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边城
教学目标 了解作者以及小说的题目。 培养学生分析小说中翠翠的人性美的能力。 把握小说结尾的作用。
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分析小说中翠翠的人性美的能力。 2、把握小说结尾的作用。
教学内容
一、导入 谁来介绍一下沈从文? 沈从文(1902-1988),中国著名作家,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人。其祖父沈宏富是汉族,祖母刘氏是苗族,母亲黄素英是土家族。因此,沈从文的民族应是汉族,但沈从文本人却更热爱苗族,他的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对于苗族风情的描述。 沈从文是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交界地区。1924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撰写出版了《长河》《边城》等小说。 1931年-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教 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 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 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与文物的研究,著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1988年病逝于北京。
二、课文探讨 1、小说的题目为什么叫做《边城》?《边城》有什么含义呢? 提示:(1)边缘:海~。村~。田~。 (2)方面:双~会谈。这~那~都说好了。 (3)镶在或画在边缘上的条状装饰:花~儿。 (4)边界;边境:~疆。~防。戍~。 (5)界限:~际。一望无~。 (6)靠近物体的地方:旁~。身~。 第一,故事发生的地点。地点是在湘西的一个小镇,地处边远,远离政治和经济的喧嚣。 第二,故事的内容。内容线索是天保和傩送同时喜欢上翠翠的纯真爱情故事,但他们都没有走到结婚的那一步。钱钟书有书《围城》,人们把婚姻生活比喻成“围城”,恋爱只能说是还在围城的边境上,尚未进入城内,叫他“边城”是实至名归。 第三,故事的情节。天保兄弟和翠翠的爱情故事非常单纯、洁白无瑕,充满乡野气息。没有嫉妒,没有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有的只是公平的竞争和谦让。这是在城里不可能发生的。 第四,故事的结局。最后兄弟二人都不见了,总有一天爷爷也会离开她的,翠翠还是守着心中美好的回忆,孤独地生活下去,周围的人想帮她,又无从下手,谁又能打开她的心结呢,谁又曾想过,一个小姑娘的心竟可以如此执着呢。让“城里”的人怎能不羡慕、羞愧,怎能不自责、反思。 2、我们再一起看看课文《边城》,进一步了解小说情节。 (略) 3、阅读完这部小说,边城这个地方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环境描写美 小说开始的两段:“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小溪流下去,绕山咀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大河……小溪宽约廿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河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 寥寥数笔,勾勒出一幅明丽的图画。故事就在这样纯净的环境中展开,又怎能让它不美呢? (1)《边城》就是由这样美丽的山水构成,而其中的小说人物反而成了图画中的点缀。《边城》表现的不是人,而是自然。《边城》抓住了山水的灵性,以水作为背景,“我的作品的一切背景,都少不了水。”让水的色泽浸润到文字中去。 (2)将故事置于一种翠色的基色下,具有清新、柔和的格调。用抒情诗的笔调写创作,融化了唐诗的意境,形成了一种朦胧美。 (3)沈从文怀着对故乡缠绵的挚爱,描绘了牧歌情调、诗情画意的茶峒风情。那儿的空气“安静和平”,那儿的人物“聪明、正直、勇敢、勤劳”,“也爱利,也仗义”,即使对妓女也都诗化了。“由于边地的风俗淳朴,便是做妓女,也永远那么浑厚……”深情、旖旎的文字象一脉清泉在心里流过,正如翠翠唱的歌,“极柔和,快乐中又微带忧郁” (4)优美中透出淡淡的哀伤。这里如画的风景,淳厚的民众,每个人都朴质、善良。由于误会,仅仅是由于误会,翠翠的如叙事诗的爱情成了一幕悲剧,一出淡淡的悲剧。沈从文先生很能节制自己的感情,让感情的细流在平静的叙述里缓缓流动。鲁迅把火一样的热情包裹在冰一样的冷静里。巴金倾泄式的热情如火山喷发,沈从文不同,他在热情中藏着感伤,平静里夹着忧郁,形成了独特的诗的意境。 4、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你觉得小说里谁最美?有哪些方面的美?你能说说一切关于她的美吗? (1)善良的心灵之美 翠翠的身世,其实是一个私生子,她一出生就无父无母,是爷爷(外公)一手抚养她长大的。爷爷为这个孩子取了一个很美很好听的名字——翠翠,其含义一是为了纪念死去的女儿,二是对翠翠的未来寄托一种春天般无限生机和美好的愿望。有人说,人生的第一任老师是自己的父母。因此,爷爷身上的正直与善良,爷爷的吃苦耐劳的精神,爷爷重义气轻利益、与周边的人友好和睦相处等品质,从小就影响着翠翠。在整部作品里,虽然翠翠和爷爷以摆渡为生,处在社会的最底层,一直过着卑微的、甘于清贫的生活,但他们的生活至少是快乐的、他们想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去改变人生的命运。翠翠一直是以一颗善良的心来对待身边的人。另外,这种善良还表现在她对待自己的爱情上。在翠翠心里,她是真心喜欢老二的,她看中的是老二的人品,并不是他的家境或财富。但对于老大,她并不忍心开口拒绝,在爷爷面前,只是选择默默的不做声这种婉拒的方式。因为在她的内心,她是不希望任何人受到伤害的。 (2)纯真的质朴之美 在作品中,翠翠的形象宛如一件经过精雕细刻的透明工艺品,她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几乎是通透的。她是江南水乡最美的女儿,是老大、老二心目中的女神,更是寄托了作者追求幸福生活的某种象征意义。翠翠立在读者面前,是那么的真实,丝毫不惺惺作态。作者是通过对翠翠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来反映这种纯真之美的。当她喜欢上老二时,她开始反复有了那个“摘虎耳草”的甜蜜的梦。这样的梦境之美,似乎不沾人间烟火,堪比天外仙境。当读者读到这里时,无一不希望翠翠的这种梦境能够转眼变成现实。作者借用这种朦胧的意境,很好地衬托了主人公的质朴之美。 (3)内敛的忧伤之美 随着年龄的增长,翠翠开始有了少女的心事。她喜欢听爷爷讲故事,她偶尔插话,问的却是老二的行踪。囿于少女的羞涩,加之对于未来预测的不确定性,她在爷爷面前,总是变得沉默少言。一方面,她有着对美好爱情或未来的憧憬,另一方面,她又在内心担忧好事多磨或世事多变。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在她的内心纠结着,充分表现出一种忧伤之美。这种心事重重或不快乐,随着小说中故事情节的推进,时而加重,时而减少。而读者的心,也时时被翠翠的一颗心所牵引着,为她的欣喜而高兴,为她的失落而忧伤。 (4)自信的坚强之美 在作品中,首先,翠翠的坚强一开始与她的身世有关。当她明白自己的处境之后,一心与爷爷相依为命,从不自怨自艾或庸人自扰,相反的,她的身上,似乎有如水一样的可柔可韧的特性,有一种天不怕地不怕和敢于吃苦的乐观精神。其次,翠翠的坚强是表现在爷爷死后,虽然有了杨马兵的帮助,但换作别的女孩,会感觉天要塌了!再次,翠翠的自信坚强之美,表面在作品的最后,因为她坚信只要自己不放弃,经过自己的努力,未来的生活一定会好起来,老二也一定会回来的!作品中的最后一句话“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也许明天就回来了”与冰心笔下的散文《小桔灯》里的结尾一句“那时,我们大家都好了”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与其说是作者给了翠翠信心,不如说是读者给了翠翠信心。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不成文的规律,好人是会有好报的。不是么?
以上的这四种人性之美,与作品中所表现的大自然山水之美、风情民俗之美,男女情窦初开之情、祖孙之爱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和睦相处的和谐之美,构成了令读者陶醉的美好画面,也让翠翠丰满的人物形象一下子立在读者的面前,令人久久难以忘怀。这便是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和社会意义,它能净化读者蒙尘的心灵,激发读者结合自己面临的现状,树立摆脱困境、勇于追求幸福生活、追求美好爱情的信心。 5、在小说以及电影《边城》的结尾,翠翠一个人坐在渡船里面,在等二佬,电影里的旁白说,二佬可能明天就会回来,也许二佬永不回来。你觉得傩送会回来吗? 6、经过讨论,我们还是没有讨论出一个结果,沈从文先生根本就没有告诉我们答案。你觉得小说的结果这样设计好吗? (1)那个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来的年轻人也许永远回不来了。有些替翠翠惋惜吧,可这也许是最好的结局。
有人问,曹雪芹笔下水灵的姑娘们怎么凋逝的凋逝,出家的出家,是不是曹老不爱这世间灵动?可是正是因为曹老太爱这些姑娘们,同时他也深知日后朝她们一步步逼来的是什么——与其多年后见到黛玉等人堕成刻薄酸腐的赵姨娘等丑态而触目惊心,不如自己来毁灭她们吧,我会轻一点,干净一点。
一个道理,太超俗的美丽,就不该存于世上。翠翠是什么?翠翠是“触目为青山绿水”、“眸子清明如水晶”、“从不想到残忍事物,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她是一只与“俗”毫不沾边的精灵啊!这样一个精灵,让她日后浓妆艳抹穿着大红袍坐花轿,在顺顺家里扮演着理事做家务的管家婆,没了当初的害羞情绪,不能在山上玩一天晒得小脸黑红,日子就变成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无非也是对美的一种摧毁,也许这也是沈从文先生更难以接受吧。
可能有点残忍,但我希望翠翠一直在山间撑着渡船,嗅着空气里每个气节的不同味道,做顶荒唐的梦。
沈先生应该也是这么想的,他的原稿便只有“这个人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了”一句而已,“也许明天回来”是三三觉得太过凄凉,给读者们一点念想罢了。 (2)结局充满了不确定性,就像故事里人物的命运一样充满不确定。他们善良,没有一丝世俗的恶。即使战火马上就要蔓延开来,他们还是过着世外桃源的平静生活。但他们各自在命运面前还是无力的,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这就是悲剧的所在。比如翠翠,沈从文笔下的翠翠简直是钟灵毓秀。无所拘束,在天地间自由自在,充满了灵气。然而即使是这样一个清新脱俗的姑娘,在面对她的终身幸福时,却只能是被动的、等待的姿态,她没有别的选择。当然这和《白毛女》这种故事的套路不同,她的悲剧不在外界的逼迫,而是我们常常感叹的、我们往往把一切责任都归咎于的所谓「命运」。
结局暗示了这个故事无疑是个悲剧。我相信「或许」只是作者委婉的说法,傩送不会回来了。就像鲁迅所说的“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皆大欢喜的结局不仅俗套,更除了抚慰读者外,无法提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洞察。生活本来就是悲喜交加,一个充满了不可预知的未来和不确定性,也许是沈从文对生活的一种解读。一个开放式结局的魅力也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