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那个星期天 表格式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9 那个星期天 表格式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24 19:37: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研究主题:“童年拾贝,难忘真情”故事展——学习表达情感的方法
大单元主题 让真情在笔尖流露
教师 课题 《那个星期天》 班级
学习内容分析
单元教材 分析 本单元是习作单元,延续之前习作单元的编排体系,由“精读课文”“交流平台便试身手”“习作例文”“习作”构成。“精读课文”重在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学习写作的方法。“交流平台”结合对精读课文的分析,梳理总结从精读课文学到的写作方法。“初试身手”让学生尝试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表达。“习作例文”为学生提供习作范例,便于学生借鉴和模仿。“习作”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习作方法,结合生活中印象深刻的经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引导学生 学习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习作要求是“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这是习作最基本的要求。“写出真情实感”,就是要有老老实实的态度,有真意,说自己想说的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写出真情实感”,也是为人真诚的体现,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既是教学生习作,也是教学生做人。 围绕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教材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匆匆》用细腻的笔触描摹了时光的无情流逝,抒发了时不我待的遗憾和感慨。《那个星期天》写了“我”第一次殷切地 盼望母亲带“ 我”出去玩的经历,表现了“我”从盼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展示了“我”细腻、敏感、丰富的情感世界。前一篇课文侧重把情感直接表达出来,后一篇课文侧重把情感融人具体的人、事、景物中。两篇课文的课后题,都在引导学生学习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为单元习作作准备。
单元目标 任务群目标 任务群类型
会写19个字,正确读写29个词语。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朗读并背诵《匆匆》 能联系课文内容,感悟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
能结合课文内容,交流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能选择一两个情境,运用把情感融入景物之中的方法写几句话。 能借助习作例文,进一步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情感的。 能选择合适的内容,把内容写具体。 能真实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发展型学习任务群
推荐阅读:《春》(朱自清) 实践活动: 多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表达真情实感时,能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中。 拓展型学习任务群
单元任务群设计
学习目标 第1课时教学目标: 会写“媚”、“砖”等13个生字,会写“明媚、拨弄”等19个词语。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初步体会“我”的心情变化。 第2课时(本课时)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如何将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景中。 2.比较本课与《匆匆》在情感表达方式上的异同。
学习重、难点 重点:体会作者如何将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景中。 难点:比较本课与《匆匆》在情感表达方式上的异同。
学生学情分析
《那个星期天》这篇课文接近学生生活,学生能从作者语言文字中感受真情的流露。但在体会表达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点拨。尤其是在习作方面,如何让真情自然流露,让情感真挚感人还有待提高,需要加强训练。这篇文章通过多种方式表达情感的特点,正好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范本。
学 习 流 程
学习任务 学习活动 学习目标
任务一:回顾课文,梳理心情。 1、教师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9课——齐读课题《那个星期天》。上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我”在等待中的心路历程,一起来回顾一下,“我”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呢? 生:兴奋、急切→焦急→焦急、惆怅→失望、委屈 回顾心情变化,激发学生兴趣
任务二:走进文本,思考作者如何表达真情实感。 活动一:生浏览课文,勾画句子,批注。 过渡:你们看,简单的事件,丰富的情感表达,让读者跟着“我”心情的变化,起起伏伏,作者史铁生是怎么做到的呢?我们要在作品的表达赏析中好好品味一下。 出示学习提示: 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是如何将这些心情表达出来的?划下你感受最深的句段,做上批注。 学生勾画批注,教师巡视。 活动二:摘录句子 过渡:现在请同学们在纸条上把你勾画的句子摘录下来。长的句子标好自然段,只写开头和结尾。 活动三:汇报交流,品读句子,关注表达。 汇报交流。 过渡:好,时间到,谁愿意先来分享一下? 板块一:融情于事。 预设:“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找到的是第4段的这一句,作者通过写“我”在看云彩走这件事来表达“我”的焦急。 师:请你再找找在这一自然段中,为了表达我的焦急,作者还写了哪些事? 预设:第一件事(跳房子)、第二件事(看云彩走)、第三件事(拨弄蚁穴)、第四件事(翻看画报) 你们看作者在写这四件事的时候,笔墨越来越多,这段时光也越来越难挨。 1、PPT出示第四段。 ppt出示插图,猜一猜他在做这些事的时候都在想些什么呢? 生自由说,品味“挨” 评价:嗯,等待太让人焦急了/太难挨了/实在是不好挨啊 创设情景,引读。 引读:是啊,这段时光不好挨,但是等母亲回来我就能出去玩了,引读,ppt呈现: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 这段时光真不好挨,这么久了我想母亲应该快回来了吧,引读,ppt呈现: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 这段时光的确不好挨,引读,ppt呈现: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 这段时光太不好挨了!院子里也没人陪我玩。引读,ppt呈现:我坐在草从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从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 小结:在这里作者就是将情感融入到具体事例的叙述中。通过跳房子、看云彩、拨弄蚁穴、翻看画报这些具体的事把小男孩焦急的心情表达出来。(板书:融情于事) 板块二:融情于景 过渡:我们接着来交流,你还找到了其他的哪些句子? 预设一:“起床、刷牙、吃饭,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 师:心情好的时候阳光都是明媚的,这是通过写什么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文中还有没有通过写景来表达心情的句子? 预设二:7自然段,“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作者运用了环境(声音、光线)的描写,写出了小男孩因为希望落空而倍感伤心。 评价:你理解的很好,能感受到作者的悲伤。 预设三:6自然段“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忽然有点明白了。”光线越来越暗了,渐渐地凉下去和沉郁下去,我感觉光线代表着小男孩的心情,他的心情也越来越沮丧。 指导学生朗读:是啊,天渐渐就暗下去了,出去玩的希望越来越渺茫,我们一起来读出小男孩此时的沮丧和失望。 生继续找融情于景的句子。 过渡:光线的变化其实也是小男孩心情的变化,光线本身是没有情感的,但是作者史铁生赋予了它们情感。我们再来读读这些句子。 运用写法: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有这样的体验,我们也尝试用这样的方法写一写。 今天我被表扬了,我漫步在公园里 。 今天我被批评了,我漫步在公园里 。 小结:一切景语皆情语,在习作时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景物中,这就是融情于景。(板书:融情于景) 板块三:融情于人 过渡:来,我们继续交流,还有哪些句子让你感触深刻? 预设一:我找到了6自然段“我蹲在她身边.......绝不许她再耽搁。”通过写小男孩的内心独白来写出“我”的着急。 指导学生朗读:抓住“我想”、“再不”、“决不许”等词,读出小男孩此时自责、焦急的心情。 追问:对啊,这就是抓住了对小男孩这个人物的描写来写出心情的,文中还有没有类似的表达? 预设二:5自然段,“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去吗?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呀?走吧……”(语言) 你找到这段非常好,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段中除了写了小男孩说的话,还有其他的什么描写吗? (心理):“真奇怪,该是我有理的事啊?不是吗,我不是一直在等着,母亲不是答应过了吗?” 指导朗读:男女生读,体会小男孩的焦急。 2、(动作):“跟在”“念念叨叨”“追在”几个动作的词把小男孩的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小结:是的,在这里我们发现作者就是将情感融入到了具体的人中去了,通过小男孩的内心独白、动作和神态描写,将他的心情表现了出来,这就是融情于人。(板书:融情于人) 总结:史铁生的笔墨非常细腻,在这篇课文中他将他的情感融入到了人、事、景中,生动地写出了“我”在那个星期天复杂的心情变化。这样的写法在我们以后表达情感的时候也可以借鉴。 1.体会作者将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事中。 2.体会作者将情感融入到具体的景中。 3.体会作者将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中。
任务三:对比阅读,发现异同。 过渡:同学们,这个单元的首页就提出了“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这个学习目标,体会了本课的写法后,对比朱自清写的《匆匆》,两篇文章在表达情感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请大家按照学习单上的表格,4人小组讨论梳理总结,交流过程中做好笔记,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学生合作梳理总结,教师巡视指导。 全班汇报交流。 小结:同样都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匆匆》中朱自清直接表达情感,而史铁生则是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和景物中,在叙述中自然流露真情。 作业布置。 相信同学们一定也有像小男孩这样等候的时光,每个人的等待都是不一样的,心情也各不相同,那就请同学们课下运用我们本单元学习到的表达情感的方法,试着写一写自己的等待,表达自己的情感。 比较本课与《匆匆》在情感表达方式上的异同。 学会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
板书设计 9.那个星期天 融情于人 融情于事 融情于景 动作 语言 心理 神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