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25 06:50: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一语文
2024.4
一、现代文阅读(39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情节”在中文语汇中,用法跟亚里士多德的完全不同。李卓哥批注《水浒传》:“每
于小小事上生出情节来,只是贵真不背造。”《水浒传》三十七回:“宋江因见了这两人,
心中欢喜,吃了几杯,忽然心里想要鱼藻汤吃。”李卓吾批注:“从极小板近处,生出情节,
引出鱼牙主人来,妙甚。”这些都是以情节论小说的例子。
情节,只是说文章中的一个段落、一个关目、一节故事。之所以节目关目又称为情节,
是因为中国文学强调“情”。人们一般都知道我国诗调以抒情为主,可是我国叙事文学一
样重视“情”。或者说我国文化本来就重“情”。因此我们很少说“事”,总是说“事情”。
李平吾讲“从碎小闲淡处生出节目朵,情景逼现”,也是由情讲节。
亚里士多德《诗学》传入中国后,我们用了“情节”这个词去译他的uto的乃是不
得已的。因为我国本无他所说的那些概念,故无一相对之词汇可供对译。勉强译为“情节”
自然也就引发了不少误解。
例如中国文学中情节的核心精神在于“情”,亚里士多德却是位绝对的理性论者。他
所说的“情节”与“情”无关,反而强调理性的就一秩序。这个秩序既需完整,有开始、
中问、结尾,又需长短造中,形成一个完美的结构,雕怪他被视为美学理性论的创始人,
重祝秩序、大小、计算、究整等概念。可是,中国人说情节与结构,含恋恰好相反。
《儒林外史》卧闲苹堂本三十三回:“凡作一部大书,如匠石营宫室必先具结构于
胸中。软为厅堂,北为卧室,孰为书斋、灶厨,一一布置停当,然后可以兴工。”《水浒传》
金圣叹评本十三回:“有全书在胸而始下笔著书者。”中国小说、戏曲若论结构,大抵如此,
会从“胸中丘娶”方面立论。这与亚里士多德从剧本、剧场去谈结构长短等,可说南辕北
城o
中图人讲结构当然也有由文本上说的一面。但这属于“法”的一面,中国人总喜欢说
“文无定法”,不会像亚里士多德那样拘泥。邹强说:“随事作文,不可因执。因文成事,
不可板涤。”《水浒传》金圣叹评本四十三回:“文无定格,随手可造也。”这些都是例证。
因此,情节乃是因情而生出许多事情、形成许多节目来的。生出,是生命形态的模拟。生
命是活的,且能生出新的生命。故情节重在环荪相扣,一节生出一节来。金圣叹评《水浒
传》,屡用“生出”“行到水穷,坐看云起”,即是如此。如评三十回“行到水穷,又看云
起,妙笔”,这样的话语,在其他评书者手中也是非常常见的。
这种“生出”的观念,导致我国小说之情节不是整休统一的有机结构,而是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一节串生一节、环环相扣又奇峰突起的既速又断的形式,与亚里士多德的想法
完全相左。
正国有这些不同,我们讲情节时,当然也就与亚里士多德所欲关联的一些东西,例如
悲刷、道德实践、受难等老无关系了。
若从戏刷的角度说,特重情节的亚里士多德悲剧观,也与我国戏别迥并。亚里士多德
不重戏景,·不重唱段。我图戏刷也可以不重戏景,但非常重视喝段。
元杂刷就以唱为主,所谓旦本、末本,即以正旦一人或正求一人独唱到底。.第一部曲
论著作,则是燕南芝鹿的《唱论》,其后《中原音韵》《太和正音谱曲律》以降,论戏,均
称为曲。
直到李渔的《闲情偶寄》,才在《调曲部》中分结构、词采、音律、宾白、科谭、格
局六方面论戏刷创作。但后继者并不多,民初,吴梅才在《论刷作法》中,以收了李渔的
第十页共8页(高一语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