是针对某个现象提出的一些问题,根据文章标题从文中把这些问题的答案归纳起来,就会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2.直接提取主要信息。按照题目要求,从阅读材料中直接提取相关语句进行回答。提取的语句要能概括相关的内容,或者表现出人物的态度或特点、事物的属性等。
3.连缀概括法。仔细阅读文章每一部分的大意,再将各部分大意连起来归纳概括即可。
注意事项
筛选文章主要信息是现代文阅读最基本的能力,这类试题要求对所叙述或所说明的内容进行筛选概括。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阅读材料多样,有表格、图表等碎片化的材料,所以在筛选主要信息时要求也就更高,难度也就更大。
考点2:
图表内容解读
提问方式
1.请你简洁的语言概括从数据表中得出的信息。
2.材料中的漫画有什么寓意 讽刺了哪种社会现象?
解题方法
1.要看懂图表。在非连续性文本中,文字和统计图表结合是常见的文本形式,阅读图表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①表头:表头是对整个图表内容的概括,反映了图表的主题。
②分类、图例。统计图首先要确定统计的类型,阅读中,首先要看纵轴、横轴的分类情况,这样我们就能迅速地得知表格所反映的主要内容。
③数据。统计图表以数据或箭头反映问题,阅读时要进行纵向、横向比较,从中得出结论。
解题方法
2.要注意读针对图表的注释性文字。
图表和文字结合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把握图表所要传达的重要信息,在阅读材料时要重视审读图表的注释性文字。
3.要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
阅读文章时,首先查看标题,了解文本的阐述方向;其次快速浏览全文,概括每则材料和图表在内容和观点上的共同点,从而归纳出文本的主要内容。
注意事项
这类题是形象化的语言,直观简明,信息量大。图表解读的对象主要有数据图表、示意图、图片、漫画等。此类试题能综合考查考生捕捉信息,分析解释信息并作出评价的能力。
考点3:
材料信息探究
提问方式
1.阅读下面的几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2.仔细阅读材料,写出你从中得出的结论。
解题方法
1.将长材料读短,找准材料的关键词,概括材料涉及的话题和观点以及确定比较的方向。
2.分析。在“筛选”的基础上,将各材料的话题观点进行比较,找出材料与材料之间的相同点或不同点或相关性。
3.表述。在比较的基础上联系现实和生活规律,发现材料提示的现象、规律、哲理等,并将其用精确的语言表述出来。
注意事项
分析探究材料类试题大多是出示一则或几则材料,要求考生从提供的材料中去探究规律,然后用文字写出探究的结果。
典例精讲
【典例精讲1】综合实践:欣赏漫画《现代人》,完成练习。
① ②把腿脚交给了汽车 ③ 。
(1)照样子,给每幅图配上文字解说。
【答案】把嘴巴和双手交给了手机 把头脑交给了电脑
【解析】本题考查看图写话能力。注意观察图画中的内容,分析图画多表达的主题,然后结合图画进行合理的想象,并组织语言说话,从漫画中我们可以看到:现代人处于“另类生存”状态。
例如“漫画②:人们出行依赖于交通工具,把腿脚交给了汽车。”
漫画①:人们用手机与人交流,把联系交给了手机。
漫画③:人们懒得思考问题,把思考交给了电脑。
(2)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正方认为现代科技越来越智能化,大大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反方认为科技的发展带来的不全是益处。请在三幅漫画中任选一幅,并站在正方或反方的立场上陈述自己的观点。
我选第( )幅漫画,我站在( )方的立场上。陈述观点: 。
【答案】正方 汽车能够大大缩短我们的出行时间,让我们的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解析】首先要了解此漫画的深刻含义是意在讽刺那些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所以我们选择其中一个漫画,写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即可。注意语句通顺,围绕漫画中心进行陈述。例如:漫画③,我站在反方的立场上。我觉得我们不应该过度依赖电脑,学习上遇到问题,我们应尽量独立思考,解决不了的可以查阅书籍资料,也可以问老师。
【典例精讲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满足实际需要,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与实用知识相关的书。二是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什么样的书最适合精神漫游呢?当然是经典,只要翻开它们,便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个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周国平
【材料二】2021年和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每天在传统纸质媒介(图书、报刊)和数字化媒介(手机、电脑、平板)上的人均阅读时间分配表。。。
【典例精讲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
纸质媒介阅读时间 数字化媒介阅读时间
2021年 2022年 2021年 2022年
21.05分钟 23.13分钟 101.12分钟 105.23分钟
【材料三】媒体研究专家克卢格曼早在70年代就认为,书籍是与我们左脑交流,而电视是与我们的右脑交流,而左脑通常是负责理智的部分,电视使我们头脑中理智的部分休眠。因此,对于习惯电视画面的孩子来说,阅读印刷媒体是痛苦的,几乎令人无法忍受,它无法适应我们目光跳动的习惯。
2.由材料一可知,周国平认为人们读书是为了 、消遣或 。
【答案】满足实际需要 用读书来消磨时光,获得得精神上的享受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段内容的能力。
结合材料一句子“人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满足实际需要,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与实用知识相关的书。二是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可知讲了了读书的三种目的,概况出来分别是:满足实际需要;消遣、消磨时光;获得精神享受。
3.下列关于周国平阅读观点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他认为所有书籍中都藏着一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
B.他认为真正的阅读,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
C.他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也是一种阅读。
【答案】B
【解析】A.结合材料一句子“当然是经典,只要翻开它们,便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个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可知经典里藏着一个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此项说法错误。B.结合材料一句子“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可知他认为真正的阅读,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 C.结合材料一句子“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可知此项说法错误。故选B。
4.认真阅读材料二,该表格反映出了什么社会现象?请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答案】反映出人们读书、看报的时间少,看电视的时间较多,在传统纸媒和电媒的时间分配上不均匀。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理解。
材料二是某年我国18—70岁国民每天在传统纸媒和电媒上的人均时间分配表,结合“读书时间:15.38分钟;看报时间:18.91分钟;看电视时间:98.85 分钟”可知,我国国民用在读书和看报上的时间过少,用于看电视的时间较多,在传统纸媒和电媒上的时间分配上不均匀。
5.结合上述材料,联系自己的读书经历,谈一谈你对读书的认识或思考。
【答案】在四年级时,我非常喜欢《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它给我们讲述了许多人与自然的奥秘。因此,在我看来,读书可以带给我们快乐,充盈我们的精神世界,提高我们的生活品味,读书给人的享受是长久的。所以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
【解析】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说说自己对读书的认识或思考,组织语言表达,如:我刚开始看的书是漫画书《三毛流浪记》,我被书中的三毛经历深深地吸引住了,从那以后,我每天放学回家,只要有空便会去找些书来,仔细地看看、读读。虽然其中有些道理还不明白,但却让我爱上了看书。我还时常会发现看过的书里面有许多以前被我忽略的深刻道理,能使我受益匪浅。
【典例精讲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
6.根据以上推文内容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生肉买回来,建议在水里浸泡一会儿。( )
(2)罐装饮料在存储间容易被老鼠污染,因此不能喝。( )
【答案】√ ×
【解析】本题考查对图文的辨析。
(1)结合材料第四幅图中可知生肉不要淋浴,要泡澡。故可知生肉买回来,建议在水里浸泡一会儿。故正确。
(2)分析图文材料:罐装饮料存在被污染的情况,所以建议不要直接饮用,而是通过吸管等介质饮用。材料一:饮料添加成分较多,所以不如白开水营养健康,偶尔饮用,不能长期当水喝。理解不全面。故错误。
7.综合以上推文,“江苏疾控公众号”的风格偏于( )
A.活泼明快
B.严肃严峻
C.优美抒情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图文风格的辨析。分析图文可知材料图片形象生动,文字简洁凝练,整体感觉亲切可爱,客观明白。所以应该是:活泼明快风格。故选A。
8.你最想把推文(一)分享给 ,理由是 。
【答案】爸爸 因为爸爸爱喝酒,爸爸知道这则推文后,能帮助下定决心戒酒。
【解析】本题是开放性试题。
把推文一分享给你认为需要的人,理由合情理,语句通顺即可。
示例:我最想把第一条推给姐姐。因为姐姐不爱喝水,知道这则推文后姐姐知道,在平常的生活当中多喝水,对于人体的健康发展是有好处的,如果能够在早上起床后喝一杯温开水其实能够促进人体的肠道蠕动,对于排宿便是有好处的。希望通过推广能让姐姐理解,为何每天要多喝水。
【典例精讲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戏曲是中国的传统戏剧形式,历史悠久。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约有传统剧种数以万计。比较流行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等五十多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布全国,不受地区所限。
【材料二】中国的年画色彩鲜艳,文化内涵丰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春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在门上张贴年画,借此寄托人们对风调雨顺、家和人兴的祈盼。
【材料三】风筝是中国人发明的。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乌,研制三年而成,这是人类最早的风筝。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演进成今日的多线风筝。当今我国的放风筝活动,在发展旅游事业、对外文化交流、加强与世界各国人民友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典例精讲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四】剪纸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它题材广泛,造型生动活泼,是中国民间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剪纸往往选择福禄寿禧、五谷丰登等题材,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9.材料一、二、三、四分别介绍了中国的戏曲、 、 和 。
【答案】年画 风筝 剪纸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结合材料二“中国的年画色彩鲜艳,文化内涵丰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可知,主要介绍了年画丰富的文化内涵;
结合材料三“风筝是中国人发明的”可知,主要介绍了风筝的演变及当今放风筝活动的意义;结合材料四“剪纸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它题材广泛,造型生动活泼,是中国民间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可知,主要介绍了剪纸的题材以及文化内涵。
故材料二、三、四分别介绍了年画、风筝、剪纸。
10.将上面四则材料作为板报的内容,最适合作为板报标题的一项是(  )。
A.中国戏曲形式多 B.中国“老玩意儿”
C.民间艺术在元宵 D.剪纸艺术题材广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拟标题。
材料一介绍了戏曲,材料二介绍了年画,材料三介绍了风筝,材料四介绍了剪纸。戏曲、年画、风筝、剪纸都是过去流传下来的民间艺术瑰宝,故可拟标题为:中国“老玩意儿”。A.只概括了材料一的内容。
C.四则材料都没有提到。D.只概括了材料四的内容。故选B。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剪纸选择福禄寿禧、五谷丰登等题材,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春节在门上张贴年画,寄托着人们对风调雨顺、家和人兴的祈盼。
C.人类最早的风筝是由竹子制成的。
D.在我国的戏曲中,京剧流行最广。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C.题干“人类最早的风筝是由竹子制成的”表述错误。根据材料三“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这是人类最早的风筝”,可知人类最早的风筝是用木头制成的,并非竹子。故选C。
12.在一场以“民间艺术该不该保留”为主题的辩论赛中,你作为支持“民间艺术该保留”这一观点的正方,请结合以上材料和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的理由。要求:观点明确,理由至少两点,分条叙述。
【答案】
(1)民间艺术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寄托着人们的美好祈盼,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许多民间传统的手工艺品,既是文化艺术品,又是日常生活用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应该保留。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可结合材料内容和生活实际来写。注意题干要求“至少两点”。
【典例精讲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则规定,驾驶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不按规定减速、停车,避让行人的,处200元罚款。
【材料二】 一名拄着拐杖、步履蹒跚的老人,在斑马线上缓慢地走着。一辆机动车在斑马线前慢慢停下来,让老人通过。老人忽然转过身,脱下头顶戴的帽子,深深地向司机鞠了一个躬。这一幕车辆礼让行人,行人向司机行礼的画面,被记录在了一段时长9秒的行车记录仪当中,并迅速在网络上广为流传。
【典例精讲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三】 近期,有专家建议,“礼让行人”这项规章制度应该被取消。只有这样,才能改善目前交通出行的一系列问题。此言一出,引起了广大网友的讨论。
“遨游星海”:从这个规定实行以来,我的驾照扣分罚款基本上都是因为这个扣的并不是不礼让,是确实不好操作。交管部门可以统计一下,从该规定实行以来因为礼让产生的追尾事故,就可以权衡利弊。个人认为只能是“提倡礼让行人”。
“风雪夜归人”:礼让行人是多余的,有画蛇添足的味道。每个司机都会遵守交规,都会下意识避免发生交通事故,一般人也撞不起,现在完全是给交通添堵。
……
(1)仔细阅读“材料二”,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
【答案】写了一名老人过斑马线时,一辆机动车礼让行人,老人为了表示感谢向司机鞠了一个躬。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
结合材料二“一名拄着拐杖、步履蹒跚的老人,在斑马线上缓慢地走着。一辆机动车在斑马线前慢慢停下来,让老人通过。老人忽然转过身,脱下头顶戴的帽子,深深地向司机鞠了一个躬。”可知,材料二主要写了机动车礼让过斑马线的老人,老人向司机鞠了一个躬表示感谢。
(2)“礼让行人”这项制度到底该不该取消?请分别从交警、司机、行人的三个不同角度发表你的看法。
【答案】
交警的角度:礼让行人是交通法规之一,若取消该制度,难以保障行人的安全,违反法律规定的司机也将失去约束力。
司机的角度:礼让行人对于交通秩序有一定的影响,但实际操作难度较大,因此应该找到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进行引导。
行人的角度:礼让行人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和身体不便的人,对于他们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因此,“礼让行人制度”不能取消。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