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 烃的衍生物》练习卷
一、单选题
1.海藻酮糖是一种还原性二糖,具有较低的致龋齿率、较高的抗氧化作用、较低的血糖指数,因此有很好的保健效果。目前海藻酮糖仅在天然无刺蜂蜂蜜中发现,难以化学合成,其常见的两种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a”和“1b”都只含一种官能团 B.“1a”和“1b”都能与钠反应生成H2
C.“1a”→“1b”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D.“1a”或“1b”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能发生酯化反应的酸一定是羧酸
②油脂水解后得到的醇是丙三醇
③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后产物是氨基酸
④淀粉、纤维素、油脂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⑤蛋白质溶液中加K2SO4溶液后,蛋白质从溶液中析出,这种变化叫变性
A.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⑤
3.下列试剂或方法中,不能用来鉴别乙酸溶液与乙醇溶液的是( )
A.扇闻气味 B.观察颜色
C.碳酸氢钠溶液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4.贝诺酯是由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经化学法拼合制备的解热镇痛抗炎药,其合成反应式(反应条件略去)如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FeCl3溶液可区别阿司匹林和扑热息痛
B.1mol阿司匹林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2molNaOH
C.常温下贝诺酯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扑热息痛
D.是扑热息痛发生类似酯水解反应的产物之一
5.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这种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
B.该物质能发生取代、加成、水解、氧化反应
C.该物质使溴水和酸性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
D.等物质的量的该物质与、反应,消耗、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6.居室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是装饰材料释放出的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主要成分是
A.甲烷 B.氨气 C.甲醛 D.二氧化硫
7.由1-溴丁烷制取少量的1,2-丁二醇()时,需要经过下列哪几步反应
A.取代、消去、加成 B.加成、消去、取代
C.消去、加成、消去 D.消去、加成、取代
8.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厚朴酚、奎尼酸分别是两种常见中药的主要成分,有降脂降糖、抗菌消炎等功效,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厚朴酚与对苯二酚( )互为同系物
B.厚朴酚、奎尼酸分子中所有碳原子都有可能共平面
C.厚朴酚、奎尼酸都能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1mol奎尼酸完全燃烧需消耗9mol氧气
9.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聚乙烯中含有的键数为
B.乙酸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C.苯酚溶液与足量反应生成的分子数为
D.标准状况下,由甲烷和乙烯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
10.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链状烷烃的结构相似,因此所有的链状烷烃都互为同系物
B.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不仅分子式相同,化学性质也相似
C.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都可表示为,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D.蛋白质遇浓硝酸和浓硫酸均可发生显色反应
11.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是制造隐形眼镜的重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 B.能与反应生成
C.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 D.能使溴水和酸性溶液褪色,反应原理相同
1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硫酸铵:++Ba2++OH-=NH3·H2O+BaSO4↓
B.用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铜溶液:Cu2++2Cl-+2H2O Cu(OH)2↓+H2↑+Cl2↑
C.水垢上滴入醋酸溶液有气泡产生:CaCO3+2H+=Ca2++H2O+CO2↑
D.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C6H5O-+CO2+H2O→C6H5OH+
13.下列除杂试剂和方法的选择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杂质) 除杂试剂 方法
A 溴苯(溴) 苯酚 过滤
B 乙酸乙酯(乙酸) NaOH溶液 分液
C CO2(HCl) 浓硫酸 洗气
D 苯甲酸(泥沙,NaCl) 蒸馏水 重结晶
A.A B.B C.C D.D
14.用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的乙酸溶液中所含的数为
B.室温下,乙烯与丙烯的混合物中含碳原子的数目为
C.分子式为的有机物中,含有C—O键的数目一定为
D.标况下与足量在光照下充分反应后生成分子数为
二、填空题
15.苯、甲苯都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能生产许多有机物,如通过苯可生产苯酚、硝基苯、氯苯、苯乙烯等。
(1)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的是 (填字母)。
a 苯和甲苯 b 苯和己烷 c 乙烯和苯 d 乙烯和乙炔
(2)在苯甲醛分子中能共平面的原子最多有 个。一定条件下,1 mol苯甲醛与足量的新制Cu(OH)2充分反应,生成Cu2O的物质的量为 mol。
(3)以苯为主要原料制取苯乙烯的合成路线流程图可表示如下:
①B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
②A、B、C、D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是 (填字母)。
③写出C与甲酸反应生成相应酯的化学方程式: 。
16.将蔗糖溶于水配成10%的溶液,分装在两支试管中。
(1)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没有砖红色沉淀产生,原因是 。
(2)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几滴稀硫酸,放在水浴中加热,再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并加入新制的悬浊液,加热后的现象是 ,原因是 ,加入足量NaOH溶液的作用是 。
17.化合物H为某种用于治疗哮喘的药物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D中能发生加成反应的官能团名称 。
18.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按系统命名法命名:
① ;
② 。
(2)含有苯环结构的酯类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有6种,它们分别是:、 、、 、 、 。
(3)乙酸香兰酯是用于调配奶油、冰淇淋的食用香精,其合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图:
+CH3COOH
香兰素的分子式为 ,乙酸香兰酯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 ,1mol乙酸香兰酯可与 molNaOH反应,可与 molH2反应。
19.霉酚酸酯(MMF)是器官移植中抑制细胞增殖最常用的药物。它能在酸性溶液中能发生如下反应:
(1)有机物(I)在铂催化下与足量的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物质X,X所含的官能团的名称是 ;X的结构简式为 。
(2)有机物(II)的化学式为 ;分子中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共有 种。
(3)下列关于MMF说法正确的是 (选填字母编号)。
a.能溶于水
b.1 mol MMF最多能与3 mol NaOH完全反应
c.能发生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
d.镍催化下1 mol MMF最多能与6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4)1 mol的有机物(I)在单质铜和氧气的作用下可以氧化为醛基的—OH有 mol;有机物(II)在加热和浓硫酸的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0.按要求填空。
(1)按系统命名法,烃 的名称是 。
(2)水杨酸( )是一种脂溶性的有机酸,可用于阿司匹林等药物的制备,其分子式为 ,满足下列条件的水杨酸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
①能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②能与NaOH溶液发生水解反应;③核磁共振氢谱图中只有4组吸收峰。
21.下列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有: 。
A.乙醇中含有少量水可加入生石灰再蒸馏制得无水乙醇
B.为除去溴苯中的溴,可加入NaOH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后,分液
C.蔗糖水解用浓硫酸作催化剂
D.在鸡蛋白溶液中加入浓HNO3,微热后会生成黄色物质
E.油脂皂化反应后,反应混合物中加入食盐可使高级脂肪酸钠析出来
F.向淀粉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加热后,再做银镜反应实验,可检验淀粉是否水解
22.回答下列问题:
(1)营养均衡有利于身体健康,如图为某品牌酱油标签的一部分。
配料清单:水、大豆、小麦、食盐、 焦糖、苯甲酸钠 食用方法:可用于佐餐凉拌或烹调 产品标准号:GB 高盐稀态:氨基酸态氮0.4/100mL 质量等级:三级 生产许可证号:QS
①氨基酸态氮的含量是酱油质量的重要指标,这些氨基酸是由大豆中的主要营养物质 水解而来。
②配料清单中属于防腐剂的是 。
(2)了解一些用药常识,有利于自我保健。现有下列药物:碳酸镁、青霉素、阿司匹林、氢氧化铝。
①其中属于解热镇痛的药物是 ;
②青霉素作用是 。
③药片常用淀粉作为黏合剂,淀粉水解最终产物是 。
④某胃药的主要成分是AlaMgb(OH)cCO3。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写出其与胃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三、解答题
23.某重要的香料F其合成路线有多条,其中一条合成路线如下:
(1)在(a)~(e)的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填编号)
(2)化合物F的结构简式是 。
(3)在上述转化过程中,步骤(b)的目是 。
(4)写出同时满足下列四个条件的D的两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A.该物质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该分子中有4种不同类型的氢原子
C.1mol该物质最多可消耗2molNaOH D.该物质能发生银镜反应
24.茉莉花香气的成分有多种,乙酸苯甲酯是其中的一种,它可以从茉莉花中提取,也可以用甲苯和乙醇为原料进行人工合成。一种合成路线如图:
(1)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2)反应③的反应类型为 。
(3)写出C中的官能团的名称: 。
(4)上述①②③三个反应中,原子的理论利用率为100%,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反应是 (填序号)。
(5)乙酸苯甲酯有很多同分异构体,含有酯基和一取代苯结构的同分异构体有五种,其中三种的结构简式是
请写出另外两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和 。
25.丙烯酸乙酯天然存在于菠萝等水果中,是一种天然香料,也可以由乙烯和丙烯为原料合成。
(1)由乙烯生成有机物D的化学反应类型为 。
(2)有机物E中的官能团的名称是 。
(3)D与E反应生成丙烯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类型为
(4)久置的丙烯酸乙酯自身会发生聚合反应,所得聚合物有较好的弹性,可用于生产织物和皮革处理剂。该聚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A.“1a”和“1b”都含两种官能团羟基、醚键,故A错误;
B.“1a”和“1b”都含有羟基,都能与钠反应生成H2,故B正确;
C.“1a”和“1b”是同分异构体,“1a”→“1b”的原子利用率为100%,故C正确;
D.“1a”和“1b”是同分异构体,“1a”或“1b”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故D正确;
选A。
2.C
【详解】①能发生酯化反应的酸可以是羧酸也可以是无机含氧酸,错误;
②油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所生成的酯,水解后得到的醇是丙三醇(俗名甘油),正确;
③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后产物是α-氨基酸,正确;
④淀粉、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油脂属于小分子,错误;
⑤蛋白质溶液中加K2SO4溶液后,蛋白质从溶液中析出,K2SO4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这种变化叫盐析,错误;
正确的有②③,答案选C。
3.B
【详解】A.乙醇有酒香味,而乙酸具有刺激性气味,可以通过扇闻气味来鉴别乙酸溶液和乙醇溶液,A不符合题意;
B.乙酸和乙醇均为无色溶液,不能通过观察颜色来鉴别二者,B符合题意;
C.乙酸可以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气体,而乙醇不可以,故可以用碳酸氢钠溶液来鉴别二者,C不符合题意;
D.乙醇具有还原性,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乙酸不可以,故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来鉴别二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4.B
【分析】题中阿司匹林和扑热息痛发生了酯化反应。
【详解】A.阿司匹林不含酚羟基,而扑热息痛含酚羟基,则FeCl3溶液可区别阿司匹林和扑热息痛,A正确;
B.1mol阿司匹林含1mol羧基和1mol酚酯基,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3molNaOH,B错误;
C.贝诺酯含有酯基,难溶于水,而扑热息痛中含有亲水基,常温下贝诺酯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扑热息痛,C正确;
D.扑热息痛中的酰胺基能水解,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对羟基苯胺和乙酸,D正确;
故选B。
5.D
【详解】A.该有机物分子含有12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其分子式为C12H14O3,故A错误;
B.该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与苯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碳碳双键还可以发生氧化反应,含有羧基、羟基,可以发生取代反应,没有酯基,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B错误;
C.碳碳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而碳碳双键、醇羟基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使溶液褪色,褪色原理不相同,故C错误;
D.分子中羧基、羟基都能与钠反应生成氢气,1mol该有机物完全反应消耗2molNa,而只有羧基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1mol该有机物完全反应消耗1molNaHCO3,消耗Na、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故D正确;
故选D。
6.C
【详解】甲醛能使蛋白质失去原有的生理活性而变性,一些装饰材料、胶合板、涂料等会不同程度地释放出甲醛气体,而使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超标,成为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7.D
【详解】由1-溴丁烷制取少量的1,2-丁二醇,应先发生在NaOH/醇条件下氯代烃的消去反应,CH2BrCH2CH2CH3+NaOH→CH2=CHCH2CH3+NaBr+H2O,再发生加成反应引入两个溴原子,发生CH2=CHCH2CH3+Br2→CH2BrCHBrCH2CH3,然后发生水解即可得到1,2-丁二醇,发生CH2BrCHBrCH2CH3+2H2O→+2HBr;
故选D。
8.A
【详解】A.厚朴酚中含有酚羟基和碳碳双键、两个苯环,对苯二酚中只含有酚羟基,官能团种类数目不同,且结构不相似,不属于同系物,故A错误;
B.苯环、碳碳双键属于平面型结构,且与苯环和碳碳双键相连的原子共面,单键可以旋转,所以厚朴酚和奎尼酸的结构中所有碳原子均可能共面,故B正确;
C.厚朴酚和奎尼酸的结构中均含有酚羟基,且羟基邻对位均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碳碳双键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结构中的碳碳双键均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故C正确;
D.奎尼酸的分子式为,1mol奎尼酸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故D正确;
故选A。
9.D
【详解】A.聚乙烯中只有单键,不含有π 键,选项A错误;
B.溶液的体积未知,无法计算乙酸的物质的量,且溶剂水分子中也含有氧原子,选项B错误;
C.金属Na既能与苯酚反应也能与溶液中的水反应产生氢气,选项C错误;
D.标准状况下,由甲烷和乙烯组成的混合气体为1mol,每个分子中均含有4个H原子,故所含有的原子数为,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10.C
【详解】A.链状烷烃的结构相似,但不是所有的链状烷烃都互为同系物,因为若两种链状烷烃分子式相同,则互为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
B.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化学性质可能相似,也可能有很大差别。如正丁烷和异丁烷化学性质相似,但乙醇和二甲醚化学性质不同,故B错误;
C.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都可表示为 (C6H10O5)n ,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故C正确;
D.蛋白质遇浓硝酸可发生显色反应,遇浓硫酸不会发生显色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11.C
【详解】A.由结构可知,分子式为,故A错误;
B.分子中不含羧基,不能与反应生成,故B错误;
C.分子中含有酯基、羟基,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故C正确;
D.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和溴水加成使溴水褪色;能和酸性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得溶液褪色,反应原理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C。
12.D
【详解】A.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铵反应生成一水合氨和硫酸钡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Ba2++2OH-=2NH3·H2O+BaSO4↓,故A错误;
B.用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电解生成铜和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2Cl-Cu+Cl2↑,故B错误;
C.水垢上滴入醋酸溶液有气泡产生的反应为碳酸钙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Ca2++2CH3COO—+H2O+CO2↑,故C错误;
D.碳酸的酸性强于苯酚,苯酚钠溶液与少量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6H5O-+CO2+H2O→C6H5OH+,故D正确;
故选D。
13.D
【详解】A.溴和苯酚的反应产物能溶于溴苯中,除去溴苯中的溴,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反复洗涤,并用分液漏斗分离出有机层,故A错误;
B.乙酸乙酯和乙酸均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应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既可以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又可以吸收乙酸将其转化为易溶性的盐,再经过分液即可提纯乙酸乙酯,故B错误;
C.二氧化碳和氯化氢都不能与浓硫酸反应,不能使用浓硫酸进行除杂,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应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气,故C错误;
D.苯甲酸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可配成热饱和溶液,趁热过滤,降温结晶,为进一步提纯,可采取重结晶的方法,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4.B
【详解】A.乙酸是弱酸,弱酸会发生水解,则pH=3的乙酸溶液中所含的数小于,A项错误;
B.乙烯与丙烯最简式为,计算2.8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物中含碳原子的数目,B项正确;
C.可以表示乙醇或者乙醚,若表示的物质为乙醇,含有C-O键的数目为,若表示的物质为乙醚,含有C-O键的数目为2,C项错误;
D.标况下 22.4L的物质的量为1mol,与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物是氯化氢和四种卤代烃,因此生成的分子数小于,D项错误;
答案选B。
15. bd 14 1 羰基 C +HCOOH+H2O
【详解】⑴a选项,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两者能鉴别,故a正确;
b选项,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己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两者不能鉴别,故b错误;
c选项,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两者能鉴别,故c正确;
d选项,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乙炔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两者不能鉴别,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d;
⑵在苯甲醛中—C6H5、—CHO都在同一平面内,两个平面旋转,因此分子中所有原子都能共平面,分子中共平面的原子最多有14个,一定条件下,根据方程式关系得出,1 mol苯甲醛与足量的新制Cu(OH)2充分反应,生成Cu2O的物质的量为1 mol,故答案为14;1;
⑶①B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羰基,故答案为羰基;
②手性碳原子是碳原子连的四个原子或原子团都不相同,因此C()中的*号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故答案为C;
③写出C与甲酸反应生成相应酯的化学方程式+HCOOH+H2O,故答案为+HCOOH+H2O。
16. 不加催化剂时蔗糖不发生水解,与新制Cu(OH)2悬浊液不反应 产生砖红色沉淀 蔗糖在硫酸作催化剂条件下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在加热及碱性条件下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发生反应生成红色的氧化亚铜 中和硫酸,并使溶液呈碱性
【详解】(1)在不加催化剂条件下蔗糖不能水解为还原性糖,蔗糖也不是还原性糖,故其不与新制悬浊液反应,故答案为:蔗糖不加催化剂不发生水解,与新制Cu(OH)2悬浊液不反应;
(2)蔗糖在稀硫酸作催化剂条件下发生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在加热和碱性条件下与新制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故加热后的现象为:产生砖红色沉淀;检验葡萄糠的反应需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因此,加入足量NaOH溶液的作用是:中和硫酸,并使溶液呈碱性。
17.醛基
【详解】D中能发生加成反应的官能团是醛基。
18. 2,4-二甲基-3-乙基己烷 2-氨基戊酸 C8H8O3 酯基、醚键、醛基 2 4
【详解】(1)①最长碳链为6个碳原子,2个甲基和1个乙基作支链,名称为2,4-二甲基-3-乙基己烷,故答案为:2,4-二甲基-3-乙基己烷;
②最长碳链为5个碳原子,含有羧基和氨基,名称为2-氨基戊酸,故答案为:2-氨基戊酸;
(2)含有苯环结构的酯类化合物,如果含有2个取代基,应该是HCOO-和-CH3,有邻间对三种,如果含有1个取代基,可以是-OOCCH3、-COOCH3、-CH2OOCH,所以其同分异构体有6种,分别是:、、、、、 ,故答案为:、、;
(3)根据香兰素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8H8O3,乙酸香兰酯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酯基、醚键、醛基,由于酚羟基形成的酯基,因此1mol乙酸香兰酯可与2molNaOH反应,醛基和苯环均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因此可与4molH2反应。
19. 羧基、羟基 C6H13O2N 5 b 1
【分析】(1)有机物(I)在铂催化下与足量的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物质X,和H2发生加成反应的是苯环和碳碳双键,根据有机物(Ⅰ)结构判断X的结构,根据X的结构判断含有的官能团。
(2)根据断键方式和原子守恒判断有机物(Ⅱ)的化学式,断键物质为酯基,根据氢原子的物质判断其种类。
(3)根据MMF的结构判断其性质,MMF中含有的官能团是酚羟基、碳碳双键、酯基,可能具有酚、酯和烯烃的性质。
(4)连有醇羟基的碳原子上有2个氢原子时,醇羟基才能发生催化氧化生成醛;醇若能发生消去反应,消去反应后生成物含有碳碳双键。
【详解】(1)有机物(Ⅰ)在铂催化下与足量的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物质X,能和H2发生加成反应的是苯环和碳碳双键,X的结构简式为,可见X含有的官能团是羧基和羟基;
(2)在酸性、加热条件下,MMF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有机物(Ⅰ)和有机物(Ⅱ),断键部位是酯基,根据原子守恒判断有机物(Ⅱ),所以有机物(Ⅱ)的结构简式为,所以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6H13O2N;该分子中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共有5种;
(3)a.该有机物中含有酯基,酯类物质是不易溶于水的,a错误;
b.该有机物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的是酯基和酚羟基,所以1 molMMF最多能与3 molNaOH完全反应,b正确;
c.苯环酚羟基的邻对位上不含有氢原子,所以不能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该分子没有醇羟基,所以不能发生消去反应,c错误;
d.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的有苯环和碳碳双键,所以镍催化下1 molMMF最多能与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4)该有机物分子中只有醇羟基能被催化氧化生成醛基,所以1 mol的有机物(Ⅰ)在单质铜的催化下可以氧化为醛基的-OH有1 mol;有机物(Ⅱ)在加热和浓硫酸的发生消去反应生成含有碳碳双键的有机物,反应方程式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机物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明确苯酚和溴发生取代反应的位置,酯基发生水解反应,根据酯化反应历程:酸脱羟基醇脱氢,脱什么加什么补齐即可。
20.(1)2,2,4,5-四甲基-3,3-二乙基己烷
(2)
【解析】(1)
根据主链最长,主链有6个碳原子;根据位置和最小原则,从右端开始给碳原子编号, 的名称是2,2,4,5-四甲基-3,3-二乙基己烷;
(2)
根据水杨酸的结构简式 ,可知分子式为;
①能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含有酚羟基;②能与NaOH溶液发生水解反应,说明含有酯基;③核磁共振氢谱图中只有4组吸收峰,羟基和酯基位于苯环的对位。符合条件的水杨酸的结构简式为 。
21.CF
【详解】A.乙醇中含有少量水,可加入生石灰,CaO与H2O反应产生Ca(OH)2,Ca(OH)2沸点较高,乙醇沸点较低,二者的沸点差别很大,可通过蒸馏方法制得无水乙醇,A正确;
B.溴和NaOH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钠盐,溴苯和NaOH不互溶而分层,然后再用分液方法分离,B正确;
C.蔗糖水解用稀硫酸作催化剂,浓硫酸会使蔗糖脱水碳化,C错误;
D.在鸡蛋白溶液中加入浓HNO3,微热后会发生颜色反应,生成黄色物质,D正确;
E.油脂皂化反应后,反应混合物中加入食盐可降低高级脂肪酸钠的溶解度,使高级脂肪酸钠从盐溶液中析出来,即发生盐析现象,E正确;
F.向淀粉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加热后,要先加入NaOH溶液中和催化剂硫酸,使溶液显碱性,然后再做银镜反应实验,来检验淀粉是否发生水解反应,F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F。
22.(1) 蛋白质 苯甲酸钠
(2) 阿司匹林 消炎 葡萄糖 2AlaMgb(OH)cCO3+(6a+4b)HCl=2aAlCl3+2bMgCl2+(3a+2b+c)H2O+2CO2
【分析】(1)
①大豆中富含蛋白质,蛋白质水解生成氨基酸;故答案为:蛋白质;
苯甲酸钠是常用的食品防腐剂;故答案为:苯甲酸钠;
(2)
了解一些用药常识,有利于自我保健。现有下列药物:碳酸镁、青霉素、阿司匹林、氢氧化铝。①阿司匹林属于解热镇痛的药物,故答案为:阿司匹林;
②青霉素作用是消炎,故答案为:消炎;
③淀粉为多糖,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故答案为:葡萄糖;
④AlaMgb(OH)cCO3是碱式碳酸盐,故能和盐酸反应生成AlCl3、MgCl2、H2O和CO2,化方程式为2AlaMgb(OH)cCO3+(6a+4b)HCl=2aAlCl3+2bMgCl2+(3a+2b+c)H2O+2CO2,
故答案为:2AlaMgb(OH)cCO3+(6a+4b)HCl=2aAlCl3+2bMgCl2+(3a+2b+c)H2O+2CO2。
23.(1)(b)和(d)
(2)
(3)保护羟基,使之不被氧化
(4)
【详解】(1)(a)~(e)的反应类型依次为:还原、取代(酯化)、氧化、取代(水解)、消去反应,故在(a)~(e)的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为:(b)和(d);
(2)根据E的分子式C13H18O2,F的分子式C13H16O,结合官能团的性质易知生成F的反应为消去反应,则F的结构简式为;
(3)(c)为氧化反应,为防止羟基被氧化,则步骤(b)的目的是保护羟基,使之不被氧化;
(4)D的同分异构体要满足下列四个条件,
A.该物质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即有苯环;
B.该分子中有4种不同类型的氢原子;
C.1mol该物质最多可消耗2molNaOH;
D.该物质能发生银镜反应,分子中有醛基;D的分子式:C15H22O3,可知不饱和度 为5,一个苯环不饱和度为4,再加一个醛基不饱和度1,则另外2个酚羟基与2个叔丁基连在苯环上,才能满足4种类型氢,有2种结构,为。
24.(1)2CH3CH2OH+O22CH3CHO+2H2O;
(2)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3)羟基
(4)②
(5)
【分析】根据乙醇和甲苯的性质及反应条件正推反应过程。乙醇与O2在Cu、加热条件下催化氧化生成乙醛,乙醛再被O2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催化氧化生成乙酸,可知A为乙醛,B为乙酸。甲苯在光照条件下,与Cl2发生甲基上的取代反应,生成,与NaOH水溶液共热发生卤代烃的水解,生成。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据此分析。
【详解】(1)反应①为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故答案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
(2)根据上述分析,反应③为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反应类型为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故答案为: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3)C是,其官能团是羟基,故答案为:羟基。
(4)反应②乙醛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氧气反应只生成乙酸,符合原子利用率100%,故答案为:②。
(5)乙酸苯甲酯的结构简式为,提取出“”余下,把“”作为酯基插入即可。故答案为:;。
25.(1)加成反应
(2)碳碳双键、羧基
(3) CH3CH2OH+CH2=CHCOOHCH2=CHCOOCH2CH3+H2O 取代反应
(4)nCH2=CH-COOC2H5
【分析】根据丙烯酸乙酯逆推,生成丙烯酸乙酯的反应类型应该是酯化反应,应物应该为乙醇和丙烯酸;则D为乙醇、E为丙烯酸;催化加热下、乙烯与水反应得到乙醇,则M为水,据此回答;
【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有机物D为乙醇,乙烯和水生成乙醇的反应为加成反应;
(2)有机物E为丙烯酸,官能团为碳碳双键和羧基
(3)D为乙醇、E为丙烯酸,二者反应生成丙烯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H3CH2OH+CH2=CHCOOH CH2=CHCOOCH2CH3+H2O,反应类型为酯化反应(取代反应)。
(4)丙烯酸乙酯含有碳碳双键,分子间互相结合发生加聚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CH2=CH-COOC2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