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17.4_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17.4_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5-11-04 11:22: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17.4 欧姆定律
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1.欧姆定律数学表达式U= IR变形公式 U RI(1)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
I=I1=I2
(2)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
电压之和。
U=U1+U22.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规律(1)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
电流之和;
I=I1+I2
(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
U=U1=U23.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规律一、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串联和并联电路 电流、电压的规律。那么,电阻串联或并联时,总电阻是比原来大了还是小了?
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说一说自己的理由。串联电阻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大并联电阻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小一、电阻的串联与并联1.电阻的串联 推导由欧姆定律得:U1=I1R1U2=I2R2U=IR由串联电路可知:U =U1+U2 I=I1=I 2所以:IR=I1R1+I2R2即:R=R1+R2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结论:一、电阻的串联与并联2.电阻的并联 推导由欧姆定律得:由并联电路可知:I=I1+I 2 U =U1=U2所以:即: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结论:试一试1.甲、乙两个定值电阻,甲标有“16Ω 1.5A”字样,乙标有“22Ω 0.5A”字样。现把它们串联起来接到电路中,则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高电压是 V。2.如图所示,R1的阻值为3Ω,R2的阻值为6Ω,电源电压为3 V,则干路中电流为多大?(请用两种方法解答)191.0A0.5A1.5A一、电阻的串联与并联练一练例1 如图所示,已知I=4.5 A,I2=0.9 A,电源电压为36 V,那么灯L1的电阻R1多大? 解析: ∵ 灯L1和灯L2并联
   ∴ I = I1 + I2
    I1 = I - I2
= 4.5 A -0.9 A
= 3.6 A
   而 U1 = U2 =U= 36 V  ∴二、欧姆定律的应用例题分析例2 如图所示,R1 =20 Ω,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80 Ω,电路接在电压为
6 V电路中,当滑片P由最左端
滑到最右端时,电压表示数由
6 V变化为1.2 V,则电流表示数
变化范围是多少?当滑片P在最
右端时串联电路的电阻多大?解:(1)滑片P在最左端
U1 = U = 6 V二、欧姆定律的应用例题分析  (2)滑片P在最右端 例2 如图所示,R1 =20 Ω,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80 Ω,电路接在电压为
6 V电路中,当滑片P由最左端
滑到最右端时,电压表示数由
6 V变化为1.2 V,则电流表示数
变化范围是多少?当滑片P在最
右端时串联电路的电阻多大?例3 如图所示,R2=20 Ω,电流表的示数为0.6 A,
电压表的示数为12 V。求:
(1)R1的阻值;
(2)并联电路总电流I ;
(3)并联电路总电阻R。解:(1)
  (2)
 I=I1+I2=0.6 A+0.4 A=1 A
  (3)R1一定 例4 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过程中,三个电表的示数如何变化?分析:____; 示数变大示数变小____; ____。 R2 ↑→ R ↑→I↓= I1 ↓ = I2U1 ↓U2 ↑U不变 示数变小例5 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的实验中,某同学在连接电路时,
不小心将电流表和电压表接错了
位置,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可能
出现的现象是( )
A.电流表烧坏,电压表示数为0
B.小灯泡烧坏
C.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值 
D.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为0C(1)电流表为什么必须串联在被测电路中?
(2)测量电流表为什么不能直接接在电源的两端?(2) 电流表内阻很小。直接接到电源两端时,通过的电流太大,会损坏电流表。(1)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1)电压表为什么必须并联在被测用电器两端?
(2)电压表为什么能直接测量电源的电压?(2) 电压表内阻很大。直接接到电源两端时,通过的电流很小,不会损坏电压表。(1)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 实验室用的电压表,当它的量程为 3V,电阻是3kΩ,与小灯泡串联接入电路,小灯泡能正常发光吗?为什么?分析:设小灯泡电阻为10Ω,则电路中的总电阻为R=R表+R灯=3kΩ+10Ω =3010Ω≈3000Ω所以通过小灯泡的电流约为==0.001A=1mA通过小灯泡的电流远小于小灯泡正常发光的电流,所以小灯泡不能发光.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闭合后,若P向右移动,则电压表、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分别为( ) A.电压表示数变大、
电流表示数变小
B.电压表示数变大、
电流表示数变大
C.电压表示数变小、
电流表示数变大
D.电压表示数变小、
电流表示数变小D2.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开关S闭合后,灯L不发光。用电压表测得电阻R两端的电压 为6V,这说明:( )
A.灯L和电阻R均完好
B.灯L完好而电阻R断了
C.灯L断路而电阻R完好
D.灯L和电阻R都断路BS3.小东同学做测量灯泡电阻实验,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灯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则
故障原因可能有几种?
请写出三种灯泡不亮
的原因。(1)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了;
(2)小灯泡断路;
(3)连接小灯泡两端的导线或接线柱断路。故障2: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角度很小。判断:①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可能都选择过大;
②电源电压可能过低。故障1:电流表与电压表的指针反向偏转。判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接线柱接反.4.做电学实验过程中,若出现下列故障,请帮助分析其中的原因.(1)故障3:电流表指针超过最大值。判断:①量程可能选择过小;
②电路中可能出现短路。4.做电学实验过程中,若出现下列故障,请帮助分析其中的原因. (2)故障4:滑动变阻器滑动时,电表示数及灯泡亮度无变化。判断:滑动变阻器没有 “一上一下”连接。故障5:闭合开关,灯泡不亮,电流表、电压表无示数。判断:①滑动变阻器阻值太大。
②接触不良或灯丝等断开
③电源等原件可能损坏;故障6:闭合开关,灯泡不亮,电流表几乎无示数,电压
表指针明显偏转(或示数等于电源电压)。判断:灯泡的灯丝可能断了或灯座与灯泡接触不良故障7:在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他发现灯泡变亮了,而电压表的示数却减小了。判断:将电压表错接在了滑动变阻器两端。故障8:开关闭合,灯不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判断:灯泡处短路。4.做电学实验过程中,若出现下列故障,请帮助分析其中的原因.(3)5.要测一个未知电阻Rx的阻值.提供的器材:电源(电压不变)、一个开关、一个电流表(量程足够大)、一个已知最大阻值为RAB的滑动变阻器和若干条导线。要求只需连接一次电路即可,写出你设计的实验方案。(1)电路图:(2)实验步骤:(3)待测电阻Rx的表达式:按照电路图连接好电路。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调至B端,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示数IB。整理实验器材。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调至A端,记下电流表示数IA。6.某电阻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把它接在36V的电路中时,通过的电流是0.5A,问它能否可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30 ? ,电流表A1的示数为0.4A,A2的示0.8A,求电源电压和R2的 阻值各为多少?电路的总电流为多少?9.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 V;当S1断开、S2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9 V,则R1:R2为 。8.如图所示电路,R1的电阻为3Ω,R2的电阻为6Ω,则电流表A1、A2的示数之比为 。3:11:2解析:S1、S2都断开时:电阻R1和R2串联,R3没有接入电路,电流
表测电路的总电流,故I总=0.3A,因为R总=R1+R2=10Ω+ 30Ω=40Ω
利用欧姆定律变形公式 U=IR,带入数据得U总=12V 。
S1、S2都闭合时:电阻R1和R3并联,R2没有接入电路,电流
表仍然测的是电路中的总电流,因为U总=12V ,R总=R1R2/(R1+R2)=
10Ω ×40Ω/(10Ω+40Ω)=8Ω,根据欧姆定律I=U/R,得出I总=1.5A。
所以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是1.5A。1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 10Ω ,R2= 40Ω,R3= 20Ω,当开关S1、S2都断开,电流表示数为0.3A,求:
①电源电压 ②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是少?U总I总R1R2R总I2I1U2U1U总I总R1R2U1U2I1I2求解电路计算题的步骤(1)根据题意分析各电路状态下电阻之间的连接方式,画出等效电路图。(2)通过审题,明确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和未知量,并将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单位,未知量的符号,在电路图上标明。(3)每一步求解过程必须包括三步:
  写公式——代入数值和单位——得出结果。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