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张PPT。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苏 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上阕写景兰芽浸溪
路静无泥暮雨萧萧
子规轻啼下阕抒情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自然的美景和生机令人心旷神怡。
不要徒发衰老之叹。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 唐代诗人白居易《醉歌》中有“听唱黄鸡与白日”句,意思是说,黄鸡催晓,白日西落,时光流逝,人生易老。苏轼在这里却说“休将白发唱黄鸡”,反用其意,劝阻人们不要徒发自伤衰老之叹。课件26张PPT。渔家傲范仲淹本词赏析
宋词常识
领悟欣赏
认定目标范仲淹,字希文。他在陕西守卫边疆多年。政治上,他主张革新,为守旧派阻挠,他的词,写边塞生活,苍凉悲壮,慷慨生哀;写羁旅生活,缠绵深致,脍炙人口。范仲淹于宋仁宗康定元年任陕西经略副使,守边四年,作《渔家傲》乐歌数阙。一○三八年西夏昊称帝后,连年侵宋。由于积贫积弱,边防空虚,宋军一败于延州,再败于好水川,三败于定川寨。一○四○年,范仲淹自越州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延州当西夏出入关要冲,战后城寨焚掠殆尽,戍兵皆无壁垒,散处城中。此词可能即作于知延州时。原有数阕,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欧阳修尝称为“穷塞外之词”。但流传至今的却只有此词。
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时间统领全文异雁去边声千嶂长烟落日孤城边地荒漠将士思乡景情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西北荒漠暗示敌强我弱的不利形势
浊酒一杯家万里借酒浇愁数字对比写思乡燕然未勒归无计边患未平功业未成典故羌管悠悠霜满地刻画入夜景色,乡恋浓郁将军白发征夫泪人不寐壮志难酬思乡忧国感慨情怀主旨:这首词通过对边塞景物描写和作者情怀的抒写,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以及守边将士的英雄气概和思乡之情。词的常识两大流派
和乐演唱
词的结构
词牌点拨
临江仙 杨慎婉约派两大流派豪放派豪放”一词其义自明。宋初李煜的“金剑已沉埋,壮气蒿莱”(《浪淘沙》),已见豪气。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也是“沉雄似张巡五言”。正式高举豪放旗帜的是苏轼,豪放之作在词坛振起雄风,注入词中强烈的爱国精神,唱出当时时代的最强音。
从晚唐五代到宋的温庭筠、冯延巳、晏殊、欧阳修、秦观、李清照等一系列词坛名家的词风虽不无差别、各擅胜场,大体上都可归诸婉约范畴。其内容主要写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光景留连;其形式大都婉丽柔美,含蓄蕴藉,情景交融,声调和谐。
词的结构单调双调上阕下阕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6沉醉不知归路。6兴尽晚回舟, 5
误入藕花深处。6争渡,争渡, 4
惊起一滩鸥鹭。6
共6句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延伸写作训练赏析: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峰峦连绵,暮霭四起,落日低垂,边塞的孤城在黄昏中闭上城门。描写了一幅苍茫空远、辽阔孤寂的塞外落日孤城图赏析参考 1、本册中我们还学了范仲淹的哪篇文章?
2、从空间描写洞庭湖的句子是?
3、览阴冷景物触发了迁客骚人怎样的感情?
4、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具备怎样的情怀才
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渔家傲》中从声音来写边关空旷的诗句是?
6、温庭筠的《梦江南》,描写女子肠断的句子是?再见衡阳雁去无留意人大雁南飞
暗示将士思乡四面边声连角起边塞的空旷辽阔声音课件49张PPT。----徐霞客游 恒 山 记第一课时谁来说说五岳指哪五座山?东岳泰山
西岳华山
南岳衡山
中岳嵩山
北岳恒山
徐霞客简介: 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 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探险家、游记文学家和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江苏江阴马镇人。生于公元1586年1月5日,卒于1641年3月8日。他不慕功名,不求富贵,从二十二岁开始,三十四年间,以"老布衣"身份,步行十万余里,遍游祖国相当于现今十九个省市自治区。
徐霞客具有丰富的博物知识,以忧国忧民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征事考实的治学态度,为祖国地理地质考察和游记文学事业奉献了一生。他在旅行沿途遇到种种为人们难以想象的危境困境,却始终"鼓勇而前",并以惊人的毅力,随时随地坚持著述。他的著作包括日记、专论、诗词、书信,由后人汇编为《徐霞客游记》,被誉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 游记》约60多万字,是一部多学科的珍贵的科学文献,也是别具一格的游记文学巨著。 从1607年起,他做过十多次旅行,时间先后延续30多年,在旅途中,他把每天的经历和考察所得用日记的形式记载了下来,写成了一部对地理学有重大贡献的著作《徐霞客游记》。
素有“寨北第一名山”美称的恒山位于山西省浑源县城南5千米处,亦名太恒山,又名元岳,常山,相传4千年前舜帝巡狩至此,因见其山势雄伟,遂封为北岳。恒山分为东、西南峰,最高峰东峰天峰岭,海拔2190米,其中西峰名为翠屏山,两峰对峙,以金龙峡分开,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相传为古杨家将征战之处。? 恒山简介:恒山风景以地险,山雄、寺奇、泉绝称著。天
峰、翠屏两山怪石争奇,古树参天,苍松翠柏
间散布着楼台殿宇。古有恒山十八胜景,今尚
存朝殿,会仙府,九天宫,悬空寺等十多处,
另有琴棋台,出云洞,紫芝峪等自然景区。在
悬崖峭壁上面,还留有很多名人题咏,岳顶松
涛,夕阳返照,金鸡报晓,玉羊游云等景观更
令人神往。恒山第一胜景为悬空寺,位于恒山金龙悬西
崖峭壁上,出悬空寺南行不远为恒山水库,
坝顶有虎风口,此处风力较大,如虎啼山岗,
故名。此北方为果老岭,相传为八仙之一的
张果老倒骑毛驴上天处,此东为夕陌崖,值
日没时,金辉普照,满峪参差尽收眼底,如
临仙境。 过果老岭即到朝殿,朝殿两旁配青龙白
虎二殿,此处还有一苦一甜二井,苦井已封,
甜井尚存,朝殿前廊有康熙二十四年重修恒
山庙碑记等,过朝殿上行,走一两个小时达
主峰,置身于山巅,俯视千里朔方,万种景
象尽收眼底,北岳之雄令人赞叹不已。 自读课文,解决生字生词: 翳 阜 虬 跻 廨 拾
庑 汩 槎 枒 袂 啻
还 间 Yì fù qiú jī xiè shè
wǔ gǔ chá yā mèi chì
huán jiàn我要再读课文,我能理解课文 可以先自己解决,若不能解决的可以和同学之间探究完成。
十一日,风翳净尽,澄碧 如 洗
十一日,风平云散,清而明净的天空像水洗过一样,
策 杖 登 岳, 面东而上,
我拄着拐杖开始攀登恒山,向东而上,
土冈浅阜, 无 攀跻 劳。
路上都是低矮的土山,没有爬山的劳累。云雾清而明净拄着,扶着这里指恒山登读课文,概括各段的大意第一段略写出发的时间和天气情况
第二段详写上山登顶的经过
第三段写登顶后远眺所见之景
第四段写从西峰下山至飞石窟的情况
二 读课文理清作者的线索--游踪
面东而上一里转北煤山一里望仙亭三里虎风口三里“朔方第一山”牌坊坊右东拾级上寝宫北飞石窟上北岳殿右上会仙台跻危崖绝顶再次复习课文内容
经过了望仙亭、虎风口、“朔方第一山”牌坊、
寝宫、飞石窟、北岳殿、会仙台、峰顶等地方,探究课文内容:
一、???? 作者上山经过了哪些地方?松树:松如筛阴北岳殿:上负绝壁,下临官廨,
殿下云级插天,庑门上下,穹碑森立。会仙台:台中像群仙,环列无隙。略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如何写登上绝顶的?1、写决心:2、写山的险峻:3、写其难攀:余时欲跻危崖,登绝顶“望两崖断处,中垂草莽者千尺,为登
顶间道”、“出危崖上,仰眺绝顶,犹杰然天半”满山短树蒙密,槎ya枯竹,但能钩衣刺
服,攀践辄断折,用力虽勤,若堕洪涛,
汩汩不能出。春洒恒山恒山云雾北岳殿会仙台高大的牌坊 面对如此难以攀缘的绝顶,作者是如何面对的?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精神?--余益鼓勇上,久之棘尽,始登其顶。--不畏艰险、不怕辛苦、勇于踏勘实践的精神在山顶上作者看见了哪些景物?在山顶上看见了山北“崩崖乱坠,杂树
阴翳”,还有浑源州城,南边有龙泉山,
西边有五台山,近处还有龙山。这些山
都相互连接。作者按方位顺序,由远及近定点观察,
介绍各个景物悬空寺飞石窟远眺会仙台第四段下山时写到松树,有何作用? 同样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所见的景致也不同。通过对比,反衬出恒山的高峻归纳文章的主旨:
文章描写和叙述了作者游恒山登顶的经过,表现了他不畏艰险、不怕辛劳、勇于踏勘实践的精神。 本文写作很有特色。试着作简单的分析。--叙述或描写详略得当--定点观察法,清楚地介绍了恒山的地理位置。第二课时1.洗:动词用作形容词,洗过一样。例:“澄碧如洗”。2.浅阜:低矮的土山。例:“土冈浅阜,无攀跻劳”。3.攀跻:登山。跻:升。例:“土冈浅阜,无攀跻劳”。4.虬松:盘曲的松树。例:“有虬松离立道旁”。5.离立:并立。例:“有虬松离立道旁”。6.松影筛阴:阳光透过松树像过筛一样投下阴影。
筛:动词用作形容词,像过筛一样。7.穹碑森立:高大的石碑密集地竖立着。穹:高。森立:形
容密集的样子。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8.间道:偏僻的小路》例:“为登山间道”。9.槎桠:参差不齐的样子。例:“槎桠枯竹”。10。汩汩:形容水流急的样子。例:“若堕洪涛,汩汩不能出”重点字词:实词翳:遮蔽。这里指云雾。面:面朝,面向。跻:升,登。虬:盘曲的。
离立:并立。筛:动词用作形容词,像过筛一样。 萦回: 缠绕, 曲折。
杰: 高大的样子。 拾级:逐步登阶。 负:背靠着。 穹:高。
室:名词用作动词。构成一间屋子。 像:名词用作动词,塑造。
还:通“环”,转,绕。 间:偏僻而小。 攀登:登踩。 堕:坠入。
汩汩:形容水流急的样子。澄丽:明亮绚丽。亘:横贯。
比肩连袂:肩靠肩,衣袖连衣袖。形容靠得很紧的样子,比,并。
袂,衣袖。扼:扼制,控制。趋:趋向,奔向。虚词净:副词,全部。
皆:副词,都,全。
是:a代词,这。B正确。俱:副词,全。
于是:从此,从这里。余:代词,我。
犹:副词,仍然,还是。遂:连词,于是。
辄:连词,就。益:副词,只有。
始:连词,才。惟:副词,只有。则:连词,却。既而:副词,一会儿。因:a于是;b依靠。于:a从;b在。未几:副词,不一会儿。不啻:不止。
特殊句式
1. 判断句
例句:即飞石窟也。“……也”,是判断句式的标志,加上“即”,加强语气。
2.?? 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
例句:虎风口之松柏,不啻百倍之也。宾语“虎风口之松柏”前置
②状语后置。
例句:有一人飘摇于上。状语“于上”后置。
③定语后置。
例句:北瞰隔山一重。“山”的定语“一重”后置。词类活用1. 形容词用作名词
峭:陡峭,这里是峭壁的意思。例句:循崖乘峭而上。
2.?? 名词用作动词
室:屋子,这里是改成一间屋子的意思。例句:倚而似之,曰会仙台。
像:雕像,这里是塑造的意思。例句:台中像群仙。
作业:1.翻译重点字词
2.阅读复述课文
3.完成两本家庭作业一词多义因间是于之始循崖乘峭而上(开始)始登其顶(终于,才)有杰坊曰(高大的样子)非俊疑杰,固庸态也(才能出众的人)因复上其处问之(于是)因人之力而蔽直(依靠,凭借)为登顶间道(偏僻的小路)指东南松柏间(间隙,夹缝)觉今是而昨非(正确)于是石路萦回(从)有一人飘摇于上(上)因复上起处问之(他)虎风口之松柏(的)始杰于是石路萦回(此,这个)课件12张PPT。 草堂留后世 诗圣著千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杜甫:唐代诗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人尊他为“诗圣”他的作品被称作“诗史”1982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他列入“世界文化名人”行列。作 者 简 介写 作 背 景唐代中期爆发“安史之乱”,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759年,杜甫一家辗转流落到四川成都,靠朋友的资助在浣花溪畔盖了一所茅屋,暂时有了安身之处,但生活依旧是清苦的。一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暴风雨把杜甫的茅屋上的茅草吹得七零八落,导致一家人在冷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眠之夜。此情此景让杜甫感慨万分,于是写诗抒怀。读准下列画线字的读音:
怒 号 挂 罥 长 林 梢 庇 护
突兀 布衾 三 重 茅 沉塘坳飘 转zhuǎn俄 顷广 厦shàqǐngxiànsāng丧 乱见 此屋háojuànchángbìwùchóngqīnào扫除障碍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自主学习二、第一诗节:1、找出动词说说其表达效果。一、为四节诗各加一个小标题(四字最佳)第一节:秋风破屋;第二节:群童抱茅。
第三节:夜雨湿屋。第四节:祈求广厦。
“卷” ——“飞”——“洒”——“挂”——“飘转”——“沉”(这些动词生动刻画了茅草飞扬的动感场面。)2、为什么用“怒号”而不用“猛烈”或是“凶猛”等词语呢?(“怒号”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同时,它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2、“归来倚仗自叹息”,他叹息什么?( 一叹自己命苦,茅屋被风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
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的穷苦人;
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1、群童为何抱茅?(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本身也是苦孩子,用茅草盖屋或拿回家当柴烧,也许是
调皮。也许还有更深层的原因-----譬如:社会现实,杜甫
与其说是生孩子的气,到不如说是生社会的气,动乱的
社会造成人民贫困、灾难。)第二节 3、落在地上的茅草拾回来还是可以修理茅屋的。可是
被一群顽童抱跑了,诗人着急了。他说:“南村群童欺我老
无力”,可是当时杜甫写作此诗的时候才49岁啊,为什么用
了一个“老”字呢?是不是用得不正确呢?(诗人饱经战乱之苦,是未老先衰、心力憔悴啊。)第三节赏析: 1、茅屋被风吹破之后,最怕什么?(下雨)2、文中的哪两个句子表现了作者的
这种痛苦难眠的心情?(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第四节赏析:1、漫漫长夜,作者无法入眠,他在想什么?( 安得广厦千万间……吾庐受冻死亦足 )2、由此可见杜甫是一个怎样的人?( 忧国忧民 )3、哪些诗句表达诗人博大胸襟和理想?板书设计:茅 屋 为 秋 风 所 破 歌秋风破屋——群童抱茅——夜雨湿屋——祈求广厦天下寒士俱欢颜忧国忧民课件21张PPT。欢迎莅临指导诗词五首之过故人庄---孟浩然油菜烂漫牛羊散漫宁静恬美宽广开阔朴实自然清新宜人田园风光孟浩然(689---740)襄阳人,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代表之一,与王维齐名,代表作《过故人庄》,生活在盛唐开元年间,当时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政治清明。诗人一生没有作过官,基本上过着隐居生活,早年主要在家闭门苦读,四十岁时,来到长安,渴望出仕,但长安之行,求官失败,除赢得诗坛盛名之外,失意而归。其诗风平易清淡,有超妙之趣。走近诗人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过故人庄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shǔpǔxuǎn探望老朋友的田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 故人具鸡 黍,邀我至田家。准备 小米写朋友邀我作客。“具鸡黍”、“至田家”,朴朴实实的叙述,表现了老朋友之间的真挚的感情,洋溢着愉悦的田家情趣。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写山村风光。绿树环抱村庄,这是近景;郭外青山逶迤,那是远景。由近及远,景色越来越开阔,一派清幽恬静的气氛。环绕 外城 开 轩 面 场圃,把酒话桑麻。写把酒闲话。轩窗一开,扑面而来的是谷场和菜圃,远处是绿树、青山,知心朋友们喝着酒,谈谈农事,风儿送来阵阵泥土和庄稼的气息。这田园风味简直令人陶醉!农家的小院窗户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写诗人告诉朋友:重阳节我还到你家,喝菊花酒。朋友间那种融洽的感情、诗人对田园的喜爱溢于言表。靠近。这里指欣赏的意思 本诗描绘了______的自然风光和
________________的农家生活,
表达了_______________总结中心思想:农村秀美恬淡闲适诗人与故人的真挚友情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歌探究:思考:
1、读了此诗,你觉得它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2、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感情?
3、诗中描写田园风光的是哪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再找一句运用相同修辞的句子。(孟浩然接受一位老朋友的邀请,来到乡村做客的事情)(诗人与故人的真挚友情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对仗(对偶)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译文: 老朋友准备了饭菜,邀请我到他的乡村家里。村外绿树环绕,城外有青山斜立。打开窗子,面对着打谷场和菜园,一边举杯畅饮,一边谈论农事。等到重阳节那天,我还要来观赏菊花。 “把酒话桑麻”中的“桑麻”指的是什么?
假设你就处在当时的环境当中,你会与故人说些什么话?(用现代话语表达)拓展延伸 (真是太感谢你为我准备了这么丰富的菜肴,下次欢迎你到我家去做客。)
(你们这儿真美,真想一直住在这儿啊!)
(今年的收成怎么样?还好,有可能是个大丰收。)……
深情厚意只在淡淡的几句询问农事中,就在这悠然举杯饮酒,闲谈农事中。 农事 本诗描绘了______的自然风光和
________________的农家生活,
表达了_______________总结中心思想:农村秀美恬淡闲适诗人与故人的真挚友情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游 山 西 村
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写农家淳朴、热情好客,用丰盛酒菜款待客人)重重叠叠的山岭,弯弯曲曲的流水,远远望去好象前面已经无路可通了,可是,走到近前,在垂柳掩映、山花烂漫的地方,突然又出现了一带村庄。表现作者的惊喜和高兴。 春社日将临,农民要祭祀土地神以祈丰年,击鼓弄箫、载歌载舞,热闹异常;农家的穿载简洁朴素,还保留着古代的风俗习尚。 从今以后,假如你们允许我在空闲的时候趁着晚上的月色前来访问的话,那么,我会随时在夜间拄着杖叩启你们的家门的。这里,不仅说明了陆游与当地农民相处得多么融洽,也充分表露了诗人对山西村和山西农民无限喜爱的真挚情感。? 总结中心思想: 诗人运用凝练的笔触,围绕一个____字铺开,层次分明的勾勒出一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表现了诗人对______________的喜爱和对_______________的向往。“游”色彩明丽的江南农村风光农民农村生活成语典故:柳暗花明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抒发了抗金爱国的情怀,一度得到孝宗的赏识,所以入朝当了军器少监。但朝中的投降派百般排挤他,不断上书皇帝,诬陷他终日赏花吟诗,不务正业,皇帝偏听偏信,结果陆游被弃。
陆游怀着满腔的愤怒,回到老家绍兴闲居。一天,陆游前往山西村拜访友人,友人及左邻右舍听说陆游来访,都热情地接待他,家家户户摆酒设宴相迎。那淳朴的民风使陆游十分感动,他诗兴大发,写下诗篇《游山西村》。诗中有这样两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诗句既描绘了大自然的景象,又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寄予希望的心境。“柳暗花明”后用来比喻环境的突然转变;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知识链接1知识链接2? 古人作诗有所谓“脱化”之法,即在前人诗句的基础上加以改造,使有新意。陆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联也是脱化前人诗句的结果,例如:? “遥看云木秀,初疑路不同。安知流转处,忽与前山通。”? ??——王维《蓝田山石门精舍》?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王安石《江上》?作业:
抄写两首诗歌两遍,并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