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华师大版初中科学重点题型复习---光学实验题(含答案 )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华师大版初中科学重点题型复习---光学实验题(含答案 )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0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4-25 12:04: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年华师大版初中科学重点题型复习---光学实验题(3)
1.周老师用蜡烛、凸透镜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随意固定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沿光具座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得不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 ;
(2)重新调整后,将蜡烛和凸透镜固定后移动光屏,当光屏上出现清晰像时,三者位置如图(1)所示。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完整的像。该成像情况在生活中的应用是 (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光屏上的像,是因为发生了 (“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3)在图(1)的基础上,将蜡烛移至20cm刻度线处,要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若不移动光屏,还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我们可以:
①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也能使光屏上的像变清晰,则该眼镜片是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的镜片;
②也可保持光屏不动,换用焦距更 (大/小)的透镜;
(4)实验中如图(2),将蜡烛放在图示位置,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若将凸透镜中间的阴影部分用黑纸遮挡起来,此时在光屏上成 。(选填编号:①一个部分像②一个全像③两个部分像④两个全像)
2.某实验小组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所用的器材有:带刻度尺的光具座、凸透镜(焦距f=8cm)、光屏、蜡烛和火柴。
(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调节处于如图所示位置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所成的像是 (选填“倒立”“正立”) (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2)实验时,为了从不同方向看到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 (选填“光滑”或“粗糙”)的白板;
(3)小明将一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为了让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 (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
(4)另一同学在做这个实验时,当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时,一只蚊子飞来爬在凸透镜镜片中央,则蚊子在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成像。
3.小明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其成像规律,当装置如图甲所示放置进行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图甲中光屏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填序号)
A.28cm B .20cm C .18cm D .10cm
(2)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调节一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
(3)若步骤(2)中未调节光屏的位置,则需在凸透镜前加一个 (选填“凸”或“凹”)透镜,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的像.
(4)若将印有字母“F”“的纸片(图乙)放在离凸透镜左侧5cm的地方,你应该在透镜的 (选填“左”或“右”)侧观察,看到的像在透镜的 (选填“左“或“右”)侧.我们能看到的清晰的像是丙图中的 (填序号).
(5)实验中,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 (填选项序号).
①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②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③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
④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
4.王勇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
(2)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形状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发现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3)玻璃板后不点燃的蜡烛B却好像点燃了。若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 承接到像。(选填“能”或“不能”)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实验前,调节烛焰、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 ,目的是 ;
(2)如图所示,若蜡烛、凸透镜在当前位置,应向 (“左”或“右”)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此时烛焰的像是倒立的 像,这一成像规律应用在 (“照相机”或“放大镜”)上;
(3)现在凸透镜左侧放置一近视眼镜(图中未画出),这时需要将光屏向 (“左”或“右”)移动才能成清晰的像。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入射光经透镜折射后会聚的情形如图所示,可见此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实验中当蜡烛与该凸透镜的距离如图所示,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 (选填“正立”、或“倒立”)、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就是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工作的(选填“投影仪”、 “照相机”或“放大镜”);
7.(1)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时,小明点燃蜡烛,沿光具座移动光屏,发现光屏上的像不完整(如图所示),原因是 ;
(2)问题解决后,小明经过规范操作,测量准确,实验记录如下表:
序号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质
1 30.00 10.91 a
2 16.00 16.00 倒立,等大,实像
3 12.00 24.00 倒立,放大,实像
4 6 / 正立,放大,虚像
①根据上表信息可知,凸透镜的焦距 ;
②表格中有一项内容a漏写了,请你帮助填写: ;
③在第4次实验时,所成的像是虚像,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为了观察此时的像,眼睛和蜡烛应该在凸透镜的 (“同”或“异”)侧。
8.大鹏同学在实验室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如图所示,取两支外型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调整B的位置使它与A的像重合。
(1)利用刻度尺是为了便于测量像与物到平面镜的 ;
(2)选择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是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3)确定蜡烛A的成像位置后,在像的位置上放置一光屏,在光屏上 (选填“能够”“不能”)呈现A的像;
(4)画出连接蜡烛A和它的像的直线,用量角器量测量连线与玻璃板的夹角,则夹角的角度为 °。
9.(1)如图甲所示是小宇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M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白色硬纸板垂直立在平镜面上.
小宇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反射光沿OB方向射出,测出反射角入射角大小.改变光的入射角度,多次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①上述实验探究得到的规律是 (选填字母).
A.光沿直线传播 B.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C.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②白色硬纸板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写出一条即可).
③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如图乙所示,让光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 (选填“在”或“不在”)纸板这一平面内;通过平面镜观察镜中硬纸板的像,则看到的像与图丙中相符的是 (选填序号).
(2)小宇同学继续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如图丁所示.
①现有厚度分别为5mm和2mm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目的是 .
②若白纸上每方格长度是5cm,将点燃的蜡烛由A点移至B点,此时它与移动后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的距离是 cm.用光屏在玻璃板后面无论如何移动;在光屏上都 (选填“能”或“不能”)成像.
③如图戊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墙上的时钟的像,则实际时间为 .
10.如图所示,在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平面镜M平放在平板上,E、F是两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转动.
①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 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若将AO向ON靠近,则OB ON.(填“靠近”或“远离”)
实验结果表明:反射角 入射角.
②如乙,把半面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则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 .
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图甲中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利用这一原理制成。
(2)如图乙,线段AB为凸透镜的物距倒数和像距倒数的对应关系,则凸透镜焦距为 cm。
(3)调节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当光屏上呈现清晰缩小的像时,不改变蜡烛和透镜位置。在原凸透镜位置换上另一个透镜模拟近视眼的成因。接着小明和小军分别用自己的近视眼镜来模拟视力矫正。小明的眼镜放在透镜前时,像仍成在光屏前方;小军的眼镜放在透镜前时,光屏上恰能成清晰的像。整个实验过程中用到的四块透镜如图丙所示,则放小军眼镜时,实验所用的两块透镜分别是 (填编号)。
12.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同组的小明和小刚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竖直放置在平面镜上。
(1)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45°,测得反射角也为45°,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 ;
(2)如图甲所示,继续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 时针方向转动,这个过程中,反射角会 (“变大”、“变小”、“不变”);
(3)以法线ON为轴线,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 (选填“发生”或“不发生”)变化。
(4)实验结束后,小明和小刚都想从镜子中看到对方的眼睛,而不想让对方看到自己的眼睛,结果他俩谁都没有能做到,你认为没有能做到的原因是 。
(5)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画出小明看到小刚眼睛的光路(O为反射点)( )
 
13.小周对有关光学实验进行比较研究,实验探究过程如下。
(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调节器材使烛焰和光屏以及透镜的中心在 上;器材在图所示位置时,观察到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该像为倒立、 的实像;
(2)在上述基础中,将光源适当远离透镜时,为使光屏上依旧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适当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调整好位置后,观察此时光屏上像的特点,生活中利用这个成像特点制成了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仔细观察该过程中蜡烛和光屏移动的距离,会发现 (选填“光屏”或“蜡烛”)移动的距离更远;
(3)由于燃烧时间较长蜡烛变短,烛焰的像会出现在光屏上方,要让像成在光屏中央,可以将凸透镜向 (选填“上”或“下”)调节;
(4)小周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透镜与光源之间,通过来回调节光源和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找到了一个清晰的像;同组小庆的眼睛近视度数更高,他取下小周的眼镜再将自己的眼镜拿来放在同一位置,保持光源和透镜位置不变,则光屏应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
(5)小庆同学继续换另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进行实验,把蜡烛和光屏固定在光具座上,当移动透镜分别距离光屏24cm和38cm时均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范围是( )。
A.12cm14.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
入射角
反射角
折射角
(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 ,且折射角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 ;
(2)请你指出上述探究实验过程存在的不足: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 蜡烛在一倍焦距内 照相机 漫反射 远离 远视 小 ②
【详解】(1)[1] 点燃蜡烛后,沿光具座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得不到烛焰的像,说明没有成实像,原因可能是蜡烛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2] 如图(1)所示,物距大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此时是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3] 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光屏上的像,说明光屏上的像可以反射到各个方向,这是发生了漫反射。
(3)[4] 如图,在图(1)的基础上,将蜡烛移至20cm刻度线处,就是减小了物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物距减小时,像距增大,要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远离透镜。
①[5] 若不移动光屏,还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我们可以在凸透镜前再叠加一个凸透镜,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使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会聚范围更小,这样就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远视镜片是凸透镜,所以我们可以选择远视眼镜的镜片。
②[6]若不移动光屏,还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还可以把凸透镜换成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因为凸透镜焦距越小,在光屏上成像的距离就越小。
(4)[7] 如图(2)所示,若将凸透镜中间的阴影部分用黑纸遮挡起来,此时在光屏上仍然成一个完整的像,但是由于进光量减小,成在光屏上的像较暗。所以选②。
2. 倒立 放大 投影仪 粗糙 靠近 不能
【详解】(1)[1][2][3]如图,物距为
u=32.0cm-20.0cm=12.0cm
所以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2)[4]为了从不同方向看到光屏上的像,则光屏上应该发生漫反射,故光屏应选用较粗糙的白板。
(3)[5]远视眼镜是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所以像会靠近透镜,故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4)[6]此时相当于蚊子处于1倍焦距以内,所以此时光屏上不能成蚊子的像。
3. C 左 凹 右 左 A ④
【详解】(1)由图可知,此时的像是倒立、缩小的,故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故光屏离凸透镜的距离(即像距)大于10cm,小于20cm,选C;
(2)将蜡烛向左调节一段距离后,物距变大,则像距减小,要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左调节;
(3)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发散作用是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线推迟会聚,故不使光屏靠近凸透镜,可在凸透镜前加一个凹透镜;
(4)若将印有字母“F”的纸片(图乙)放在离凸透镜5cm的地方,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该在透镜的右侧观察,看到的像在透镜的左侧,看到正立的虚像,故A;
(5)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的下半部,经凸透镜折射后,照样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不发生变化,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的像变暗,故选④.
4. 确定像的位置 像与物大小相等 不能
【详解】(1)[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2]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而蜡烛B与蜡烛A形状相同,那么蜡烛A与蜡烛A的像大小相等,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像与物大小相等。
(3)[3]玻璃板成的是虚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若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不能承接到像。
5. 主光轴上 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左 缩小 照相机 右
【详解】(1)[1][2]为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即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3][4][5]如图所示,若蜡烛、凸透镜在当前位置,u>2f,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光屏应向左移动到刻度60cm和70cm之间,此时成清晰的像,生活中照相机就是依据此原理制成的;
(3)[6]现在凸透镜左侧放置一近视眼镜,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成像的位置将延后,这时需要将光屏向右移动才能成清晰的像。
6. 10.0 倒立 缩小 照相机
【详解】(1)[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由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
f=30.0cm-20.0cm=10.0cm
(2)[2][3][4]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要大于像距,故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工作的。
7. 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8cm 倒立,缩小,实像 异
【详解】(1)[1]实验过程中,像不能呈现在光屏的中心,由图可知,是因为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2)[2]由实验数据知:当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物体位于二倍焦距处,所以凸透镜的焦距为
(3)[3]在第1次实验中,已知f=8cm,且
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4)[4] 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像在凸透镜的同侧,眼睛观察虚像时,眼睛和蜡烛在凸透镜的异侧。
8. 距离 大小 不能 90
【详解】(1)[1]实验中使用刻度尺,是为了测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以探究物距与像距的关系。
(2)[2]在实验中,选择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B,是用蜡烛B代替蜡烛A去和蜡烛A的像进行比较,其目的是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采用了等效替代法。
(3)[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A的像,实像可以成在光屏上,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4)[4]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所以用量角器量测量连线与玻璃板的夹角,则夹角的角度90°。
9. B 呈现光路 不在 ③ 2 防止玻璃板太厚呈现两个像 20 不能 10:35
【详解】(1)①已知入射光线AO和反射光线OB,多次改变光的入射角度,测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并比较得出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因此该实验探究了反射定律中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②在研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安装一个光屏后,能够利用光的漫反射现象在光屏上看到光的传播途径;将光屏的左半部分向前后翻折,就不会看到反射光线,只有当整个光屏为一平面时,才能够看到反射光线,因此可以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③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因此若将纸板倾斜,如图乙所示,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仍在同一平面内,仍然在纸板这一平面上,但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若此时通过平面镜观察纸板,因为物像关于镜面对称,则看到的图象应为丙图中的③.
(2)①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用2mm厚的.
②若白纸上每方格长度是5cm,将点燃的蜡烛由A点移至B点,此时它与玻璃板的距离为2×5cm=10cm,像与玻璃板的距离为10cm,则它与像的距离为10cm+10cm=20cm;因为平面镜成虚像,光屏不能承接虚像,所以用光屏在玻璃板后面无论如何移动,在光屏上都不能成像.
③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图中表盘数字的顺序与实际顺序左右相反,时针指向10和11之间,分针指向7,实际时间为10:35.如下图所示:
10.靠近 等于 不能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详解】试题分析:①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 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若将AO向ON靠近,则OB靠近ON;实验结果表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②在乙图中,把半面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则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考点:光的反射规律
11. 放大 投影仪 10 ①③
【详解】(1)[1][2]由图甲可知,此时的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
(2)[3]凸透镜成实像时,当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由图乙可知此时

故。
(3)[4]不改变蜡烛和透镜位置,在原凸透镜位置换上另一个透镜模拟近视眼的成因,因为近视眼晶状体太厚,所以应选择一个厚一点的凸透镜代替原凸透镜,由图丙可知,用的是透镜①;近视眼镜是凹透镜,且镜片越厚,焦距越小,对光线的发散作用越强;小明的眼镜放在透镜前,像仍成在光屏前方,说明小明的近视眼镜对光线发散作用较弱,镜片较薄;小军的眼镜放在透镜前时,光屏上恰能成清晰的像,说明小军的近视眼镜对光线发散作用比小明的强,镜片较厚,用的是透镜③。
12. 实验次数少,结论具有偶然性 顺 变大 不发生 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见解析所示
【详解】(1)[1]因为一次实验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所以不能只由一组数据就得出结论,应改变入射角的度数进行多次实验。
(2)[2][3]如图甲,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则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则反射光线会远离法线,即反射光线将会顺时针转动。
(3)[4]因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以法线ON为轴线,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因此时入射光线的位置不变,故反射光线的位置也不变。
(4)[5]因为光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若小明能从镜子中看到小刚的眼睛,则小刚也能从镜子中看到小明的眼睛。
(5)[6]小明看到小刚眼睛的光路图如下图
【点睛】
13. 同一高度 等大 靠近 照相机 蜡烛 下 远离 C
【详解】(1)[1]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节烛焰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和透镜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处。
[2]由图可知,物距等于像距,能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由凸透镜成像特点可知,则该像为倒立、等大的实像。
(2)[3]将光源适当远离透镜时,为使光屏上依旧出现清晰的像,由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光屏应靠近凸透镜。
[4]观察此时光屏上像的特点发现,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可以运用到照相机。
[5]观察该过程中蜡烛和光屏移动的距离,会发现物距大于二倍焦距,蜡烛移动的距离较大,像距大于一倍焦距且小于二倍焦距,所以光屏移动距离较小。
(3)[6]燃烧时间较长蜡烛变短,烛焰的像会出现在光屏上方,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由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发生偏转可知,应将凸透镜向下调节。
(4)[7]小庆的眼睛近视度数更高,即是近视镜,他取下小周的眼镜再将自己的眼镜拿来放在同一位置,保持光源和透镜位置不变,由于近视镜是凹透镜,能将光发散,使像成在光屏后面,所以将光屏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
(5)[8]移动透镜分别距离光屏24cm和38cm时均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像距大于一倍焦距且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则
f<24cm<2f
38cm>2f
解得
12cm故C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 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小于 零 未换用其它透明介质进行实验
【详解】(1)[1]由表中数据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当入射角不断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故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2]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3]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
(2)[4]该同学上述探究实验过程存在的不足:实验次数较少,结论具有偶然性,应该换用其他透明介质再做此实验,这样得出的结论将更具有普遍性。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