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清朝前期,下列哪一项措施不具有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属性
A.签订《尼布楚条约》
B.平定噶尔丹叛乱
C.实行金瓶掣签制度
D.实行海禁
2.西汉时胡汉区别明显,被匈奴俘虏后的李陵身穿胡服,自认为已不同于汉人,胡服成为胡汉之别的一个重要标志。而到了东汉后期,由于汉灵帝喜好胡服,胡服开始在京城内外流行。据此可知,两汉时期( )
A.胡汉族群间的区别消失 B.民族之间的交流加深
C.华夷一体观念影响深远 D.中原文化辐射力下降
3.下图是2014年山西省大同市出土的北魏石椁墓出土的彩绘陶俑再现了当时北魏人的着装,右下图是北齐文土所坐的胡床,二者共同反映出南北朝的时代特征是
A.国家统一 B.政权并立 C.民族交融 D.江南开发
4.据《唐六典)记载.唐朝的鸿胪寺具有“凡四方夷狄君长朝见者.辨其等位,以宾待之”的职能。这表明.唐朝鸿胪寺
A.专职负责国内民族事务 B.负责开拓海外商业贸易
C.例重管理全国范围宗教 D.掌管安排外来宾客事宜
5.据下表,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
出处 表述
北宋初年《宋刑统》 “诸故杀官私牛者,徒一年半”;“主自杀牛马者,徒一年。”宋真宗时下诏:“自今屠耕牛及盗杀牛,罪不至死者,并系狱以闻,当从重断。”
《宋会要辑稿》 ……益一牛之价不过五七千,一牛之肉不下三二百斤,离每斤价值百钱,利入为厚,故人多贪利,不顾重刑……贪利之民计会上下,许作病牛倒死。
《水浒传》 书中讲述为北宋末年,颇多杀牛宰马的情节,加上吃食的情节,总共有140多处,其中三分之一以上指明是牛肉。“小二,给我上一壶好酒,再来二斤牛肉!”俨然已成梁山好汉用餐的标配。
A.宋朝政府适当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 B.北宋海外贸易和畜牧业都比较繁荣
C.文学作品中对吃牛肉的记录不可信 D.北方人饮食习惯受游牧民族的影响
6.据《元典章》载:“至元二十年(1283年)二月,中书省刑部准兵部关……如蒙古人员殴打汉儿人,不得还报,指立证见,于所在官司赴诉。如有违犯之人,严行断罪。”材料反映了元朝( )
A.对民族实行差别对待政策 B.社会秩序混乱
C.中书省有权监督法律的执行 D.民族关系融洽
7.下表是清朝对部分边疆地区采取的治理措施。这体现了清朝治理边疆政策的特点是( )
A.因地制宜因俗而治 B.以法律手段为主
C.优待各族上层分子 D.注重以武力平定
8.雍正曾说道:“盖天下之人,有不必强同者。五方风气不齐,习尚因之有异,如满洲长于骑射,汉人长于文章,西北之人果决有余,东南之人颖慧较胜,非惟不必强同,实可以相济为理者也。至若言语嗜好,服食起居,从俗从宜,各得其适。”由此可见,清朝( )
A.实现了边疆内地一体化治理 B.秉持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C.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间交融 D.开创了边疆地区管理新模式
9.陈寅恪曾说:“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华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与这段话的主旨最为契合的标题是( )
A.帝国的扩容:从汉族帝国到中华帝国
B.文明的优势:封建正统理论的变异
C.民族的衰退:周边民族对中原的碾压
D.观念的更新:民族国家意识的形成
10.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廷平定蒙古准噶尔部叛乱后,在避暑山庄宴请蒙古贵族,并决定仿康熙皇帝安定喀尔喀蒙古之后在多伦会盟建汇宗寺先例,依西藏桑耶寺形制修建普宁寺。乾隆皇帝在《普宁寺观佛事》中说:“象龙步踏惟天力,老幼骈观与众娱。神道何妨权设教,若论佛法本来无。”清廷修建普宁寺是基于( )
A.娱乐民众的生活需要 B.主流价值观的重塑
C.凸显皇权的至尊地位 D.维护统一的战略考量
11.隋朝开皇十年,番禺少数民族首领王仲宣起兵抗隋。冼夫人得知广州被困,立刻派孙子冯喧带兵援救。之后,冼夫人不顾花甲高龄,又亲自披甲胄护卫朝廷使者裴矩巡抚当地诸州,各路豪强被慑服,接受隋朝官爵。这表明隋朝( )
A.加强了岭南地区各族的治理 B.设置了羁縻府州缓和民族关系
C.建立了完备的武装巡查制度 D.得到了各族人民的拥护和认同
12.清代漠南蒙古地区的汇宗寺立有镌刻满、蒙、汉、藏四种文体的碑铭;避暑山庄丽正门上镶有汉、满、蒙、回、藏五种文字题写的匾额;清朝官修辞书——《五体清文鉴》,包括汉、满、蒙、藏、回五种文字对译分类。这些现象表明,清代( )
A.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华夷之辩观念 B.推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形成
C.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 D.推行满汉分治的二元治理模式
13.唐朝政府曾将把琵琶(下图)作为礼品赠与日本迁唐使节。该琵琶有四根弦,制作精美,反面镶嵌着细木,绘有花卉、鸟雀、蝴蝶和山峦。对此解读最恰当的是( )
源于伊朗的弦乐器
A.唐朝成为文化交流的中心 B.琵琶成为中日友好的见证
C.唐乐融入了异域文化元素 D.欧亚文明在交流之中发展
14.《史记·奴列传》载,汉高祖时已与匈奴“约为昆弟以和亲”。文帝时,匈奴冒顿单于与文帝的来往书信中都说“兄弟之亲”,后二年书中更有“使两国民若一家子”的说法。这反映了( )
A.民族交往的增强 B.中央集权的发展
C.民族差异的消退 D.华夏认同的增强
15.自秦朝以来,我国古代对西南少数的民族地区的管理就一直在不断加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西汉政府在西南地区实行屯戍,加强了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
B.唐朝设置宣政院负责管理西藏事务
C.元朝通过设置羁縻州、都督府等措施,加强了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管理
D.明朝实行土司制度,容易形成地方割据
16.王守仁在贵州、广西任职期间,在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创办学校,并提出“用夏变夷,宜有学校”,让少数民族子弟人书院学习,以“拘集该府县学诸生,为之勤勤开诲,务在兴起圣贤之学,一洗习染之陋”。这一举措意在( )
A.宣扬心学的理论主张 B.巩固明朝的政治统治
C.促进当地的民族交融 D.强化乡村的基层治理
17.中国古代一位帝王自我评价道:“济育苍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下列史实中,直接支持这一评价的有
①轻徭薄赋,慎用刑罚 ②设安西都护府 ③回赠东罗马使者物品 ④册封章嘉活佛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8.下面是某一时期的疆域和边疆各族分布图。下列同这一时期的西域有关的是( )
A.西域都护府 B.张骞出使西域 C.北庭都护府 D.吐蕃与唐会盟
19.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往往都自认为与汉族有着共同的祖先,如鲜卑拓跋部称其先祖为黄帝后裔,建立夏政权的匈奴首领自称“大禹之后”“(将)复大禹之业”。这表明
A.各民族隔阂完全消失 B.中原文明的影响扩大
C.游牧民族转向农耕生活 D.北方地区统一进程加快
20.据晋朝的史料记载,一些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族说自己是黄帝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这种现象说明
A.汉族人已全部被赶出中原 B.晋朝对内迁各族实行了仁政
C.内迁民族全部实行封建化 D.民族交融的趋势进一步加强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摘编自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二 唐太宗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他们真心相待,与他们建立了深厚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他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关系,既是国君,又是朋友,由此保证了民族关系良性运行。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材料三 明朝放弃元朝凭借边疆向外扩展的做法,继承汉唐“守在四夷”的治边之策。为防范“北虏”南下,明朝修建九边重镇,修缮长城并驻重兵,以强硬的军事手段应对北方游牧势力。明朝在南部边疆蛮夷地区大量派驻军队,以卫所的形式驻守各地。在设置卫所以外蛮夷聚居的边远地区,明朝普遍推行土司制度,总体上实行卫所与土司结合统治的双轨制。
——摘编自方铁《论元明清三朝的边疆治理制度》
(1)根据材料一,概述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2)阅读材料二,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成熟的办法”。列举唐朝处理少数民族关系的方式(至少两例)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沿用隋制,在西北边境继续设互市监掌管陆路贸易,太宗贞观六年(632年),改隋交市监为互市监。《唐六典》“诸市互监”云:“诸互市监各掌诸蕃交易之事”,唐代互市监的品级相对于隋代大大提高。还规定,“诸官私互市,唯得用帛练、蕃彩,自外并不得交易。……若善人须籴粮食者,监司斟酌须数,与州司相知,听百姓将物就互市所交易。”
——摘编自李叶宏、惠建利《唐代“互市”法律制度探析》
材料二 早在宋朝建立初期,宋辽双方在河北地区就设置了榷场,后来由于两国发生战争,这些榷场时开时闭。澶渊之盟后,榷场贸易恢复正常。宋朝在雄州、霸州、安肃军、广信军等地,辽朝在涿州、振武军和朔州等地都先后开设了榷场。辽朝输到宋朝来的物品主要有羊、马等,而宋朝则将丝帛、漆器、谷物输入辽朝。然而,双方都有一些禁止输出的物品,比如双方对书籍和钱币的输出都有严格的禁令,因而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榷场的贸易功能。
——摘编自游彪著《细说古典中国的黄金时代:追宋》
(1)根据材料一,说明隋唐时期西北边境互市贸易的概况。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辽开展边境贸易的有利条件。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各民族间互市贸易的意义。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灭六国后,兵不解甲,继而南击越人,北伐匈奴;两汉之时,也积极对周边各民族进行征战以开拓新的疆土。为了保障开疆拓土政策的顺利进行,秦汉还制定了一些具体的民族政策,如秦在南越、西贩之地置南海、桂林、象郡,汉在匈奴故地陆续设立了朔方郡、酒泉郡、武威郡、张掖郡、敦煌郡等;秦从匈奴手中夺得河套地区后,将数以万计的中原汉族军民,"戍以充之”和迁去开垦土地。面对"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匈奴,汉王朝根据国势的强弱情况,对匈奴又实行了颇具特色的和亲政策。
——-摘编自徐杰舜《秦汉民族政策特点初论》
材料二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在李唐王朝统治的近300年中,从总的方面来讲,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文化繁荣昌盛,军事强大。在同周边各民族关系中,尽管有时出现过矛盾、冲突和对抗,但从全局来说,和睦是这一时期的主旋律。但是,它与周边各族的"和亲”比前后的任何一个王朝次数都多,规模都大。唐皇室进行和亲的目的,基本上是为了笼络少数民族首领,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唐朝与周边的异族藩王几乎都有过和亲的历史。唐代和亲的对象,有突厥、回纥、吐谷浑、吐蕃、宁远国、契丹、奚、南诏等。总之,唐朝一直坚持以和亲为主、武力征服为辅的对异族政策。
——摘编自刘军杰《浅谈汉唐和亲制度与民族关系》
(1)依据材料一,归纳秦汉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朝实行和亲制度的原因,并分析唐朝民族政策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积极影响。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B
3.C
4.D
5.D
6.A
7.A
8.B
9.A
10.D
11.A
12.B
13.B
14.A
15.D
16.B
17.A
18.C
19.B
20.D
21.(1)措施:迁都洛阳,革除旧俗;推行汉话等汉化措施。(答2点即可)
(2)办法:开明友善,真心相待。;方式:军事征伐;加强管理;实行和亲;加强交流等。
(3)认识:民族间有和有战,以和为主;民族间战争有正义,非正义之分,无侵略与反侵略之别;各族都对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答2点)
22.(1)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吏负责;承袭前代做法且有立法保障;贸易受到地方政府监督;西北贸易重要性增强(地位提高);实行物物交换,商品经济发展程度较低。
(2)经济的发展进步;边境的稳定;两国民众的需要
(3)促进了边境和内地的贸易交往;促进了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交融。
23.(1)征战;设郡而治;移民戍边;和亲。(答出四点即可)
(2)原因:唐朝社会繁荣,国力强盛;开明的民族政策;统治者注重利用和平手段争取和平;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答出三点即可)
影响:进一步促进民族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和疆域的拓展。(答出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