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课时作业(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2019)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课时作业(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2019)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25 09:50: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疫病指由细菌、病毒等强烈致病性微生物感染人体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人类曾经饱受疫病的折磨。人类改变了对细菌传染束手无策状态的发现是( )
A.牛痘接种法 B.巴氏消毒法
C.青霉素 D.青蒿素
2.20世纪60年代,我国农村掀起了“两管、五改”工作,“两管”就是管水、管粪,“五改”就是改良饮水、厕所、畜圈、炉灶、环境。这项工作()
A.解决了农村公共卫生问题 B.顺应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C.利于强化农民的卫生意识 D.体现了乡村成为医疗工作的重点
3.1965年底,我国共有各级各类卫生防疫站2499个,与1952年相比,医疗机构增加了16倍,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0%。1978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到169732个,专业医院9293个,卫生技术人员2463931人。这些成就( )
A.推动了新型医疗合作制度的发展 B.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体现出医疗卫生技术的发展迅速 D.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医疗需求
4.从1950年到1957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从36岁延长到57岁。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同期从25%增至50%。进入大中学校的人数也大量增加。这主要取决于( )
A.人们对健康和教育的重视 B.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建立
C.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完善 D.教育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5.尽管全球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推广疟疾消灭计划,但它依然在制造令人难以想象的苦难。1967年,为治疗疟疾,中国启动专项计划。经过艰苦努力,终于取得了“一种挽救全球数百万生命的医学进步,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这种“医学进步”是指创制出( )
A.人痘接种法 B.青霉素 C.牛痘接种法 D.青蒿素
6.如图是20世纪50年代的一张照片。该图展现的场景
A.体现了国家重视农村的医疗卫生工作
B.突出了爱国卫生运动成为经常性工作
C.反映了卫生防疫站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D.展现了青年医生投身于基层卫生建设
7.下图是作于1952年的一张爱国卫生运动宣传画,该画( )

A.标志着农村医疗体系的建立 B.凸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兼具幽默性与生活化的特征 D.反映社会治理融合民族意识
8.1942年4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防疫总委员会,分区、县先后成立卫生防疫委员会。此后还通过了《预防管理传染病条例》,对传染病进行分类,并明确了相应的报告和防治制度。这表明陕甘宁边区( )
A.疫病泛滥问题得到高度重视 B.积极探索建设近代医疗卫生体系
C.近代卫生体系建设走向成熟 D.疫病的预防与救治取得显著成效
9.鸦片战争后,西医手术逐渐在中国出现并传播,但被认为是折损人体的妖术;19世纪晚期后,伴随着手术实践与知识译介的进展,西医在大城市中逐步被认可。这一变化反映出( )
A.中国近代科学不断发展 B.国人医疗观念的进步
C.中西医的结合成为趋势 D.西医成为时代的主流
10.读下图,出现图中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A.自然灾害的消除 B.民众文明素养的提高
C.制药技术的进步 D.医疗卫生水平的提升
11.据不完全统计,1950~1953年,全国共出版卫生宣传通俗小册子及画刊约4000万册,挂图和招贴画约4500万份;用黑板报宣传143000多次;组织讲演会754000多次,听众达4070万人次;举办展览会13700多次;放映幻灯片43400多次,观众达1200多万人次。这些举措有利于( )
A.全民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 B.提高全社会的医疗卫生水平
C.杜绝传染病在国内的传播 D.调动民众力量参与卫生治理
12.某医学史著作将医学发展史分为信仰与传统、科学医学的兴起、工业时代的医学、现代医学等阶段。其中,科学医学的兴起(900-1820年)一章的内容可以包括( )
①青霉素的发现 ②哈维和血液循环 ③列文虎克与显微镜 ④“麻沸散”及“五禽戏”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3.1951年5月28日,西南军政委员会卫生部颁布《妇幼保健站组织条例》,对各地积极筹建妇幼保健站、降低孕产妇及婴幼儿死亡率等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和规定。除此以外,还通过整顿旧有的医疗卫生机构并组织建立新的属于人民的接生组织机构,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城市到乡村的新型接生组织机构网。这些举措( )
A.破解了卫生事业发展难题 B.提升了妇女儿童的社会地位
C.促进了当地经济迅速恢复 D.加强了民众对新政权的认同
14.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国4万多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大救治、大转运、大接治、大防疫规模空前,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基本控制住了疫情。这一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我国
A.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财力的支持 B.医疗技术水平先进
C.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建立和发展 D.人民的支持和救援
15.下表出自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颁布的《农村基层组织工作实施办法》,表中信息可用于研究( )
卫生员训练班课程表(八周)
1.新民主主义论 48小时
2.急救处置及实习 48小时
3.传染病地方病及其预防 48小时
4.个人卫生及公共卫生 48小时
5.种痘,预防注射及实习 32小时
6.传染与消毒 10小时
7.生命统计大意 24小时
8.填表须知 6小时
A.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 B.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完善
C.农村卫生工作的推进 D.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建立
16.1958年2月,党中央提出“鼓足干劲……苦战三年,加速消灭血吸虫病”,各地结合兴修水利和农业生产高潮,发动了声势浩大的血吸虫病防治运动。至11月,流行近百年的血吸虫病,在流行区已基本被消灭。由此可见,当时医疗卫生工作( )
A.适应了国民经济恢复的需要 B.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得益于医疗保障体系的健全 D.注重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17.下图所示现象在生活中经常见到或被提及。此举的主要用意是( )

A.预防重大传染病 B.和睦亲子关系
C.提高幼儿的智力 D.宣传卫生知识
18.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2023年第76届世界卫生大会上指出,自世界卫生组织成立以来,全球人口的预期寿命增长了50%,婴儿死亡率下降了60%,但新冠疫情、战争和冲突等全球挑战正威胁着公共卫生领域的进展。材料表明( )
A.全球卫生治理中国际机制互动 B.世卫组织保障了人类健康
C.公共卫生事业实现了全球协作 D.公共卫生事业任重而道远
19.英国将发展社区健康服务纳入各级政府的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实行全免费的国家保健服务制度;美国的医疗服务体制是以民间私营医疗与保险为主、政府辅以对特殊群体的社会医疗保险与补助;澳大利亚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通常独立于州和联邦政府,是非营利性机构。这体现了欧美国家( )
A.卫生服务体系各具特色 B.重视强化全民卫生意识
C.政府治理职能不断强化 D.公民健康状况得到改善
20.1958年,毛泽东知悉江西省余江县在血吸虫病防治取得巨大成功的消息后,创作了以民生问题、医疗事业为主题的诗句——《七律二首·送瘟神》。“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这一成就取得的重要原因是( )
A.我国国民经济的开始恢复 B.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在农村
C.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D.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成果显著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79-1988年中国公立医院改革进程(摘要)
时间 名称 备注
1979年 《关于加强医院经济管理管理试点工作的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第一份明确提出医院经济的文件。该《意见》提出,医院试点方案与国企改革“放权让利”有一定相似性。
1981年 《关于解决医院赔本问题的报告》 建议实行价格改革,对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按不包括工资的成本收费,增加的开支由地方财政和企业单位负担;对城镇居民和农民的收费标准可以保持不变。
《医院经济管理暂行办法(修改稿)》 进一步扩大医院财务管理自主权,调动医院职工积极性。
1984年 《关于贯彻财政部关于控制行政事业经费和企业管理费开支的通知的意见》 卫生部从官方层面认可了承包制的做法,将“打破大锅饭”的改革意向写入了正式文件,特别指出“奖金发放要克服平均主义”。
1988年 《关于部属医院试行承包责任制的意见(试行)》 在坚持全民所有制基础上参照两权分离原则,以承包合同的形式确定国家、医院的责权利关系。
—— 摘编自昝馨《历史的往复:1978~1992年的中国公立医院改革》
(1)中国公立医院的改革进程体现了怎样的特点
(2)作为历史的观察者,你认为中国公立医院改革的出路在哪里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医学领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1543年,比利时生理解刘家维萨里出版了(人体构造)一书,通过系统的解制工作,对人体构造进行了研究,揭开了医学领域革命的序幕,1628年,英国医生哈维根据实验研究,证实了动物体内的血液铺环现象,使生理学发展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 近代史编)等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西方一批教会医生与军医边随殖民者而来,在通商口库建立教会医院,后深入到内地。20世纪初,教会大学开始设置医科或医学院。西医东来,推动近代公共卫生事业的起步,1906年,清政府设民政部,下设卫生司,掌管全国卫生事务。同时,城市公共卫生事业开始起步。上海华界在市政建设、卫生管理、法规建设等方面基本采纳了租界的办法,并在食品检验、疾病预防等方面与租界合作。北京、天津、武汉、广州、厦门等城市在公共卫生方面都有明显的改善。在中国乡村,医疗事业十分落后,卫生状况很差。
——据郝先中《西医东渐与中国近代医疗卫生事业的肇 始》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为消灭血吸虫病,1955年建立了国家级的血防领导小组,并在疫情严重的江南各省建立了各级血吸虫病防治站。在国家的号召下,科研、医疗人员奔赴一线,指导群众摒弃陋习,实行科学的生活方式。同时,全国各地的乡村举行了清理钉螺运动,以消灭传染源。1958年6月30日,曾经的血吸虫病重疫区余江县登上了《人民日报》,成为新中国第一个消灭血吸虫病的县。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成立后,召开了全国卫生会议,确定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的发展方针。从1953年开始,全国各级卫生防疫站逐步建立。1955年,国务院颁布了《传染病管理办法》。同时,在城市职工中建立起公费医疗制度,并采取减免收费的办法加强对严重危害农民健康的流行疾病的治疗。
——据邓铁涛《中国防疫史》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西方近代医学兴起及其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建国初期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与晚清时期相比的进步之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建国初期血吸虫病的防治为例,说明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在防疫抗灾上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23.读材料成下列。
材料 中国城市经济改革发端于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扩大。原来由企业包揽的各种福利制度,如今成为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负与羁绊。在医疗保障方面,国家财政和企业负担职工医疗费用的比重过高,阻滞了国家经济和企业的发展,政府不得不减少支出规模。那些国有、集体企业之外的人员无法按照就业、福利、保障三位一体的模式享受到职工医疗保障制度。1985年4月,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提出:关于发展全民所有制卫生机构的方针问题;关于扩大全民所有制卫生机构的自主权问题;积极发展集体卫生机构;支持个体开业行医;关于在职人员应聘和业余服务问题;改革收费制度。
——摘编自宋学勤《辉煌40年—中国改革开放成就丛书》
(1)根据材料指出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展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主要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80年代中国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历史作用。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C
3.B
4.B
5.D
6.A
7.D
8.B
9.B
10.D
11.D
12.B
13.D
14.C
15.C
16.D
17.A
18.D
19.A
20.C
21.(1)价格上实行双轨制;改革上先试点、后展开;方式上推行承包制;内容上关注民生。
(2)个人层面:减少医疗收费,减轻人民负担;医生层面:收入上克服平均主义,调动医生的积极性;医院层面:下放部分权利到医院,调动医院的积极性;国家层面:关注民生,建立健全医疗保障体系(或:加大卫生事业建设,加强医疗反腐)。
22.(1)兴起背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的支持;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教会权威的瓦解;近代科学与哲学的发展。
传播背景:近代中国封闭状态被打破;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改革和革命的.推动;西方思想的冲击。
(2)进步:①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医疗卫生管理体系,而清政府的地方体系建设滞后;②新中国医疗卫生服务范围广,面向人民,而晚清医疗卫生服务范围狭小;③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注重城市与农村协同发展,而晚清则偏向城市,农村发展滞后;④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加强法律与制度建设,完善医疗服务体制,而晚清法制建设不足;⑤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在党和政府领导下独立自主的发展,而晚清受西方势力的推动。
(3)建立统一的领导机构,提高决策效率;具有强大的动员能力,发动人民群众;具有充分的制度优势,能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
23.(1)主要目的:配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要求);克服传统职工医疗保障制度的缺陷;减少政府开支;激发社会活力,促进医疗卫生人才的合理流动。
(2)历史作用: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完善了社会主义医疗保障制度(或提高了城市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促进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