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印度
1.南亚的棉花主要分布于( )
A.印度河平原 B.喜马拉雅山的南侧
C.德干高原西部地区 D.恒河下游平原
2.下列关于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B.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C.工业发达 D.粮食需大量进口
3.印度人口多的优势有( )
①劳动力充足
②人口老龄化严重
③资源环境压力大
④消费市场广阔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4.南亚有三大地形区,下列关于其地形地势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中部高,南北低
B.指印度半岛及中南半岛
C.自南向北逐级降低
D.北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南部是高原
5.下列国家被称为“世界办公室”的是( )
A.中国 B.俄罗斯 C.印度 D.美国
6.印度的耕地面积1.7亿公顷,居亚洲第一位,但是人均耕地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主要是因为( )
A.国土面积大 B.劳动力短缺
C.人口数量多 D.耕地质量差
7.下列关于印度居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印度人口的增长近年来越来越慢
B.印度河平原是印度人口最密集、农业最发达的地区
C.印度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但居民多数信仰印度教
D.由于“绿色革命”成果显著,印度粮食人均占有量已达到世界人均水平
8.作为人口大国,印度( )
A.人口增长速度低于中国
B.人口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
C.耕地多,人口压力较小
D.人口集中分布于中部及沿海平原地区
9.印度河最终注入( )
A.孟加拉湾
B.阿拉伯海
C.波斯湾
D.地中海
10.读“孟买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月份分配图”和“南亚1月、7月风向图”,关于南亚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月吹东北季风,降水较多
B.7月吹西南季风,降水较少
雨季吹东北季风
D.西南季风给南亚带来丰沛降水
11.印度北部的人们以小麦、玉米为主食,南部和东部沿海人们以大米为主食,主要受下列哪一项因素的影响( )
A.经济水平 B.宗教信仰
C.风俗习惯 D.地形和气候
12.关于印度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印度的北部是高原,中部是山地,南部是平原
B.印度全国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C.一年中,印度的恒河水量变化很大,这与印度的热带季风气候有关
D.印度东部濒临阿拉伯海、西部濒临孟加拉湾
13.下列关于印度工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印度被形象的称为“世界办公室”
B.积极发展民族工业
C.不重视培养科技人员
D.高科技水平很落后
14.关于印度农业说法错误的是( )
A.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麦
B.印度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农业生产很不稳定
C.小麦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两侧的沿海平原和恒河中下游平原
D.印度进行了两次“绿色革命”大大地提高了粮食产量
15.印度发展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的有利条件是( )
①劳动力成本较低 ②英语普及
③人力资源丰富 ④信息技术发展较早
⑤铁矿资源丰富 ⑥交通运输发展较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
16.读印度主要农作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A 高原。分布在印度半岛东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的粮食作物是 。
(2)a代表 季风,此时是印度的 (旱或雨)季。受此季风的影响,印度 灾害频繁。
(3)20世纪80年代末,印度发展了具有信息技术含量高、利润大、资源消耗少等特点的服务外包产业,每年承包全球市场近一半的业务,被称为“ ”,其软件外包产业的发源地是 。请说出印度发展此产业的优势条件有哪些?(至少两条)。
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印度阿萨姆邦是阿萨姆红茶的重要产地,位于印度东北部的山区,与我国相邻。茶树具有喜温、畏寒、喜湿等生长特征,一般适宜生长在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
材料二水稻喜温喜湿,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水分供给。小麦喜温凉气候,比较耐旱。
材料三图1为“南亚地形图”,图2为“阿萨姆邦位置及印度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
(1)阿萨姆邦位于 山南麓。
(2)甲区域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印度种植该粮食作物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
(3)乙区域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和 (河流)的中上游地区。
(4)阿萨姆邦适合种植茶树的自然条件有 。(写出一点即可)
参考答案:
1.C2.B3.D4.D5.C
6.C7.C8.D9.B10.D
11.D12.C13.A14.C15.A
16.(1)德干 水稻
(2)西南 雨 水旱
(3)世界办公室 班加罗尔 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英语普及,信息技术发展较早等
17.(1)喜马拉雅
(2)水稻 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全年高温,降水丰富;气候湿热)
(3)小麦 恒河
(4)①茶树喜温、畏寒,阿萨姆邦纬度低,气温高,热量充足;②茶树喜湿,阿萨姆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量大;③阿萨姆邦东、北、南三面均为山地与丘陵,地势起伏,有利于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