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1-04 13:40: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营 山 县 中 小 学 导 学 活 动 设 计
课题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课型 新课
导学目标 了解 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的原因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历史意义
重 点 中央红军的长征、遵义会议 难 点 分析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到红军取得长征胜利在原因上的反差
导 学 思 路 及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我的反思
自主学习导入新课:组织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回顾前面几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1、国民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为了反抗国民党的屠杀,发动了哪些武装起义(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等。)2、这些起义的目的有没有完全达到?(没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直接占领大城市,还遭到严重挫折。但是,起义的部队转向敌人力量较为薄弱的农村,建立了革命武装和革命根据地,形成了星火燎原之势。)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后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行战略转移,从江西、福建交界处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远征二万五千多里到达陕北。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长征。(布置学生集体朗读“导入框 长征” 一诗,带着问题进入情境,阅读60——64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要求人人过关。)合作探究长征的开始和遵义会议1、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为什么要进行战略转移? ( http: / / www.21cnjy.com )(星火燎原之势形成后,国民党对革命根据地发动“围剿”。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人的正确指挥下,红军粉碎了敌人前四次“围剿”。但是,后来党内又错误地排斥了毛泽东等人的正确领导,由李德、博古等人实施错误指挥,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不得不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被迫实施战略转移。2、遵义会议有什么历史意义?可按下列提示,分层启发:A. 遵义会议在哪一年召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1935年)如何记住这一年?(从1921年党的诞生到1935年,经过了14年,从1935年到1949年新中国诞生,也经过了14年。)B. 比较这前14年与后14年党的历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什么重要变化?(前14年里,党的主要领导换了几任,先后出现了重大的失误,经受了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和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等重大的挫折。后14年,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C. 由此可见遵义会议有什么历史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义?(这次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红军和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悠关的转折点。)长征的胜利1、指导学生完成63页“练一练”(教师在黑板上依据长征路线画示意图,突出瑞金、遵义、吴起镇三个地点,组织学生对照着课本标注出来。)A. 红军经过哪些省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西康、甘肃、陕西等)B. 请对号入座地说出黑板上这三点的地名。(瑞金、遵义、吴起镇)2、“活动与探究1 想一想”,(提醒同桌学生要互相配合,一个找课文,一个找图例,共同完成任务,然后在教师主持下进行“接龙”游戏:A. 湘江 红军在那里与敌人打过一场硬仗,损失惨重。B. 乌江 红军强渡乌江,解放遵义。C. 赤水河 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D. 金沙江 红军渡过金沙江,从此跳出敌人的包围圈。E. 大渡河 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3、“动脑筋”:红军长征途中,除敌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围追堵截外,还遇到哪些 困难和问题?(恶劣的自然环境,如终年积雪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原;还缺少粮食给养等。)即时训练根据65——67页活动课三《模拟导游——重走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征路》选题、选材,组内协作完成一篇导游词,通过网站《史海撷珠》的留言板上传,老师从中选出优秀的文章予以发表。提醒学生预习第14课《难忘九一八》。评点总结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 爱国爱党爱军情感 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总是坚韧不拔,并总能通过自己的力量校正失误。我们应该热爱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板书设计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原因路线遵义会议意义
备注 本活动设计时间: 2014 年 月 日 使用时间: 年 月 日其它: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