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才中学 教 师 听 课 记 录 表
任课教师: 曹静课程名称:七年级上册英语unit4 班级: 七年级2班
听 课 人:闫敬华 时间: 2015 年 3 月 23 日 第 八节
序 号
标 准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差
基
本
要
求
1
备课充分
√
2
内容充实
√
3
条理清楚
√
4
概念准确
√
5
重点突出
√
6
难点讲清
√
7
注重启发 注重培养学生能力
√
8
讲述熟练 语言生动
√
9
板书清楚 字图规范
√
10
师容端正 精神饱满
√
11
按时上、下课 课堂秩序良好
√
提
倡
项
目
12
注意更新内容 反映学科新进展
√
13
知识面广 理论联系实际
√
14
积极有效地利用教学辅助手段
√
15
教学改革有新意 加强综合素质教育
√
评
论
与
建
议
曹老师的这堂课,课堂气氛新颖,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导入环节采用“寻找”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曹老师突出教材的重点,通过略读、细读环节,设定不同的阅读任务,通过文章内容预设、概括文章大意、判断正误、完成表格、短文填空等阅读任务,传授学生相应的阅读策略,使学生能充分理解课文大意、掌握文章细节,比较符合学生的知识认知规律。
在教学拓展环节,曹老师注重教材的延伸,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动手设计自己的小天地,并适时地进行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然而,教学过程中人存在不足:教师在每个阅读任务环节,给予学生的思考时间不充分,因此,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师思考的节奏。另外,整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不完善,前面的阅读环节时间较多,而对于后面的拓展和当堂测试环节,时间不太充裕,这也是造成当堂测试阅读任务不能顺利完成的重要原因。
教 师 听 课 记 录 表
任课教师: 曹静 课程名称:七年级上册英语unit4 班级: 七年级2班
听 课 人:郁文筠 时间: 2015 年 3 月 23 日 第 八节
序 号
标 准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差
基
本
要
求
1
备课充分
√
2
内容充实
√
3
条理清楚
√
4
概念准确
√
5
重点突出
√
6
难点讲清
√
7
注重启发 注重培养学生能力
√
8
讲述熟练 语言生动
√
9
板书清楚 字图规范
√
10
师容端正 精神饱满
√
11
按时上、下课 课堂秩序良好
√
提
倡
项
目
12
注意更新内容 反映学科新进展
√
13
知识面广 理论联系实际
√
14
积极有效地利用教学辅助手段
√
15
教学改革有新意 加强综合素质教育
√
评
论
与
建
议
缺点:曹老师的这节课板书较少,建议在重点词语和举行讲解环节,教师可是适当的板书,培养学生和老师一起记笔记的好习惯。
优点:曹老师的课比较符合三环节教学模式,教态自然,语言表达流利,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曹老师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小组竞赛等多种学习模式,在知识难点环节,曹老师引导小组进行讨论,然后推选小组代表进行台上展示,教师再通过适当的补充,完善知识链,这充分体现了“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
教 师 听 课 记 录 表
任课教师: 曹静 课程名称:七年级上册英语unit4 班级: 七年级2班
听 课 人:武传军 时间: 2015 年 3 月 23 日 第 八节
序 号
标 准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差
基
本
要
求
1
备课充分
√
2
内容充实
√
3
条理清楚
√
4
概念准确
√
5
重点突出
√
6
难点讲清
√
7
注重启发 注重培养学生能力
√
8
讲述熟练 语言生动
√
9
板书清楚 字图规范
√
10
师容端正 精神饱满
√
11
按时上、下课 课堂秩序良好
√
提
倡
项
目
12
注意更新内容 反映学科新进展
√
13
知识面广 理论联系实际
√
14
积极有效地利用教学辅助手段
√
15
教学改革有新意 加强综合素质教育
√
评
论
与
建
议
曹老师的课,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教学任务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在导入环节,采用游戏的方式,温故而知新,调动学生学习欲望。
在新授课环节,设计多样的阅读任务,采用多样的小组、自主学习模式,使得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阅读生动化,乏味的问题兴趣花,利于学生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大道一举反三的效果。另外,听过曹老师的多节课,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曹老师作为一名新教师,备课相当充分,上课从来不带课本。
关于学生的学情分析:
通过Unit3的学习,学生已经习得一些学习用品的词汇,而且小学四年级schoolbag一课,学生已掌握了一些室内用品的词汇。另外,通过unit4 Section A的学习,学生也学会了in,on, under的方位介词运用,以及“where is…””where are…”句型表达。因此,对于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词汇和句型基础。然而七年级的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低,形象思维能力强,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鉴于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精心设计各种游戏活动,给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画面,从而增强学生的兴趣和唤起他们的注意力,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当堂学习效果测评结果及分析
人数
总分
平均分
最高分
最低分
书写
普遍错题
46
10
7.59
10
6
端正
Ⅰ1.4
Ⅱ10
当堂测试的内容包括两部分:单词填写与阅读训练
首先,单词填写的设计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相吻合,其目的在于考查学生的重点词汇的书写与运用,不仅符合中考的词汇运用题型,还能进一步验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就测评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的词汇掌握较为扎实,书写端正,词汇运用准确。然而,仍存在个别错题:
1. He ______ (总是)asks his parents questions.
此题有些学生对于always的书写掌握不过准确,遗漏字母s,而教师在教学中没能及时提醒学生,造成一些学生的书写错误。.
4.Gina’s pens and pencils are __________ (到处)
学生的错误体现在,一方面everywhere 的书写不正确,另一方面将答案写成everywheres。前者的原因在于学生词汇的掌握不熟练,后者的原因在于学生对于everywhere的地点副词词性没掌握,而是将其理解为名词的复数。
其次,
鉴于本节课是阅读课,因此教师设计了阅读测试:
学生出现阅读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对于阅读限时训练出现的紧张心理造成的。而第十题大部分是由于时间紧张,而没能按时完成。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应适时加强限时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效率,消除学生紧张心理压力。
教学反思
该堂课是一篇阅读课,因此我将本节课设计为“读前-读中-读后”三个环节。本节课的优点在于
首先,导入环节。一方面,课前播放视频音乐,预设课文内容的同时,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欢乐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采用“寻找”游戏,引导学生利用“where is”句型寻找物品,巧设各种悬念,激发学生的寻找欲望。
其次,教学整个过程中,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小组竞争始终贯穿其中。通过个人抢答,小组比赛,给予学生成功的喜悦与满足,也使学生体会了“失败”的不甘与奋发,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使得竞争更加激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大加强,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再次,巩固提升环节。教师采用动态图片,通过图片上物品的位置,引导学生讲述Kate 和Gina的房间,达到复述文章的效果。同时,教师设计了一间简单的卧室,并提供四件简单的学习生活用品,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模式,设计自己理想的小天地。学生在台上边通过电脑动手设计,边向大家讲解,教师通过学生的设计,评出最佳设计奖。
【课 题】
Unit 4 Where’s my schoolbag?
Period5 Section B 2a-2c
复备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识记并运用下列单词与句型
Words: tidy; but; our; everywhere; always; and;
Main sentences: 1). I’m tidy, but Gina is not.
2). In our room, my books and tapes are in …
3). Gina’s books are everywhere.
4). Gina always asks.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从词到句的阅读任务,当堂检测,及时评价反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阅读Kate 和Gina的房间,激发学生做个井井有条的孩子,从而养成整理自己物品的好习惯,为自己的学习、生活营造舒适的环境。
【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
2b短文的理解、复述,并能将所学到的句型升华到生活中,学以致用。
学习难点:
重点词汇、句型的掌握与运用。
【自学指导】
自学单词---群学句型---大胆表演-----听力仔细----练习认真
【自主学习】
任务一:预习P23课文,小组合作检查,识记下列短语。
1).在我们的房间里_________________2).在书柜里_________________
3).在我的书包里_________________ 4).在书桌上_________________
5).在她的床上_________________ 6).在沙发上_________________
7).在椅子下面_________________ 8).在课桌下面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朗读23页短文三遍,翻译课文中的句子,在不懂的地方做标记
1).我很整洁,但是Gina不整洁。
2).在我们的房间里,我的书和磁带都在书柜里。
3). Gina的书到处都是。
4).白色的飞机模型是她的。
5).Gina总是问,“我的钥匙在哪呢?”
预习展示:小组长经小组讨论后,课前将答案展示在黑板上,教师与学生一起批改,批改后, 教师展示中文短语、句型,学生限时背出。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启发探究 3分钟)
(一)播放视频音乐Where is my T-shirt?导入目标
1.Words: tidy; but; our; everywhere; always; and;
2.Main sentences: 1). I’m tidy, but Gina is not.
2). In our room, my books and tapes are in …
3). Gina’s books are everywhere.
(设计意图:导入目标的同时, 播放视频音乐Where is my T-shirt? 导入本课“房间物品摆放”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课前导入—寻找游戏
教师将书包、铅笔盒等物品藏在教师里,利用句型 “Where is..”“It is…”引导学生猜测。
(设计意图:练习相关句型,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二、小组竞赛
仔细观察2a中的图片,每组就一个物品进行对话练习
--Where is …? --Where are …?--It’s … --They are…
(设计意图:承上启下,巩固复习A部分语法知识点,并为2b学习做好词汇、句型铺垫。另外, 还能引导学生预设2b内容。)
三、交流(合作探究 10分钟)
1.听磁带,注意模仿语音语调和句群停顿,在课文中标注预习学案中的短语及重点句型。(注:小组长检查核对预习学案答案)
(注:语速流利,且全部正确的小组加二分,其他勇于发言的小组加1分)
(设计意图: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短语的识记,并加强学生与学生加的交流)
2. 阅读任务
Scanning:(自主探究,回答问题准确这均加1分)
1) Try to summarize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no more than five words)
2) Answer the questions:
Is Kate tidy? _________________
Is Gina tidy? _________________
Skimming:(小组合作探究)
1) Group discussion: Kate’s and Gina’s things and their positions, finish 2c(注:小组长检查,完成速度快,书写规范且答案准确的学生加1分)
2) Read again and do T/F questions.(小组分工合作,正确者加1分)
1. Gina is tidy, but Kate is not.( )
2. Kate’s books and tapes are in the bookcase.( )
3. Gina’s books are everywhere.( )
4. Kate’s white?model?plane is under the desk.( ) 3)Read for detail information: Circle Kate’s and Gina’s things and their position, then fill in blanks.(注:小组内竞赛,填的最快、最准确的同学加二分。小组团体填的最快、最准确的小组加二分。)
This is Kate, and her sister is Gina. She is _____, Gina is not. Kate’s books and tapes are ______the ______. Her _____ are in her schoolbag .Kate’s _____is on the desk. Gina’s books are _________. They are on her bed, on the sofa, and ____ the chair. Her white ______?plane is under the desk. Gina _____ asks: where ____ my keys? Where’s my ruler? Where’s my schoolbag?
(设计意图:在不同的阅读任务中,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与竞争,快速完成阅读任务的同时,给予学生成功的满足感)
四、精讲点拨(引深探究 15分钟)
1. I’m tidy, but Gina is not.
1)此句中的tidy用作 词,意为 。
如:我的房间很整洁。
2) 此句中的 是连词,表示转折。意为 。
如:我喜欢足球,但是我的哥哥不喜欢。
2. In our room, my books and tapes are in the bookcase.此句中也有一个连词是 ,表示并列,意为“和”。
1)The white model plane ____ the yellow tapes are Eric’s.
2). Lucy is tidy, ____ Lily isn’t tidy
此句还有一个形容词性物主代词 ,意为 .
拓展:we, our ,us (小组讨论后,学生在讲台上讲解)
we:主格,做主语。We are students.
our:形容词性无主代词,一般用在名词之前。She is our English teacher.
us:宾格,一般用在动词之后。She teaches us English.
3. Gina’s books are everywhere. “到处,处处,每个地方”是 ,用作副词
[拓展]地点副词还有
[如]到处都很安静。 ,此句中的“everywhere”是名词。
4. Gina always asks. always是频率副词,意为“ ”,
[拓展]频率副词还有 ,对频率副词提问用How often,意为“多久一次”。
如:--你们多久上一次英语课? --我们总是上英语课。
(设计意图:讲练结合,练中自我总结,是知识点巩固的有效方式)
五、拓展延伸:课文复述
利用图片引导学生复述课文(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并培养学生的背诵、识记技能,同时还为下节课的写作做好语言铺垫。)
六、巩固提升:“我是设计师”设计自己的小天地
教师利用PPT,展示卧室和室内物品,小组讨论如何摆放物品,讨论后,小组代表上台展示,边讲述物品位置,边动手操作,教师评比出最佳设计奖。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动手与语言表达能力,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链接,并为下文的情感教育做好铺垫。)
六、系统总结,情感升华
Good habits make a better life.(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七、课堂检测
Ⅰ根据汉语提示填写合适的单词。
1. He ______ (总是)asks his parents questions.
2. Where is Linda’s white _____ _____ (飞机模型)?
3. I have a _____ (闹钟). It’s on my desk.
4. Gina’s pens and pencils are __________ (到处).
5. I think Kate’s room is _____ (井井有条的).
II阅读理解
This is the twin’s(双胞胎姐妹的)room. It’s a nice room. The two beds are in the room. One is Lucy’s and the other(另一个) is Lily’s. They look the same. Their coats are on the beds. We can’t see their shoes. They are under the beds.
The twins have desks and chairs. Their clocks, books and pencil-cases are on the desks. Their schoolbags are behind the chairs.
( )6. --- What kind of room is it?
--- It’s a _________.
A. classroom B. big room C. sitting-room(客厅) D. bedroom
( )7. Which one is right(正确的)?
A. Lily’s coat is on the desk.
B. Lucy and Lily are brother and sister
C. Lucy’s shoes are under the chair.
D. Two beds are in the room.
( )8. --- Where are their backpacks?
--- They are ________.
A. on the wall B. behind the chair
C. under their beds D. on the beds
( )9. Their shoes are _______________.
A. old B. new C. lost D. under the beds
( )10. We can see _____________________.
A. their shoes under the chairs
B. the flowers on the beds
C. their clocks and books on the desk
D. their backpacks are under the beds
课后自我反思
该堂课是一篇阅读课,因此我将本节课设计为“读前-读中-读后”三个环节。本节课的优点在于
首先,导入环节。一方面,课前播放视频音乐,预设课文内容的同时,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欢乐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采用“寻找”游戏,引导学生利用“where is”句型寻找物品,巧设各种悬念,激发学生的寻找欲望。
其次,教学整个过程中,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小组竞争始终贯穿其中。通过个人抢答,小组比赛,给予学生成功的喜悦与满足,也使学生体会了“失败”的不甘与奋发,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使得竞争更加激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大加强,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再次,巩固提升环节。教师采用动态图片,通过图片上物品的位置,引导学生讲述Kate 和Gina的房间,达到复述文章的效果。同时,教师设计了一间简单的卧室,并提供四件简单的学习生活用品,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模式,设计自己理想的小天地。学生在台上边通过电脑动手设计,边向大家讲解,教师通过学生的设计,评出最佳设计奖。
最后,作业的设计,是对巩固环节的延伸,在设计了自己的小天气之后,鼓励学生描述自己的小房间,为下节写作课做好语言铺垫。
然而,在教学实际中,仍存在教学设计理念与实际课堂的冲突与矛盾。
第一,鉴于学生刚上完体育课,状态不佳,教师将游戏环节提前,然而,很多学生在老师藏东西时偷看,因此,在猜测环节,大部分学生很容易猜出答案,没能达到预设的氛围。
第二,小组评价环节,学生由于“好强、调皮”的心理,总是会故意给予对方小组很低的评价,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正确引导,使学生树立公正合理的评价观。
第三,课文复述环节,教师只是简单的和学生依据图片复述了一遍,没能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练习。
第四,巩固提升环节,教师原本设计小组合作展示,但在实际课堂中,小组代表展示,其他成员只是听,没能调动其他成员的参与性。
第五,在课堂测试环节,由于时间调配不当,教师只是给予了及时反馈,但未能做到适时的评价。另外,也没能及时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情况。
以上,是我个人基于设计理念上的课后反思,有不当之处,还希望各位批评指正。