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2015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贝壳》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德州市2015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贝壳》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1-04 10:53: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学当堂达标教学课时教案
学校 ,年级 七年级,学科 语文
授 课 人 班级 时间
课 题 短文两篇——贝壳
教学目标 1.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2.把握行文的思路,懂得作者是怎样借“贝”言“理”的。3. 引导学生仔细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细致入微地描写事物描写的写作特点及其中表达的情感。4. 领悟作者是借一枚贝壳来阐释的对生命和人生的深刻体验
教学 重 点 把握行文的思路,懂得作者是怎样借“贝”言“理”的
难 点 准确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如何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方 法 指导阅读法、讲授法
手 段 多媒体
板书设计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前提测评,新课导入: 1、指名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一丝不苟(gǒu) 把(bǎ)玩 固执(zhí)2、作者简介师:请同学们将课本翻到第12页看注释现在老师简单地介绍一下作者:席慕蓉,台湾 ( http: / / www.21cnjy.com )画家、作家、诗人。从小酷爱绘画,多次举办画展,出版画册并获奖。她写诗写散文,只是作为累了一天之后休息,为的是“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纪念那个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世界”。生命、时光、乡愁是她作品的内在主题,主要作品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散文集《有一首歌》《成长的痕迹》《生命的滋味》等。正因为她是位画家,又是位诗人,所以内心细腻敏感,特别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作品深受读者喜爱。下面老师为同学们读几段她的诗来让大家感受一下:(1)所有的岁月都已变成/一篇虚幻的神话任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绿草如茵花开 似锦/也终于都要纷纷落下/在坠落的昏眩里/有谁能给我一句满意的解答(摘自《无怨的青春 距离》) (2)我喜欢回顾,是因为我不喜欢忘 ( http: / / www.21cnjy.com )记。我总认为,在世间,有些人、有些事、有些时刻似乎都有一种特定的安排,当时也许不觉得,但是在以后回想起来,却都有一种深意。我有过许多美丽的时刻,实在舍不得将它们忘记(摘自《成长的痕迹 回顾所来径》)(3)整个人类的生命有如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件一直在琢磨着的艺术创作,在我之前早已有了开始,在我之后也不会停顿不会结束,而我的来临我的存在却是这漫长的琢磨过程之中必不可少的一点,我的每一种努力都会留下印记。(摘自《生命的滋味》) 二、品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多媒体配乐(葫芦丝)和画面(碧蓝的大海、金黄的沙滩、贝壳特写)要求学生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2、学生齐读课文,发现自己最喜爱的句子。要求:注意朗读速度(舒缓),配乐。3、师生共同品读三、研读文本1、学习1、2二节学生体会贝壳的外形特点,学生结合课文描述自己所看过的贝壳的外形;教师提出讨论题: (1)贝壳的特点是什么?(精致、可爱、珍贵)(2)古人用贝壳做钱币的原因?(它是坚硬、精致、小巧的术品。)(3)你看到贝壳时,你想到了什么?(此时,学生展开热烈讨论,向身边的同学谈自己的想法,教师提2-3名学生回答)(4)“在我手里躺着的实在是一件艺术品”中“实在”一词怎么理解?(确实,作者对坚硬又精致的贝壳由衷的赞美) 2、分别抽学生美读3、4、5节,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读出自己的感情来(找6--8名学生站起来读,其他学生先后对上述学生的朗读做出评价)(1)问:《贝壳》中“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此句上承接着“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比较了自己和贝壳里的生命,感悟自己的生命尽管有限,但还是比贝壳里的生命时间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以表达一种的激励心情: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些、更好些,让后人为自己的执著、努力而感动。) (2)问:“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 ( http: / / www.21cnjy.com )简单的心啊!”中“固执”、“简单”你怎样理解?(“固执”,中性词,“顽固”是贬义词,“固执”表现的是作者由贝壳普通而卑微的生命联想到应丰富自己的生命的坚定信念。“简单”,表现了作者并不想建立丰功伟业,并不渴求人们对她绝对地赞美和崇拜,她只想像贝壳一样塑造一中美丽的形象,渴望一种感动,希望能像贝壳感动她一样感动着世界) 四,深化文本1、启发学生找感受最深的语句,教师和学生一起反复朗读这几个句子。经过学生品赏,或许一致认为以下两句最感人: (1)贝壳中生命所留下来的痕迹已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完全消失了,但是,为了这样一个短暂而细小的生命,为了这样一个脆弱和卑微的生命,上苍给他制作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2)比起贝壳里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和空间是不是更长和更多一点呢?2、围绕上述两句学生畅所欲言,感悟人生,升华学生对人生的思考。五、小结 结合上节所学的《蝉》,对这两篇文章进行比较 学习新课,了解作者认真听范读齐读课文和老师共读学习1、2节,回答问题学习3、4、5节,回答问题找出感受最深的句子,领悟蕴含的哲理
达标检测 课内练习 比较两篇散文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
【点拨】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同之处:
(1)都是由一个小小的“物”引发对生命的一些感悟。
(2)对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较积极、认真。
(3)对于“物”的描写细致入微,笔调清新而自然。
不同之处:
(1)《蝉》是先抑后扬,《贝壳》是直入主题。
(2)《蝉》对于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暂与否,都要积极面对,好好地活着;《贝壳》则落实到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细、更精致、更加一丝不苟。
(3)《蝉》的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隐喻在对蝉的生命意义的阐发中,并没有直接表白;《贝壳》则明确提出了自己要认真做事的想法,表达了要给世人留下值得珍惜和惊叹的东西的愿望。
课外练习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