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两张图片反映的是什么场景 ?标志着什么?
延安人民欢庆抗战胜利
庆祝抗战胜利的游行
被日军炸毁的桂林解放桥
战争毁坏的城市
战争结束了,无家可归的人们
1945年8月,《新华日报》上发表了一封读者来信
中国的老百姓,足足有三十多年没有享受过和平的日子,一面受敌人的侵略,一面不断内战,……我们对于战后和平的期望,就象饥饿的人等饭吃那样的急迫……我们反对内战,不管用什么法律来解释,我们还是要反对,如果内战,全中国人民都要遭受无穷的损害 ……
战后中国人民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第17课
一、重庆谈判
——政治较量
三、挺进大别山
——中共反攻
二、转战陕北
——中共防御
军事
较量
解放战争前两个阶段
烽火再燃,何缘由
1.当时主宰中国命运的政治力量有哪些?
2.他们对中国的发展前途提出了什么主张 ?
今天的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产党,日本是我们外部的敌人,中共是我们国内的敌人,只有在消灭中共才能完成我们的任务!
——蒋介石1945年在国民党六大上的讲话
消灭共产党,维护一党专制,甚至不惜使用武力。
我们这次大会是关系全中国4.5亿人民命运的一次大会,我们的任务就是应当用全力去争取光明的前途和光明的命运,反对另一种黑暗的前途和命运。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开幕词中讲话
你认为中共的基本主张是什么?
争取民主与和平
(美国)在中国所追求的长远目标是推动建立一个稳定、统一的亲美政府,而短期目标首先是“阻止共产党完全控制中国”。
———《美国外交文集》
实行“扶蒋反共”政策,维护其在华利益。
抗战胜利后的中国时局
美国
扶
反
独裁、内战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国民党
代表
广大人民
代表
共产党
和平、民主
扶蒋反共
美军在塘沽登陆
美国援助国民
党的军事装备
美国飞机空运国民党军队到内战前线
美军教官帮助
训练国民党军
万急,延安
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蒋中正 八月十四日
蒋介石是真的“诚心诚意”
“以国家利益为重”吗?
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电报之一
人民渴望和平
制造假象
争取民心
内战准备尚未完成
赢得备
战时间
国民党军队乘美国登陆舰开往东北
美国飞机空运国民党军队到内战前线
如果你是毛泽东要不要去重庆谈判?
正方:去
反方:不去
既然阻止不来内战的爆发,毛泽东为什么还要赴重庆谈判呢?
不去重庆
中蒋介石圈套
去重庆
争取和平,戳穿蒋介石阴谋
1945年8月28日,中国共产党主席毛泽东应蒋介石邀请,
在美驻华大使赫尔利(左三)和国民党代表张治中(左
一)的陪同下,偕周恩来(左四)、王若飞(左五)
飞往重庆。这是起飞前在延安机场合影。
重庆民主人士热烈欢迎中共代表的到达
《双十协定》
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在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基础上,建设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
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我们去了,可是他们毫无准备,一切提案都是由我们提出。 ——毛泽东1945年的一次谈话
毛泽东在谈判期
间与蒋介石合影
蒋介石即秘密颁发《剿匪手本》
1、目的:
国民党:
阴谋内战,争取时间
共产党:
揭露阴谋,争取和平
2、概况:
3、结果:“双十协定”的签订
1945年8月
重庆
毛泽东、周恩来等
开始时间:
地 点:
中共代表:
历 史 的 一 页
1946年6月
国民党进攻
中原解放区
1946年6月底,国民党军队向中原解放区等地发动进攻,标志全面内战爆发。国民党参谋总长陈诚扬言:“也许3个月,至多5个月,使能整个解决中共部队”。
国共双方的军事较量
全面内战爆发
国民党 共产党
拥有军队 430万人 130万人
武器装备 接收100万日军装备,
取得美国大量武器 基本是步枪
拥有人口 3亿多人 1亿多
拥有地区 大城市,绝大部
分铁路交通线 小城镇、乡村、偏远地区
延安
转战陕北
1、全面内战的爆发
时间:
标志:
1946年6月
蒋介石进攻中原解放区
2、西北战场的状况
①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②解放军粉碎敌人进攻
130
万人
430
万人
1946年6月
1947年6月
373
万人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195
万人
1946—1947 双方军力对比
1947年夏战略反攻时机成熟
战略反攻—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重
点
武汉
南京
大别山
为什么把大别山作为目标?
邓小平
刘伯承
刘邓大军向大别山开进
集结在黄河滩上
的刘、邓大军
刘邓大军向大别山开进
集结在黄河滩上
的刘、邓大军
为什么在军队人数和武器装备方面都占优势的国民党军队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其进攻就被人民解放军挫败了
1.共产党的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
2.解放军官兵的英勇作战
3.广大人民的支持
4.国民党失道寡助等
1、背景:战争形势的变化
反攻条件具备
2、概况:
3、意义:
① 时间:
② 军队:
1947年夏
晋冀鲁豫解放军(刘伯承、邓小平)
③ 建立大别山革命根据地
“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
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毛泽东
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开始,
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前奏:重庆谈判
爆发: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进攻: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