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本单元所选三篇戏剧作品,通过剧中人物的悲情遭遇,表现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剧作家对社会现实的理解,寄托着他们对人生的深切关怀。阅读这些作品,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社会人生。
学习本单元,通过阅读鉴赏、编排演出等活动深入理解戏剧作品,把握其悲剧意蕴,激发心中的良知与悲悯情怀。要初步认识传统戏曲和现代戏剧的基本特征;欣赏剧作家设计冲突、安排情节、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体会戏剧语言的动作性和个性化;还要理解悲剧作品的风格特征,欣赏作者的独特艺术创造。
单元导读
情景导入
“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窦娥冤》就展示了一位精神高尚而善良的女性窦娥被毁灭的过程。有价值而被毁灭是令人痛苦的,那窦娥究竟犯了什么“王法”要被毁灭呢?
文体常识
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花部等四种基本形式。
戏剧三要素
1.戏剧冲突 :主要指剧本中所展示的人物之间,人物自身以及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冲突。冲突的逐次展现相当于小说中的故事情节。
2.戏剧语言:剧中人物的语言。也叫台词。台词,就是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包括对白、独白、旁白等。独白是剧中人物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时说的话;旁白是剧中某个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从旁侧对观众说的话。剧本主要是通过台词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因此,台词语言要求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简练明确,要口语化,要适合舞台表演 。
3.舞台说明:又叫舞台提示,是剧本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剧本里的一些说明性文字。舞台说明包括剧中人物表,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这些说明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戏剧情节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这部分语言要求写得简练、扼要、明确。这部分内容一般出现在每一幕(场)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一般用括号(方括号或圆括号)括起来。
了解元曲
元曲 散曲 小令:独立的只曲,相当于单调的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套数:即套曲,由同一宫调的至少两个曲牌联成的组曲。
杂剧 我国元代兴起的一种将歌曲、宾白、舞蹈诸要素结合起来的戏曲形式,它有自身的的特点和较严格的体制 ,并形成了韵散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元杂剧是用北曲(北方的曲调)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基础上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作为一种新型的完整的戏剧形式,元杂剧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严格的体制,形成了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结合的戏曲艺术形式,并且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元杂剧的形成
元杂剧
知识卡片
楔子
折
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个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
有的杂剧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亦可置于折与折间,衔接剧情。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
元杂剧的结构
知识卡片
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
唱
词
元杂剧的剧本构成
科范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
科
范
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徐渭《南词叙录》“唱为主,白为宾,故曰宾白,言其明白易晓也。”
宾白
知识卡片
扮演的角色有旦、末、净、杂等。
元杂剧的角色
末是男角,正末(男主角)、副末(又叫冲末,男配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
末
女角色,正旦(女主角)、副旦(女配角)、外旦、小旦等。
旦
净类似京剧的花脸,一般为性格刚猛的人物(可扮男,也可扮女),也包括丑角的反派人物。。
净
杂是上述三类不能包括的杂角,包括细酸(穷秀才)、孛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等。
杂
知识卡片
宫调
我国古代音乐以宫、商、角、徵(zhǐ)、羽、变宫、变徵为七声,以其中任何一声为主,均可构成一种曲调。
曲牌
杂剧的每一折,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一套曲子。
凡以宫声为主的调式称为“宫”,以其他各声为主的称“调”,合称“宫调”。
元杂剧的唱词按一定的宫调写成。共分“五宫四调”: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和大石调、双调、越调、商调。
曲牌是曲调的名称,规定曲的格式、字数、平仄等。
知识卡片
知人—关汉卿
关汉卿(约1230—约1300),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并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他曾毫无惭色地自称:“我是个普天下的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
关汉卿一生创作杂剧60多种,但大都佚失,现仅存18种。代表作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调风月》《单刀会》等。
其中,《窦娥冤》是我国“四大古典悲剧”之一。
知人论世
知识卡片
元 曲 四 大 家 关汉卿 代表作《窦娥冤》
马致远 代表作《汉宫秋》
白朴 代表作《墙头马上》《梧桐雨》
郑光祖 代表作《倩女离魂》
王实甫——《西厢记》
白朴——《墙头马上》
关汉卿——《拜月亭》
郑光祖——《倩女离魂》
关汉卿——《窦娥冤》
马致远——《汉宫秋》
白朴——《梧桐雨》
纪君祥——《赵氏孤儿》
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
元杂剧的四大悲剧
知识卡片
故事发生在元朝,元代统治者是蒙古贵族和官僚,被统治者是劳苦大众。元统治者不仅对劳动者残酷盘剥,而且实行民族分化政策,以利于巩固其统治地位。
他们将全国人口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
统治者和地主阶级紧密勾结,共同压迫各族人民。在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下,各族劳动人民过着悲惨的日子。贪污横行,冤案不计其数。元世祖死后,他的孙子铁穆耳即位,就是元成宗。元成宗时期,贪赃枉法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有一次,查出有贪污行为的官吏一万八千多人,冤案五千多件。《窦娥冤》的冤案就发生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
知人论世
楔(xiē)子 盗跖(zhí) 嗟(jiē)怨
前合后偃(yǎn) 亲眷(juàn) 斟(zhēn)酌
罪愆(qiān) 衔(xián)冤 湛湛(zhàn)青天
杳(yǎo)无音信 浣(huàn)纱 错勘(kān)
亢(kànɡ)旱 鳏(ɡuān)寡孤独 甘霖(lín)
田畴(chóu) 埋(mán)怨 尸骸(hái)
哥哥行(hánɡ) 古陌(mò) 荒阡(qiān)
预习把控
正音
整体感知
《窦娥冤》全剧共四折,开头有一个楔子,由蔡婆婆独白开始。
四折的内容分别构成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课文节选的是第三折。
故事梗概
整体感知
主要人物:蔡婆婆、窦天章、端云(窦娥)
无计营生四壁贫,
窦父应举卖窦娥。
楔子(序幕)
书生窦天章因连本带利欠蔡婆婆四十两银子被迫把七岁的女儿抵给她做童养媳,然后进京赶考去了。
窦娥怜
整体感知
故事梗概
主要人物:蔡婆婆、窦娥、张驴儿父子、赛卢医
婆婆索债险丧命,
驴儿救人歹念生。
第一折(开端)
庸医赛卢医欠蔡婆本利二十两银子, 心生歹意要勒死蔡婆却被张驴儿父子俩搭救,张驴儿乘机逼蔡婆婆媳俩分别嫁给他们父子俩,蔡婆无奈之下答应了, 回家后遭到生性刚烈的窦娥的责怪与反对, 只好先让张驴儿父子在家中住下。
窦娥苦
故事梗概
整体感知
主要人物:蔡婆婆、窦娥、张驴儿父子、赛卢医
驴儿误杀亲身父,
窦娥蒙冤判斩刑。
第二折(发展)
张驴儿为达目的,心生恶意,找赛卢医讨了毒药欲毒死蔡婆,却阴差阳错被他父亲喝了,张驴儿顺势栽赃窦娥,逼她私了,嫁与自己为妻,被刚烈的窦娥断然拒绝。于是,两人对簿公堂,却不料碰上桃杌这个昏官,窦娥为保蔡婆被屈打成招判了死刑。
窦娥冤
故事梗概
整体感知
主要人物:蔡婆婆、窦娥
窦娥怨恨斥天地,
为表清白立三誓。
第三折(高潮)
在被押往刑场的路上,窦娥激愤之下指天骂地,并在行刑前许下三桩誓愿以示冤屈,窦娥死后誓言一一应验。
窦娥恨
故事梗概
整体感知
主要人物:窦娥、窦天章
窦娥冤魂诉实情,
千古奇冤得申雪。
第四折(结尾)
窦天章一举及第,官授两淮提刑肃政廉访使,终为窦娥洗涮冤屈,报仇雪恨。
窦娥雪
故事梗概
整体感知
节选部分中共出现多少曲牌?属什么宫调?
共出现10个曲牌,属于正宫宫调。
二、根据10个曲牌和故事情节,课文分为三个场景,各个场景分别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情感?
整体感知
第一层:[端正好][滚绣球]两个曲牌
第二层:[倘秀才]至[鲍老儿]四个曲牌
第三层:[耍孩儿]至[煞尾]四个曲牌
由冤生怨
由冤生誓
由冤生悲
窦娥赴法场:
指斥天地鬼神,揭露世道不公。
窦娥与婆婆诀别:
后街相见诉冤情,哭别婆婆嘱祭奠。
窦娥临刑发下三桩誓愿:
怨气冲天发誓愿,当场应验冤昭然。
为第三折划分层次
10个曲牌有3个层次。使剧情有张有弛,有烘托、有渲染,扣人心弦,催人泪下。
讨论交流
学生活动
文本研读
窦娥是被昏官屈判死罪的,她为何在【滚绣球】一曲中指责天地鬼神?
神权思想影响
相信“青天大老爷” 主持正义,赏善罚恶
残酷的现实
觉醒过来,看清了黑暗的社会现实
猛烈指责天地
实质上是对封建统治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
觉醒意识和反抗精神
折射出当时广大人民的反抗精神
文本研读
第一层
第一 血溅白练 苌弘化碧 望帝啼鹃 瞬间 法场 希望刑场上人了解她的冤屈。 答应
第二 六月飞雪 飞霜六月 因邹衍 一段 时间 荒野 让白雪覆盖她纯洁的躯体,以表明她的清白。 不信
第三 亢旱三年 东海曾经孝妇冤 三年 山阳 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冤屈,希望上天惩治邪恶。 呵斥
1.试着总结窦娥的三桩誓愿
誓愿 顺序 誓愿 内容 所用 典故 应验 时间 应验 地点 誓愿 实质 斩官
态度
文本研读
第三层
2.窦娥的这三桩誓愿的顺序可以颠倒吗?为什么?
这三桩誓愿,从时间的延续上,一桩比一桩更久长;从空间范围上,一桩比一桩更扩大。三桩誓愿依次递进的过程,也是窦娥反抗精神依次上升的过程,是她斗争的矛头更加明确的过程。
文本研读
第三层
3.窦娥的三桩誓愿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可作者为什么要安排这样的情节呢?
1、通过浪漫主义手法,借助想象和夸张,来表达美好的愿望,是传统文学的习惯。
2、它着力表现主人公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这种精神甚至产生了感动天地的力量。
3、三桩奇愿违背常理,但合乎人情,充分体现了人民伸张人间正义,杀尽贪官污吏,洗雪冤屈的良好意志与愿望。
文本研读
第三层
戏剧一般是通过矛盾冲突来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主题的,而戏剧冲突一般有三类: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人与社会环境的冲突,人物内心的冲突。那么本剧有哪些矛盾冲突
戏剧冲突与形象探究
人与人之间的冲突
蔡婆婆VS窦天章,蔡婆婆VS赛卢医
(债主与负债人之间——富人放贷盘剥,书生穷困潦倒,无赖铤而走险)
张驴儿父子VS窦娥母女
(善恶势力之间——邪恶势力恃强凌弱,女性权力遭粗暴践踏)
窦娥VS桃杌
(官民之间——官吏贪赃枉法,百姓含冤负屈,民怨堆积沸腾:怨恨成时代情绪)
人物内心的冲突
蔡婆劝嫁,窦娥犯上
(嫁还是不嫁?节VS孝)
驴儿欲私休,窦娥选官休
(官休还是私休 生VS义)
桃杌用酷刑,窦娥遭刑宪
(招还是不招?节VS孝)
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冲突
恶势力VS被欺凌的婆媳
社会对妇女人身权利的限制
腐朽黑暗的法制VS被审判的窦娥
明正典刑的司法职能的缺失
社会的黑暗VS渺小的个体(昭雪冤情时欲借助鬼神)
社会的黑白颠倒使个体无法反抗、有口难言
分析人物形象
窦娥人物形象总结:
窦娥是一个饱受封建压迫与摧残的充满反抗精神的劳动妇女的形象。
她善良勤劳、孝顺贤惠,同时又坚强刚烈,具有封建贞节观念,敢于与恶势力拼斗到底。她生于严酷腐败的封建社会,注定了悲剧结局。
善良的窦娥却落得被处斩的命运,她的悲剧是谁造成的?
个人悲剧:
高利贷剥削、流氓地痞横行,善良被迫害。
社会悲剧:
贪官污吏草菅人命,抗争必然失败。
分析悲剧根源。
窦天章典卖女儿;
1
蔡婆婆放高利贷和买她作童养媳;
2
丈夫的离世;
3
蔡婆的引狼入室;
4
张驴儿的陷害;
5
桃杌的贪赃枉法,屈打成招,滥施刑罚,草菅人命。
6
是黑暗的封建社会
悲剧内核探究
探究鉴赏
总结
窦娥感情发展
窦娥人物形象
勤劳善良、坚强不屈、富于反抗精神的古代妇女。
主题
作者通过窦娥蒙受的千古奇冤,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歌颂了窦娥的美好心灵和反抗精神。
语言特色
通俗精炼,生动感人,运用元代口语。
随堂练习
1.对文中“正宫”解释得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牌名,与“端正好”一样,它们都与音乐曲调有关。
B.曲牌名,与“滚绣球”一样,它们都与音乐曲调有关。
C.宫调名,与“一煞”等不同,它与演唱的内容有密切的关系,而与音乐无关。
D.宫调名,与“耍孩儿”等不同,宫调是用来表示音阶的高低的,而与内容无关。
D
随堂练习
2.对【耍孩儿】这支曲子里引用古代神话“苌弘化碧”“望帝啼鹃”的作用,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表现窦娥宁死不屈、自信清白的坚强性格。
B 、表现窦娥追求自由、向往自由、不向恶势力屈服的内心世界。
C 、表现窦娥不甘心含冤死去,坚信自己所蒙受的冤屈不会在世上泯灭。
D 、表现窦娥要像苌弘化碧、望帝啼鹃一样,把自己天大的委屈昭告于世。
B
随堂练习
3.下面对窦娥发下的三桩誓愿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血溅白练,这桩誓愿是希望到刑场上围观的人群立刻了解她的冤屈。
B 、三桩誓愿表现了窦娥宁死不屈的反抗性格。
C 、三桩誓愿也表现了当时人民仇恨罪恶统治,要求变革现实的强烈愿望。
D 、三桩誓愿层层深入地表现了窦娥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和乐观态度。
C
随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