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农业区位因素 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甘肃省农业碳排放总量变化趋势可大致分为持续上升和波动下降两个阶段。种植业碳排放量在甘肃省农业碳排放总量中约占60%,畜牧业约占40%。下图示意甘肃省各市州农业碳排放量及年均增长率。完成下面小题。
1.甘肃省农业碳排放量( )
A.兰州略高于临夏 B.年均增长率陇南大于庆阳
C.武威远高于白银 D.年均增长率天水大于张掖
2.推测嘉峪关一直处于低碳排放水平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理面积较小 B.自然条件恶劣 C.常住人口较多 D.生态环境较好
3.甘肃省减少农业碳排放量亟须采取的措施是( )
A.调整产业结构 B.增加农业能耗 C.降低生产成本 D.大量燃烧秸秆
老种子是在当地自然或栽培条件下,经过长期自然或人为选择形成的品种。目前大多数农户选择从农资公司购买产量高的良种(一般利用老种子通过杂交技术获得)。近年来,我国推动种子库建设,利用干燥和冷冻技术,对种子进行长期存储。此外,我国还在海南、甘肃、四川建设国家级育种基地。图为我国三大国家级育种基地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4.与海南、四川两大育种基地相比,甘肃作为育种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位置优越,种子来源多 B.地域范围广,种子质量好
C.环境差异大,种子种类多 D.水热充足,育种周期短
5.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在育种领域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建立种子基因库②加强优质品种培育③推广绿色循环农业④全面引进国外品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西瓜原是夏季水果,但现今市场上四季均有西瓜售卖。潍坊市某高中一同学对本地销售西瓜情况进行市场调查(如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潍坊市销售西瓜的时间及对应主要产地统计表
时间 主要产地
1—4月 海南、广西
5—6月 山东省中西部地区
7—8月 潍坊市和我国西北省级行政区
9月及以后 海南、广西
6.影响潍坊市销售西瓜的主要产地随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市场 C.交通 D.土壤
7.山东省中西部地区西瓜5月上市得益于( )
A.交通运输便利 B.种植成本低 C.地膜等农业技术的应用 D.昼夜温差大、品质好
8.海南省种植的西瓜可在潍坊市大量销售,主要得益于( )
A.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 B.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C.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D.本地西瓜品质的下降
沙湾市位于天山北麓中段的山前洪积—冲积绿洲平原上,大陆性中温带干旱气候显著,无霜期约180天,年降水量约200mm,年蒸发量约1800mm。沙湾辣椒的种植规模大、品种多、红色素含量高、病虫害少,其辣椒粉是制作优质口红的原料之一。当地椒农种植辣椒时多采用黑色塑料薄膜覆盖地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沙湾辣椒成为优质口红的原料,主要得益于当地( )
A.起伏和缓的地形 B.多样的辣椒品种 C.冬冷夏干的气候 D.清澈低温的水源
10.与透明薄膜相比,当地椒农采用黑色薄膜覆盖地面更利于( )
A.保持土壤肥力 B.抑制杂草 C.降低种植成本 D.减少风蚀
11.为了沙湾市辣椒产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应是( )
①延长产业链条②开拓本地市场③打造特色旅游④扩大种植规模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耕地非粮化是指土地经营者将耕地用于非粮食种植的农业生产行为。下图示意我国某省a、b两县非粮食耕地作物种植结构。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该省最可能是( )
A.吉林 B.山东 C.江苏 D.广东
13.a县耕地非粮化的主要驱动力是( )
A.土地条件 B.气候条件 C.经济效益 D.政策导向
大部分蔬菜品种都不耐严寒、高温多雨及台风灾害,这种习性与各地气候条件结合,形成了蔬菜生产和供应的季节性“淡季”。“本地菜”多利用天然条件“露地种植”,通常“客菜”在六七成熟时采摘,而“本地菜”可以做到九成熟采摘。图为我国上海、云南和海南三地间蔬菜流向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推测入沪“客菜”占比较高的季节是( )
①春季②夏季③秋季④冬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一年内,入沪“客菜”中的海南“客菜”比云南“客菜”( )
A.入沪季节早 B.输入地区少 C.入沪占比高 D.运输成本高
16.相比“客菜”,上海大力发展“本地菜”主要为了( )
A.提高土地利用率 B.增加蔬菜种类 C.提升蔬菜口感 D.满足市场需求
二、综合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桐乡市位于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腹地,境内地势低平,水网密布,土地肥沃,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是浙江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区。由于地处长三角核心地带,桐乡市都市农业发展迅速,服务于上海、杭州、苏州等周边大都市,农业结构向专业化、多元化转型。桐乡市是浙江省耕地非粮化问题突出的地区之一,耕地“坑塘化”以及耕地改种蔬菜、苗木或改为畜禽养殖的现象广泛存在。下表示意2005-2020年桐乡市耕地不同非粮化类型面积。
年份 非粮化面积/hm2 非粮化率/%
总计 苗木种植 蔬菜大棚 坑塘养殖 畜禽养殖
2005 615.74 334.53 17.16 246.16 17.89 1.56
2010 1478.31 743.38 290.47 331.33 113.13 3.67
2015 2491.84 972.75 402.38 1082.55 34.16 6.09
2020 3081.08 975.10 702.26 1393.96 9.76 7.50
(1)简述2005-2020年桐乡市耕地不同非粮化类型面积的变化趋势。
(2)分析桐乡市苗木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原因。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咖啡树根系发达,喜肥沃土壤,生长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和强光照不利于其生长。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东北部,内陆多熔岩高原,农业是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盛产的咖啡种类多、品质好。西达摩是埃塞俄比亚南部著名的精品咖啡产区。中国是埃塞俄比亚咖啡豆最大的进口国。2018年9月双方就进口农产品、投资设厂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达成了合作意向,同时开启了埃塞俄比亚的“机遇之门”。下图示意埃塞俄比亚及周边地区。
(1)分析埃塞俄比亚利于多种高品质咖啡树种植的地形条件。
(2)说明中埃合作对埃塞俄比亚咖啡产业的有利影响。
(3)从埃塞俄比亚角度,简述埃塞俄比亚农产品出口中国的意义。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图1所示的竹丝扣瓷,又称“瓷胎竹编”,起源于清代中叶,当时主要被当作贡品。由于世道艰辛,其制作技艺几乎失传。20世纪50年代经重新发掘,恢复生产。20世纪80年代,平乐镇(当时称平落镇)从事竹丝扣瓷的厂家有10多家,规模最大的竹编厂拥有技术工人三四百人,产品畅销英、意、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而如今,从事竹丝扣瓷产业的人员极少。
竹丝扣瓷是以景德镇名瓷为胎,以精选的邛崃山(图2)一带盛产的慈竹为材料(专门择取生长2~3年、节距2尺左右、无划伤斑迹的壮竹,经过破竹、烤色、抽匀等十几道手工工序,每百斤原竹只能抽丝八两),制作时让根根竹丝依胎成形,紧贴瓷面,所有接头之处都要做到藏而不露,整个过程全凭双手和一把刀。其工艺复杂、制作考究,宛如天然生成。精心制作一套竹丝扣瓷耗时达数月之久。
图1
图2
(1)归纳20世纪80年代,竹丝扣瓷产业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
(2)分析如今竹丝扣瓷产业从业人员极少的原因。
(3)为促进竹丝扣瓷的传承和发展,提出你的建议。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莫瑞梯田位于秘鲁安第斯山区,海拔约3500米。有研究表明,该梯田是古印加人重要的农业试验基地。印加先民把天然洼地改造成环形下沉式梯田,每层梯田底部铺垫不同厚度的鹅卵石,再上覆土壤,使试验基地里形成多种微气候,模拟出安第斯山区复杂的气候环境。印加先民在此试验多种作物种植和耕作方式,为古印加国的农业生产奠定了基础。下图为莫瑞梯田地理位置示意图及景观图。
(1)简析莫瑞梯田所在区域发展种植业的不利自然条件。
(2)简述铺垫不同厚度鹅卵石对莫瑞梯田形成多种微气候的作用。
(3)指出莫瑞梯田试验多种作物种植和耕作方式的目的。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2.B 3.A
【解析】1.据图可知,兰州农业碳排放量略低于临夏,A错误;武威为甘肃省三个年份中农业碳排放量最高的地区,其农业碳排放量远高于白银,C正确;据图示曲线信息可知甘肃省农业碳排放量年均增长率陇南小于庆阳,天水小于张掖,BD错误。故选C。
2.本题中的碳排放主要是由农业排放,低碳排放水平一定程度上说明当地农业发展规模小,嘉峪关由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嘉峪关的农业发展水平较低,进而导致该地区农业碳排放水平相对较低,因此推断嘉峪关一直处于低碳排放水平的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恶劣,B正确,D错;没有信息表明农业低碳排放水平与面积和常住人口有关,排除AC选项。故选B。
3.传统农业生产导致大量碳排放,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农业向低碳、环保的方向发展,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A正确;增加农业能耗会加大碳排放,B错误;降低生产成本与碳排放无关,C错误;大量燃烧秸秆会加剧碳排放,D错误。故选A。
【点睛】低碳农业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技术与制度创新、可再生能源利用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减少农业产供销过程中的高碳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在确保食品供给及粮食安全前提下,实现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农业发展模式。
4.C 5.A
【解析】4.甘肃省地跨青藏高寒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的过渡地带,且区域内部相对高度差异大,垂直地域分异显著,水热组合的差异大,所以其自然环境类型多样,有利于种子的多样性繁育,C正确;甘肃育种基地的种子来源并不比其他两大基地多,A错误;地域范围广与种子质量无直接联系,B错误;三大育种基地中,海南的水热组合状况最好,育种周期最短,D错误。故选C。
5.结合所学知识,建立种子基因库,可为新品种培育提供基础资源,有利于培育适应性更强、产量更高的优质品种,进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①②正确;注意题干关键词“育种领域”,推广绿色循环农业不属于育种领域,③错误;全面引进国外品种,会导致我国丧失种质资源的主动权,不利于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分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包括,气候(热量,光照,水分,昼夜温差),水资源,地形,土壤;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需求,交通,国家政策,农业生产技术,劳动力。
6.A 7.C 8.B
【解析】6.结合所学知识,西瓜是夏季水果,潍坊市销售的西瓜夏季主要由本地供应,冬季主要由海南和广西供应,主要是因为该地冬季热量不足,西瓜无法生长,因此主要影响因素为热量,A正;市场、交通和土壤随季节变化较小,排除BCD。故选A。
7.结合所学知识,西瓜是夏季水果,喜热,但5月山东省中西部地区尚未入夏,所以西瓜此时得以上市主要是由于地膜等农业技术的应用改善了热量条件,C正确;交通运输便利不会使西瓜提前成熟,A错误;该地5月上市的西瓜生长时期热量条件不足,因此种植成本高,B错误;昼夜温差影响西瓜品质,对上市时间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C。
8.结合所学知识,西瓜并不昂贵,消费水平的提高对西瓜销售影响不大,A错误;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使市场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因此海南省种植的西瓜可在潍坊市大量销售,B正确;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会提高西瓜的品质和产量,但对西瓜的远距离销售影响不大,C错误;材料中没有显示本地西瓜品质下降,D错误。故选B。
【点睛】农业区位分析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科技等。如今,随着市场需求的改变,交通条件的完善以及技术水平的提高,农业区位因素发生明显变化。
9.C 10.B 11.A
【解析】9.结合所学知识,作为口红的原料,辣椒不仅要红色素含量高,还要没有农药残留。冬季寒冷漫长不利于害虫越冬。夏季干燥不利于害虫繁殖与生长,病虫害少;夏季干旱少雨,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红色素的合成与积累,C正确。地形起伏和缓、辣椒品种多样、灌溉水源低温清澈对红色素含量及农药残留影响较小,ABD错误。故选C。
10.结合所学知识,与透明薄膜相比,黑色薄膜不透光,可抑制膜下杂草生长,B正确。透明薄膜一样可以减少风蚀、保持土壤肥力,AD项错误。两种薄膜的成本差别不大,C错误。故选B。
11.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沙湾市辣椒产量高,品质好,可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利润,①正确;大规模的红辣椒生产和晒制场景独特,可以打造特色旅游,③正确;当地地广人稀,本地市场有限,②错误;当地水资源有限,扩大种植规模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理,④错误。故选A。
【点睛】辣椒红色素可以用来制作口红的原因 :(1)辣椒红色素可食用,安全性高;(2)辣椒红色素的着色力佳。辣椒红色素具有超强的“着色”能力;(3)辣椒红色素的抗氧化性和配方稳定性均较好。
12.D 13.C
【解析】1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b县甘蔗种植在非粮食耕地作物种植结构中所占比例较大。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四个选项中,广东的甘蔗种植面积较大,而吉林、山东位于北方地区,不适合甘蔗生产,江苏种植甘蔗的比例也极小,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3.结合所学可知,种植粮食作物的经济效益远比不上种植经济作物,故a县出现耕地"非粮化"的最主要驱动力应该是经济发展水平,广东省经济发展水平高,对于经济作物等非粮食作物的需求量大,种植非粮食作物的经济效益更好,使得该地出现"非粮化"现象,C正确;土地条件、气候条件没有明显变化,不是主要驱动力,AB错误;我国的政策导向并不鼓励耕地“非粮化”,D错误。故选C。
【点睛】我国的主产蔗区,主要分布在北纬24°以南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包括广东、台湾、广西、福建、四川、云南、江西、贵州、湖南、浙江、湖北等南方11个省、自治区。
14.D 15.C 16.C
【解析】14.由材料可知,大部分蔬菜品种不耐严寒、高温多雨及台风,上海夏季高温多雨,多台风,冬季寒冷,“本地菜”在夏季、冬季产量较低,因此夏、冬两季入沪“客菜”占比较高,②④正确,①③错。故选D。
15.海南夏季高温多雨、多台风,夏季蔬菜产量不高,蔬菜入沪季节主要在冬季;云南夏季凉爽,蔬菜产量高,外运多(输往上海和海南),故入沪客菜云南比海南更早,A选项不正确。一年内入沪“客菜”中的海南“客菜”和云南“客菜”都有输入上海,但缺少具体的输入地区信息,故无法比较,B选项不正确。与夏季相比,上海冬季气温低,“本地菜”更少,需要的“客菜”更多,故冬季入沪的海南“客菜”输入量更大,占比更高,C选项正确。据图可知,海南到上海的距离更短,运输成本相对较低,D选项错误,故选C。
16.由材料可知,通常客菜在六七成熟时采摘,本地菜可以做到九成熟采摘,主要体现在生长周期的长短,本地菜生长周期长,可以积累的营养物质更多,口感更好,因此上海大力发展“本地菜”主要为了提升蔬菜口感,故C正确;发展本地菜跟土地利用率没有太大关系,即使不发展本地菜,上海土地资源紧缺,土地也可用于其他用途,故A错误;蔬菜种类有该地自然条件决定,相对稳定,而且并未提到客菜和本地菜种类的区别,故B错误;客菜同样可以满足市场需求,D错误,故选C。
【点睛】热量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期:热量充足,生长期长,复种指数高,单产高(如我国海南, 因热量条件好,农作物可一年三熟);热量不足,生长期短,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甚至无法生长(如我国东北地区,因热量条件差,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同时温度过低、或者过高、与降水不协调等易造成灾害,造成农作物减产 甚至绝收。
17.(1)总体非粮化面积不断增长;坑塘养殖面积增长最快,苗木种植和蔬菜大棚次之;畜禽养殖面积先增加,后迅速减少等。
(2)随着城镇化水平提升,绿化美化需求提高,苗木市场需求逐渐增加;相较于传统农作物种植,苗木种植单位面积产值更高,经济效益好;(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和苗木品种的不断创新)苗木种植的技术门槛降低,种植成活率提高,生长周期缩短,产业链延长等。
【分析】本题以浙江省桐乡市耕地非粮化为命题情境,考查区域耕地不同非粮化类型面积变化趋势、区域苗木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原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旨在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
【详解】(1)变化趋势可以分别从总体和个体的增长速度和面积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整体方面:据图表信息可知当地总体非粮化面积不断增长;局部方面:坑塘养殖面积增长最快,苗木种植和蔬菜大棚次之;畜禽养殖面积先增加,后迅速减少。
(2)该市苗木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原因从城镇化与市场需求、苗木单位面积经济效益、苗木入门要求等方面分析。苗木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说明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随着城镇化水平提升,绿化美化需求提高,苗木市场需求逐渐增加;人们愿意增加苗木种植是因为相较于传统农作物种植,苗木种植单位面积产值更高,经济效益好;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和苗木品种的不断创新,农民掌握相关苗木种植方法更加便利,苗木种植的技术门槛降低,种植成活率提高,生长周期缩短。当地工业基础相对较好,产业链延长能得到更好的经济效益。
18.(1)以山地高原为主,相对高差大,气候垂直分异明显,适宜多种咖啡树生长;海拔较高,气候温凉,生长周期较长,养分积累多;高原地区,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多熔岩高原,火山灰广布,土壤肥沃;以山地高原为主,利于排水。
(2)加强咖啡树种植的科研投入,增大种植面积;促进咖啡豆的深加工;拓展咖啡旅游、文化市场,实现经营多元化;提升埃塞俄比亚咖啡的知名度(品牌),扩大出口规模。
(3)拓展农产品出口市场,保障农业安全;增大出口量,增加经济收入;促进农业及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
【分析】本题以埃塞俄比亚咖啡产业为材料,涉及农业区位因素分析、农业生产方式、农业发展对区域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片信息、地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本题需注意从地形角度阐释。将图文材料(等高线所反映的地形信息、咖啡树的生长习性)和所学知识相结合,可知,埃塞俄比亚地区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起伏较大,排水条件良好,可避免土壤过湿对根系的不利影响;埃塞俄比亚地区海拔较高,纬度位置较低,温度条件适宜,受寒潮等自然灾害影响较小,气候温凉,生长周期较长,养分积累多;埃塞俄比亚地区相对高差大,纬度位置较低,光照条件充足,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降水较多,气候垂直分异明显,适宜多种咖啡树生长;高原地区,昼夜温差大,也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利于高品质咖啡树生长;材料提及多熔岩高原,多火山活动,火山灰使土壤肥沃,适合咖啡的生长。
(2) 中埃合作,中国有较为发达的工业加工技术,同时也有广阔的市场,埃塞俄比亚有良好的原料及廉价的劳动力,双边合作,可促进产业融合,加强对优质咖啡树种植的科研投入,有利于增大种植面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高设备加工技术,促进咖啡豆的深加工;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拓展咖啡旅游、文化市场,实现经营多元化;借助中国市场,提升埃塞俄比亚咖啡的知名度,树立品牌,利于扩大出口规模。
(3) 埃塞俄比亚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材料提及双方就进口农产品、投资设厂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达成了合作意向,农产品出口中国,借助中国广大的市场,可拓展该国农产品出口市场,有利于保障农业安全;增大农产品出口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财政增收;投资设厂,完善基础设施,能够促进农业及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当地就业。
19.(1)增加当地就业岗位与经济收入;产品远销国外,出口创汇;带动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
(2)选材苛刻,瓷胎与竹丝要求严格;纯手工制作,生产效率低;工序复杂,制作周期长,经济收益低。
(3)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健全工艺发展体系;依靠科技,加强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加强开展旅游主题活动,促进发展与文化传承。
【分析】本题以“瓷胎竹编”为载体,考查气候特征的分析,工业发展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以及促进竹丝扣瓷发展需要采取的措施,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结合材料的知识进行分析。
【详解】(1)20世纪80年代,竹丝扣瓷产业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主要结合材料从经济、社会等方面分析。从经济效益看,当时平乐镇从事瓷胎竹编的厂家有1 0多家,规模最大的竹编厂拥有技术工人三四百人,形成了当地竹编工艺的高峰期,产品畅销英、意、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获得了经济效益的同时,增加了就业,也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2)当今竹丝扣瓷产业从业人员极少的原因主要从原料、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益角度分析。从原料看,“专门择取生长2-3年、节距2尺左右,无划伤斑迹的壮竹,经过破竹、烤色、抽匀等十几道手工工序,“每百斤原竹只抽丝八两”,选材苛刻,瓷竹与竹丝要求严格。从生产效率看,“精心制作一套竹丝扣瓷耗时达数月之久”,纯手工制作,生产效率低;工序复杂,制作周期长,经济效益低,所以多数人员不愿从事该生产。
(3)结合分析可知,竹丝扣瓷的传承和发展的建议主要从政策支持、提高生产效率、开发相关产业等角度入手。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利用,加强政府及政策扶持,建立健全工艺发展组织,依靠科技,进行创新,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发展旅游,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等。
20.(1)地处安第斯山区,地形崎岖,耕地面积小;海拔高,气候寒冷,热量不足;降水较少,水源不足;土层薄,土壤贫瘠;易受滑坡、旱灾等自然灾害影响。
(2)鹅卵石比热容小,升温快,降温快,不同厚度鹅卵石可加强对温度的调节。加大洼地底部至顶部的温差,营造不同层级梯田间昼夜温差的差异;模拟低温、冻害等不同气象灾害;通过调节土温影响水分蒸发,导致空气湿度不同。
(3)选育适宜安第斯山区不同环境的农作物,丰富食物种类;制定适合安第斯山区的耕作方式,保障农作物产量。
【分析】本题以莫瑞梯田地理位置示意图及景观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发展措施等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
【详解】(1)农业自然区位因素涉及热量、降水、光照、地形、土壤、水源、自然灾害等因素。分析不利的自然条件要结合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加以分析。如图示当地处安第斯山区,地形崎岖(起伏大),耕地面积小;山区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山地阻挡湿润气流进入,当地降水较少,水源不足;山区地势起伏大,土层薄,土壤贫瘠;易受滑坡、旱灾等自然灾害影响。
(2)鹅卵石相对比热容较小,升温和降温幅度都很大,铺设鹅卵石能加大洼地底部至顶部的温差,有利于农产品品质的提升,同时不同厚度鹅卵石也可加强对温度的调节;不同厚度鹅卵石对微气候的调节作用不同,可营造不同层级梯田间昼夜温差的差异;铺设鹅卵石会使夜间气温降低,有利于模拟低温、冻害等不同气象灾害;不同厚度鹅卵石可以调节土温影响水分蒸发,导致空气湿度不同。
(3)多种作物种植会产出不同的农产品,有利于选育出适宜安第斯山区不同环境的农作物,制定适合安第斯山区的耕作方式;多种作物种植会产出不同的农产品,能丰富当地居民的食物种类,保障农作物产量,一定程度上保障粮食安全。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