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有学者认为“罗马法有两点很重要:其一,所有的法律都是为人所制的:其二,法的准则是要诚实地生活,不损害他人,让每一个人都得到他应得的部分。”由此可知,罗马法
A.重视保护私有财产 B.推崇法律至上的原则
C.立足解决现实问题 D.带有浓厚的人文色彩
2.在公法领域,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座椅的上方、“美国之鹰”护卫着圣经中的“摩西十诫”;在私法领域,西方各国的婚姻法也都规定了宗教仪式可以是婚姻成立的有效形式要件。这体现了
A.欧美各国法律相互借鉴 B.宗教高于法律成为常态
C.宗教伦理与教化的影响 D.平衡制约机制受到挑战
3.恩格斯认为:“古代罗马法——它几乎完满地反映了马克思称之为商品生产的那个经济发展阶段的法律关系。”据此可知
A.西方国家完全采用罗马法 B.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产生重要影响
C.罗马法注重司法程序完整 D.罗马法为科学社会主义创立奠定基础
4.有学者指出:“罗马法学家的力量不仅仅在于他们有能力在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复杂程度上创建和操纵这些抽象原则,而且还在于他们清楚地觉察到社会生活和贸易的需要,注意到如何采用最简单的立法取得所希冀的实际结果。当自己规则体系的逻辑与适宜性的要求发生冲突时,他们乐于抛弃这种逻辑”该学者意在强调,罗马法( )
A.注重程序性和继承性 B.具有实用性和开放性
C.强调民主性和灵活性 D.追求专业性和理论性
5.下列配对错误的是
A.世界首次以政治纲领形式宣布了民主共和国的原则——1776年《独立宣言》
B.近代第一部成文宪法,首次实践了分权制衡学说——美国1787年宪法
C.以法律形式肯定了启蒙运动的主张——《人权宣言》
D.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法国《民法典》
6.大部分历史学家将欧洲中古史这样划分,即开始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结束于15世纪的新航路开辟,这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绝不是一个沉睡的时代,下列史实能够反映题干观点的是
①城市取得自治权 ②资本主义萌芽逐步成长
③基督教逐渐衰落 ④世俗大学纷纷兴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它是由《十二铜表法》逐步发展而来,它是以成文和非成文两种形式存在着,包括元老院的法令、元首的命令、大法官的布告,也包括一些具有法律效力的古代习惯。题中“它”是指
A.《十二铜表法》 B.罗马公民法 C.罗马万民法 D.《民法大全》
8.罗马成文法诞生后,有人评价道:“有了成文法典,他们就可以不再依靠贵族的记忆力。”这主要强调的是罗马成文法( )
A.有利于保护平民利益 B.剥夺了贵族的立法权力
C.有利于保护奴隶利益 D.实现了社会各阶层平等
9.东罗马帝国的皇帝查士丁尼汇编了一部法律文献,这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该文献是
A.《十二铜表法》
B.《民法大全》
C.习惯法
D.《权利法案》
10.美国国会于1791年通过了宪法的十条修正案。内容涉及信仰、出版、集会、示威的自由;携带武器的自由;军队非经户主允许不得驻扎于民房;不得无理搜查与扣押人或物;正当审判程序、一罪不再理、无罪推定、征用私产需赔偿;禁止过度严厉的刑罚和罚款;宪法未赋予政府或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利都由各州或人民保留;等等。这些修正案旨在
A.理清联邦政府与各州之间的权力关系 B.完善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C.扩大美国民主制度的政治基础 D.保障个人私权免受公权的侵害
11.之所以说《十二铜表法》是平民的胜利,主要是因为
A.这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 B.规定了极为严厉的债务奴隶制
C.法律内容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 D.按律量刑,限制了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特权
12.《尚书》记载:“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经,法律规定)”。古罗马的《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由此可见,两则材料都
A.违背了人人平等原则 B.表明了法律灵活务实性
C.体现了立法中理性思考成分 D.反映了犯罪轻判的宽容理念
13.有学者指出:“当一个具有罗马法术语知识的英国律师去学习法国或德国法时,他会发现一切都不陌生。”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 )
A.罗马法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 B.罗马法产生的时间较早
C.罗马有众多的法学家 D.罗马法的内容较为丰富
14.1135年,在意大利发现了查士丁尼《罗马民法大全》的原稿,波伦亚大学成为研究罗马法的中心,其主要活动是注释罗马法,吸引西欧诸国的留学生前来学习。欧洲掀起罗马法复兴运动主要缘于( )
A.考古学家发现原始手稿 B.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兴起
C.欧洲留学生教育的出现 D.罗马法的公平理性原则
15.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如表有关罗马法的一些表述,推论不符合史实的是
选项 史实 推论
A 《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一定程度上限制贵族随意解释法律权利
B 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公民法 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
C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D 古罗马的法律制度 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重要影响
A.A B.B C.C D.D
16.哈德良是最早从事法律汇编工作的罗马元首,而最有影响的则要数查士丁尼。查士丁尼在位期间(526一565年),曾委托大臣特里波里安主持法典编纂工作,共编出3部法律汇编,它们分别是《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和《查士丁尼学说汇编》。这反映了罗马法( )
A.法律程序的完备 B.是皇帝法令的汇编
C.逐渐走向体系化 D.奠定民主政治基础
17.近代以来,西方各国在继承传统法律思想的基础上,融合了启蒙思想家的法律制度思想。在近代西方法律的内容上,着重体现“天赋人权”和人人平等思想,注意保护个人的各种权利。这些法律特征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A.资产阶级专政的需要 B.民主革命的彻底胜利
C.古代罗马的法学渊源 D.思想解放的不断深入
18.《十二铜表法》以死刑惩罚下列侵权行为:叛国、法官受贿、谋杀、纵火、使用魔法毁坏他人的种子以及夜间在他人田地上放牧。这说明《十二铜表法》
A.侧重保护平民的私有财产 B.掺杂着习惯法的残余
C.注重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 D.惩处犯罪的效果不佳
19.罗马人把法分为圣法和世俗法。世俗法又分为公法和私法,其中私法又分为人法、物法和诉讼法。在人法中,人分为自权人和他权人;在物法中,物权分为自物权与他物权;债依据发生根据分为4种;继承分为遗嘱继承和无遗嘱继承。这表明罗马法( )
A.立法技术比较发达 B.形式主义特征浓厚
C.彰显公正平等理念 D.突出契约守信精神
20.1804年拿破仑颁布了《法国民法典》,在745、895等条款中,针对继承方面取消了封建主义的长子继承制,实现男女平等继承和自由遗嘱继承的继承制度。据此可知《法国民法典》( )
A.维护公民私有财产 B.具有明显的革命性
C.是英美法系的代表 D.突出社会教化功能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士大夫对民众的劝诫,大多结合相关社会教化活动来进行。宋仁宗时期,“文治浸盛,学校大修,远郡僻邑莫不建学”,“州郡不置学者鲜矣”,宋仁宗还对江淮以南地区的民间非法宗教“皆严禁绝”,大力推行儒学。两宋时期的士大夫、官员常常对所辖地区的名宦名士、孝子贤孙、贞节烈女进行统计上报,对受到朝廷褒奖者给予减赋或旌表门闾的奖励,“广厚风俗”。赵朴任职越州时,就上报神宗对上虞县刘承诏加以旌表;朱熹任职南康军时,通过查阅方志、走访各地,对东晋陶侃、北宋刘涣等前代忠臣孝子、义夫节妇,或建祠,或拜谒,以此来教育民众。
——摘编自张淑生《宋代俗训与社会教化》
材料二 明代初期,朱元璋就十分注重用儒家思想来教育基层百姓,以纲常礼教为总原则,继承了以儒为宗的统治思想,通过“每年正月十五日,十月初一日”举行“乡饮酒礼”来落实。此外,明政府还将闾阎百姓作为教化的主要对象,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元璋制定州县官员条例,要求县官亲自下乡督查乡约讲授情况,以重其事;明代闾里还建有申明亭和旌善亭,“凡民间有孝子、顺孙、义夫、节妇,皆书其实行,揭于其中,劝善也”。明代统治者认为“致治之道在于善俗”,洪武五年(1372年)规定“有司今后考课,必书农桑、学校之绩”,并亲作“农桑学校诏”,督促执行,以导善行。
——摘编自许燕婵《试论明代教化》
材料三 宗教改革以来,英国在不断创立对穷人进行扫盲并传播宗教的慈善学校的同时,季审小法庭也发展成为民间基层较为繁忙的司法机构,处理案件并普及司法常识。17世纪,乡绅和富商捐助建立了大批提供通识教育和宗教教育的学校,并将子弟送到欧洲大陆游学。英国基层社会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英国政府主动为乡村社会的转型提供制度和经费保障的举措,使更多的英国乡村民众获益。
——摘编自付有强《城市化背景下的近代英国乡村教育》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明时期社会教化的共性特点。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中国与近代英国在社会教化方面产生不同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英国社会教化的积极影响。
22.材料一:《唐律疏议》原名《律疏》,又名《唐律》,由唐高宗令人修撰,是东亚最早的成文法之一,是唐朝刑律及其疏注的合编,也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封建刑事法典。它反映了礼制、君主专制、等级制度和宗法制度以及阶级差别等内容。它的法制思想有两个特色:第一,“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第二,简化法律条文,减轻刑罚。唐律不仅对唐代的政治经济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而且直接影响了后代中国封建法制的发展,成为后世封建立法的典范。它结合自身并以周边封建国家法律为外延,构建了区域性的法律系统﹣﹣中华法系,是世界五大法系之一。
——摘编自百度词条
材料二:法国1804年颁布了《民法典》,又叫《拿破仑法典》。这部法典肯定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否定封建特权,规定每个公民具有同等的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它确认了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和农民占有贵族和教会土地财产的合法性,保证不受封建势力的侵犯;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规定商品的流通,工人的雇佣等,都必须通过契约,买卖、交换,一切均可以自由经营……这部法典确立了现代民法体系,破除了封建的立法原则,成为欧美各国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
——摘编处百度词条和维基百科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唐律疏议》所体现出的中国古代法律的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概要指出其体现的民法的基本原则,并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一和二,简要比较中国《唐律》与《法国民法典》的本质和地位上的差异。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对官员的问责是通过考功即官吏考核来实现的。考核的方法是,一切官吏由其上级将他一年中的能力、表现、功过整理出来,对该部门的全体官员通读一遍,听取意见,议其优劣,而后确定应该评的等级,评定以后,集中送交吏部;吏部考核也不能一家独断,还有校考与监考,吏部尚书属尚书都省领导,所以尚书都省又要选地位威望俱高的京官二人,一人校朝官考,另一人校外省官考;又由于一切行政官僚均属尚书都省领导,考核如仅在尚书都省内部,仍然难免于一家独断,所以,再由地位上与尚书都省平列的门下省和中书省,各派主要官僚一人,分别监督朝官与外省官之考;考核结论作出来以后,京官需将结论与本人见面,外省官不可能逐一与本人见面,则需将结论材料送京,另外,还规定了凡是参与校考、监考的人,此后如果发现考核有误,均与负责考核的人,同其功过。
——王占魁《中国古代的官员问责》
材料二:西方国家的问责机制是国家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的政治体制紧密相关,是责任政府的基本元素,其效力范围是整个国家。其约束的对象是整个国家的所有公职人员。西方国家对政府公职人员的监督体系主要包括法律监督,行政监督和舆论监督。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新闻监督通过新闻媒介的传播达到全社会或公众对政府官员的监督,由于这种监督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国民性,因而这种监督比行政监督更有效,更有力量。
——《西方官员问责制》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官吏考核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西方国家与古代中国对官员监督的不同之处。
参考答案:
1.D
2.C
3.B
4.B
5.D
6.B
7.B
8.A
9.B
10.D
11.D
12.C
13.A
14.B
15.B
16.C
17.A
18.C
19.A
20.B
21.(1)共性特点:推行儒家思想;突出学校功能以基层政府为主导;有士大夫、乡绅阶层参与;教人向善,旌表名人;服务于专制集权体制。
(2)原因:明代中国,专制集权体制强化;小农经济占据主导;理学居于统治地位。
近代英国,宪政体制逐步确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思想解放运动发展。
(3)积极影响:传播了启蒙思想;提高了民众的司法意识;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民众的利益;有利于基层社会秩序的稳定。
22.(1)特征:内容比较完整,刑事为主,刑法民法不分;以礼入法,封建专制和等级思想严重;法律思想上德主刑辅,条文简约,减轻刑罚(或者内容宽简约);体系较为完备,深刻长久地影响周边。
成因: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国家统一,重制度创新,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趋于完备;小农经济继续发展,国家实力强大;民族交融发展,中外交流频繁;科技进步,领先世界;汉唐以来的儒家正统地位的形成和发展;春秋战国以来的法制思想的不断进步,儒家以礼入法的思想在实践中的发展。
(2)《法国民法典》体现的民法原则有:自由平等原则,契约自由原则,财产自由原则(或者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等。
影响:弘扬了大革命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时代精神,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有利于(保障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调动了法国农民参加反封建斗争的巨大热情与积极性,有利法国的对外战争;确立起现代民法体系,建立起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3)本质:中国《唐律》是农耕文明的产物,维护的是封建专制制度;《法国民法典》是世界近代化进程的产物,是反封建的资本主义法律。
地位:中国《唐律》是封建时代影响周边的立法规范,而《法国民法典》是至今有全球影响的资本主义的立法规范。
23.(1)形成完整严密、运行有效的考核机制;考核结果等级化;考核对象实行分类;考核制度与相关制度配套实施等。
(2)古代中国最高统治者不受监督,近代西方对所有公职人员进行监督;古代中国是官员内部的监督。西方对官员的监督还通过新闻媒介实行社会监督;古代中国监督的目的是保障君主权威和地位,近代西方是保证民主制度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