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
1. 认识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理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拦;牢固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促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2. 了解各个历史阶段世界各地区不同规模和类型的人口迁徙,认识人口迁徙对人类文化变迁的影响,以及人口迁徙和移民社会中出现的文化认同问题。
整理并了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
历史潮流 ① 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制约战 争的有 利因素 (1) 国际局势趋于② ; (2) 国际维和的有效作用; (3) 世界发展改变了各国和整个世界的面貌; (4) ③ 的崛起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5) 各地的联系加强,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人类发 展面临 的问题 发展方面 (1) ④ 日益严重。 (2) 世界经济增长⑤ ,发达经济体需求萎缩,经济恢复乏力
和平与安全 方面 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美国等西方国家的⑥ ,导致世界局势动荡;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⑦ 、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跨国刑事犯罪、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海洋权益和极地资源争夺等日趋激烈
全球 治理 不同层次的国际治理组织和相应的治理机制 (1) 全球治理的实质是以全球治理机制为基础,而不是以正式的⑧ 为基础。 (2) 全球治理存在一个由不同层次的行为体和运动构成的复杂结构,强调行为者的⑨ 和多样性。 (3) 全球治理的方式是⑩ ,强调程序的基本原则与实质的基本原则同等重要。 (4) 全球治理与全球秩序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全球秩序包含那些世界政治不同发展阶段中的常规化安排,其中一些安排是基础性的,而另一些则是 的
中国 方案 (1) 中国推动建设 的新型国际关系。 ◎中国坚持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 (2) 中国倡导构建 。 ◎2013年,中国提出建设“ ”的合作倡议。 ◎2014年11月,中国设立丝路基金,对“一带一路”建设给以资金支持。 ◎2015年12月,中国倡议设立的 正式成立,简称“亚投行”
难民的 困境和 救助 难民困境 (1) 种类:难民分为 、经济难民、自然灾害难民等。 (2) 概况:二战前的难民主要产生于 ,如遭到纳粹德国迫害而流亡的犹太难民;二战后的难民主要产生于 等地区,例如叙利亚战争难民
难民救助 (1) 1950年,联合国成立 ,专门协调处理难民问题。 (2) 1951年,联合国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规定救助难民的行动准则。 (3) 年,联合国又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扩大1951年公约的适用范围。 (4) 2000年12月4日,联合国大会决定,从2001年起,每年的 为“世界难民日”
现状 没有改变难民 的趋势
★注意: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大和平”与“小战争”的共生并存。 “大和平”使“小战争”得以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中衍生和发展,而“小战争”则成为“大和平”条件下释放郁积矛盾、调整利益关系的一种方式,更成为 维持其统治秩序的手段
史事分析(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二战后,难民问题以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意识形态对抗为中心。在联合国难民署建立的早期,苏联和美国都拒绝加入联合国难民署。美国根据自己的外交政策建立难民政策。欧洲发生首次难民危机之后,美国逐渐意识到加入联合国难民署、援助东欧等共产主义国家难民能够弱化共产主义,开始支持联合国难民署,以联合国难民署为依托开展活动。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逐渐放弃了以往的难民宽容政策,转而制定更为严格的难民准入标准,加强对难民的限制。
进入21世纪以来,难民问题更为复杂。“南北僵局”持续存在,发达国家大多逃避救助责任,发展中国家却往往无能为力。中国作为1951年《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及其议定书的缔约国,始终坚持国家难民制度的主权原则、可持续发展和公平原则。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思想,推崇休戚与共的全球治理模式,并向有关国家或国际机构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李晓婷《国际难民机制的建立与发展》等
(1)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美国对待国际难民问题的特点及其成因。
(2)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方案在国际难民问题中的重要意义。
史事分析(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进入21世纪,国际局势总体趋于缓和,追求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但今天的世界并不安宁,在和平与安全方面,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
——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二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下令在顿巴斯地区进行特别军事行动,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军事冲突随之升级,世界称之为“乌克兰问题”。在24日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华春莹在回答记者问题时提道:“关于‘乌克兰问题’,我们已经表明中方原则立场。”“乌克兰问题”有着非常复杂的历史背景和经纬,演变到今天的这种局面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环球网”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今世界和平与安全面临的问题。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乌克兰问题”的因素。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给出了怎样的中国方案,并简要说明。
情境探究
某学习小组以“今天的世界并不安宁,和平与发展遭遇严重挑战”为主题,找到了关于海湾战争的一些史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所示:
海湾战争大事记
1990年 8月2日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8月7日 美国向海湾地区派出军队 8月31日 联合国开始与伊拉克谈判 11月9日 美国在海湾地区扩军一倍
1991年 1月16日 “沙漠风暴”行动开始 1月17日 伊拉克向以色列发射导弹 1月24日 多国部队在海湾地区发动地面攻势 4月11日 海湾战争交战国实现正式停火
材料二 如下列图片所示:
——以上均摘编自《世纪图志》
(1) 材料一对探讨这一主题有何价值?
(2) 材料二从怎样的视角拓展了我们对研究主题的认识?
(3)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所反映的现象进行评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历史写作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世界现代化进程是从16世纪开始的,表现为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拓、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兴起等,它使民族历史逐渐融为世界历史,极大程度推动了人类文明向前进步。18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开启了工业革命,以工业、技术、资本、掠夺为核心要素的西方现代化,带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把现代化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但也暴露出一系列弊病。
…………
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实践开启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在全面铺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的辉煌历程中,一以贯之地致力于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世界现代化普遍性和中国现代化特殊性的统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独立自主探索了一条人类通往现代化的新路,以自身的积极创造和主动发展,对人类现代化产生了世界历史性意义。
——英明《大历史观视域下的中国式现代化》
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欧美国家现代化历程,谈谈你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要求:可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某个方面拟定观点,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楚)
活动1
①和平、发展、合作、共赢;②缓和;③发展中国家;④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⑤动力不足;⑥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⑦恐怖主义;⑧政府权威;⑨多元化;⑩参与、谈判和协调; 程序化; 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战争难民; 欧洲; 中东、非洲和东南亚; 联合国难民署; 1966;6月20日;逐年增加;超级大国。
活动2
(1) 特点:具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逐渐以联合国难民署为依托;难民政策随时代变化而变动。
成因:国家利益的驱使;世界政局变动的影响。
(2) 意义:有利于打破“南北僵局”的局面;推动国际合作,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维护1951年公约和议定书的权威性;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有利于完善国际难民救助体系。
活动3
(1) 问题:
①地区热点问题,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发生的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的争端,至今没有解决;2011年发生的叙利亚内战,到2018年1月已经导致540万人沦为难民,造成了大规模人道主义灾难;等等。
②其他问题,如: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导致世界局势动荡;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跨国刑事犯罪、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海洋权益和极地资源争夺等日益激烈。
(2) 因素:第一个方面是历史渊源。冷战结束和苏联解体后,乌克兰与俄罗斯是互相认可的合作关系。后由于乌克兰政治取向转向亲西方并试图依美制俄,导致乌克兰内部族群矛盾凸显,也导致了俄乌的政治关系陷入对立状态。俄罗斯担忧乌克兰加入北约,将其战略缓冲带完全消除,使西方军事力量彻底直抵家门口,对俄罗斯造成战略性威胁。乌克兰内部亲俄罗斯的顿巴斯地区寻求分离,俄借此出兵。
第二个方面是国际政治变化导致的结果。欧美国家认为俄罗斯地处亚欧大陆的心脏地带,一直对欧洲国家和大西洋国家构成威胁。因此西方国家想通过北约东扩的方式限制俄罗斯的战略行为,以保证自身安全。美国利用欧洲大国与俄罗斯的矛盾,挑动欧洲盟国与俄罗斯对立,达到控制欧洲的目的。为此,美国把俄罗斯作为重要的战略对手,将俄罗斯推入与欧洲对抗的陷阱中,从而掌控欧洲。
第三个方面是由地缘政治的复杂变化所致。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周边出现了一系列独立主权的国家,在中亚区域、高加索地区和乌克兰所在的东欧地区,俄罗斯都被视为强敌。在外国势力的介入下,很容易引起纷争。
中国方案:中国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自己的方案。
一方面,中国坚持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坚持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另一方面,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冷战结束后国际秩序存在的混乱现象和全球治理出现的各种问题,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一步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活动4
(1) 价值:材料一提供了海湾战争基本进程的史实,为研究海湾战争及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提供了基本时空线索。
(2) 视角:材料二以新闻照片的形式再现了海湾战争的一些史料,使我们对海湾战争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与感受。
(3) 评述:霸权主义的存在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与发展。
伊拉克为了争夺中东霸主,霸占科威特的石油资源,无视科威特的国家主权,入侵科威特,并以外国人为人质,这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美国面对伊拉克的入侵行为,以世界霸主自居,不是和平解决,而是联合多国以阻止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为名行使侵占伊拉克之实,并以他国为军事基地,轰炸伊拉克城市,造成难民危机,这也是对世界和平的破坏。
霸权主义不利于世界发展。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破坏了科威特的经济,其纵火焚烧油井的行为会导致世界油价上升,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美国实施“沙漠风暴”,对伊拉克城市进行轰炸,这些也会导致伊拉克经济的倒退。
活动5
示例:
观点:中国式现代化有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理解:16世纪开始的世界现代化进程,由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罪恶的资本原始积累使得处于世界历史之中的落后国家惨遭入侵、劫掠。工业革命后,英美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强大的工业实力,对外进行商品倾销、资本输出,大肆殖民扩张,瓜分世界,通过殖民掠夺聚敛巨额财富,促进本国的现代化进程。在推动资本主义文明全球扩张的同时,西方国家主导的现代化带给落后国家更多的是深重灾难,构建起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不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现代化建设艰难起步,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致力于国家建设经济发展。通过长期的艰苦奋斗、通过改革开放,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放发展生产力,国家实力显著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不是靠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推进的,也不是以牺牲他国人民利益为代价的。新时期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具体措施,以自己的发展惠及世界。
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西方式现代化的殖民主义、霸权主义、零和博弈的思维,弘扬和平发展理念,走合作共赢的道路,为世界文明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方案,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其他观点示例:中国式现代化是现代化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中国式现代化是对西方欧美国家现代化的超越;中国式现代化有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追求共同富裕是对西方式现代化的超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