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沪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件:第12课《最后一课》(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沪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件:第12课《最后一课》(共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1-04 10:30: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最后一课 都德作者简介 阿尔封斯·都德 1840~1897 Daudet,Alphonse 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19世纪法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龚古尔学院院士。 他出生于法国南方尼姆城一个破落的丝绸商人家庭,迫于穷困,十五岁起在小学里担任监学(类似自修课辅导员),独自谋生。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都德应征入伍。战争生活给他提供了新的创作题材。1873年他发表了著名短篇小说集《月曜日故事集》,其中大多是反映普法战争时期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情绪。《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最后一课》被译成世界各国文字,常被选为中、小学生的语文教材,中国也有译文。写作背景1870年法王拿破仑三世为了阻遏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意志各帮的行为,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故发动了普法战争。但不到两个月,法军大败。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包围了巴黎,法国政府执行卖国政策,赔款50亿法郎,并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地区割让给普鲁士。小说写于1873年,以刚刚结束两年的普法战争为背景,反映了阿尔萨斯沦陷后,当地人民在侵略者强行禁教法国语言时所表现的悲愤和爱国情绪。
普鲁士国旗法国国旗小说属于叙事性文学体裁,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环境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 小说的中心,反映文章主题(小说的人物描写包括: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情节 故事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环境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捂( )??????戒( )????? 踱( )?????? 郝叟( ) ( ) 膝( )??????诧( )???? 惩( )???? 赚( ) 字帖( ) 钥( )?????匙( )????? 藤( )?????? 祈( ) 祷( ) 哽( )???? 挟( )????? 懊( )???????皱( ) 铁杆( )
读准字音wǔ jiè duó hǎo sǒu
xī chà chéng zhuàn
tiè
yào shi téng q í dǎo
gěng xié ào zhòu
gān
解释下列词语祈祷: 思量: 诧异:? 喧闹: 懊悔:
惨白: 求神降福免祸的活动
心里想
心里觉得十分奇怪
喧哗热闹
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恨不该这样
(面容)苍白 整体感知1、小说的行文线索是什么?
以小弗郎士的见闻感受和心理活动为线索2、理清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从“那天早晨上学”到“赶到韩麦尔先生的小院子里”。这一部分描述了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的见闻和心理活动。作者以简洁的笔触,交待了故事的背景和小弗郎士的身份、性格特征,同时为情节的发展作了巧妙的铺垫。
?第二部分从“平常日子”到“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是小说的中心部分,主要写小弗郎士和韩麦尔老师在“最后一课”中表现的爱国热情。
?最后一部分,从“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到小说结尾。写韩麦尔老师在“最后一课”结束时的悲壮和不屈精神。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写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小说记叙了在法普战争爆发后,阿尔萨斯被德国占领,小学生弗朗士在最后一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 4、最后一课的情形和平日上课大不相同,请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有哪些地方不同? 5、平日上课和最后一课的不同说明了什么?
说明德国侵略者强行剥夺阿尔萨斯、洛林人民学习自己祖国语言的权利和自由,激起了韩麦尔老师、小弗郎士、全体学生和村里老人们的悲愤及爱国热情。
合作探究(一)、关于主要人物
1、小弗郎士
(1). 在“最后一课”中小弗郎士的思想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请根据文章内容举例说一说这些变化是什么?
(2).小弗郎士的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说明他从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法语;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从幼稚不懂事到热爱祖国。在悲剧命运的打击下,他心灵深处隐隐的爱国情、亡国恨一起被引发出来, 深刻明白了母语对自己的深刻意义,爱国主义思想猛醒。 (3).结合文章内容简析作者使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把小弗郎士的人物形象塑造的生动形象的? 对比的运用:通过在上最后一课前后的思想变化,突出地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贪玩到爱学习,从怕老师到爱老师,从天真幼稚到懂事成熟。
心理描写:几乎全文都是对小弗郎士心理的描写,通过对小弗郎士心理活动的描述,写出了他思想感情上的巨大变化,准确的把握了人物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征,使小弗郎士的形象非常真实、生动。对小弗郎士思想感情发生变化以后的心理刻画更为成功。一方面生动地描绘了小弗郎士天真幼稚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又真切地反映了爱国主义感情在他幼小心灵中的萌芽滋长,充分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景物描写的烘托:“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这样就把景物描写与直接写心理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生动地表现了作为小学生的弗郎士那种因怕迟到而急于到学校去,而又为路旁景物所吸引,既留恋,又不敢再停下来观赏、玩耍的复杂心情。
细节描写的运用:作者描写屋顶上鸽子咕咕低叫这一细节来说,它使小弗郎士提出一个幽默的问题:“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这联想,表现出小弗郎士对敌人禁教法语的卑劣行径的轻蔑和对祖国语言的深厚感情。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弗郎士的人物形象。
小弗郎士在小说中是一个变化成长中的儿童形象,从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法语;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从幼稚不懂事到热爱祖国。
2、韩麦尔先生 (1).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刻画韩麦尔先生的?请举例说明。
语言、动作、神态描写
举例参看课本(2).作者运用不同的描写方法分别体现出韩麦尔先生怎样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通过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上所讲的话,表现了他对祖国、对祖国语言、对自己工作的热爱,对祖国儿童深厚的爱和无限的希望,以及对国土沦陷的深切悲哀和痛苦的思乡感情。通过细致描绘人物的动作、神态,小说深刻揭示了韩麦尔激动、沉痛、依恋、悲愤的复杂心情,表现了他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韩麦尔先生的形象。
韩麦尔先生庄重、无畏、深情,是以自己的言行给孩子们心灵深刻影响的恪尽职守、道德高尚的教师形象
(4).作者在塑造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的写作手法上有什么异同?
异:对小弗郎士侧重心理描写,对韩麦尔先生侧重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
同:对比手法的运用
(二)、关于环境描写
找出文中环境描写的语句,并分析它们的作用。
“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自然环境描写,反映出小弗郎士无忧无虑、天真幼稚的心理状态。
“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社会环境描写点出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人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低声叫着”渲染出教室安静的气氛,表现出大家对最后一课的重视,以此来烘托大家内心涌动的爱国主义情感。
拓展延伸 日本法西斯在侵略中国时,在我国东北沦陷区实行奴化教育,日语被列为各级学校的必修课程,教科书以“中日亲善”“共存共荣”“大东亚新秩序”等谬论为基本内容,中国历史被肆意篡改,任何易于激发爱国感情的文章被删除,日本侵略者妄图以此消磨和摧残中国人民的意志。 ??? 语言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一种追求,它起着凝聚人心,团结民众的作用。 ???
结合本文韩麦尔先生对法语的赞美, 谈谈你对自己的母语有什么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