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20世纪50年代中期,印度政府打算从苏联购买伊尔-28轰炸机,以确保对巴基斯坦的军事优势。此举引起英国的高度重视,经艾登政府干预和施压,最终印度放弃伊尔-28,选择了英制“堪培拉”轰炸机。英国此举的意图是
A.遏制世界共产主义发展 B.扶植印度打压巴基斯坦
C.强化对印度的殖民统治 D.维护在南亚地区的影响力
2.1949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只强调和资本家斗争,而不强调联合愿意和我们合作的资本家……这是一种实际上立即消灭资产阶级的倾向”“和党的方针政策是在根本上相违反的”。这一指示有利于当时
A.在经济领域实行公私合营 B.接管城市后生产的恢复发展
C.确立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 D.对新民主主义政策进行调整
3.下表为美国部分媒体及官方使用“自由世界”和“西方”两个词汇的统计情况,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1988年 1993年
自由世界 西方 自由世界 西方
《纽约时报》 71 46 44 144
《华盛顿邮报》 112 36 67 87
国会记录 356 7 114 10
(注:此处“西方”指一个文明或一个政治实体。)
A.两极格局的瓦解 B.美国推行霸权主义
C.全球化趋势加强 D.欧洲国家日益崛起
4.在20世纪的国际格局出现过三次大的变动,造成第三次大变动的历史事件是( )
A.巴黎和会 B.新中国成立 C.雅尔塔会议 D.苏联解体
5.二战结束后,欧美国家脑力劳动者人数迅速增加,他们被称为“白领工人”。20世纪40-70年代,美国“白领工人”的总数从1508万人增加到5105万人。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产业结构升级
B.中产阶级出现
C.大众教育普及
D.科学技术进步
6.有学者这样描写苏联一位领导人:“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面的好心了,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材料中的“他”应是( )
A.斯大林 B.戈尔巴乔夫 C.赫鲁晓夫 D.勃列日涅夫
7.关于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A.从政治领域转向经济领域
B.对“斯大林模式”有所突破
C.改革取得了极大成功
D.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仿佛感到听见一声巨响,并且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突然间彻底倒塌了,从此后被分裂为15块碎片。”这句话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东欧剧变 B.苏联解体 C.古巴导弹事件 D.华约解体
9.“1954—1960年,苏联先后开垦荒地4000多万公顷,同期全国粮食产量增长50%以上……由于经营管理不善……1964年,苏联不得不从国外进口粮食。”由材料可知,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A.收到一定的成效 B.缺乏科学技术的运用
C.破坏了自然环境 D.完全以失败告终
10.1959年以来,苏联的工业产量逐年从两位数逐步降低,到70年代后期已落到每年3%-4%,而且仍在下降。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大量资本倾注于重工业和国防工业 B.领导人经济政策的调整
C.消费者的需求无法刺激经济的增长 D.同美国的军备竞赛加剧
11.戈尔巴乔夫的改革造成苏联党和国家思想上、政治上的混乱和国家经济的继续恶化,为西方国家宣传资本主义、攻击共产主义,从而解体苏联提供了可乘之机。其改革措施中导致思想发生混乱的是
A.实行经济上的“加速发展战略”
B.走资本主义国家“混合经济”道路
C.推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D.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自主权
12.有学者认为:“他的悲剧在于他没能建立一个新的制度去代替他所破坏了的制度。他刮起了他最终难以控制、不可驾驭的强大的改革狂风。他大大改变了原来的体制,而又拒绝承认必须让整个体制解体。最后,他成了旧秩序的危险,新秩序的障碍。”该学者评价的是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13.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其产生的影响是
A.使苏联打开了改革的闸门
B.使苏联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
C.有利于苏联改变轻、重工业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D.使企业获得了独立自主的地位,促进了工业的发展
14.1958年至1959年间,苏联集体农庄购置的拖拉机及各种设备的总值达到了320亿卢布,约有100万技术人员转到了集体农庄,使得集体农庄摆脱了机器拖拉机站的控制,有了自主经营的权利,能够根据自身的力量来使用各种机器和技术力量。这项改革
A.打破了斯大林模式
B.发挥了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C.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D.确立了与美争霸的优势地位
15.20世纪80年代起,罗马尼亚所借的102亿美元的巨额外债进入了偿债高峰期。为了按期偿债,领导人齐奥塞斯库不惜强迫人民节衣缩食以增加出口换汇,以至于使“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到文明生活限度以下”。这种做法( )
A.适应了经济全球化潮流 B.加剧了社会危机
C.抵御了西方的“和平演变” D.突破了苏联模式
16.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提出的《行动纲领》指出:“共产主义、平均主义是有害的,因为它袒护懒汉和责任心不强的人而损害勤劳和舍己为公的人,袒护非熟练工人而损害熟练工人。”这说明当时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
A.力图完善国家福利制度 B.尝试改革原有僵化的经济体制
C.抛弃了马克思主义指导 D.努力摆脱苏联强权政治的控制
17.1957年,赫鲁晓夫发动“工业、建筑管理改组”:撤销大多数联盟和加盟共和国主管工业和建筑业的部,将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各区设国民经济委员会,统一管理本区域的所有工业和建筑行业。由此可知,这次改组
A.冲破了斯大林模式的基本框架 B.完善了原有体制缺陷
C.仍未改变用行政手段管理企业 D.体现了管理的市场化
18.1990年 11月,在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成员国首脑会议上,北约和华约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两大军事集团“不再互为对手,相互将建立新的伙伴关系并友好相处”,这“成为欧洲冷战时代结束的象征”。这一声明主要是基于
A.两大集团军事上势均力敌 B.世界政治格局日益多极化
C.欧洲一体化逐步走向深入 D.两大集团力量对比失衡
19.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农产品采购制。将原来280多项生产计划指标缩减为只下达国家收购各类农畜产品的数量指标,农庄有权自行安排生产。这些做法
A.是回归到苏俄新经济政策
B.提高了农庄的生产积极性
C.严重脱离了苏联社会现实
D.形成了合理的工农业比例
20.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这里所说的“革命”是指
A.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 B.公开发表《四月提纲》
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D.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二、材料分析题
21.“冷战”是二战后国际关系体系变化的重要表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民日报》(1948年6月1日)说:所谓“冷战”,是指美国反对派以战争恫吓对苏联及所有爱好和平的人民所进行的外交战和宣传战。在《苏联大百科全书》中,则把“冷战”成为美国和西方为统治世界而采取的一种以苏联和民主国家为敌的政策。到冷战结束后的今天,学术界对于冷战的定义已经没什么分歧,即把它作为其国际关系结构表现为两级对抗的一个时代,如果说到政策,那也是分别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个集团采取的政策,而非某一方的政策。
——沈志华主编《冷战国际史二十四讲》
材料二 在变幻莫测的冷战时期,美国的鲜明立场就是要遏制共产主义的蔓延。这是一场经济和意识形态上的对抗,一方是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另一方则是给20世纪下半叶蒙上阴影的苏联集团。杜鲁门认为,世界面临着两种选择:一种是美国的“自由体制、代议制政府、自由选举、个体自由的保证、言论和宗教自由,以及免于政治压迫的自由”;另外是苏联式的“恐怖和压迫、严控的报刊和广播、预设人选的选举,以及对个体自由的压制”。
——【英】苏珊-玛丽·格兰特《剑桥美国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关于“冷战”的两种不同的概念界定以及“冷战”的本质。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杜鲁门主义的内涵以及“冷战”出现的根源。
(3)“冷战”对峙格局结束的标志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冷战”对处理国际关系的启示。
22.20世纪的世界,一方面在衰落一方面又在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在1932年说:“由于某种难以确切指出的东西,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非但没有更加接近,非但没有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反而还采取了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
材料二 1983年6月,在国际高级研究协会联合会的一次会议期间,来自15个国家的学者们一致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都不再令人满意地起作用。“我们生活在一个正常秩序被打乱了的行星上,这一行星以一些与当代现实没有关系的经济观念为基础……我们要对那些基本信条提出异议,看看能否对它们加以修改或调整。”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导致1932年的世界充满“猜疑、恐惧和威胁”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资本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都不令人满意”的表现。为此二者各自做了哪些经济政策调整
23.【十月革命以来苏联的社会发展】
材料一 列宁认为应与西方社会和平相处,利用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削弱对手、壮大自己,并认为新经济政策是一个长期的政策。而后斯大林废除新经济政策,采用高速度工业化、全盘农业集体化,以便使苏联在最短时间内建成社会主义。但由于计划经济下的多种政策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给苏联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政治变动和激荡,这种政治体制在斯大林逝世后几十年中都未得到根本改变。此外斯大林与美英两国大搞“实力外交”,并试图通过经互会等组织控制东欧国家,严重违背了列宁的国际主义原则。到了赫鲁晓夫时期,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领域的建设,扩大了集体农庄和自营农场的的自主权,试图以经济杠杆带动生产发展。但由于大规模垦荒、与美军搞军备竞赛,使苏联进一步陷入危机。直至戈尔巴乔夫,经过经济体制改革失败后,转而进行政治改革,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摘编自邢广程《苏联高层决策70年》
材料二 由于俄罗斯旧版历史教科书出现了“去苏联化”“去苏共化”等对历史事件的诋毁性解读,成为各种势力煽动反俄情绪、鼓动地方民族分裂主义思想的工具。因此包括广大民众在内的阶层提出"重新审视苏联历史"这个命题,在2004年4月的民意调查中发现,对列宁的正面评价在民众中仍然超过55%以上,对工业化也产生了新的评价。为了治理历史教科书乱象,普京继前两次任内干预历史教科书,在第三次任职时提出编写统一历史教科书问题,其中包括2003年取消“抹黑”历史的教科书、2009 年成立直属总统的"反击篡改历史行为的委员会"。有俄罗斯学者指出,俄罗斯应进一步在欧亚经济联盟范围内形成统一的历史教育空间,强化这些国家间历史与文化联系。
——摘编自吴恩远《还历史公正——俄罗斯对全盘否定苏联的反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月革命以来苏联社会发展道路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罗斯由"去苏联化"到理性看待苏联历史的原因。
参考答案:
1.D
2.B
3.A
4.D
5.D
6.B
7.B
8.B
9.A
10.A
11.C
12.D
13.B
14.C
15.B
16.B
17.C
18.D
19.B
20.C
21.(1)界定:“冷战”结束前,中苏都认为是美国一方的敌视政策;“冷战”结束后,认为是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个集团均采取的敌视政策。本质:美苏两极对抗。
(2)内涵:“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援助“自由”国家;维护美国国家安全,称霸世界。
根源:美苏两国在全球战略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美苏两国在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上的较量;美苏两国实力相对均衡,都力图主导世界。
(3)标志:苏联解体。启示:国家间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划分敌我不利于国际关系正常发展;国家间霸权主义或主导世界的政策不利于世界和平;国家间利益冲突并不必然导致国家间的相互对抗;国家间对抗可能导致一国或多方发展困境。
22.(1)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的矛盾对立加剧;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国际关系恶化;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法西斯势力膨胀并对外扩张。(任答3点)
(2)表现: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滞胀”;社会主义经济缺乏活力,发展速度缓慢。(任答2点)
调整: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减少国家干预、出售部分国有企业、削减福利开支。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戈尔巴乔夫及东欧国家改革,从根本上触动经济体制。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任答2点)
23.(1)特点:政治体制过于集中的弊端始终未得到根本改变;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相割裂;存在政策内容不符合实际和执行不力的弊端;高层决策机制不稳定,政策缺乏连续性;片面追求国内建设,忽视发展外交关系。
(2)原因:历史虚无主义严重影响了民众的国家认同感;坚守国家意识形态阵地的需要;对十月革命和苏维埃制度历史意义的重新认识;普京等领导人的推动;重视爱国教育,传承民族精神的需要;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