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八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分层培优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9.2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八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分层培优练(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4-25 00:17: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2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八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分层培优练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的南部,是我国许多大河的发源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中澜沧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一条国际性河流 B.自东向西注入印度洋
C.全年水量季节变化小 D.该河三角洲附近人口稀少
2.下列对于三江源地区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B.三江源地区降水量丰富,使江河水量稳定充足
C.湖泊和沼泽对河流的流量起着重要的天然调蓄作用
D.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要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哪一项不是青藏高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
A.沙尘暴 B.湿地破坏 C.水土流失 D.草原退化
4.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合理放牧 B.禁止乱垦滥挖
C.建立生态保护区 D.大量修建铁路公路,加快经济发展
读“青藏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青藏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
A.气温 B.水源 C.光照 D.交通
6.下列属于青藏地区特色美食的是( )
①椰子鸡
②糌粑
③酥油茶
④菠萝饭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三江源地区的“三江”是指( )
①黄河
②长江
③澜沧江
④黑龙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1年10月12日,我国宣布正式成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和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千米。右图为中国第一批国家公园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8.下列国家公园中,全部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上的是( )
A.武夷山国家公园 B.大熊猫国家公园
C.三江源国家公园 D.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9.成立国家公园的首要功能是( )
A.旅游教育 B.资源开发 C.科学研究 D.生态保护
三江源国家公园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三江源地区地处世界“第三极”( )
A.云贵高原 B.青藏高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
11.前往该国家公园考察,可能见到( )
A.热带雨林 B.大象、孔雀
C.藏羚羊、野牦牛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12.在三江源地区,以下措施正确的是( )
A.大力发展旅游业 B.垦荒增加耕地面积
C.退耕还草,休牧育草 D.迁出动物,集中保护
三江源位于青海省南部,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三江生态最敏感的地区。为孕育中华民族、中南半岛悠久文明历史的世界著名江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读图,回答问题。
13.三江源地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
A.暖湿 B.炎热 C.干旱 D.高寒
14.下列有关三江源地理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大致位于北纬31°以北的地区 B.位于我国的西南部
C.地处西藏自治区南部 D.位于青藏高原的腹地
15.近年来,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污染 B.湿地面积缩小
C.乱采滥挖和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 D.滥伐森林
1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青藏地区和南极地区是开展科学考察的天然实验室,我国对这两个地区进行了多次科学考察。下图为“青藏地区和南极地区位置示意图及科考照片”。
(1)青藏地区和南极地区是科学考察的宝地,结合所学知识将空白处补充完整。
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⑤_______、⑥_______。
(2)青藏地区和南极地区都是对全球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地区。气候变化对青藏地区的影响有_______,对南极地区的影响有_______(每空皆为双选)。
A.海冰、冰盖面积变化 B.高海拔湖泊、湿地面积变化
C.“中华水塔”水量变化 D.极地海洋生物的栖息地变化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澜沧江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自北向南流经东南亚国家后注入太平洋,是一个国际性河流,水量的季节变化大,该河三角洲附近人D稠密,排除BCD,故选A。
2.答案:B
解析:对三江源地区的描述,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故A正确。三江源地区气候寒冷,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降水量少,故B错误。湖泊和沼泽对河流的流量起着重要的天然调蓄作用,故C正确。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故D正确。故选B。
3.答案:A
解析: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青藏高原冰川逐年萎缩,直接影响湖泊和湿地的水源补给,使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甚至干涸。同时,由于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速了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恶化。其中,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等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湿地破坏、水土流失、草原退化属于青藏高原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B、C、D不符合题意;沙尘暴不是青藏高原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A选项符合题意,故选A。
4.答案:D
解析:合理放牧有利于防止草原退化,A措施正确;禁止乱垦滥挖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B措施正确;建立生态保护区,有利于保护区内生态环境的改善,C措施正确;大量修建铁路公路会破坏地表植被,进而对青藏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D措施错误。本题要求选择措施不正确的一项,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5.答案:A
解析: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气温。与交通、水源和光照关系不大。A正确,BCD错误,故选A。
6.答案:B
解析:青藏地区海拔高,热量不足,以畜牧业和河谷农业为主。特色美食有糌粑、牛羊肉、青稞酒、酥油茶,②③正确。椰子鸡、菠萝饭是热带地区的特色美食,①④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选B。
7.答案:A
解析: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国外称湄公河)的源头汇水区。①②③正确,黑龙江位于东北,故选A。
8.答案:C
解析:我国自西向东分为三级阶梯,据图可知,武夷山国家公园和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大熊猫国家公园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三江源国家公园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9.答案:D
解析:国家公园是指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边界清晰,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地或海洋区域。因此,国家公园的首要功能是保护生态环境,其次才是旅游教育。资源开发、科学研究等,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0.答案:B
解析: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位于青藏高原青海省的南部,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因海拔高、有“世界第三极”称号,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平均海拔在1000米至2000米之间,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11.答案:C
解析:三江源国家公园是我国最大的高原湿地公园,这里海拔高、属于高原山地气候,气候特征是高寒,这里生活着许多耐高寒的动物,如藏羚羊、野牦牛、藏野牛等,这里不可能看到热带雨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大象和孔雀生活在热带雨林或热带季风气候区,故ABD错误、C正确。根据题意,故选C。
12.答案:C
解析: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生态一旦破坏难以恢复,对三江源地区应该退耕还草、休牧育草,大力发展旅游业、垦荒都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迁出动物、集中保护破坏了动物的原有栖息地,不可取,故ABD错误、C正确,根据题意,故选C。
13.答案:D
解析: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地区,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本区大部分属于高山高原气候,海拔高,气温低,高寒是本区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故选D。
14.答案:C
解析:三江源地处青海省南部,不位于西藏自治区,C错误,ABD正确。故选C。
15.答案:C
解析:三江源位于青藏高原,气候高寒,人烟稀少,工业基础薄弱;为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源地区不存在工业污染;A错误。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三江源地区冰川逐年萎缩,湿地面积缩小,湿地面积缩小是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破坏的后果,不是原因,B错误。当地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草地,以畜牧业为主,由于乱采滥挖和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C正确,D错误。故选C。
16.答案:(1)高 高 乙 甲 5—8月 11月—次年3月
(2)BC AD
解析:(1)青藏地区和南极地区是科学的宝地,青藏地区位于青藏高原,①海拔高,气温低,气候寒冷,照片乙图拍摄于青藏地区,5-8月大部分时间为夏季,气温相对较高,便于考察;南极地区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南,纬度高,气温低,气候寒冷,海面结冰,多冰川,照片甲拍摄于南极地区。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南极的暖季,适宜南极科考。
(2)青藏地区和南极地区都是对全球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地区。气候变化对青藏地区的影响有高海拔湖泊、湿地面积变化,“中华水塔”水量变化,BC正确,选BC;对南极地区的影响有海冰、冰盖面积变化,极地海洋生物的栖息地变化,AD正确,选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