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私立蓝天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 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4高一下·余干月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 2022 年 4 月 3 日,爱尔兰总 人口增长至 512 万人,其中,自然出生人口约为 17 万人, 移民人口 约为 19 万人, 爱尔兰移民净流入增长超过了本国自然出生人口的增 长。下图为爱尔兰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爱尔兰人口分布特点是( )
A.岛内人口多于沿海 B.沿海人口多于岛内
C.北部人口密集 D.南部人口稀疏
2.爱尔兰移民净迁入数量显著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 )
A.全民享有较高的福利待遇 B.经济发展快, 就业机会多
C.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D.生育率低,劳动力高龄化
(2024高一下·余干月考)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规划建设美丽城乡。随着我国城 镇化的发展,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市政建设、公共服务等城市 管理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完成下面小题,完成下面小题。
3.“亚运之城”杭州城区的某大型购物中心在选址时,可以利用 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A.RS B.BDS C.GIS D.GPS
4.今后我国城镇化过程中( )
A.不必引导优质资源面向小城镇 B.城市化水平可以远超经济水平
C.积极扩大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 D.依托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
(2024高一下·余干月考)图甲是位于平原地区的某城市风频图,图乙是该城 市地价分布概念图(地价等值线数值 a、b、c、d、e 依次递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该城市计划新建一座大型化工厂,厂址的最佳位置在( )
A.① B.③ C.④ D.⑤
6.高级住宅区一般位于城市外缘的主要原因是( )
A.那里地价比较便宜 B.城市中心不可以建住宅区
C.那里更靠近工厂等工业区 D.那里环境条件比较优越
(2024高一下·余干月考)下图是“我国某大城市商业、居住、工业土地利用 付租能力随距市中心远近递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地租水平高低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中的( )
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②土地利用方式③交通通达度④企业的支付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当①线变成②线时,住宅功能区可拓展到( )
A.一环路 B.二环路 C.三环路 D.环城路
(2024高一下·余干月考)城镇化进程一般呈拉平的“S”形曲线。下图为中 国和世界城镇化进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与世界平均城镇化进程相比,我国城镇化的特点有( )
①起步较晚 ②速度较快 ③目前水平较低 ④正处于后期阶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下列关于世界城镇化进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城镇化与工业化水平不相适宜会出现滞后城镇化或虚假城镇化现象
B.城镇规模扩大、数量增多和城市集群是城镇化的主要标志之一
C.目前发达国家出现逆城镇化现象, 发展中国家出现郊区城镇化
D.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是城镇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2024高一下·余干月考)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 交通工具、道路及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湘菜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八大菜系之一, 以辣著称,其最主要的 原因是( )
A.当地多雨潮湿,食辣可祛湿
B.当地高温,重油重辣食物便于保存
C.当地缺盐, 以辣代盐
D.当地原产且盛产辣椒,原料丰富
12.荷兰因为地势低洼,留传下了穿“木鞋” 的习俗。荷兰人穿 “木鞋”是为适应冬天寒冷潮湿、地上结冰的地理环境。这说明( )
A.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以自然环境为基础的
B.地域文化的形成与人类活动无关
C.地域文化是一成不变的
D.此种地域文化的范畴不是单一要素
(2024高一下·余干月考)上海市人口年龄结构为倒金字塔型, 预测到 2029 年,上海市户籍人口新生儿的数量将降低到 7.41 万,比 2019 年降低1.73 万。如图为 2013-2019 年上海市户籍人口出生人口数折线图。 完成下面小题。
13.2016 年上海市户籍常住人口出生率明显增长的原因是 ( )
A.自然增长率上升 B.外来人口迁入
C.生肖文化影响 D.生育政策调整鼓励
14.针对上海市目前的人口状况,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发展经济,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
②政策补助,减轻育龄家庭养老负担
③完善公共服务,提供充足教育资源
④适当延长退休年龄,引进高级人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24高一下·余干月考)下图为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人口数量及比重变 化图(2020 年以后为预测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图示时间段内, 我国劳动人口( )
A.数量持续增加 B.数量先增加后减少
C.素质优势削弱 D.平均文化程度下降
16.下列关于我国劳动人口的变化趋势带来的影响或应对措施 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承载力下降 B.人口流动量减少
C.大力发展高端产业 D.继续控制人口增长
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
17.(2024高一下·余干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 年 3 月 4 日, 印度人口规模达到了 14.1565 亿,超过中国 的 14.126 亿, 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2022 年 5 月澳大利亚人口总 人数 25991192,澳大利亚人口排名全球第 56,人口增长率 1.18%。2022 年, 印度政府宣布了-项宏伟计划——在 2035 年之前“ 大批量 生产”5 亿大学生! 就在这一伟大计划宣布后,澳大利亚联邦教育部 长立刻表示,澳大利亚将热心帮助印度实现这一宏伟的战略目标。下 图为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图。
(1)据图描述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分布特征。
(2)分析悉尼是澳大利亚人口最密集区的原因。
(3)结合材料请从迁入地和迁出地两方面中任选一个角度, 分析印度人 口向澳大利亚迁移数量增多的主要原因。
18.(2024高一下·余干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我国某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 500 万至 1000 万)空间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化学工业是生产化学产品的工业。是一个多行业、多品 种,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人民生活各方面服务的工业,是重工业的支 柱。其生产过程会排放大量的废气、废水等。
(1)指出该城市在早期选址时考虑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
(2)M 、P 、Q 中哪个布局高级住宅区, 试着说说其理由。
(3)根据材料指出该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中心商务区
(英文简称 CBD )一般布局条件有哪些。
(4)拟在甲、乙两处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工业城和石油化工城两座卫星城市。 指出石油化工厂选址并简述其主要理由。
19.(2024高一下·余干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流动人口是指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差值, 改革开放以来, 大量乡 村人口进城务工、经商等,逐渐融入城镇生活。农业转移人口的城镇 化是推进城镇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图为 2010~ 2020 年我国城镇化率示意图。
(1)据图指出我国现阶段城市化现象的主要特征及反映的主要问题。
(2)推测人口流动现象对我国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3)针对以上现象, 概括大城市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可采取的合理 措施。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B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分布;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解析】【点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环境适宜程度、环境恶化、自然灾害等;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条件、经济收入)、城市化推进、大型项目建设、区域开发、交通条件等;政治因素(政治中心的建立和迁移、人口迁移和经济政策、战争等);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地域文化差异等)。
1.AB、由图可知,爱尔兰城市多分布于沿海,说明人口多集中于沿海,A错误,B正确;
CD、爱尔兰南部与北部城市分布较为均匀,说明南部与北部的人口分布也较为均匀,CD错误。
故答案为:B。
2.AC、爱尔兰的高福利待遇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是近年来才有的,AC错误;
B、爱尔兰近年来经济发展快,就业机会多,吸引大量移民迁入,B正确;
D、人口大量迁入主要与就业机会有关,与生育率低、劳动力高龄化关系不大,D错误。
故答案为:B。
【答案】3.C
4.D
【知识点】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城镇化的利弊及问题解决;地理信息系统(GIS);3S技术综合应用
【解析】【点评】RS是收集信息的感知手段,主要获取影像资料;GIS是在一定数据源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对比、计算;GPS主要是定位和导航,确定震中精确位置主要是GPS的功能,评估地震灾害损失主要是GIS功能;监测人员的伤亡必须通过人来检测。
3.A、RS是遥感,主要用于实时、动态监测地物信息,获取遥感影像,不能用于选址分析,A错误;
B、BDS是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主要用于定位、导航,不能用于选址分析,B错误;
C、GIS是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目的对地理信息和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可用于选址分析,C正确;
D、GPS是美国的卫星导航系统,主要用于定位、导航,不能用于选址分析,D错误。
故答案为:C。
4.A、不引导优质资源面向小城镇,会导致人口过度集中于大城市,出现“城市病”问题,A错误;
B、城市化水平要与社会经济水平相适应,B错误;
C、积极扩大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会导致人口过度集中于城市,出现“城市病”问题,C错误;
D、依托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有利于使城市化水平与社会经济水平相协调,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D正确。
故答案为:D。
【答案】5.B
6.D
【知识点】城镇的空间结构
【解析】【点评】商业区(占地最小):市场最优原则(位于市中心,接近最大消费人群,交通便捷;)、交通最优原则(位于城市主干道与城市环路或高速公路交汇处);住宅区(占地面积最大):中高级住宅区多分布在地势高、河流上游,盛行风上风向,环境质量好的城市外围;交通便利;靠近文化区或风景区布局。工业区:布局在城市外围,沿交通线两侧分布;布局理由:地价低;保护城区环境;交通便利。绿化带:位于工业区与居民区之间。功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减弱噪音。
5.A、由城市风频图可知,该城市最大风频为西南风,最小风频为东北风。化工厂易造成空气污染,应布局在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且应位于城市热岛环流的外围。①地虽位于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但位于城市热岛环流气流下沉处的内部,易在热力环流影响下将大气污染物带至城区,A错误;
B、③地位于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且位于城市热岛环流气流下沉处的外围,可布置化工厂,B正确;
C、④地虽位于城市热岛环流气流下沉处的外围,但西南风风频较大,易对城区造成污染,C错误;
D、⑤地位于最大风频的上风向,且位于城市热岛环流气流下沉处的内部,化工厂的空气污染易随最大风频和城市热岛环流带至城区,D错误。
故答案为:B。
6.A、高级住宅区处空气环境质量较好,较其他城市外缘地区地价高,A错误;
B、城市中心地价较高,不适合建住宅区,而不是不可以建住宅区,B错误;
C、靠近工厂不适合建高级住宅区,C错误;
D、城市外缘环境条件比较优越,适合布局高级住宅区,D正确。
故答案为:D。
【答案】7.B
8.C
【知识点】城镇的空间结构
【解析】【点评】商业区(占地最小):市场最优原则(位于市中心,接近最大消费人群,交通便捷;)、交通最优原则(位于城市主干道与城市环路或高速公路交汇处);住宅区(占地面积最大):中高级住宅区多分布在地势高、河流上游,盛行风上风向,环境质量好的城市外围;交通便利;靠近文化区或风景区布局。工业区:布局在城市外围,沿交通线两侧分布;布局理由:地价低;保护城区环境;交通便利。
7.由图中横纵坐标可知,地租水平高低主要取决于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①③正确;地租水平和企业的支付能力决定土地的利用方式,②④错误;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8.由所学知识可知,城市功能分区,由中心向外,依次是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在①线时,一环、二环之间是住宅功能区,②线时,二环、三环之间是住宅功能区;所以当①线变成②线时,则住宅功能区可拓展到三环路,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9.A
10.D
【知识点】城镇化(城市化)的概念、标志与意义;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
【解析】【点评】城市化的起步阶段,城市化水平低于30%,发展较慢;城市化加速发展,城市化水平在30%-70%;城市化的成熟阶段,城市化水平大于70%,发展变慢,可能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人口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城市化的表现主要有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数量增加等。
9.由图可知,我国城镇化起步较晚,速度较快,①②正确;由图可知,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城镇化水平较高,③错误;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接近70%,处于中期阶段,未到达后期阶段,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10.A、城镇化与工业化水平不相适宜会出现滞后城镇化或虚假城镇化现象,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城镇化的标志有城镇人口增加,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增加,城镇用地增加,故城镇规模扩大、数量增多和城市集群也是城镇化的主要标志之一,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目前发达国家出现逆城镇化和再城镇化现象,发展中国家出现城镇化和郊区城镇化现象,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城镇化过程中,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减少或避免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答案】11.A
12.A
【知识点】地域文化的内涵;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的影响
【解析】【点评】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它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具有独特性的地域文化中的“地域”,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范围可大可小。地域文化中的“文化”,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
11.A、湖南的西南面是云贵高原,又地处长江中下游,属孟加拉湾暖湿气流与太平洋暖湿气流相抗衡之地,年均降水量达1300毫米以上,河湖众多,气候多雨潮湿,辣椒可以驱寒除湿,湖南辣椒的品质和产量都比较高,A正确;
B、重油重辣是适应当地气候和迎合人们饮食习惯的结果,并不是为了便于长期保存,B错误;
C、当地并不缺盐,C错误;
D、辣椒原料丰富不是其主要原因,D错误。
故答案为:A。
12.A、依据材料,当地人穿“木鞋”是为了适应冬天寒冷潮湿、地上结冰的地理环境,说明地域文化形成是以自然环境为基础的,A正确;
B、地域文化的形成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B错误;
C、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稳定性,C错误;
D、“木鞋”是单一要素,D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13.D
14.A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影响因素;人口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解析】【点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0至14岁的儿童比例过大,会加大经济、就业、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压力,不利于提高人口质量;解决措解决措施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严重,导致出现劳动力不足,社会养老负担过重等问题;可通过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延迟退休等缓解人口老龄化现象。中国近几年来出生率降低,老龄化现象严重。
13.AD、我国于2016年实施了二孩政策,即生育政策调整,上海市人口出生率明显增长,死亡率基本不变,使得自然增长率上升,因此生育政策调整鼓励是出生率明显增长的原因,自然增长率上升是出生率明显增长、死亡率基本不变的结果,A错误,D正确;
B、外来人口迁入不会导致户籍常住人口新生儿数量明显上升,B错误;
C、材料没有关于生肖文化的相关信息,C错误。
故答案为:D。
14.由材料“上海市人口年龄结构为倒金字塔型”、“预测到2029年,上海市户籍人口新生儿的数量将降低到7.41万,比2019年降低1.73万”结合折线图和所学人口知识可知,上海市户籍常住人口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部分年份的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人口负增长,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应鼓励生育,缓解人口老龄化现象。增加人均可支配收入,会增强生育家庭对生育、养育以及教育的支付能力,进而提高育龄家庭和女性的生育意愿,①正确;政策补助,减轻育龄家庭养老负担,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有助于提高上海市的人口出生率,②正确;完善公共服务,提供充足的教育资源,加强人口教育,加大对教育的资金投入,让家长在孩子的教育成本方面没有后顾之忧,有助于提高上海市的人口出生率,③正确;应延迟退休年龄,而不是延长,且延迟退休年龄,引进高级人才,在短期内可以缓解因老龄化现象导致的劳动力不足、就业紧张问题,但不能提高上海市户籍常住人口的出生率,对于人口的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作用不大,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15.B
16.C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影响因素;人口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解析】【点评】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低—低—低”模式,人口增长特点: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问题: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劳动力和国防兵力不足。措施: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高—低—高”模式,人口增长特点:较高的出生率,低死亡率,较高的自然增长率。人口问题:青少年儿童比重过大,人口增长过快,加大对资源、环境、教育、医疗、就业等压力。措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发展经济。
15.AB、由图中数据可知,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人口数量持续增长,且前期增长幅度较大,但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人口数占劳动人口总数的比重增长幅度明显小于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人口数的增长幅度,说明前期我国的劳动人口数增加;后期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人口数增长缓慢,但是占劳动人口总数的比重增长较快,说明我国劳动人口总数减少,A错误,B正确;
CD、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人口数量增多,使我国劳动人口素质优势加强,平均文化程度上升,CD错误。
故答案为:B。
16.A、我国劳动人口的文化程度上升,开发资源的程度较大,使环境承载力上升,A错误;
B、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与受教育程度的变化与人口流动无关,人口流动主要是因为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导致的,B错误;
C、我国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增加,高端劳动力数量增多,有利于发展高端产业,C正确;
D、我国的劳动力后期呈减少趋势,不应继续控制人口增长,D错误。
故答案为:C。
17.【答案】(1)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西南角以珀斯为中心人口分布也较多。
(2)港口条件优越,交通便利;殖民者最早开发的城市之一,历史悠久;气候条件优越,适合生存;澳大利亚其他地区多为干旱地区,人口集中在悉尼等几个大城市。
(3)迁入地: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高,经济发达吸引人口迁入。或迁出地: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印度人口众多,人口压力大,就业困难;社会福利保障差等原因导致人口迁出。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分布;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解析】【分析】(1)由图中人口密度和城市分布可知,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以及西南角以珀斯为中心的狭小区域内。
(2)悉尼是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城市,港口条件优越,交通便利,是澳大利亚交通中心之一;殖民者最早登陆开发建设的城市之一,开发历史悠久;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水热条件优越,适合农业开发,发展条件好;澳大利亚大多数地区为干旱地区,人口主要分布在悉尼等几个大城市,使之成为人口最密集的区域。
(3)迁入地角度: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劳动力短缺,就业机会多,相应提供的社会福利高,经济发达吸引外来务工人口迁入。或迁出地角度: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人口众多,环境和社会压力大,就业困难;收入低、社会福利保障差等原因导致人口迁出到收入高、福利好的地区。
【点评】影响人口迁移因素:自然生态环境因素、经济因素(主导因素)、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等。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资源(首要因素)、消费水平(负相关)、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等。
18.【答案】(1)河流提供水运;供水。
(2)P;靠近文化教育区,教育资源丰富;靠近旅游区,环境优美。
(3)经济因素;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最好;建筑 高大密集;人口流动大;地价高;内部存在明显分区。
(4)甲;水陆交通便利;位于河流下游;位于与城区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对主城区污染小。
【知识点】城镇的空间结构;城乡区位因素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该城市主要分布于河流两岸及干支流交汇处,因此该城市在早期选址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河流。由所学知识可知,河流在早期城市形成中的主要作用是提供便利的水运条件和提供生产生活用水。
(2)高级住宅区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图中M处靠近火车站,较为嘈杂,环境质量较差,不适合布局高级住宅区。Q地靠近飞机场,较为嘈杂,不适合布局高级住宅区。P地靠近文化教育区,教育资源丰富;靠近旅游区,环境优美;靠近河流上游,环境质量较好,适合布局高级住宅区。
(3)由图可知,该城市的市中心附近形成中心商务区,外围形成住宅区和工业区,主要原因是市中心交通便利、人口流动量大,地租较高,适合付租能力高的商业活动;外围地价较低,适合付租能力较低的住宅活动和工业活动。因此该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因素;CBD即中心商务区,一般分布在交通通达度高、人流量大的城市中心,中心商务区的建筑物高大密集,地价高,且内部一般存在明显分区。
(4)由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知,石油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废气、废水等,因此石油化工城应布局在河流下游、主导风的下风向或垂直郊外的区域,减少对城区的污染。图中甲处符合该类特点,适合规划建设石油化工城。乙城靠近飞机场,适合规划高新技术工业城。
【点评】商业区(占地最小):市场最优原则(位于市中心,接近最大消费人群,交通便捷;)、交通最优原则(位于城市主干道与城市环路或高速公路交汇处);住宅区(占地面积最大):中高级住宅区多分布在地势高、河流上游,盛行风上风向,环境质量好的城市外围;交通便利;靠近文化区或风景区布局。工业区:布局在城市外围,沿交通线两侧分布;布局理由:地价低;保护城区环境;交通便利。绿化带:位于工业区与居民区之间。功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减弱噪音。
19.【答案】(1)特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低。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差距较稳定。问题: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较大。
(2)农村老龄化系数高;农村空挂户籍较多;农村经济凋敝,经济活力不足;导致留守儿童、妇女等社会问题。
(3)降低城市落户门槛;扩大城镇教育体系规模;加强就业创业培训;完善进城人员养老服务保险体系等。
【知识点】人口迁移的影响;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城镇化的利弊及问题解决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0年的50%上升到2020年的64%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从2010年的35%左右上升到2020年的45%左右,所以我国现阶段城市化现象的主要特征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低。读图可知,折线图起伏较小,说明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差距变化小,两者之间的差距较稳定。结合材料可知,由于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较大,造成了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进城务工、经商的大多是青壮年,青壮年的流出,使得农村老年人口所占比例变大,老龄化现象严重;人口的大量外流使得农村空挂户籍现象较多;使得大量的农田撂荒,农村经济凋敝,经济缺乏活力;外出打工的更多的是男性劳动力,出现了留守儿童和妇女等,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3)大城市为了促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城镇化,可以适当的降低城市落户门槛,使更多的农业转移人口由常住人口变为户籍人口;扩大城镇教育体系规模,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子女的求学问题;加强就业创业培训,使得农业转移人员都能更好的适应岗位工作;完善进城人员养老服务保险体系,改善进城人员的养老问题等。
【点评】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有利影响:提供廉价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不利影响有加剧了人地矛盾;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用地紧张,地价上涨;影响社会治安。人口迁移对迁出地的有利影响:缓解人地矛盾和就业压力;增加收入,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加强地区间的联系;促进区域间经济文化交流。不利影响有人才流失;造成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社会问题。
1 / 1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私立蓝天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 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4高一下·余干月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 2022 年 4 月 3 日,爱尔兰总 人口增长至 512 万人,其中,自然出生人口约为 17 万人, 移民人口 约为 19 万人, 爱尔兰移民净流入增长超过了本国自然出生人口的增 长。下图为爱尔兰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爱尔兰人口分布特点是( )
A.岛内人口多于沿海 B.沿海人口多于岛内
C.北部人口密集 D.南部人口稀疏
2.爱尔兰移民净迁入数量显著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 )
A.全民享有较高的福利待遇 B.经济发展快, 就业机会多
C.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D.生育率低,劳动力高龄化
【答案】1.B
2.B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分布;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解析】【点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环境适宜程度、环境恶化、自然灾害等;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条件、经济收入)、城市化推进、大型项目建设、区域开发、交通条件等;政治因素(政治中心的建立和迁移、人口迁移和经济政策、战争等);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地域文化差异等)。
1.AB、由图可知,爱尔兰城市多分布于沿海,说明人口多集中于沿海,A错误,B正确;
CD、爱尔兰南部与北部城市分布较为均匀,说明南部与北部的人口分布也较为均匀,CD错误。
故答案为:B。
2.AC、爱尔兰的高福利待遇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是近年来才有的,AC错误;
B、爱尔兰近年来经济发展快,就业机会多,吸引大量移民迁入,B正确;
D、人口大量迁入主要与就业机会有关,与生育率低、劳动力高龄化关系不大,D错误。
故答案为:B。
(2024高一下·余干月考)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规划建设美丽城乡。随着我国城 镇化的发展,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市政建设、公共服务等城市 管理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完成下面小题,完成下面小题。
3.“亚运之城”杭州城区的某大型购物中心在选址时,可以利用 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A.RS B.BDS C.GIS D.GPS
4.今后我国城镇化过程中( )
A.不必引导优质资源面向小城镇 B.城市化水平可以远超经济水平
C.积极扩大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 D.依托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
【答案】3.C
4.D
【知识点】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城镇化的利弊及问题解决;地理信息系统(GIS);3S技术综合应用
【解析】【点评】RS是收集信息的感知手段,主要获取影像资料;GIS是在一定数据源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对比、计算;GPS主要是定位和导航,确定震中精确位置主要是GPS的功能,评估地震灾害损失主要是GIS功能;监测人员的伤亡必须通过人来检测。
3.A、RS是遥感,主要用于实时、动态监测地物信息,获取遥感影像,不能用于选址分析,A错误;
B、BDS是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主要用于定位、导航,不能用于选址分析,B错误;
C、GIS是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目的对地理信息和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可用于选址分析,C正确;
D、GPS是美国的卫星导航系统,主要用于定位、导航,不能用于选址分析,D错误。
故答案为:C。
4.A、不引导优质资源面向小城镇,会导致人口过度集中于大城市,出现“城市病”问题,A错误;
B、城市化水平要与社会经济水平相适应,B错误;
C、积极扩大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会导致人口过度集中于城市,出现“城市病”问题,C错误;
D、依托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有利于使城市化水平与社会经济水平相协调,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D正确。
故答案为:D。
(2024高一下·余干月考)图甲是位于平原地区的某城市风频图,图乙是该城 市地价分布概念图(地价等值线数值 a、b、c、d、e 依次递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该城市计划新建一座大型化工厂,厂址的最佳位置在( )
A.① B.③ C.④ D.⑤
6.高级住宅区一般位于城市外缘的主要原因是( )
A.那里地价比较便宜 B.城市中心不可以建住宅区
C.那里更靠近工厂等工业区 D.那里环境条件比较优越
【答案】5.B
6.D
【知识点】城镇的空间结构
【解析】【点评】商业区(占地最小):市场最优原则(位于市中心,接近最大消费人群,交通便捷;)、交通最优原则(位于城市主干道与城市环路或高速公路交汇处);住宅区(占地面积最大):中高级住宅区多分布在地势高、河流上游,盛行风上风向,环境质量好的城市外围;交通便利;靠近文化区或风景区布局。工业区:布局在城市外围,沿交通线两侧分布;布局理由:地价低;保护城区环境;交通便利。绿化带:位于工业区与居民区之间。功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减弱噪音。
5.A、由城市风频图可知,该城市最大风频为西南风,最小风频为东北风。化工厂易造成空气污染,应布局在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且应位于城市热岛环流的外围。①地虽位于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但位于城市热岛环流气流下沉处的内部,易在热力环流影响下将大气污染物带至城区,A错误;
B、③地位于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且位于城市热岛环流气流下沉处的外围,可布置化工厂,B正确;
C、④地虽位于城市热岛环流气流下沉处的外围,但西南风风频较大,易对城区造成污染,C错误;
D、⑤地位于最大风频的上风向,且位于城市热岛环流气流下沉处的内部,化工厂的空气污染易随最大风频和城市热岛环流带至城区,D错误。
故答案为:B。
6.A、高级住宅区处空气环境质量较好,较其他城市外缘地区地价高,A错误;
B、城市中心地价较高,不适合建住宅区,而不是不可以建住宅区,B错误;
C、靠近工厂不适合建高级住宅区,C错误;
D、城市外缘环境条件比较优越,适合布局高级住宅区,D正确。
故答案为:D。
(2024高一下·余干月考)下图是“我国某大城市商业、居住、工业土地利用 付租能力随距市中心远近递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地租水平高低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中的( )
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②土地利用方式③交通通达度④企业的支付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当①线变成②线时,住宅功能区可拓展到( )
A.一环路 B.二环路 C.三环路 D.环城路
【答案】7.B
8.C
【知识点】城镇的空间结构
【解析】【点评】商业区(占地最小):市场最优原则(位于市中心,接近最大消费人群,交通便捷;)、交通最优原则(位于城市主干道与城市环路或高速公路交汇处);住宅区(占地面积最大):中高级住宅区多分布在地势高、河流上游,盛行风上风向,环境质量好的城市外围;交通便利;靠近文化区或风景区布局。工业区:布局在城市外围,沿交通线两侧分布;布局理由:地价低;保护城区环境;交通便利。
7.由图中横纵坐标可知,地租水平高低主要取决于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①③正确;地租水平和企业的支付能力决定土地的利用方式,②④错误;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8.由所学知识可知,城市功能分区,由中心向外,依次是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在①线时,一环、二环之间是住宅功能区,②线时,二环、三环之间是住宅功能区;所以当①线变成②线时,则住宅功能区可拓展到三环路,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2024高一下·余干月考)城镇化进程一般呈拉平的“S”形曲线。下图为中 国和世界城镇化进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与世界平均城镇化进程相比,我国城镇化的特点有( )
①起步较晚 ②速度较快 ③目前水平较低 ④正处于后期阶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下列关于世界城镇化进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城镇化与工业化水平不相适宜会出现滞后城镇化或虚假城镇化现象
B.城镇规模扩大、数量增多和城市集群是城镇化的主要标志之一
C.目前发达国家出现逆城镇化现象, 发展中国家出现郊区城镇化
D.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是城镇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答案】9.A
10.D
【知识点】城镇化(城市化)的概念、标志与意义;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
【解析】【点评】城市化的起步阶段,城市化水平低于30%,发展较慢;城市化加速发展,城市化水平在30%-70%;城市化的成熟阶段,城市化水平大于70%,发展变慢,可能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人口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城市化的表现主要有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数量增加等。
9.由图可知,我国城镇化起步较晚,速度较快,①②正确;由图可知,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城镇化水平较高,③错误;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接近70%,处于中期阶段,未到达后期阶段,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10.A、城镇化与工业化水平不相适宜会出现滞后城镇化或虚假城镇化现象,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城镇化的标志有城镇人口增加,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增加,城镇用地增加,故城镇规模扩大、数量增多和城市集群也是城镇化的主要标志之一,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目前发达国家出现逆城镇化和再城镇化现象,发展中国家出现城镇化和郊区城镇化现象,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城镇化过程中,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减少或避免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024高一下·余干月考)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 交通工具、道路及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湘菜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八大菜系之一, 以辣著称,其最主要的 原因是( )
A.当地多雨潮湿,食辣可祛湿
B.当地高温,重油重辣食物便于保存
C.当地缺盐, 以辣代盐
D.当地原产且盛产辣椒,原料丰富
12.荷兰因为地势低洼,留传下了穿“木鞋” 的习俗。荷兰人穿 “木鞋”是为适应冬天寒冷潮湿、地上结冰的地理环境。这说明( )
A.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以自然环境为基础的
B.地域文化的形成与人类活动无关
C.地域文化是一成不变的
D.此种地域文化的范畴不是单一要素
【答案】11.A
12.A
【知识点】地域文化的内涵;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的影响
【解析】【点评】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它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具有独特性的地域文化中的“地域”,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范围可大可小。地域文化中的“文化”,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
11.A、湖南的西南面是云贵高原,又地处长江中下游,属孟加拉湾暖湿气流与太平洋暖湿气流相抗衡之地,年均降水量达1300毫米以上,河湖众多,气候多雨潮湿,辣椒可以驱寒除湿,湖南辣椒的品质和产量都比较高,A正确;
B、重油重辣是适应当地气候和迎合人们饮食习惯的结果,并不是为了便于长期保存,B错误;
C、当地并不缺盐,C错误;
D、辣椒原料丰富不是其主要原因,D错误。
故答案为:A。
12.A、依据材料,当地人穿“木鞋”是为了适应冬天寒冷潮湿、地上结冰的地理环境,说明地域文化形成是以自然环境为基础的,A正确;
B、地域文化的形成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B错误;
C、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稳定性,C错误;
D、“木鞋”是单一要素,D错误。
故答案为:A。
(2024高一下·余干月考)上海市人口年龄结构为倒金字塔型, 预测到 2029 年,上海市户籍人口新生儿的数量将降低到 7.41 万,比 2019 年降低1.73 万。如图为 2013-2019 年上海市户籍人口出生人口数折线图。 完成下面小题。
13.2016 年上海市户籍常住人口出生率明显增长的原因是 ( )
A.自然增长率上升 B.外来人口迁入
C.生肖文化影响 D.生育政策调整鼓励
14.针对上海市目前的人口状况,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发展经济,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
②政策补助,减轻育龄家庭养老负担
③完善公共服务,提供充足教育资源
④适当延长退休年龄,引进高级人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13.D
14.A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影响因素;人口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解析】【点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0至14岁的儿童比例过大,会加大经济、就业、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压力,不利于提高人口质量;解决措解决措施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严重,导致出现劳动力不足,社会养老负担过重等问题;可通过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延迟退休等缓解人口老龄化现象。中国近几年来出生率降低,老龄化现象严重。
13.AD、我国于2016年实施了二孩政策,即生育政策调整,上海市人口出生率明显增长,死亡率基本不变,使得自然增长率上升,因此生育政策调整鼓励是出生率明显增长的原因,自然增长率上升是出生率明显增长、死亡率基本不变的结果,A错误,D正确;
B、外来人口迁入不会导致户籍常住人口新生儿数量明显上升,B错误;
C、材料没有关于生肖文化的相关信息,C错误。
故答案为:D。
14.由材料“上海市人口年龄结构为倒金字塔型”、“预测到2029年,上海市户籍人口新生儿的数量将降低到7.41万,比2019年降低1.73万”结合折线图和所学人口知识可知,上海市户籍常住人口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部分年份的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人口负增长,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应鼓励生育,缓解人口老龄化现象。增加人均可支配收入,会增强生育家庭对生育、养育以及教育的支付能力,进而提高育龄家庭和女性的生育意愿,①正确;政策补助,减轻育龄家庭养老负担,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有助于提高上海市的人口出生率,②正确;完善公共服务,提供充足的教育资源,加强人口教育,加大对教育的资金投入,让家长在孩子的教育成本方面没有后顾之忧,有助于提高上海市的人口出生率,③正确;应延迟退休年龄,而不是延长,且延迟退休年龄,引进高级人才,在短期内可以缓解因老龄化现象导致的劳动力不足、就业紧张问题,但不能提高上海市户籍常住人口的出生率,对于人口的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作用不大,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024高一下·余干月考)下图为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人口数量及比重变 化图(2020 年以后为预测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图示时间段内, 我国劳动人口( )
A.数量持续增加 B.数量先增加后减少
C.素质优势削弱 D.平均文化程度下降
16.下列关于我国劳动人口的变化趋势带来的影响或应对措施 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承载力下降 B.人口流动量减少
C.大力发展高端产业 D.继续控制人口增长
【答案】15.B
16.C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影响因素;人口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解析】【点评】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低—低—低”模式,人口增长特点: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问题: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劳动力和国防兵力不足。措施: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高—低—高”模式,人口增长特点:较高的出生率,低死亡率,较高的自然增长率。人口问题:青少年儿童比重过大,人口增长过快,加大对资源、环境、教育、医疗、就业等压力。措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发展经济。
15.AB、由图中数据可知,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人口数量持续增长,且前期增长幅度较大,但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人口数占劳动人口总数的比重增长幅度明显小于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人口数的增长幅度,说明前期我国的劳动人口数增加;后期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人口数增长缓慢,但是占劳动人口总数的比重增长较快,说明我国劳动人口总数减少,A错误,B正确;
CD、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人口数量增多,使我国劳动人口素质优势加强,平均文化程度上升,CD错误。
故答案为:B。
16.A、我国劳动人口的文化程度上升,开发资源的程度较大,使环境承载力上升,A错误;
B、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与受教育程度的变化与人口流动无关,人口流动主要是因为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导致的,B错误;
C、我国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增加,高端劳动力数量增多,有利于发展高端产业,C正确;
D、我国的劳动力后期呈减少趋势,不应继续控制人口增长,D错误。
故答案为:C。
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
17.(2024高一下·余干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 年 3 月 4 日, 印度人口规模达到了 14.1565 亿,超过中国 的 14.126 亿, 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2022 年 5 月澳大利亚人口总 人数 25991192,澳大利亚人口排名全球第 56,人口增长率 1.18%。2022 年, 印度政府宣布了-项宏伟计划——在 2035 年之前“ 大批量 生产”5 亿大学生! 就在这一伟大计划宣布后,澳大利亚联邦教育部 长立刻表示,澳大利亚将热心帮助印度实现这一宏伟的战略目标。下 图为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图。
(1)据图描述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分布特征。
(2)分析悉尼是澳大利亚人口最密集区的原因。
(3)结合材料请从迁入地和迁出地两方面中任选一个角度, 分析印度人 口向澳大利亚迁移数量增多的主要原因。
【答案】(1)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西南角以珀斯为中心人口分布也较多。
(2)港口条件优越,交通便利;殖民者最早开发的城市之一,历史悠久;气候条件优越,适合生存;澳大利亚其他地区多为干旱地区,人口集中在悉尼等几个大城市。
(3)迁入地: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高,经济发达吸引人口迁入。或迁出地: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印度人口众多,人口压力大,就业困难;社会福利保障差等原因导致人口迁出。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分布;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解析】【分析】(1)由图中人口密度和城市分布可知,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以及西南角以珀斯为中心的狭小区域内。
(2)悉尼是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城市,港口条件优越,交通便利,是澳大利亚交通中心之一;殖民者最早登陆开发建设的城市之一,开发历史悠久;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水热条件优越,适合农业开发,发展条件好;澳大利亚大多数地区为干旱地区,人口主要分布在悉尼等几个大城市,使之成为人口最密集的区域。
(3)迁入地角度: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劳动力短缺,就业机会多,相应提供的社会福利高,经济发达吸引外来务工人口迁入。或迁出地角度: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人口众多,环境和社会压力大,就业困难;收入低、社会福利保障差等原因导致人口迁出到收入高、福利好的地区。
【点评】影响人口迁移因素:自然生态环境因素、经济因素(主导因素)、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等。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资源(首要因素)、消费水平(负相关)、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等。
18.(2024高一下·余干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我国某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 500 万至 1000 万)空间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化学工业是生产化学产品的工业。是一个多行业、多品 种,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人民生活各方面服务的工业,是重工业的支 柱。其生产过程会排放大量的废气、废水等。
(1)指出该城市在早期选址时考虑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
(2)M 、P 、Q 中哪个布局高级住宅区, 试着说说其理由。
(3)根据材料指出该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中心商务区
(英文简称 CBD )一般布局条件有哪些。
(4)拟在甲、乙两处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工业城和石油化工城两座卫星城市。 指出石油化工厂选址并简述其主要理由。
【答案】(1)河流提供水运;供水。
(2)P;靠近文化教育区,教育资源丰富;靠近旅游区,环境优美。
(3)经济因素;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最好;建筑 高大密集;人口流动大;地价高;内部存在明显分区。
(4)甲;水陆交通便利;位于河流下游;位于与城区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对主城区污染小。
【知识点】城镇的空间结构;城乡区位因素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该城市主要分布于河流两岸及干支流交汇处,因此该城市在早期选址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河流。由所学知识可知,河流在早期城市形成中的主要作用是提供便利的水运条件和提供生产生活用水。
(2)高级住宅区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图中M处靠近火车站,较为嘈杂,环境质量较差,不适合布局高级住宅区。Q地靠近飞机场,较为嘈杂,不适合布局高级住宅区。P地靠近文化教育区,教育资源丰富;靠近旅游区,环境优美;靠近河流上游,环境质量较好,适合布局高级住宅区。
(3)由图可知,该城市的市中心附近形成中心商务区,外围形成住宅区和工业区,主要原因是市中心交通便利、人口流动量大,地租较高,适合付租能力高的商业活动;外围地价较低,适合付租能力较低的住宅活动和工业活动。因此该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因素;CBD即中心商务区,一般分布在交通通达度高、人流量大的城市中心,中心商务区的建筑物高大密集,地价高,且内部一般存在明显分区。
(4)由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知,石油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废气、废水等,因此石油化工城应布局在河流下游、主导风的下风向或垂直郊外的区域,减少对城区的污染。图中甲处符合该类特点,适合规划建设石油化工城。乙城靠近飞机场,适合规划高新技术工业城。
【点评】商业区(占地最小):市场最优原则(位于市中心,接近最大消费人群,交通便捷;)、交通最优原则(位于城市主干道与城市环路或高速公路交汇处);住宅区(占地面积最大):中高级住宅区多分布在地势高、河流上游,盛行风上风向,环境质量好的城市外围;交通便利;靠近文化区或风景区布局。工业区:布局在城市外围,沿交通线两侧分布;布局理由:地价低;保护城区环境;交通便利。绿化带:位于工业区与居民区之间。功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减弱噪音。
19.(2024高一下·余干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流动人口是指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差值, 改革开放以来, 大量乡 村人口进城务工、经商等,逐渐融入城镇生活。农业转移人口的城镇 化是推进城镇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图为 2010~ 2020 年我国城镇化率示意图。
(1)据图指出我国现阶段城市化现象的主要特征及反映的主要问题。
(2)推测人口流动现象对我国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3)针对以上现象, 概括大城市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可采取的合理 措施。
【答案】(1)特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低。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差距较稳定。问题: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较大。
(2)农村老龄化系数高;农村空挂户籍较多;农村经济凋敝,经济活力不足;导致留守儿童、妇女等社会问题。
(3)降低城市落户门槛;扩大城镇教育体系规模;加强就业创业培训;完善进城人员养老服务保险体系等。
【知识点】人口迁移的影响;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城镇化的利弊及问题解决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0年的50%上升到2020年的64%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从2010年的35%左右上升到2020年的45%左右,所以我国现阶段城市化现象的主要特征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低。读图可知,折线图起伏较小,说明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差距变化小,两者之间的差距较稳定。结合材料可知,由于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较大,造成了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进城务工、经商的大多是青壮年,青壮年的流出,使得农村老年人口所占比例变大,老龄化现象严重;人口的大量外流使得农村空挂户籍现象较多;使得大量的农田撂荒,农村经济凋敝,经济缺乏活力;外出打工的更多的是男性劳动力,出现了留守儿童和妇女等,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3)大城市为了促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城镇化,可以适当的降低城市落户门槛,使更多的农业转移人口由常住人口变为户籍人口;扩大城镇教育体系规模,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子女的求学问题;加强就业创业培训,使得农业转移人员都能更好的适应岗位工作;完善进城人员养老服务保险体系,改善进城人员的养老问题等。
【点评】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有利影响:提供廉价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不利影响有加剧了人地矛盾;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用地紧张,地价上涨;影响社会治安。人口迁移对迁出地的有利影响:缓解人地矛盾和就业压力;增加收入,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加强地区间的联系;促进区域间经济文化交流。不利影响有人才流失;造成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社会问题。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