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24 22:17: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人教七下历史同步精品课件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
扁鹊
华佗
张仲景
李时珍
中国古代四大名医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壹·科技名著
贰·明长城和北京城
叁·小说和艺术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一、科技名著
李时珍,明代著名医药学家。出生于世医家庭,从小就喜爱医药,立志悬壶济世。经过刻苦学习和实践,在三十岁时已经成为当地名医。后楚王聘李时珍到王府掌管良医所事务。三年后,又推荐其上京任太医院判后,经举荐补太医院之阙,一年后辞职回家,在此期间,李时珍阅读王府和太医院中大量的医书,医学水平大增。自1565年起,先后到武当山、庐山、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历经二十七个寒暑,完成巨著《本草纲目》。
(一)《本草纲目》
1.作者: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
一、科技名著
李时珍“物以类聚,目随纲举”的原则将药物用自然属性归纳,即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共16部为纲,各部之下又再分为若干类,以类为目,共计60类目。
——和中浚《图说中医学史》
(一)《本草纲目》
1.内容:
(1)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比前人所记载的增加370多种。
(2)收录药方11000多个,比前人收录的增加4倍。
(3)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
(4)对药物进行了新的分类,详细介绍了它们的产地、形色、
气味及其主要疗效。
一、科技名著
(一)《本草纲目》
3.评价:
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东方医学巨典
4.传播:
传入日本和朝鲜,以后又陆续被翻译成拉丁文、法文、俄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
一、科技名著
宋应星,明代科学家。宋应星于万历四十三年与兄宋应升参加乡试中举。后六试不第,遂绝科举之念。崇祯八年,宋应星任袁州府分宜县学教谕。主要著作都发表于此期间。于崇祯十三年,辞官归里,崇祯十六年又出任凤阳府亳州知州,次年,辞官。清朝建立后,一直过着隐居生活,拒不出仕。宋应星的科学成就主要是其在历史上第一次全面、真实、系统地记述了明以前农业和手工业领域内的生产技术经验。所著的《天工开物》堪称中国古代农业、工业技术百科全书,被视为中国科学史的代表作。
(二)《天工开物》
1.作者:明代科学家宋应星
(二)《天工开物》
2.内容:
(1)把各生产部门分为18类,几乎涵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
生产、加工部门。
(2)在具体介绍各种物品、生产工具及生产流程时,绘有120多幅插图,
描绘了生产过程和各行业劳动人民的形象。
(3)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
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
3.传播:
传到国外,被译成日文等多种文字。
一、科技名著
(二)《天工开物》
4.地位:
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17世纪初,《天工开物》部分内容传到了朝鲜和日本,激发了日本向外部学习的氛围。18至19世纪《天工开物》在欧美陆续传播。达尔文在读了《天工开物》中论蚕桑部分的译本后,把它称之为“权威著作”。
——摘编自《了不起的文明现场——跟着一线考古队长穿越历史》
一、科技名著
徐光启(1562年-1633年),字子先,号玄扈,谥文定,上海人,万历进士,官至崇祯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1603年,入天主教,教名保禄。较早师从利玛窦学习西方的天文、历法、数学、测量和水利等科学技术,毕生致力于科学技术的研究,勤奋著述,是介绍和吸收欧洲科学技术的积极推动者,为17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农政全书》
1.作者:明代科学家徐光启
一、科技名著
(三)《农政全书》
2.内容:
(1)全书60卷,约70万字,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
蚕桑、种植、牧养、制造、荒政等大类。
(2)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
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3.地位:
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一、科技名著
明朝中后期,一些西方传教士到中国传教,他们带来了有关西方自然科学的书籍。一些中国学者积极学习西方科学,并与外国传教士合作翻译西方科学著作。其中,徐光启与意大利人利玛窦共同翻译古希腊数学著作《原本》并定名为《几何原本》,对中国数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几何”“点”“线”“三角形”等术语,就是在这个译本里定下来的。
(三)《农政全书》
一、科技名著
著作 作者 作品类别 作品地位
《本草纲目》
《天工开物》
《农政全书》
药物学
工艺科技
农业科学
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全面总结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创新研究成果;明末年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李时珍
宋应星
徐光启
都是总结性著作,具有实用性
一、科技名著
(一)明长城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长城是我国古代一项雄伟的军事防御建筑工程,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宏伟的建筑工程。
长城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直到明朝末年,前后有20多个诸候国和朝代修筑过长城。其中秦、汉、明三个朝代修筑的长城都超过了1万里,如果把历朝历代修筑的长城加在一起,总长度超过了10万余里,大约可以绕地球赤道一圈多。它已经被列为世界的一大奇迹。
(一)明长城
1.目的:
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
2.起止:
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一)明长城
3.组成:
以城墙为主体,由关隘、城台和烽火台等组成,设立卫所,驻守军队,开展屯田,进行生产,形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城墙
关隘
烽火台
城台
关城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一)明长城
明代修筑长城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布局更合理,技术更先进,设施更完善,工程质量更优异。
4.特点: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一)明长城
民间自相往来、平等互利的民族互市兴旺,带来了长城地带经济的飞跃发展,为农、牧民族大融合和农、牧文化二元一体的实现提供了前提条件。
——摘编自余同元《明后期长城沿线的民族贸易市场》
5.作用:
(1)军事上:抵御了少数民族的侵扰;
(2)经济上: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在它附近的多民
族聚集的地区,建立许多农牧贸易场所,促进北疆经济开发。
(3)政治上: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二)北京城
1.修建:
北京城在元大都基础上发展起来。朱棣通过“ 靖难之役 ”成为皇帝后,选定北京作为都城,从1406年至1420年基本建成,次年正式迁都北京。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二)北京城
2.构成:
明朝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宫城即紫禁城,今称故宫,由蒯祥等人设计,是北京城的核心,皇城在宫城外面,内城在皇城外面,外城在内城南面。
“紫禁城”的由来:“紫”,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皇帝自认为是 “天子”,他的宫殿就应当位于地球的正中间。“禁”,皇帝居住的地方,防备森严,寻常百姓难以接近。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二)北京城
3.特点:
整个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由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从宫城到外城都以这条中轴线对称展开,均衡布局,形成了完整而和谐的巨大建筑群。
紫禁城内有不下百所院落,每所院落中建筑都有主有从,以配殿衬托主殿。整座宫城正是以其建筑形象地体现了古代社会中的君臣、父子、夫妇的伦常关系和这种关系最顶端的君权、皇权的至高无上的地位。
——摘编自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概说》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二)北京城
4.建筑:
(1)北京城的建筑,以宫殿为重点,并建有坛庙、宫苑、王府、城垣、城楼、官衙、仓库、寺观、桥梁、大街小巷、工商场所、以及其他各种民生设施。
(2)最为雄伟壮丽的是紫禁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皇都积胜图》(局部)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一)小说
三、小说和艺术
1.概况:
明朝时候,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小说、戏曲等大众化的文学艺术形式有了突出发展,产生了一批脍炙人口的小说。
相关史事
自秦汉以来,汉赋、唐诗、宋词、唐宋散文、元曲等文学创作各领风骚。到了明代,小说、戏曲等大众文学流行起来。尤其是小说创作,在明代处于黄金时期,在中国古代文学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桃园结义 武松打虎 三打白骨精
(一)小说
2.代表:《三国演义》
(1)成书时间:
(3)主要内容:
(4)艺术特点:
(5)历史地位:
元末明初
以三国史实为基础,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和相互交往上的各种矛盾冲突,也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统一的强烈愿望
结构宏伟,脉络细密,情节跌宕起伏
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
(2)作者:
罗贯中
三、小说和艺术
(一)小说
2.代表:《水浒传》
(1)成书时间:
(3)主要内容:
(4)艺术特点:
元末明初
以官逼民反为主题,揭示了从皇帝到各级贪官污吏的丑恶嘴脸,描写了宋代梁山泊各路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成功塑造出一批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
运用白话描写故事进程和人物性格、洗练明快,生动传神
(2)作者:
施耐庵
三、小说和艺术
(一)小说
2.代表:《西游记》
(1)成书时间:
(3)主要内容:
(4)艺术特点:
明代中期
描写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作者运用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笔调,勾画出神奇光怪的情境,抒发了铲除邪恶势力的愿望。
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语言生动流畅,故事引人入胜
(2)作者:
吴承恩
三、小说和艺术
这三部小说,虽然主题和风格各异,但都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情节曲折,想象丰富,语言生动,问世之后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家喻户晓,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并对以后的小说、戏剧等文学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小说
3.影响:
三、小说和艺术
(二)艺术
1.书画:
明朝时期,书画艺术继续发展,出现了书法名家董其昌,绘画名家徐渭等。
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明朝后期大臣、书画家。董其昌擅于山水画,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
三、小说和艺术
(二)艺术
1.书画:
明朝时期,书画艺术继续发展,出现了书法名家董其昌,绘画名家徐渭等。
徐渭,号青藤老人。明代中期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青藤画派”之鼻祖,其画能吸取前人精华而脱胎换骨,不求形似求神似,以花卉最为出色,开创了一代画风,对后世画坛(如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等)影响极大。
墨花图
三、小说和艺术
(二)艺术
2.戏剧:
汤显祖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
(1)代表作:
(2)主要内容:
《牡丹亭》
曲文流丽、人物内心描写细致,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人吃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三、小说和艺术
科技名著
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
科技巨著:《农政全书》
农业科学巨著:《天工开物》
建筑
明长城
北京城
文学和艺术
小说
艺术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牡丹亭》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堂小结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