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些人以他们的坚持和勇气成为了这个国家的支柱和脊梁。鲁迅先生,曾用深刻而有力的言辞来描述这些人:“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句话揭示了一个民族的力量来源于其人民的勇气、坚持和奉献精神。王安石作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为改变北宋朝廷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两次进行变法,他直面舆论,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是当之无愧的“国之脊梁”。
解题
《答司马谏议书》
①“答”,即“答复、回复”之意;
②“司马”,即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③“谏议”,指的是“谏议大夫”这个官职;
④“书”,文体名。
⑤“答司马谏议书”,即“回复谏议大夫司马光的信”。
知人论世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最得世人共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当官拙自计,易用忤流俗。
穷年走区区,得谤大于屋。
——王安石
为官不善于为自己打算,很容易得罪世俗,不为众人所接受。一年到头忙碌奔波的样子,所得到的诽谤比屋子还要大。
王安石是一个极富争议性的人物,他的争议性随着他声望的高涨、仕途的升迁而不断加剧。但是他又是一个我行我素的人物,终究没有因为外界的争议而有所改变,他直面所有的争议,顽强不屈,毅然前行。
为了改变北宋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调整国家、地主与农民的关系,发展生产,王安石在新登帝位的神宗全力支持下,主导一些列变法。主要内容青苗法、免役法、市易法、均输法等。 变法条目繁多,百姓一时接受不了,中间还被办事的人肆意解读篡改,弄的怨声载道,民不聊生。变法弊端凸显, 比如青苗法,在每年二五月青黄不接时,由政府以低息给农民贷款贷粮。本是好意,但办事的人中饱私囊,成了强制农民借贷,而且调高利息,农民负担比原来还重。王安石变法过程中,最大的反对派是他的老朋友司马光。
知人论世
诵读 正音
任务一:通读全文,概括内容。
第一段:交代写信的缘由。
第二段:针对司马光信中所指责的实施新法的弊端,逐一驳斥。
第三段:分析反对派对新法声势汹汹、怨恨、诽谤的原因。
第四段:书信结束语。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写信缘由是什么?
1.〔某〕草稿中用以代指本人名字。
2.〔窃〕私下。
3.〔游处( chǔ)〕同游共处,交往。
4.〔每〕常常。
5.〔所操之术〕指所持的政治主张。操,持。术,方法、主张。
6.〔不蒙见察〕不能被(您)理解。
7.〔辨〕同“辩”,分辩。
8.〔重( chóng)念〕又考虑到。
9.〔视遇〕看待,对待。
10.〔反覆〕指书信往返。
11.〔具道所以〕详细地说出我之所以这样做的理由。
12.〔见恕〕原谅我。
感受驳论艺术
1.王安石在文中用哪句话,高度概括了司马光批评自己改革中的所有问题?
2.作者认为判断是非的原则(立足点)是什么?
“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谤”)
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名实相符是辩别是非的原则 )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研读课文,理清文意
添设新官,侵夺原来官吏的职权
派人到各地推行新法,生事扰民;
求
以为,认为
君主
不是,不算
施行
批驳
排斥
壬人,善于巧言献媚、不行正道的人。
预先
特别在于名和实,是否相符
天下的根本道理就清楚了
因而招致,古今异义
把它交给负有专责的官吏
感受驳论艺术
分为五组,每个小组从课文中选择一个罪名,完成表格,明确作者反驳的“名”与“实”内容。
名 实 小组理解
侵官
生事
争利
拒谏
致怨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
名实之争
侵官
授之于有司
修之于朝廷
受命于人主
生事
以兴利除弊
举先王之政
征利
为天下理财
拒谏
难壬人
辟邪说
司马光
王安石
天下怨谤
前知其如此
怨诽之多,
思考:王安石的辩驳有何特点
①思路清楚、逻辑明晰【辩论高手]
②抓住问题实质,从大处高处着眼(在驳斥的同时指责司马光忤逆“人主”旨意,违背“先王”之政,不愿为天下兴利除弊,将司马光置于壬人邪说代言人的难堪境地)[扣帽子]
③言辞锐利,气势逼人,锋芒毕露(不为侵官/不为生事/不为征利/不为拒谏/固前知其如此)【咄咄逼人]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1.〔苟且〕得过且过,没有长远打算。
2.〔恤〕顾念,忧虑。
3.〔同俗自媚于众〕附和世俗,向众人献媚讨好。
4.〔汹汹然〕形容声势盛大或凶猛。
5.〔盘庚之迁〕商王盘庚为了巩固统治、躲避自然灾害,将国都迁到殷(今河南安阳)。
6.〔胥怨〕相怨,指百姓对上位者的怨恨。
7.〔非特〕不仅。
8.〔度( dù)〕计划。
9.〔度(duó)义而后动〕考虑到(事情)适宜就采取行动。义,适宜。
10.〔是〕认为正确。
11.〔可悔〕值得反悔的地方。
12.〔膏泽斯民〕施恩惠给人民。
13.〔不事事〕不做事,无所作为。前一个“事”是动词,办(事)。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1.〔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没有缘由见面,内心不胜仰慕至极。这是古代书信的套语。不任,不胜。区区,小,用作自称的谦辞。
1. 王安石发动变法的客观因素有哪些?
①人习于苟且非一日;(百姓)
②士大夫多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官员)
③上乃欲变此。(皇上)
倾听理性之音
倾听理性之音
2.王安石辩明自己招致天下“怨诽”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上乃欲变此——理论依据
3.作者用盘庚迁都的历史事实,他的目的是什么?
是而不见可悔故也——于史有据、表明心志
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
4.王安石最终表明的立场和态度是什么?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如果您说我现在应该不做任何事,守着以前的成法就行了,那么这就不是我敢领教的了。
天下非议: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 沉默派
“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犬儒派
“今日当一切不是事事,守前所为而已” 保守派
“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 唱衰派
犬儒主义(cynicism):描述一种跟随权力,阿谀奉承的行为。犬儒主义者在追求权力和地位时不择手段,在政治上没有原则,并且往往采取谄媚的手段。
王安石的选择:
“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革新派
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
孟子:“虽千万人吾往矣。”
鲁迅:“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王安石:当之无愧的“国之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