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17.1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17.1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5-11-04 11:33: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复习:1、 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电阻表示 。电压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设问: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有什么具体关系?2、实验现象:小灯泡在使用两节干电池(3V)比使用一节干电池 (1.5V)时亮猜测:同一小灯泡(电阻一定)两端的电压增大,通过的电流也增大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控制变量法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保持电阻不变,移动滑动变阻器,使两端电压成整数倍地变化移动滑片,保持电压不变,换用不同电阻,使电阻成整数倍地变化请设计实验,验证刚才的猜测:
要求:1)能测出电流、电压、电阻的具体数值
2)会选用合适的实验器材,画出实验电路图
3)能根据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实验器材 实验原理图一、电流跟电压的关系
1、按电路图接好电路
2、保持电阻 R=5Ω 不变,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1V、2V、3V,读出此时相应的电流值
3、把数据填入表格中,按照数据绘制U、I图像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 电压成正比····复习:观察下图,闭合开关后,左右移动滑片,同时观察小灯泡的亮度现象:滑片向左移动,电阻变小,灯泡变亮猜测:电路中的电阻越小,通过的电流越大故猜测: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二、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1、按电路图接好电路
2、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 U=3V不变,电阻分别换用为 R=5 Ω、10 Ω、15 Ω,读出此时相应的电流值
3、把数据填入表格中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0.30.150.1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在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实验结论欧姆定律:
 通过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公式 I = U / R
U 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单位V
R 表示这段导体的电阻,单位Ω
I 表示通过导体中的电流,单位A使用注意事项:
U、I、R 应指同一导体或同一部分电路。
U、I、R 的单位应统一,采用国际单位。
欧姆定律只适用于部分电路或纯电阻电路,即不含电源、电动机等在内的电路计算。 欧姆定律的应用:
1. 由 I=U/R 可变换为 U=IR 和R=U/I,即在 U、I、R三个物理量中,知道其中任意二个物理量就可以求出另一个物理量。
2. 运用电压表、电流表可进行电阻的测量。
乔治·西蒙·欧姆
(Georg Simon Ohm )乔治·西蒙·欧姆 ( Georg Simon Ohm),生于德国埃尔兰根城,父亲是锁匠。父亲自学了数学和物理方面的知识,并教给了少年时期的欧姆,唤起了欧姆对科学的兴趣。欧姆是一个很有天才和科学抱负的人,他长期担任中学教师,由于缺少资料和仪器,给他的研究工作带来不少困难,但他在孤独与困难的环境中始终坚持不懈地进行科学研究,自己动手制作仪器。欧姆最重要的贡献是建立电路定律。他是受到傅里叶热传导理论(导热杆中两点间热流量与两点温度差成正比)影响来研究他的定律的。当时还缺乏明确的电动势、电流强度乃至电阻概念,适用的电流计也正在探索中。他使用了温差电池和扭秤,经过多次试验和归纳计算,才获得成功。 小资料讨论:
1、在这一节课中学到了什么研究问题的方法?
3、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什么?本实验中,我们研究的是I与U、R的关系,而U、R都是可以变化的物理量,现在我们为了研究的方便,先把其中的一个量控制为不变,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1)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2)改变电路中的电流例题1 如图所示,将一只灯泡与一个定值电阻串联后接在电源两端,电灯恰好正常发光。已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24 Ω,电源两端的电压为18V,电压表的示数为6V。求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大小。R=24 ΩLSU=18VUR=6V分析:应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是应注意I,U,R三个量应是对同一段电路而言的.已知:R=24 Ω UR=6V 求:I解:根据欧姆定律可求出通过该定值电阻的电流为答:通过该定值电阻的电流为0.25A.练习 有一种指示灯,电阻为6.3 Ω,通过的电流为0.45A时才能正常发光,要使这种指示灯正常发光,应加多大的电压?分析 这道题需把公式I=U/R变形,得到U=IR,然后进行计算。     R= 6.3 ΩI= 0.45AU=?已知:R= 6.3 Ω  I= 0.45A 求:U=?解:由I=U/R得到,U=IR=0.45A×6.3A=2.8V答:应加的电压为2.8V.练习 用电压表测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7.2V,用电流表测出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为0.4A,求这段导体的电阻。分析 这道题需把公式I=U/R变形,得到R=U/I,然后进行计算。     I=0.4AU=7.2VR=?已知:U= 7.2V I= 0.4A 求:R=?解:由I=U/R得到,答:这段导体的电阻为18 Ω.  从上面可以看出,如果分别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出电路中某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定电阻的方法叫做伏安法.例题2 并联在电源上的红、绿两盏电灯,它们两端的电压都是220V,电阻分别为
1210 Ω 、484 Ω .求? 通过各灯的电流. 已知:? ??求?: . 解:? 根据               得
  通过红灯的电流为?   通过绿灯的电流为??  答? 通过红灯和绿灯的电流分别为0.18A和0.45A. 随堂反馈:
1、研究电流跟电阻、电压的关系,用右图所示电路,实验时,分别保持电阻不变和保持电压不变两步进行,在保持电阻不变这一步中,实验要求: ( )
A、保持滑动变阻器 R’的滑片位置不变R R’AVB、保持电阻箱 R 两端的电压不变C、保持定值电阻值不变,调节R’的滑片到不同的适当位置
D、保持电路中的电流不变。C2、上图实验中,在 保持电压不变 这一步中,实验要求 ( )
A、换用不同电压的电源,调节R’的滑片,保持R上的电压不变
B、改变电阻R的大小,调节R’的滑片,保持R两端的电压不变
C、调节R’的滑片到适当位置,使R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D、调节R’的滑片到适当位置,使R’两端的电压不变B3. 一个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是3 V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4 A,如果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是6 V时,用量程是0.6 A的电流表测量通过这个定值电阻的电流,判断(  )
  A. 可以的
  B. 不可以的
  C. 无法确定B4.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电路接入6 Ω电阻 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2 A。如改接12 Ω 电阻时,电路中的电流为___ A。 0.1巩固升华:
1、某同学在做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时,得到下表两组数据1)分析左表数据,可得结论 .
.
2)分析右表数据,可得结论 .
.
3)综合以上结论,可得结论 .
. 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在某导体的两端加 2 V电压时,通过的电流是 0.5A,若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加到 10 V时,则 ( )
A、导体的电阻和通过导体的电流都增大
B、导体的电阻和通过导体的电流都变小
C、导体的电阻和通过导体的电流都不变
D、导体的电阻不变,通过导体的电流增大
3、在保持电路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电路的电阻增大到原来的 2倍时,通过电路的电流 到原来的 。
4、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得到以下数据,请根据实验得到的结论,将表中空白处的数据填上D减小一半 3 120.5课后讨论并完成:
1、在这一节课的实验中吸取了什么经验?
2、完成导学
3、完成实验探究报告册第28页探究七预习:
第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