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口袋公园”也叫“袖珍公园”,是指利用城市中的边角地、废弃地、闲置地等建设的面向公众开放的,具有一定游憩功能的公园绿化活动场地。下图示意上海曹家渡“口袋”公园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口袋公园”分散布局的突出优势体现在( )
A.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 B.节约建设和管理成本
C.提供便利的休憩空间 D.扩大城市的绿地空间
2.利用地理信息技术优化城市口袋公园布局时,需要叠加的要素有( )
①降水分布②居民区开放程度③土壤状况④交通通达度⑤人口密度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
陆家未来智慧田园位于陆家镇吴淞江畔,其智能测控系统是中国智慧农业创新团队完全独立自主研发的智慧农业技术平台,主要包括小气候监测系统、土壤墒情监测系统、自动虫情测报系统、智能孢子分析系统、作物苗情检测系统以及智能灌溉控制系统。智慧大田指挥决策中心平台,对输入的智能农情感知装备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实现天空地感知大数据的快捷处理,打造出了全种类智能农机统一的系统级指挥决策平台。完成下面小题。
3.陆家未来智慧田园属于( )
A.绿色农业 B.生态农业 C.有机农业 D.精准农业
4.智慧大田指挥决策中心平台主要利用的信息技术是( )
A.BDS B.GNSS C.RS D.DSS
5.与传统农田相比,智慧田园的特色是( )
①旱涝保收②水土资源利用率高③产出率高④投入劳力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PM2.5已成为我国大中城市的主要空气污染物。下图为昆明年均PM .5的日变化特征。完成下面小题。
6.对昆明市PM . 变化情况的监测利用到的技术手段是( )
A.GIS B.BDS C.RS D.VR
7.对昆明市PM2.5浓度日变化原因描述不正确的是( )
A.8—10时上班高峰期,汽车尾气排放量大,浓度高
B.午后地表温度较高,形成局地热对流天气,浓度小
C.六时前后,近地面的气温明显上升,导致浓度降低
D.18时以后逆温加重及大货车进城导致浓度明显上升
联合国曾公布了一份关于全球森林资源的评估的报告,报告中指出森林面积不断减少的原因主要有人类的砍伐、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等。下图为庐山自然保护区内被尼龙网包裹的树桩,部分树桩的附近还可见被砍的树干被直接烧毁的痕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为保护森林资源,庐山自然保护区内树桩上的尼龙网的主要作用是( )
A.庐山海拔较高,冬季防低温冻害 B.标记被砍伐的痕迹
C.防病虫害的传播 D.尼龙网具有防火的效用
9.为监控森林火灾和了解森林病虫害的分布情况,庐山自然保护区可以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导航系统
C.全球定位导航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D.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字地球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近十年土地利用率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0.测算该城市近十年土地利用率的变化,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遥感技术 B.GIS地理信息系统
C.BDS北斗导航系统 D.VR虚拟技术
11.据图可知,该城市近十年( )
A.城区植被覆盖率增加 B.城市热岛效应减弱
C.郊区种植业发展迅速 D.郊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高
城市健康资源主要包括医疗健康资源(医院、诊所、药房等)、体育健康资源(球类场馆、健身中心等)、自然健康资源(公园绿地、广场绿地等),在促进市民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图为我国某市主城区健康资源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该区域健康资源的空间布局主要趋近于( )
A.居住区 B.商业区 C.工业区 D.文教区
13.下列关于该市主城区健康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健康资源集聚强度最大 B.医疗健康资源密度最大
C.体育健康资源空间可达性差 D.城市健康资源分布均衡
14.图中自然健康资源空间分布信息的获取,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 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D.数字地球
“我是智能配送机器人,已顺利抵达您的楼下,请凭提货码提取商品。”这是在北京海淀区一居民楼下发生的一幕。这些配送机器人可以识别、躲避障碍物,辨别红绿灯,还能规划路线、自动驾驶、自动泊车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这些配送机器人完成快递工作,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A.遥感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D.遥感、地理信息系统
16.下列城市管理工作中,未来最先可能被智能机器人取代的是( )
A.幼儿看护 B.医疗救护
C.道路清扫 D.事故处理
二、综合题
17.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发布地震预警能够有效减少人员伤亡,降低地震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材料1: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受此次地震影响,泸定县及其周边369.4km2的地区存在滑坡风险。
材料2:地震台能够在地震造成破坏前数十秒进行预警,但是却不能预报地震的发生。图1示意四川泸定地震发生时某地震台接收到的地震波,图2为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及不同圈层结构示意图,人们一般认为M圈层是岩浆的发源地。
(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地核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壳
(2)如果要评估震后泸定县及其周边地震滑坡风险,需要运用( )
A.遥感技术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B.遥感技术和5G通讯技术
C.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D.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
(3)根据图4,地震波从震源传递到地震台的过程中,波速先变 后变 。
(4)M层的名称是 ,位于 (地壳/地幔) 的上部,组成物质呈 态。
(5)结合S波(横波) 和P波(纵波) 传播速度的差异,及其所引起的震动特征,说明地震台能够提前进行地震预警的主要原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2年5月27日20时至28日8时,上饶某镇遭遇强降雨,受其影响,28日上午10时,境内发生滑坡灾害。灾害发生后,某高中地理社团对滑坡形成的机制进行了实验探究(如图所示)。
(1)从自然灾害分类上看,滑坡属于 灾害。监测本次灾害易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2)结合图文材料,推测诱发滑坡的自然条件。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日本能登半岛于2023年5月发生6.5级地震,2024年1月1日发生7.6级大地震,并引发次生灾害。地震发生后,地理信息技术在灾后监测、搜救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如图为石川县能登半岛地震灾区示意图。
(1)日本石川县地震多发的主要原因是位于 地带,地壳极不稳定,地质活动频发。
(2)能快速识别此次地震影响范围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估算被地震破坏的住宅数量需要 技术支持。
(3)日本地震频发。如果你置身于日本,请从个人层面说出应做的震前准备。(回答两点即可)
20.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下图示意我国南方热带雨林植被下和北方温带草原植被下的两类土壤剖面构造图。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两图中未标出的土壤层为 层,图中该层,甲比乙 (填“厚”或者“薄”),其主要原因是甲气温 (填“高”或者“低”),微生物分解作用 (填“强”或者“弱”)。
(2)近年来乙土壤有机质层变薄,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地表植被破坏严重 B.降水季节变化减小 C.地表径流堆积加强 D.区域气候类型改变
材料二、沿海某些地区的泥质海滩,会“生长”出奇特的“森林”,是在潮间带中海水周期性冲刷形成,如下图所示。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5)题。
(3)为了更好地观察图示地貌的全景,应采用的方式是 。(海滩徒步/无人机拍摄)
(4)列举描述图示地貌的两个常见角度 、 。
(5)该地貌的形成与____(选择填空)有关。
A.海浪 B.海啸 C.潮汐 D.洋流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2.C
【解析】1.口袋公园主要是利用城市的边角闲置地带建设而成的小规模的休闲空间,是市民休闲、健身、娱乐的好去处,因此口袋公园分散布局的突出优势体现在公园的休憩价值,为市民提供便利的休憩空间,口袋公园无法缓解交通压力和节约成本,AB错误,C正确;口袋公园虽然增加了城市绿地面积,但口袋公园的规模小,扩大城市的绿地空间不是其突出优势,D错误。故选C。
2.由材料可知口袋公园是利用城市中的边角地、废弃地、闲置地等建设的面向公众开放的,具有一定游憩功能的公园绿化活动场地,因此在布局时要着重考虑市民的需求,因此居民区开放程度、交通通达度、人口密度这些因素的考虑可以帮助进行口袋公园的布局,②④⑤正确;降水分布在一个城市的范围内差异不会太大,因此降水分布不是主要考虑的因素,①错误;土壤状况主要用于农业生产等考虑,一般土壤可满足自然植被生长,故土壤对于口袋公园建设来说也不是主要因素,③错误。②④⑤正确,故选C。
【点睛】城市生态区、休憩区等的分布一般不受付租能力、市场等经济因素的约束,而主要考虑居民的需求。
3.D 4.D 5.A
【解析】3.结合材料信息可知,陆家未来智慧田园是利用智能化手段,对作物生产的精细农作、智能灌溉的方式,属于精准农业,D正确。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关键在于减少污染,是农产品达到绿色生态食品的卫生标准,AB错误;有机农业指不采用基因工程,不使用化学合成农业等,C错误。故选D。
4.结合所学知识,智慧大田决策中心平台主要是处理分析,主要利用的是作物生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DSS), D正确;BDS(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功能在于定位和导航,RS(遥感)的功能在于监测,ABC错误。故选D。
5.结合所学知识,智慧田园属于高标准农田,具有旱涝保收、水土资源利用率高、耕地产出率高的特征,依托于智能化技术,可实现“无人”农场,劳动力投入少,①②③正确,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精准农业的基本涵义是根据作物生长的土壤性状,调节对作物的投入,即一方面查清田块内部的土壤性状与生产力空间变异,另一方面确定农作物的生产目标,进行定位的"系统诊断、优化配方、技术组装、科学管理",调动土壤生产力,以最少的或最节省的投入达到同等收入或更高的收入,并改善环境,高效地利用各类 农业资源,取得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6.C 7.C
【解析】6.RS技术可以获取地面事物的实时信息,因此,对昆明市PM . 变化情况的监测利用RS技术,C正确,GIS主要是对数据的输入、分析、储存、输出的功能,不能直接获取大气的信息,A错误;BDS主要功能是定位,B错误;VR是虚拟现实技术,不能获取大气的信息,D错误,故选C。
7.8—10时上班高峰期,汽车尾气排放量大,浓度高,A正确;午后地表温度较高,形成局地热对流天气,污染物扩散,浓度小,B正确;凌晨日出前后,地表气温最低,并没有升温,浓度降低主要是部分污染物沉降而降低,C错误;18时以后逆温加重及大货车进城导致浓度明显上升,D正确。本题要求选择不正确的选项,故选C。
【点睛】PM2.5浓度高峰出现时段是一天中的8点左右和19点左右;一方面这个时间段正好是上下班时候,是车流量最大的时候,所以PM2.5浓度高峰出现时段是汽车尾气排放增多;另一方面这个时间是一天中接近地面大气温度低,空气受冷易形成高压,不易使污染物扩散,对雾霾起加剧作用。
8.C 9.A
【解析】8.尼龙网保温效果弱,难以防低温冻害,A错;标记被砍伐的痕迹可用其他更简单的方式(如红漆标记),B错;尼龙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虫害传播,C正确。尼龙网并不能防火,D错。故选C。
9.监控森林火灾和了解森林病虫害,可以借助传感器远距离大范围获取其辐射信息,应借助遥感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后,可对地理信息进行分析预估,为防止森林火灾和虫害提供决策依据,可借助地理信息技术,A正确。全球定位导航系统主要对地理信息进行定位和导航,与之关系不大,BC错;数字地球是数字化的地球,是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进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与之关系不大,D错。故选A。
【点睛】3S技术之间的区别:遥感是获取信息的,全球定位系统是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是用来进行数据处理的。
10.B 11.D
【解析】10.GIS主要功能是数据采集与输入、存储与管理、空间查询与分析等,因此可以利用GIS估算该城市近十年土地利用率的变化,B正确;RS主要用于监测面状事物,A错误;BDS主要用于定位导航,C错误;VR是虚拟技术,不属于地理信息技术,D错误。故选B。
11.图中正值表示某种土地利用类型增加,负值表示减少,郊区林地、草地、水域面积明显增加,耕地明显减少,生态退耕明显,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高,D正确;该城市近十年城区建设用地增加,林地、草地减少,故植被覆盖率降低,A错误;城镇面积增大,城市热岛效应加强,B错误;郊区耕地占比下降,种植业发展较少,C错误,故选D。
【点睛】遥感(RS):人们在航空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怼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应用在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全球定位系统(GPS):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统。其作用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地理信息系统(GIS):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所有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
12.A 13.B 14.B
【解析】12.据题干信息材料可知城市健康资源主要分布在医院、健身场所、公园广场附近,而这些区域主要是为市民服务的,对应的相关场所应靠近居住区,且一般城市的居住区在城市功能分区中占地面积最大,符合图示信息特征,A正确;商业区和文教区面积较小,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城市的外围、都不符合条件,BCD错误。故选A。
13.图中的医疗健康资源所示的“小黑点”在该城市分布的最多,密度也相对最大,这反映了医疗健康资源密度最大,B正确;自然健康资源分布分散,A错误;图示信息中不能反映体育健康资源空间可达性差,C错误;城市健康资源分布不均衡,整体呈现西少东多的特征,D错误。故选B。
14.获取所在地的位置主要利用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获取地物信息及变化主要用遥感,自然健康资源空间分布信息的获取是对地物信息的判断,需要用到遥感技术,B正确,C错误;地理信息系统无法直接获取地理信息,A错误;与数字地球技术无关,D错误。故选B。
【点睛】城市功能区的特点:住宅区是城市中最广泛的功能区;工业区现在一般分布外围,沿交通干线分布;商业区大多成团状和条状,并且分布于交通便捷的地区。城市功能区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线。
15.C 16.C
【解析】15.由材料“机器人“抵达您的楼下”需使用地理定位,应用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同时,机器人还能“规划路线、自动驾驶”即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应用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物体的电磁波的辐射、反射特性的探测,在远离目标和非接触目标物体条件下探测目标地物,机器人没有用到这种技术,C正确,ABD错误。故选D。
16.智能机器人可以对固定不变的事物进行规划处理,所以最先被取代的可能是清扫道路,C正确;医疗救护、幼儿看护和事故处理具有不确定性和多变性,智能机器人暂时不能处理,还需要人为判断和处理,ABD错误。故选C。
【点睛】“3S”技术手段的区别:(1)“点”与“面”判断GPS:GPS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它的最大特点是工作对象是一个“点”或“多个点”,明显区别于RS和GIS技术的工作对象——“面”。 (2)“想”与“看”区分RS、GIS:GIS是地图的延伸,主要功能是进行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对“事象”的发展变化进行预测、评估、需要计算、思考,即“想”;凡是需要“想”的选GIS。RS是人的视力的延伸,主要功能是收集信息, 即“看”。
17.(1)D
(2)D
(3) 快 慢
(4) 软流层 地幔 熔融
(5)地震发生时由于横波和纵波在地球内部圈层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传播速度较快的纵波先到达地震台,传播速度较慢的横波后到达地震台;对地面的破坏主要是横波造成的,地震台就是根据纵波与横波之间的时间差进行预警的。
【分析】本题以四川泸定地震发生时某地震台接收到的地震波与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及不同圈层结构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地震波特点、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可知,地壳平均厚度17千米,震源深度16公里,震源所在圈层是地壳。故选D。
(2)如果要评估震后泸定县及其周边地震滑坡风险,需要运用遥感技术监测范围,再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处理所获取数据,得出地震滑坡风险,D正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用于定位导航,5G通讯技术用于通信,ABC错误;故选D。
(3)根据右图可知,地震波在地幔中的传播速度比在地壳中快。地震发生时,地震波在由震源向地震台传播的过程中,先从地壳传入地幔,再从地幔传回地壳,地震波的速度先变快后变慢。
(4)结合图文材料可知,M层是软流层,纵波和横波均穿过,其物质形态不是液态,呈熔融态,能缓慢流动,且位于上地幔顶部,有高温高压的特征。
(5)结合所学知识,地震发生时传播速度较快的纵波先于横波到达地震台,而对地面造成破坏的主要是横波,地震台就根据纵波与横波之间的时间差进行预警,电磁波速度快于横波速度,可以再横波到达之前进行预警。
18.(1) 地质 遥感技术(RS)
(2)地势起伏较大;岩体较破碎;植被覆盖较差;突发暴雨(流水冲刷作用强)等。
【分析】本大题以上饶滑坡事件为材料,涉及灾害分类、地理信息技术、滑坡发生的自然条件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
【详解】(1)滑坡是指地表斜坡上大量的土石整体地向下滑动的自然灾害现象。从自然灾害分类上看,滑坡属于地质灾害。遥感技术具有监测功能,运用遥感技术,可以及时监测并获取准确的信息,可为防灾减灾提供指导。
(2)诱发滑坡的自然条件可从地形地势、地貌物质、气候、植被等方面分析。读题干“上饶某镇遭遇强降雨,受其影响,28日上午10时,境内发生滑坡灾害”可知,该流域突降暴雨,历时短、降雨量大;坡体高差大,坡度大,沟道顺直,汇水速度快;岩石结构疏松,沟道两岸多小型崩塌和滑坡,碎屑物质丰富;植被覆盖率低,利于水流和碎屑物质的汇聚,都是可能诱发滑坡的自然条件。
19.(1)板块交界(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
(2) 遥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3)检查并及时消除家里不利防震的隐患;准备好必要的防震物品;进行个人和家庭防震紧急撤离与疏散演练等。
【分析】本题目以日本石川县地震为背景材料,考查地震、灾害监测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1)日本石川县地震多发的主要原因是位于板块交界(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地带,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地壳极不稳定,地质活动频发。
(2)遥感是通过获取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的技术,及时获取地震受灾影响范围需要利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是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预测,可以实现评估灾害损失。能快速识别此次地震影响范围的地理信息技术是遥感技术,估算被地震破坏的住宅数量需要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
(3)震前,检查并及时消除家里不利防震的隐患。检查和加固住房,合理放置家具、物品,固定好高大家具,防止倾倒砸人,牢固的家具下面要腾空,以备震时藏身;家具物品摆放做到“重在下,轻在上”,墙上的悬挂物要取下来固定。准备好必要的防震物品,如食品、水、应急灯、简单药品、绳索、收音机等在内的家庭防震包,放在便于取到处。进行家庭防震紧急撤离与疏散演练以及“一分钟紧急避险”练习。
20.(1) 腐殖质层 薄 高 强
(2)A
(3)无人机拍摄
(4) 形态(坡度) 面积(海拔)
(5)C
【分析】本题以土壤剖面图和潮汐树景观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土壤结构、土壤影响因素、土壤的养护、地理信息的运用、地貌的观测、海岸地貌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
【详解】(1)土壤剖面图中位于有机质层之下的是腐殖质层,也是图中没有标出的土壤层;甲比乙的腐殖质层更薄,其主要原因是甲气温高,微生物分解作用强,不利于腐殖质的积累。
(2)地表植被破坏严重,进入土壤的有机质减少,且表层土壤易受外力侵蚀,有机质层变薄,A正确;若降水量减少,植被将减少,但降水季节变化减少,对植被的影响较小,对土壤有机质层的影响较小,B错误;地表径流堆积加强,土层将变得深厚,有利于植被生长,不会导致有机质层变薄,C错误;区域气候主要受纬度位置和大气环流影响,短时间内难以改变,D错误。故选A。
(3)海滩徒步观察到的范围十分有限,不能观察到图示地貌的前景。无人机拍摄可在较高处俯瞰地貌,观测范围大,能更好地观测到地貌全景。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貌景观描述角度可以从高度、坡度、坡向、形态、面积、空间分布等方面。
(5)泥质海滩质地松软,易于侵蚀,往往是产生潮沟景观的前提,“森林”一般伴随潮汐作用"生长”,涨潮时,海水向上爬升,以淤积为主。落潮时海水以冲蚀为主,此时潮水在潮滩上冲刷形成了冲沟。日复一日,落潮潮水不断加深沟槽,且同时伴随溯源侵蚀,汇流面积不断增加,在侧蚀和溯源侵蚀共同作用下,潮沟的主干和树枝状分汉逐渐壮大形成“森林”。C正确;洋流、海浪对泥质海滩的“森林”影响较小,AD错误;海啸导致剧烈的海水升降,不会形成海滩的“森林”,B错误。故选C。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