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中考作文
谋篇布局
03
起承转合式结构
04
五段/六段式结构
01
一线串珠式结构
02
小标题式结构
目录
新课导入
的确,结构是非常重要的。作文的结构也是如此,如果说中心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那么结构就是文章的骨骼。
美学家 M·李普曼曾说“结构是一切意思和意义的基础,没有结构任何东西都不存在,都不可设想。”
新课标要求
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能力。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
言之有理
言之有物
言之有序
不管你的目标是多么高尚,材料是多么优良,如果盖不好,摇摇晃晃,结果是毫无用场的。
中考作文结构要求
1.基础等级的要求: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详略得当
2.结构完整:有开头、主体、结尾三大部分
3.条理清晰:文章布局周密,前后连贯,层次分明
4.详略得当:文章详写和略写的内容安排的很恰当
回顾课文结构
植树的牧羊人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写人
写人
1.第一次见面
2.第二次见面
3.第三次见面
方面一:2.待人宽
方面二:1.律己严
主体部分(一分为三):通过几件事从几个方面来写人。
共同特点
回顾课文结构
主 体 部 分 (一分为三) 写 事:《走一步 再走一步》 写 事:《狼》
层次一 起 因: 起 因:
层次二 经 过: 经 过:
层次三 结 果: 结 果:
主体部分按照事件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层次。
共同特点:
中考作文
一线串珠
1.一线串珠式
1教材示例《背影》
2.范文示例《我的青春里有一缕清香》
1.一线串珠式
“茶”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品茶——学习——感悟
1.一线串珠式
贯穿全文的线索
开头
结尾
段落一
段落二
段落三
一线串珠:情感、事物、时间……
中考作文
小标题式
中考真题:这是我的节奏
寂静 ·阅籍 午后·落棋 清晨·踏雨
中考真题:这三年,离我最近的那个人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逃之夭夭,灼灼其华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然后写一篇文章。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袁隆平
落地 生长 结果
2.小标题式结构
小标题式结构
题目
开头:点题,总领全文(100字以内)
小标题(一)
事例+感受(160-200字)
小标题(二)
事例+感受(160-200字)
小标题(三)
事例+感受(160-200字)
结尾:(议论+抒情)再次点题,总结全文,揭示主题或升华
主题,引起读者共鸣,启发读者感悟人生(约100字)
1.小标题必须提纲挈领
2.小标题必须言简意赅
3.小标题之间必须有内在的联系
4.小标题之间,最好格式一致,语句工整,形成排比,使文章富有节奏感
技法
点拨
小标题式结构要求
薄荷吻过翅膀
城市零落着闷热,诗意退潮,花开人生却彰显悸动的神韵。似有柔风夹在呢喃紫燕中,为我捎来那三次悲喜涅槃。
漫天狂沙·思
初三,似撒哈拉沙漠出产的面包,挤不出一点新鲜。
藤蔓爬过春天时,我丈量与年级的距离,却只她身后卷起的狂沙,遮掩了我绿色的希冀。老师月考试题,我却低头,惆怅春雨如织,和那恰似东流春水的名次。我像被雨淋湿翅膀的天使,守一帘寂寞的雨声,和那被失败的荆棘扎得鲜血淋漓的孤独的心。
终明白,在莺愁蝶倦的日子里,我该撷起勇气,披荆斩棘。
鱼翔浅底·奔
火红的倒计时跳出动在视网膜上。
塑胶跑道弥漫着销烟的气息.在冲上线的那起,心脏在胸腔内停止了跳动。
父亲轻抚我的背,说:“孩子,你胜利了!”我凭栏,望雨疏风骤,遥望着前方逶迤而又崎岖的道路。放下了担子,应更能努力,拼搏中考吧!
窗外滂沱的大雨,给我了体育满分的消息。品李白抱月而终,叹杜甫苇席蒿葬,读西施在浣沙溪畔流淌的滴滴清泪,聆听屈原在汨罗江里翻腾的句句叹息。我拾笔。
“望却曾经挥洒的汗水,让豁达心灵洗濯魂灵的清波,展翅,拼搏!”
鹰击长空·胜
孤云岫,一无所系,等待彩虹。
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前进的名次,像紫色的牵牛花,开一园梦幻。老师的笑为天空画上彩虹。她我,笨重的轮椅,阻止不了霍金向宇宙探寻的步伐;我她,多的努力,摧毁不了我向中考冲刺的坚定信心!
……
细闻阵阵清香,缘于薄荷缠绵的绚烂。若真如泰戈尔般生如夏花,我真能在夏季,当矜持的阳光吻便滴泪的绿叶时,向那片清澈的淡蓝展翅,飞翔?
嘴角的弧度了我答案……
技法
点拨
(1)将几则材料浓缩于一日之中.
“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
1.时间串联法:即按时间先后安排材料。
(2)将材料分化在四季之中《感受四季 感悟芳香》:
“春之颂”“夏之恋”“秋之思”“冬之盼”
(3)按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来安排材料。
“相识”、“相知”、“分别”
2.层层递进法:
即作者叙述事情或由轻到重、或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安排材料。
《青春雾雨》:
“感悟人生” “学会放弃”“追求理想”
《春天在敲门》:
“消失的春天”“与春天抗争”
“春天的苏醒”“久违的春天”
3. 颜色串联法:
《眼中的世界》:“橘红”“新绿”“雪白”“水蓝”
4.情感串联法:
《读〈唐宋诗词选〉我真痴迷》:“喜”、“怒”、“哀”、“乐”
一是引用同一首诗词中的语句作小标题。
《也许》:“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
二是引用不同古诗文中的语句作为小标题。
《走一走,看一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我有一言须记取”
5.借用古诗文:
6.用对称的句式作小标题
《和父母交朋友》:
“懂事之春”“灼热之夏”“硕果之秋”“沉默之冬”
《我心中的珍藏》:
“风之舞”“天之痕”“云之端”“苍之涛”
《让生命的火光照亮生活》:
“与李白对饮”“与龚自珍共舞”“与普希金同行”
《永恒的乐园》:
“诸葛草庐”“陶潜东篱”“东坡赤壁”
7.运用并列词语作小标题。
《我最感激的一个人》:
“郁闷·伤感”“暴躁·冷静”“悔悟·收获”
《蓝色蛹·金色蝴蝶》:
“蓝色——流动的忧郁”“蛹——自缚的悲哀”
“金色——我爱上了世界”“蝴蝶——破茧后的美丽”
《最美的风景》:
“欣慰·你在身边” “温暖·一路相伴” “挥别·过往云烟”
中考作文
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结构
“起”即开头;
“承”接开头加以论述;
“转”即转说开去,大致分两种情况:一种从另一面或从反面说,讲不同意见;另一种是采用推进一层的写法,转入深处。
“合”即收束全文。
起承转合结构
起
承
转
合
开头(消极状态)
尾声(正能量收场)
高潮
(场景触动,转向积极)
铺垫(低落至底点)
基本思想(欲扬先抑)
“起”:写糟糕的事情,消极的情绪。(烘托心情)
是的,我们又输了。偌大的露天篮球场上仍弥漫着一股塑胶漆味,巨型探照灯强烈的光刺得我睁不开眼睛。
起承转合结构
承:糟糕的事情具体是什么?(简单叙述)
坐在寂静的考场,往事历历在目······
我躺在球场上。身旁夹杂着哀怨与欢呼的混音离我时近时远,我悲愤到想永远躺在这里,我绝望到海枯石烂······
五分钟前,这里人声鼎沸,所有人都将期待的目光投向球场,我们在和对方的殊死搏斗中只落后一分了,希望全在这最后时刻!结局掌握在我手里!然而,时间只允许我瞬间出手,当所有观众都屏住呼吸期待着奇迹发生时,我终于在最后两秒“不负众望”地投失了那三分!是的,理想似乎很难跨过现实的门槛。
此时,静谧的环境与充足清新的氧气足够我安静地好好冥想,我们曾在球场上输过无数次,每次被击倒又顽强地站起来。可这次我们又被打趴下,而且趴下得这么心不甘、情不愿!什么时候才能让我这样的挣扎显现意义?
起承转合结构
突然,身旁发出一阵咳嗽,是父亲。看来他一直陪着蹲在我身边。我无力地扭过头,他马上把手搭在我肩膀上,眼睛微眯,仰头,指着那棵庞大的香樟树,说:“儿子,你看不看得到天上的月亮?”其时,月亮被樟树纷繁的枝叶枝条遮住了全身,无法看到,我摇头。他小声地笑了,又说:“那么,你能说它不存在吗?”当然不可以!我默不作声地再摇头。父亲突然站起来,迅速地从地上捡起一根长竹竿,敏捷地跳上树旁的石台阶,踮脚,伸手,用竹竿吃力地向樟树叶挥去,我十分迷惑,但还是低下头,仍沉默不语。
转:突然!转机出现了!(一个浓墨重彩描写的画面)
起承转合结构
一会儿后,父亲用惊喜的声音唤我,我抬头一看,樟树叶被他一拨开,一轮明月洒下清辉,我的眼界顿时豁然。父亲用他伟岸的身姿保持着拨树叶的姿势,气喘吁吁地说:“其实,你和我们一样,都在为睹明月而奋斗,只不过我能坚持拨开最后一片枝蔓的障碍,而你们没有。”我似有所悟,继而终于明白了父亲的意思,我羞愧地站起,抬头挺胸,心中涌起无限感动。
我没有放弃!我没有消沉!在完成功课的前提下,一有时间便到香樟树下练球,虽然那轮明月仍被他遮挡。我的汗浸透上身,哪怕低头俯腰用裤子擦也不在意,我跌倒了,哪怕鲜血渗出了护膝也不停息。烈日炎炎下,我为“那轮明月”挥洒汗水,狂风骤雨里,我为“那轮明月”磨炼意志······
起承转合结构
那晚,当我像个熟练老成的炮弹手将最后一球准确无误地轰入篮球筐后,我们终于站在了最高的领奖台上。我蓦地抬头,那晚的月光格外皎洁,娟然如拭。在如潮的鲜花和掌声中,父亲,那拨樟树叶的伟岸身姿,呈现眼前,犹如天上那轮明月,清亮皎洁。一种抑制不住的情感哽咽在喉:“父亲,谢谢你送给我的那轮明月。”
合:心中充满希望、心态恢复从容(点题、升华中心)
起承转合结构
【起承转合式结构】一般写作思路
起
承
转
合
交代难过的原因(学业、比赛失利······)
郁闷悲伤的景色(阴雨、夕阳、冷风······)
极度郁闷中看到转机(人、物、景象······)
正能量传递(积极、坚持·····)
烘托失落心情
铺垫下文
震撼心灵
首尾呼应
如何讲一个曲折动人的好故事?
起承转合
①起,引入
②承,铺垫
③转,高潮
④合,呼应
简单总结,抒发感慨,首尾呼应
简明扼要写出基本信息
着重描绘人画面,可揭示中心
任意开头方式(写景/状物/结局式开头),吸引读者
起承转合结构
起承转合四步骤
第一步:起
写糟糕的事情发生了,产生了消极的情绪。
即
引入,渲染消极的心情。
15%
起承转合结构
开头:起
精彩开头:写景式开头、状物式开头、结局式开头
第1自然段:
已经很久没有出门了,自从那次摔伤后,伤已经好的差不多了,但额头上的疤痕却永远不会褪去。我每日坐在窗边,看着窗外渐浓的春色,心里难过极了。外婆似乎看出了我的心事,递给我一只帽子,说:“山上的槐花开得正艳,去瞧瞧吧!”
起承转合结构
第二步:承
写糟糕的事情如何发生,如何烦恼我的?
即
(简单叙述)铺垫,消极的原因,你的“惨状”。
15%
20%
起承转合结构
承:回忆受伤的过程和原因
那是一条从额头顶开始贯穿眉心的伤疤,通直而明显。那是一条凸起且狰狞,让他人感觉到恐惧的伤疤。那年春天,因为我的调皮,不慎坠下台阶,头磕在台阶上,鲜红色的血珠开始向外翻涌,在地板上打出一片赤色的花朵,鲜红的痕迹令人揪心。
走在山间的石板路上,我将帽檐尽量压低,低到我只能看见脚下的路。一只干皱却温暖的手牵起了我的手,是外婆。
过渡段,回到现实
起承转合结构
第三步:转
写突然转机出现了,因为某事某物得到了启发
细节描写
高潮,一个浓墨重彩描写的画面。
15%
20%
50%
起承转合结构
第三步:转
石板缝中冒出几株瘦弱的小草,它们纤弱的腰一次次被登山的人们踩断,却始终坚持着向上生长着。我随着外婆一路向山上走去,喧闹渐渐少了,我们从石板路走到了一条小路上。那边有几朵花。外婆轻轻地说:“到了。”我慢慢抬起头。
是一棵树——一棵开满槐花的树。苍劲有力的枝干上缀满了串串纯白的槐花,迎风舞动。外婆牵着我的手,走到树的后面。我不禁惊呆了——树的后面有烧焦的痕迹,树干空了一半,半根残枝凄厉而恐怖。我再次望向树枝上的槐花,忽然对这一棵饱经风霜的槐树产生了敬畏
外婆轻轻地说:“五年前这棵树就被雷击垮了,我也没料到它竟会活过来。不过,你看,经历过伤痛的树,如今开出了这么美的花,你能说它不幸福吗?”
起承转合结构
第四步:合
写心中充满希望、心态恢复从容
||
呼应,开头、中心、题目
15%
20%
50%
15%
直接抒情、议论、揭示中心
回归开头写景状物
起承转合结构
是啊,树经历伤痛后,反而开出了更美的花,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一阵东风吹来,吹去了我的帽子,吹起了我的刘海,槐花飘落,轻轻吻着我额上的伤疤。阳光下,槐花在枝头舞动,在清风中形成一个个浮动游离的光点,似乎在吐露着幸福的喜悦······
合:写景式结尾,抒发此时快乐幸福的心态。
合:受到启示,心态恢复从容
起承转合结构
中考作文
五段/六段式
五段式考场作文模式:
开头段:(第一自然段)
①不超4行 ②语言优美 ③必须点题
起因段:(第二自然段)
①不超7行 ②有景物描写
③交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主人公遇到什么难题)
特写段:(第三自然段)
①15-20行 ②介绍事情经过(难题怎么被解决的),分步不分段
③要有修辞 ④要有特写镜头
⑤要有人物描写(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及自己的心理)
结果段:(第四自然段)
①3行以内 ②写事情的结果,难题解决后产生的影响(要记叙,不是议论抒情)
结尾段:(第五自然段)
①可长可短3-7行 ②议论抒情 ③呼应开头、扣住题目 ④升华中心
五段式:
(1)五段式考场作文模式:
开头段:
(第一自然段)
①不超4行 ②必须优美 ③必须点题
起因段:(第二自然段)
①不超7行 ②要求有景物描写
③交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主人公遇到什么难题)
特写段:(第三自然段)
①15-20行 ②介绍事情经过(难题怎么被解决的),分步不分段
③要有修辞 ④要有特写镜头
⑤要有人物描写(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及自己的心理)
结果段:(第四自然段)
①3行以内 ②写事情的结果,难题解决后产生的影响(要记叙,不是议论抒情)
结尾段:(第五自然段)
①可长可短3-7行 ②议论抒情 ③呼应开头、扣住题目 ④升华中心
第1段:
①4行 ②点题 ③优美
第2-4段:
①8-10行 ②小标题(或标志性开头 )③片段 ④扣题
第5段:
①做小结 ②点意义
第6段:
①4-7行 ②扣题 ③呼应开头 ④优美 ⑤升华主题
六段式考场作文模式:
六段式:
第1段:
①4行
②点题
③优美
第2-4段:
①8-10行
②小标题(或标志性开头 )③片段
④扣题
⑤扣小一标题
第5段:
①做小结
②三合一
③点意义
第6段:
①4-7行
②扣题
③呼应开头
④优美
⑤升华主题
中考作文
谋篇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