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洋流教学设计(表格版)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4.2 洋流教学设计(表格版)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4-25 07:16: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地理 年级 高二 学期 秋季
课题 洋流
教科书 书 名:普通高中教科书 地理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 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11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结合观察全球风带和洋流模式图,归纳总结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2.通过模拟实验探究洋流成因以及小组讨论总结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在实验和小组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地理学科价值,提升地理学习品质和行动力(地理实践力); 3.能够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运用洋流分布模式图,分析洋流分布模式,总结洋流的分布规律
2.掌握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难点: 1.理解洋流的形成过程,说明洋流的成因。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播放《泰坦尼克号》影片中的片段,提出问题“冰山为何会在40°N附近的海面上出现? 新课讲授: 洋流的概念,主要分为两类:暖流和寒流。回顾之前所学的寒暖流判断方法。 一、洋流的形成 (一)风海流 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称为风海流 活动一:地理小实验1:观察表层水的流动方向。 任务一:在左图上画出近地面风带的风向,并思考在近地面风的作用下,根据实验的启发,海水如何运动?在右图画出海水的运动方向 (二)密度流 由于各个海区的水温、盐度不同,导致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引起海水的流动。如直布罗陀海峡。 活动二:地理小实验2:观察底层水和表层水的流动方向。 理解密度流的形成。 (三)补偿流 由风力和密度差异所形成的洋流,使出发海区的海水减少,而由相邻海区的海水来补充,这样形成的洋流,称为补偿流。 补偿流有水平的,也有垂直的。垂直补偿流又分为上升流和下降流。例如,秘鲁附近的海区就是上升流 活动三:地理小实验3:观察底层水和表层水的流动方向。 理解上升补偿流的形成。 总结:洋流的形成同时受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主要因素有:盛行风、地转偏向力、陆地形状、海水密度、补偿作用等。 二、全球洋流模式 1.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 形成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影响因素:信风、盛行西风、地转偏向力、陆地轮廓 2.中高维度海区的大洋环流 北半球形成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洋环流,南半球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 影响因素:盛行西风、地转偏向力、陆地轮廓。 3.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 北印度洋由于受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形成了特殊的北印度洋季风环流; 夏季在西南季风的影响下形成顺时针大洋环流圈; 冬季在东北季风的影响下形成逆时针大洋环流圈。 三、洋流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1.影响气候 暖流:增温增湿 寒流:降温减湿 2.影响生物 世界四大渔场: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秘鲁渔场 3.影响航行速度 顺流:加快航行速度,节约燃料 逆流:航行时间长,消耗燃料多 4.影响海洋污染 加快污染物的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