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苏格拉底所宣教的“智者统治,别人服从”极端蔑视民主和自治。在平时的情况下,宽容的民主制度可以允许这位哲学家在市场上大放厥词……但是一旦雅典民主政体本身的存在受到威胁时,雅典的民主派不免慌了手脚。这从本质上说明( )
A.雅典民主政治的虚伪 B.苏格拉底主张精英政治
C.民主制下的雅典人没有自由权 D.雅典民主制确实存在着困境
2.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通过了一个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确立了议会 的最高权力,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这份文件是
A.《权利法案》 B.《1787年宪法》 C.《1875宪法》 D.《1871年宪法》
3.1887年,法国右翼势力代表人物布朗热,利用国内因发生经济危机而引发的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发动了一场旨在推翻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独裁政权的政治运动。但是在1889年的众议院大选中,共和派仍获得了366个席位,保守派仅获得168个席位。这场运动最终瓦解。这表明当时法国
A.共和派和君主派的斗争激烈 B.经济危机对社会破坏严重
C.封建残余势力依然十分强大 D.共和政体得到进一步巩固
4.1688年11月,威廉率军在英国登陆,詹姆士二世逃亡法国。在新召开的议会中,各政治力量经过讨价还价,确定由玛丽和威廉共同继承王位,作为条件,威廉签署了旨在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由此可见,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A.体现了政治斗争的妥协性 B.经历艰难与曲折的过程
C.彰显资产阶级革命的彻底性 D.促进了议会政治的形成
5.“光荣革命”后,为巩固革命成果,扩大议会权力,限制王权,英国议会于1689年通过了( )
A.《独立宣言》 B.《王位继承法 C.《权利法案》》 D.《人权宣言》
6.近代以来,英美两国先后确立起君主立宪政体和民主共和政体,成为其他国家纷纷效法的榜样。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A.国家元首均为选举产生 B.体现了分权与制衡
C.国家权力中心均在国家元首 D.内阁均必须对议会负责
7.1877年,法国一家君主派报纸写道:“我们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连猪狗都不吃的烂泥浆。”这段言论反映了法国
A.地方割据势力强大
B.政治体制不断完善
C.共和派的力量强大
D.共和道路艰难曲折
8.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第十项 无论各州,未经国会之核准,不得对于进口货或出口货,赋课进口税或出口税;惟在执行该州之检查法律上有绝对必要者,不在此限。"这一条款旨在
A.巩固分权制衡原则 B.加强中央权力
C.维护进出口贸易 D.保障各州权力
9.它是政府的最高决策机构,既操纵立法,又管理行政,被看作是“对国家行政的最高控制”,“政府的主要工具”,以及“大多数立法和行政主动性的来源”。这里的“它”是 指 18 世纪中期以后英国的
A.议会 B.国王 C.内阁 D.首相
10.雅典英雄时代,提修斯进行改革,设立一个中央管理机关,规定雅典公民权利和新的法律保护;德拉古改革,制定成文法;梭伦变法,雅典法律得到大发展;至克利斯提尼的改革雅典城邦制最终完成。由此可见雅典( )
A.通过不断改革建立城邦制 B.人民权利随着改革而增加
C.国家制度通过征战而形成 D.领土面积经战争不断扩大
11.1914-1915年,英国议会连续通过三个《国土保卫法》和《授权法》。据此,内阁获得了不经议会直接行政命令以代替议会立法的权力,大大提高了内阁领导人民进行战争的能力和效率。上述材料( )
A.表明内阁已隐约有与议会分庭抗礼之势
B.体现土地贵族与工业资产阶级权力博弈
C.暗示国王在对外战争中己毫无作用可言
D.强调议会与内阁的制衡局面即将被打破
12.政厅公餐,是雅典城邦在政治和宗教中心——政厅,举办的宴会活动。参与者往往是城邦授予特定身份的人,包括对城邦有突出贡献的人,比如在奥林匹亚竞技会上取得胜利者。这一活动旨在( )
A.丰富城邦生活方式 B.扩大公民民主权利
C.强化公民城邦意识 D.促进体育竞技发展
13.1791年12月,美国宪法之父詹姆斯·麦迪逊起草的十条修正案通过,成为宪法的一部分。第二条修正案规定:纪律良好的民兵队伍,对于一个自由国家的安全实属必须;故人民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得予以侵犯。这一规定
A.有效维护了联邦政府的统一 B.避免了政府对民众权利侵犯
C.推动了美国民主共和制建立 D.埋下了社会治安混乱的隐患
14.梭伦改革后,僭主(独裁者)庇西特拉图残酷镇压反对派贵族,进一步削弱氏族贵族的权力.大力发展工商业,鼓励农业,分配土地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减轻农业税。这表明了庇西特拉图的统治
A.基本消除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B.使民众在城邦事务中地位平等
C.获得民众对僭主政治的支持 D.为民主政治创立创造了条件
15.雅典在克里斯提尼改革后确立了民主制,但著名历史学家钱乘旦先生认为,实际上雅典仍是由少数富人掌权的国家。这一状况最后得到改善得益于( )
A.五百人议事会的成立 B.议事会成员由抽签产生
C.向公职人员发放津贴 D.陪审法庭具有监察职能
16.下图是英国议会、内阁(首相)、英王之间的宪政关系图,据此对英国宪政理解正确的是
A.作为虚君的国王是无任何权力的 B.内阁不必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
C.首相可以通过议会来掌握立法权 D.议会所有议员都是由英王任命的
17.1841年,英国保守党党魁皮尔在未获得维多利亚女王支持的情况下参加竞选,最终获胜并迫使女王命其组阁。记者克罗克评论此举为英国“历史上第一次由人民为国王挑选首相的做法”。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首相由人民直接选举 B.国王最终失去权力
C.议会政治进一步完善 D.政党制度正式确立
18.法美两国都是民主共和国,依据1875年宪法和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总统与美国总统的最大区别是( )
A.总统是国家元首 B.总统统率军队
C.总统任免政府官员 D.总统对议会负责
19.下列对图数据的分析,与史实相符的是( )
A.外邦人同样享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
B.真正享有民主权利的人数不足雅典居民的一半
C.占据人口近半数的奴隶可以担任政府公职
D.全体自由民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
20.麦迪逊说:“野心必须用野心来对抗。用这种种方法来控制政府的弊端,可能是对人性的一种侮辱……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麦迪逊在此强调
A.制约政府权力的必要性
B.政府必然触犯人的利益
C.政府的弊端在所难免
D.分权制衡不符合人性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顾炎武在《日知录》卷十三《周末风俗》条中,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现象进行了比较,指出:“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战国时期,法律制度普遍建立起来,法律成为维护新的政治秩序的主要工具。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
材料二 当梭伦成为政事的领导者的时候,他就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一举而永远地解放了人民,他又制定法律,废除所有债务,禁止借贷以人身做抵押;因债卖身的农民,一律释放;因欠债而卖到外邦做奴隶的农民,由城邦赎回。因债务而被抵押的土地一律归还原主,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下令取消公私债务,意即人民卸下他们的重担,同时还规定无子女者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将遗产交给指定的继承人。并庄严声明“此法律的有效期为一百年。”。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三 第三表(执行)债权人得拘禁债务人六十日。在此期内,债务人仍可谋求和解;如不获和解,则债权人应连续在三个集市日将债务人牵至广场,并高声宣布所判定的金额。
第八表(私犯)烧毁房屋或堆放在房屋附近的谷物堆的,如属故意,则捆绑而鞭打之,然后将其烧死;如为过失,则责令赔偿损失,如无力赔偿,则从轻处罚。
第八表:现行窃盗被捕,处笞刑后交被窃者处理;如为奴隶,处笞刑后投塔尔佩欧岩下摔死。如为未适婚人,由长官酌处笞刑,并责令赔偿损失。
第九表(公法)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
第十一表前五表的补充:平民和贵族,不得通婚。
——《十二铜表法》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战国时期政治领域中发生的新变化。举例说明战国时期“法律成为维护新的政治秩序的主要工具”(两个以上的例子)。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的内容及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况罗马法的特点,并辩证的评价《十二铜表法》
(4)谈谈上述材料对于当今法治社会建设的启示。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祖宗之法”是中图传统儒家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西方的“政治文化”则呈现不同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太宗在即位诏书中说:“先皇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防,曲之为制,纪律己定,物有其常,谨当遵承,不敢逾越。”宋代士大夫们在谈及国家的政治取向、制摩原则时。经常与“祖宗之法”联系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祖宗之法”就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宋代中央集权的活力与僵滞①,权力机构的分立与集中②,文武制衡关系的形成③,乃至赵宋王朝的兴与衰④,处处都会遇到所谓“祖宗之法”的问题。
——摘编自陈苏镇主编《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研究》
(1) 依据所学知识,在标示的①②③④中任选两点,予以说明。你如何看待宋朝这种特别重视“祖
宗之法”的政治取向
材料二
“人们逐渐相信,当前人类活动的各方面已非过去所能比拟,将来在各个领域注定会出现没有止境的进步”。
“他们认为变革和进步可以逐步改良社会……当时的政治、经济和宗教制度必须进行改革”。
材料三在上述政治理念的影响之下,19世纪的欧洲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变革:
1830年 法国:七月革命,建立七月王朝,实行君主立完制度
1861年 撒丁王朝:基本统一意大利。实行君主立宪制
1867年 英国:议会改革,城市工人获得选举权
1871年 德意志:实现统一,颁布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
1875年 法国:男性公民均获得选举权,共和制度最终确立
1884年 英国:议会改革,农村工人和矿工获得选举权
(2)材料二反映了欧洲怎样的政治文化理念 依据材料三,归纳l9世纪欧洲政治文明演进的主要方面,并任选其中一个方面予以说明。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1830年开始,英国的议会改革斗争进入决战阶段。当时中等阶级改革派组织动辄就能组织起数十万人的盛大群众集会,有极大的号召力。在斗争手段上,工人激进派除使用集会、请愿、游行、鼓动等中产阶级也使用的方法外,也不排除尝试暴力的手段,如骚乱、密谋乃至发动武装起义。辉格党从18世纪下半叶起就长期在野,结果是逐渐同情议会改革。
——摘编自钱乘旦《思考中的历史:当代史学视野下的现代社会转型》
材料二 帝国皇帝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任命议会主席、召开和解散联邦议会。帝国议会按照普遍的、直接的、秘密的选举制选出,然而,它未能组成代议制的政府,帝国议会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因为一切法律和其他决议都必须取得联邦议会和皇帝的同意方能生效。
——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上半叶英国议会改革斗争的动力及其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德国代议制的主要特征。
参考答案:
1.D
2.A
3.D
4.A
5.C
6.B
7.D
8.B
9.C
10.A
11.A
12.C
13.D
14.D
15.C
16.C
17.C
18.D
19.B
20.A
21.(1)变化:旧政治秩序崩溃,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严重破坏;新政治秩序形成,强国对峙,法律成为新政治秩序的维护工具。
举例:李悝变法制定《法经》;秦国商鞅用法律的形式承认了土地的私有;商鞅制定秦律;商鞅推行什五连坐法。
(2)内容: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和“六一汉”制度。规定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制定“遗嘱法”。
影响:有效防止贵族兼并土地;解除债务奴隶制对平民威胁,一定程度维护了平民利益,缓和社会矛盾;扩大统治基础;保护了私有财产,促进经济发展。
(3)特点:内容广泛,条文明晰,审判、量刑有法可依;保护私有财产;阶级性;野蛮性;评价: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法律抑制了贵族权力,又保护了平民利益;在社会中人人有法可依,规范社会秩序;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保留了一些野蛮的习惯法;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4)认识:要完善法律体系,加强法治建设;依法治国;注重司法公正性,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提高立法质量等。
22.(1)中央集权的活力与僵滞;宋代把兵权、行政权、财政权收归中央,消除了分裂割据的基础。但又降低了行政效率,并酿成“三冗”局面。
②权力机构的分立与集中:设立“二府三司”,分割宰相的权力。皇帝得以总揽大权。
③文武制衡关系的形成: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分散军权。重文轻武,武将受到过多的牵制,影响军队战斗力的发挥。
④赵宋王朝的兴与衰:北宋加强了中央集权,保证了长治久安。保守派反对王安石变法,无法克服统治危机,北宋走向衰落。
评价:有利宋朝统治的稳固,造成宋朝政治保守和僵化。
(2)理念:历史是不断进步的,应该进行变革。
主要方面:近代民主政体的扩展;代议制民主进一步发展;统一和近代民族国家形成。
23.(1)动力:工业革命深入发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他们要求分享更多的政治权力;阶级斗争的推动。
影响:推动了英国议会改革的进行;促进了英国政治民主化。
(2)特征:议会选举体现民主性,但未能组成政府;议会拥有立法权,但议会立法受行政权力控制;立宪为虚,君主为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